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新宇宙巨型結構,銀河系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2020-12-05 痴狂科學

在天文學家看來宇宙中的星系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是受某種規則制約的,而且發現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一張巨大的網絡中運行,同時這張巨大的星系網也圍繞著宇宙的中心進行環繞,對於宇宙的中心在哪裡以及中心是什麼目前還無法確定,目前天文學家通過對星系運行數據分析,可能發現了一個從未定義過的新宇宙結構體,這是一個由無數星系聚集出來的巨型星系團,目前科學家給這個超級星系團取了個名字——南極牆(South Pole Wall)

此前這片區域正處於銀河系的背面,星系發出的光線導致科學家從未觀測銀河系背面的情況,研究人員通過星系之間相互的運動軌跡和紅移檢測,最終發現許多星系都在某個範圍內運行的奇怪現象,在這片區域由無數的星系、恆星、天體聚集成一個橫跨14億光年的高密度星系團,而且銀河系所在的處女座超星系團也是這個星系團的組成部分,只是南極牆的核心到底是什麼還存在爭議,目前提出了至少3種結果。

南極牆(South Pole Wall)

1、大質量黑洞群

就如同絕大多星系的核心一樣,南極牆的核心區域可能聚集了數量眾多的大質量黑洞,這些超級黑洞由宇宙早期形成的恆星衰變而成,這些恆星質量非常龐大通常由最簡單的氫原子構成,其壽命也相對非常短暫,形成了宇宙最早期的黑洞,在宇宙空間相對比較狹小的情況,這些大型黑洞迅速聚集在一起,強大的引力場最終形成了目前的超級星系團,正是這些超級黑洞構成了南極牆的核心。

2、暗物質

通過對大型星系的研究發現維持星繫結構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暗物質,科學家認為這種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物質總量的95%,已知最大的星系IC 1101的質量超過銀河系20多倍,如此龐大的星系幾乎不可能僅靠中心的黑洞引力來維持,整個星系中是在暗物質的維繫下才存在下來的,這種情況同樣也適用於新發現的南極牆結構,數十萬個星系由一種看不見的力量聚集成星系團,可能是受到了暗物質的影響才形成的,科學家認為在南極牆的核心或能找到暗物質的證據。

3、宇宙的中心(起點)

科學界認為宇宙源自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在這之後空間像氣球般迅速膨脹形成目前看到的宇宙,之所以發現宇宙空間不斷擴張是因為所有的星系都在互相遠離,科學家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宇宙爆炸的起點也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物質、天體、星系都是從這個起點爆發出來的,而聚集了數十萬個星系的南極牆看起來像是由宇宙大爆炸形成的,而且南極牆區域還只是整個結構體的其中一小部分,根據分析得出的圖像看起來整個結構體有點像一個撐破的氣球,但結構體中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還需要驗證。

可以說南極牆結構體的發現,讓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又前進了一步,此前科學家在2010年和2020年完成了宇宙在微波X射線下的全景圖像,從圖像中能看到中間有一道巨大的結構橫跨全宇宙,科學家把這道猶如分隔線的結構體稱為——大力神日冕長城(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而新發現的南極牆結構體就在這道足有100億光年長的超級結構體中,而且這些也只是宇宙中可直接觀測到的部分,未來更先進的觀測設備或能看到另一個不同的宇宙。

目前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對可見光進行分析得出的,對於南極牆結構體中心到底是什麼還需要驗證,雖然也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小片區域,但已經是人類檢測到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在宇宙全景圖中可以看到還有許多未知的星繫結構和區域等待人類去了解。

