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宇宙新發現,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宇宙新知識,科技是未來!

2020-12-04 美女小倩談科學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我們人類能夠生存下去的一個基礎,因為科學可以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科學的偉大真的是讓人感到敬畏。宇宙是我們生存的時空,這裡的廣袤超出任何一個人的想像。美女小倩是一個科學愛好者,自己對於科學的研究充滿興趣,因為美女小倩覺得科學就是人類的未來。

20017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年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可以說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也是收穫成績最豐富的一年,可以說人類在宇宙探索方面的取得的一些成績,遠遠超出我們科學家本身的預期。人類未來的發展,也許就是在這樣的努力之中一點點的發展起來,也許只有這樣,人類才能夠徵服宇宙。

我們在宇宙的研究中,今年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呢?美女小倩對比了很多的資料,發現人類在宇宙的探索中,今年有很多顯著的成績,但是真正的震撼我們的是科學技術有幾種,美女小倩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朋友能夠喜歡。另外有興趣看美女小倩文章的朋友們,也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文章。

第一、人類在宇宙的探索研究中,今年最令人感到震驚的科學發現是等離子推進器的關鍵技術的攻堅。我們知道人類想要到達最近的恆星,那麼距離是二十光年,這樣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距離,如果按照人類目前的速度,至少需要幾百年,所以可以說根本無法達到。

但是等離子推進器一旦使用到太空飛行器上面,那麼就會引起一場革命性的改變。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今年八九月份,已經把等離子推進器關鍵技術攻破,也就是說等離子推進器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正式運行,那時候我們到達,另外一個恆星的時間會縮短到二十年。

第二、中國的探月計劃可以說是舉世矚目,因為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個在月球上進行研究的國家,可以說中國嫦娥五號的發射,已經成功的為中國未來登月打下堅實的基礎,要知道美國當年登月的時候,就有人懷疑是不是真的,時至今日美國登月的真實性被更多的科學家質疑。但是我們中國是真真正正的登月。

第三、科學家在研究宇宙問題的時候,通過量子力學的研究,發現量子不規律的變化。這點引起人們對於宇宙到底是不是單一宇宙出現分歧意見。這項發現可以說在一個側面證明了宇宙的多樣性,很可能宇宙就是無數宇宙中的一個,這點美女小倩深信不疑,因為宇宙很可能不是一個

第四、人類在研究宇宙的時候,自然會研究更多的太陽系的問題,今年美國科學家取得了木星和土星的一手資料,對於這些大行星的研究,可以說取得空前的進步,美女小倩看到很多關於美國科學家對木星和土星的研究資料,最震驚的是木星的幾顆衛星,很可能存在生命。這次探索的很多數據依舊沒有公開!

當然宇宙的研究路還很長,可是這四項研究可以說已經為未來宇宙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未來中國會開始進行人類登月,美國會開始進行火星人類登陸,以及木星和土星的深層次探索,甚至很可能會未來制定登陸這些地區衛星的一些計劃,因此2017年可以說是人類科學的劃時代一年。美女小倩文章寫得辛苦,希望大家加我粉絲!感激你們哦!

