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高校共有近3000所,包括985和211高校、專科學校、獨立學院、專科學校等,種類繁多,培養的人才領域很廣。
每個人在高考報名時,都聽老師說過,大學與學院是不同的,要儘量選擇「大學」,不要選擇「學院」,好像「學院」比「大學」差,真的如此嗎?哪一個更厲害?看完這兩點,也許你就明白了。
到底「大學」和「學院」的區別是什麼?
一、辦學規模不同。
高校的辦學規模比學院還要大,還有一些附屬學院,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等。
還有一些大學和社會團體或個人成立了獨立學院,如南京大學的金陵學院等,但這些獨立學院與國家機構不一樣,收費一般要高一些。
而學院本身並無附屬學院,也無合作學院,而且,學生人數和學科都比大學要少一些。
二、不同的教學能力。
由於高校有較多的教學資源,如讀博點、國家級學科、國家級實驗室等,科研經費也較多,師資力量較強,優秀教師也較多,所以高校的教學能力比大學要強。
這種資源相對較少的院校,也會導致學生素質不高,社會認可度雖然比專業畢業生要低,但還是比「大學」畢業生要弱,也是比較尷尬的。
教育能力弱,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這是一個關係到就業的問題,同樣辛勤學習十年,「大學」畢業生混得比「學院」畢業生要好,也要挺身而出。
哪一個是「大學」或「學院」?
按照大家的傳統印象,「大學」的學歷,比「學院」更值錢,帶「學院」二字的學校,即所謂的二本,其實,現在也有二本院校,教學水平和教學設備都不差。
強勢的「學院」有北京的外交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就算過了一本線,也不一定就考得上,如果考上了,就等於半隻腳踏入了高薪行業。
因此,「大學」並不一定比「學院」強,2021屆的考生,要事先了解各大學和學院的實力,這樣才不會吃虧。
近年來,又颳起了「學院」更名「大學」的風潮,不少學院實力上升後,就要申請更名,也就意味著地位上升,明年報考的考生可要注意了。
第2021屆考生注意「學院」將改為「大學」
學校改名了,「大學」還是有好處的,國際支持的力度更大了,財政撥款會多一些,考生也可以爭取到更多的福利。
"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將使學校的教學設施更加完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以後找工作更有底氣。
第二,改名後的學校規模會擴大,招生人數也會增加,這更是一件好事,今年我國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超過百萬,可見競爭有多激烈。
每一年的高考,都會有很多優秀的考生,成績很好,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進入本科院校,要麼選擇復讀,要麼無緣上專科,這也是導致復讀生和專科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學校升格為「大學」,等於給這些考生多了一個歸處,也避免了過多的「遺珠」,也就培養了更多的人才,這對個人、對國家都有很大的好處。
最終,值得注意的是,「學院」更名為「大學」後,不但可能提高分數,而且錄取線也可能飆升,明年參加高考的同學,可以努力了。
學校和大學都是泛稱,其中也有許多層次,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哪一個更厲害,但是有些學校改名為「大學」還是比較有利的,也會大大提高生源質量,明年的考生,還是有福的。
作者寄語:
人生路上漫漫,你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會有怎樣的結果,不想留下遺憾,就得謹慎,今年的高考已經成為過去,明年的高考即將來臨,考生不要掉以輕心,更加努力,高校能力的提高將成為一種趨勢,不想在高考中被淘汰,除了努力,也許也沒有別的辦法。
上面的內容就是要分享的,你認為哪一個「學院」或「大學」更強?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