你認為新發現的南極牆(South Pole Wall)的核心會是以上3種觀點中的哪一個呢?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在氣體雲附近會形成可能成為銀河系旋臂的巨型結構
    天文學家發現了太空中正在形成星體的區域實際上似乎形成一個8800光年長的包含三百萬個太陽質量的氣體的起伏的波形結構可能組成銀河系的局部旋臂。但是無論如何尋找破綻,這些發現還是坐實了。考慮到這個結構的大小和形狀,研究小組有理由相信他們只是拼湊了銀河系局部旋臂的一部分。「美麗的螺旋[在其他星系中]是由片段組成的,」阿爾維斯告訴吉茲莫多。他懷疑他的團隊已經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片段。「我們和它這麼近,之前都沒有意識到」。
  • 太陽系屬於銀河系,更是宇宙的一部分,那宇宙屬於什麼?爭論不一
    太陽系屬於銀河系,更是宇宙的一部分,那宇宙屬於什麼?爭論不一文/曦軒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知道地球在太陽系中,而太陽系隸屬於銀河系,銀河系也是只宇宙中的一小部分,那麼宇宙在哪,宇宙是最大的嗎,它會不會也是某些事物的一部分?
  • 中國天文學家新發現銀河系兩處「恆星搖籃」
    據新華社4月29日報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日發現了銀河系深處兩處「恆心搖籃」,這是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發布一項重要成果,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兩個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分子雲:是星際雲的一種,它的密度和大小允許分子最常見的是氫分子的形成,它的密度高到可以開始產生分子,據我們所知,在目前的宇宙中,新誕生的恆星完全都是在分子雲中被製造出來的, 這是它們在適當的低溫和高壓下的狀態下分子雲不斷塌縮的過程中,壓力增大、溫度升高,逐漸形成原恆星胚胎。
  • 宇宙中發現又一巨型結構:像一堵牆壁,跨度達14億光年
    日前,一個來自國外的科研團隊再次有了驚人發現:觀測到一個被稱為「南極牆」(South Pole)的超級結構,該超級結構包含數十萬個星系,像一堵厚厚的牆壁一樣,橫亙在宇宙中,跨度超過14億光年,這是繼著名的「史隆長城」之後,天文學家發現的又一個巨型結構。什麼是「史隆長城」?
  • 銀河系之外還有銀河系?天文學家:人類發現了一個藏寶箱
    我們的銀河系在一個不太可能出現的地方有點像:早期宇宙。天文學家使用ALMA或位於智利的Atacama大毫米/亞毫米望遠鏡陣列,找到距我們自身超過120億光年的星系。這意味著來自這個星系的光已經傳播了超過120億年才能到達我們,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當宇宙只有14億年時出現的星系。
  • 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圍著銀河系轉,銀河系在圍著什麼轉?宇宙呢
    而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員,所以也也在隨著銀河系的運行趨勢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那麼銀河系還在圍著什麼旋轉嗎?實際上銀河系的確也在環繞更大結構的質心旋轉,因為銀河系本身屬於本星系群中的一員,他和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以及大小麥哲倫星系都位於這個星系團之中,不過在這個包含了54個星系的星系團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兩個最大的星系,它們巨大的質量也形成了這個星系團的中心,其他的相對較小的星系以及一些矮星系,都在圍繞它們運行,但是相對運行的速度不大。
  • 神秘宇宙的網狀結構
    2012年10月,天文學家首次在巨型星系群MACS J0717附近發現了一股長達6000萬光年的3D巨大細絲暗物質,該星系群是目前觀測到的最大的星系群之一。科學家都認為宇宙結構就像一個糾纏的大網,巨型星系群內部的暗物質的細長弦互相交叉。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大爆炸理論最為著名。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太陽系屬於銀河系,銀河系又屬於什麼天體?帶你走進宇宙星河長城
    我們的地球是屬於太陽系的已一部分,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小小的一部分,但是你有想過宇宙之大,我們的銀河系又屬於什麼天體系統嗎?今天小星就帶大家走進比銀河系更大的天體系統,帶你領略宇宙星河長城的雄偉壯麗。除此之外還有牧夫座矮星系,人馬座矮星系、玉夫座矮星系,小熊座矮星系,天龍座矮星系等10多個矮星系,銀河系和旁邊較大的仙女座星系群組成了本星系群,也就是說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還有其他的矮星系都屬於本星群的範疇。本星系群直徑約為1000萬光年,星系群內包含了50個左右的星系。那麼本星系群又從屬於什麼天體系統呢?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就在銀河系周圍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就在銀河系周圍  Winnie Lee • 2018-08-18 18:27:13 來源:前瞻網
  • 武仙座發現宇宙中的最大結構,長100億光年,改觀了科學家的認知
    宇宙中天體眾多,在我們看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了,其直徑達12,756公裡,周長4萬公裡,我們開車跑高速,一天也不一千餘公裡,然而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000倍,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銀河系中有著數千億個太陽這樣的恆星,已知銀河系的直徑達16萬光年,但在可觀測的宇宙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著上萬億個。