相關焦點

  • 一項新研究發現,外星人的宇宙可能和我們真的不一樣!
    這表示「外星人」的宇宙可能真的與我們銀河系附近的宇宙不一樣!何為宇宙的各向同性?宇宙為什麼會各向同性?宇宙的各向同性認識要從廣義相對論開始,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1917年它將其擴展到了整個宇宙,開創了廣相宇宙學,愛因斯坦發現廣相下的宇宙是動態的,因此他為了迎合當時靜態宇宙學模型,加了一個宇宙常數Λ,將其修正為靜態宇宙!
  • 沒發現另一個你,那多重宇宙是怎麼被發現的?
    宇宙和宇宙之間也會碰撞,我們生活的宇宙可能不止一個宇宙?當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Brian Greene 在 WE 大會上提出他團隊得出的設想時,大多數人接受這個概念起來並不如想像中困難。科幻電影的種種設定,已經讓我們見怪不怪:果然如此。但我們仍想讓你在嚴謹的科學層面,聽一下為什麼人類可能生活在多重宇宙。
  • 撲朔迷離,宇宙波紋的新發現說明了什麼?
    在2019年8月14號,LIGO的兩臺雷射重力檢測器和「處女座 (Virgo)」重力波幹涉儀,都發現了異樣的重力波。這些檢測儀認定這個被稱為「S190814bv」的黑洞吞噬中子星事件不太可能只是一場虛驚。根據天體物理學家們的計算,引力波可能是由兩個物體在9億光年外相撞造成的,其中一個物體是太陽質量的五倍多,另一個則不到太陽質量的三倍。
  • 《新木乃伊》,新的怪物宇宙?
    繼「漫威宇宙」、「DC宇宙」在全球商業電影市場成就了一番資本狂歡之後,將自己旗下的IP整合併連綴盤繞成一個平行宇宙的理念成為了好萊塢的乃至全球商業電影製作的一條聖典。這一在1932年、1941年和2005年多次改變成電影的重要IP,成為了「黑暗宇宙」怪物系列的關鍵點。換句話說,亨利•傑博士所領導的隱身在英國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內的博見部,幾乎就是一個專門研究和對抗神話與歷史中異獸怪物的的「神盾特工局」。而亨利•傑博士本身,也將成為這個宇宙中至關重要的角色,甚至會以單個角色衍變出一部作品。
  • 「四本宇宙小說」多元宇宙,本宇宙,科幻宇宙,你愛哪一個?
    「四本宇宙小說」多元宇宙,本宇宙,科幻宇宙,你愛哪一個?歡迎光臨老弟書屋,關注老弟不書荒,快點關注吧。《宇宙霸業》作者:牛家一郎。分類:科幻。字數:282萬。複雜的說,故事講述一個成績優越的大學生主角,在一次日常的鍛鍊之中被系統選中,成為了帶領科技文明加速的領軍人物。發現系統,鍛鍊自身,發展自己需要的勢力,然後開始一步一步的把腦海裡面的科技實現,改變整個世界,改變整地球,銀河系!宇宙。
  • 宇宙將被重新定義?隔壁星系有了新發現,宇宙認知或發生改變
    隔壁星系有了新發現,宇宙認知或發生改變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神秘莫測的,人類目前對於宇宙的很多理解幾乎都來源於科學家們知識的科普,可是很多時候科學家也只是宇宙的追隨者而已,很多知識都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人類最初對於銀河系的認知就出現了偏差,認為銀河系的直徑僅僅只有10光年,如今很顯然,直徑已經朝著
  • 「普朗克」沒有發現宇宙異常的新證據
    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沒有發現新的證據來解釋其宇宙溫度圖中出現的令人費解的宇宙異常現象。最新的研究並沒有排除這些異常現象的潛在相關性,但它們確實意味著天文學家必須更加努力地去理解這些令人困惑的特徵的起源。普朗克的最新結果來自於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極化的分析。
  • 《宇宙:潛在的新世界》縱觀地球40年奇妙發現的宇宙時空之旅!
    儘管卡爾·薩根已經去世,但仍然本著探索宇宙系列的精神,《宇宙:潛在的新世界》橫空出世。本書 ★由世界著名人士和科學家(包括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和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推薦的傳奇科學史詩《宇宙》系列中的最新作品!小編很高興給您分享這些。《宇宙:潛在的新世界》在全世界播放電視紀錄片的同時,這本書也面向全世界出版。
  • 不止一個,科學家發現新「宇宙牆」,後面是什麼?多維空間存在?
    「南極牆」是如何發現的,有什麼不一樣?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這種發現只能說我們宇宙的一個「複雜性」。但是在銀河系的亮光擋住了它背後的大部分東西,所以我們很難發現,只能採取其他方式來進行識別,而對於這些「宇宙強」後面到底有什麼,科學家們暫時也不清楚。
  • 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黑洞? | 科技向未來
    大家都知道英國劍橋大學有一個著名的科學家叫史蒂芬·霍金,這是他的研究成果。他就發現黑洞考慮量子力學以後,它會存在一個蒸發的一種現象,黑洞會慢慢地向外輻射一些、產生一些輻射會蒸發。所以黑洞的最終的結局,當然這個需要的時間是非常長了,但是你如果說永恆的話,它將來最終的結局會蒸發掉,然後通過一次爆炸,黑洞會消失。
  • 哥德爾旋轉宇宙新發現
    史丹福大學的Peter Graham,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David Kaplan和伯克利加州大學的Surjeet Rajendran在2017年9月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上發表了他們的非奇異性反彈理論。為了解決理論中最困難的問題——反彈,這三個研究者從邏輯學家愛因斯坦的好友哥德爾(Kurt Gdel)在1949年提出的一個具有奇怪特徵的宇宙模型中得到了啟發。
  • 宇宙大爆炸又有新發現?物理學家觀測到宇宙弦新跡象,但仍需證實
    然而事實上,脈衝星的閃爍點看起來是如此得不規則,以至於在1967年發現第一顆脈衝星時,就被命名為LGM-1,意為 "小綠人"。由於脈衝星是最精確的宇宙計時器。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統一的超強力會通過一系列的相變(就像液態水凍結成冰一樣),分離出我們如今能看到的自然力。這種雜亂無章的偶然過程可能會創造出宇宙弦作為時空的裂縫,就像我們能在冰塊裡面看到的裂縫一樣。宇宙會不斷膨脹,宇宙弦也隨之增長。
  • 天文學家發現新宇宙巨型結構,銀河系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在天文學家看來宇宙中的星系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是受某種規則制約的,而且發現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一張巨大的網絡中運行,同時這張巨大的星系網也圍繞著宇宙的中心進行環繞,對於宇宙的中心在哪裡以及中心是什麼目前還無法確定,目前天文學家通過對星系運行數據分析,可能發現了一個從未定義過的新宇宙結構體,
  • 科技知識-考試中常見的宇宙知識
    在事業單位的考試當中,科技題目是經常出現的。儘管大部分的題目不算太難,但也有一些題目往往容易弄錯,這主要是對科技的知識理解不夠透徹造成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考試中常見的科技知識。一、暗能量暗能量是驅動宇宙運動的一種能量。
  • 歐南臺新發現!在宇宙深處,六個星系把一個超級黑洞包圍了
    在一項發布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在宇宙深處捕捉到驚人一幕——在一片巨型氣體網絡之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緊密圍繞著六個星系。實際上,它們存在於宇宙早期,大約是宇宙大爆炸後僅9億年,所發出的光線在宇宙中穿行了將近130億年後才傳播到地球。這項新研究為我們認識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與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關於超大質量黑洞,一個令人困惑的謎題在於,它們在宇宙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要知道,宇宙中最早一批黑洞通常被認為由恆星坍縮形成,可它們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快速成長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呢?
  • Discovery推出新系列紀錄片 霍金講述宇宙奧秘
    霍金不斷探索和論述著宇宙的奧秘,宇宙是否早已成了一個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如果它的結局指日可待,那它未來的滅亡會有什麼徵兆?《萬物始末》將最先進的特效、真人實景的拍攝與來自美國宇航局以數位技術增強的片段鏡頭融為一體,首次將霍金對宇宙的偉大展望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屏幕上。霍金對外星人的話題非常感興趣,製片人鮑伊透露:「對於外星人,霍金有著驚人的幽默感,不停地嘲笑關於外星人劫持地球人的怪談趣論。」
  • 科學家發現比宇宙更古老的恆星,宇宙形成之前有另一個宇宙存在?
    根據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爆炸後膨脹形成的。
  • 引力波大發現:雙中子星併合撞開宇宙起源新大門
    第二,不得不提的是,引力波是1916年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後的預言。這次引力波的發現驗證了廣義相對論最後一個未被實驗直接檢測的預言。厲害了:未來「天文大發現」或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發布我國天文學家與LIGO、Virgo科學合作組,及全球各主要天文臺同步發布重大天文發現——2017年10月16日22
  • 平行宇宙有另一個你,但和你的生活未必一樣!
    平行宇宙的科學研究基礎知識從古至今,宇宙科學家用大爆炸理論模型來詮釋宇宙空間。宇宙科學家說,137億年前,宇宙起源於一次爆炸,之後漸漸地膨脹、冷卻,形成了我們如今這些浩大的宇宙空間。當然,也是有可能這1萬個原子的排列方式是一樣的。同樣的,可能在其他宇宙空間裡,有一個人身上的所有原子,跟你身上的所有原子,組成的方式一模一樣。宇宙科學家用數學就可以算出來,在距離咱們這些宇宙空間,10的10萬億億億次方米之外,有另外一個你存在,活在他那個星系裡。
  • 人類進化史:200年後看宇宙的新人類
    據人類學專家稱,人類的進化將在未來發生戲劇性的變代,而未來的人類會是怎麼樣的,你想提前知道嗎?200年後的新人類,也許在《機戰(專區 官博)》中你將親身經歷「進化」過程! 人類偉大的進化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屬於剛剛脫離動物型態,只懂得製作、利用簡單工具的原始人類,相比還在茹毛飲血的猿人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進化。而現代的人類則比起一千年前的古人,在身高和身體素質及腦區域開發,都有長足的進步。在不知不覺間,人類又經歷了一次次細微的進化,於是人類可以擁有製造航天飛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