  • 武仙座發現宇宙中的最大結構,長100億光年,改觀了科學家的認知
    然而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也並非是宇宙的主體,目前來看由星系組成的「大尺度絲狀結構」才是構成宇宙的基本脈絡,打個比方,如果說人體是個宇宙,這些絲狀結構就如同人體中的血管或者神經脈絡,而星系大致相當於一個個的細胞。
  • 宇宙有多少個銀河系,銀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含10萬多銀河系
    宇宙是由非常多的星系而組成的,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部分,而銀河系由是宇宙中的很小一部分,比銀河系要大的星系還有很多,比如室女座超星系團、
  • 銀河系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超級結構,人類或被鎖死
    人類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球存在於太陽系之中,太陽系屬於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外面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們總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已經有500-700萬年的歷史了,不過,人類真正意義上對地球、太陽系,特別是宇宙開始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些事情的發生,都不過是近幾百年來的事。
  • 天文學家發現巨型磁星 對黑洞理論形成挑戰
    綜合國外媒體報導,一些天文學家8月18日稱,一顆擁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的發現對恆星演化和黑洞理論形成挑戰。這顆磁星位於距地球1.6萬光年的天壇星座裡的Westerlund 1星團。該星團是1961年瑞典天文學家發現的,它是銀河系裡擁有質量超級龐大恆星最多的星團之一,達數百顆,有些恆星的亮度幾乎是太陽的100萬倍,有些的直徑是太陽的2000多倍。對於宇宙的年齡而言,這個星團非常年輕,大概只有350萬到500萬年。Westerlund 1星團裡有一些銀河系裡為數不多的磁星,這些磁星是由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特殊的中子星,其磁場比地球的磁場強百萬甚至是10億倍。
  • 美國宇航局繪製銀河系內部地圖,發現宇宙「拐杖糖」
    在這張銀河系中心地帶的彩色合成圖像的中心出現了一個類似甘蔗的圖案,但這不是宇宙糖果。它跨越190光年,是一組發射無線電波的細長電離氣體絲之一。「GISMO觀測到的微波波長為2毫米,這使我們能夠探索位於紅外光和長波射電之間過渡地帶的星系,」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翰內斯·斯塔格恩(Johannes Staguhn)說。「光譜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類型的發射主導,而GISMO向我們展示了它們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有大量的流浪行星,其中有地外文明的飛行器?
    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雖然只是中等規模的螺旋型星系,在星系中至少存在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大多數恆星都有類似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科學家一直在這些恆星中尋找合適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由於恆星發出的光芒太強阻礙了系外宜居行星被發現的速度,然而在這個搜尋的過程中,天文學家意外發現在星系中有大量流浪行星
  • 銀河系後面發現史上最大宇宙結構之一,地球原來被圍困在巨牆之內
    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揭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該結構是一堵巨大的牆,綿延14億光年,包含了數十萬個星系。南極牆的規模可與斯隆牆相媲美,後者是迄今發現的第六大宇宙結構。 科學家們說,它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被發現,是因為它的大部分都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面5億光年之外。
  • 銀河系後面發現了巨大的宇宙南極牆,我們是被包圍住了嗎
    科學家最新製造的宇宙三維地圖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它橫跨14億光年,是一個壯觀的、不可思議的牆,其中包含了成千上萬個星系。這個牆被稱為「南極牆」,在過去的時間裡,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現在才被發現,因為它的大部分結構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5億光年之外。
  • 天文學家發現奇異新星系
    提到星系, 人們會想到像銀河系那樣雄偉的螺旋星系,但所有星系都是這樣嗎?德國海德爾堡市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阿薩納西亞斯·察茲及同事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星系都和銀河系一樣,宇宙中還存在著一種紡錘狀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