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還有紡錘狀的?天文學家發現奇異新星系

2021-01-19 騰訊太空

呈扁長形狀旋轉的橢圓星系。該星系很像一根大雪茄,恆星環繞星系的長軸旋轉,構成一個紡錘的形狀。背景照片是模擬圖。

 

提到星系, 人們會想到像銀河系那樣雄偉的螺旋星系,但所有星系都是這樣嗎?德國海德爾堡市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阿薩納西亞斯·察茲及同事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星系都和銀河系一樣,宇宙中還存在著一種紡錘狀的星系。


天文學家利用卡拉爾·奧拓遺留積分場調查天文學項目提供的數據後,發現宇宙中這些環繞著長軸旋轉的細長星系,其實比我們之前認為的要多。天文學家通過新的數據提出了這些奇異星系的形成模型,目前認為,這種紡錘狀星系是兩個螺旋星系合併形成的。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已經發表了這篇論文。


很多人以為所有星系都和我們的銀河系一樣,都是宏偉的螺旋星系,擁有幾十億顆恆星,呈碟形分布,環繞著中軸旋轉。其實,宇宙中存在著不是螺旋形狀的星系,這種星系就像一根雪茄菸,星系裡的恆星繞著星系的長軸旋轉,恰似紡錘一樣。


目前,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在阿薩納西亞斯·察茲的帶領下,對這些紡錘星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中使用的數據來自於卡拉爾·奧拓遺留積分場調查天文學項目(CALIFA),該項目對600多個星系的速度結構進行了系統研究,天文學家通過該項目提供的數據,發現了8個新型呈扁長形狀的旋轉星系,這種星系以前曾經發現過12個,加上這8個,總數達到了20個。天文學家原本認為,這種紡錘星系在宇宙中非常少見。


這次使用的數據質量極高,天文學家因此而能夠對這種星系的形成方式提出合理的解釋。一般認為,星系能夠通過合併其他星系來進行擴張。我們的銀河系就是通過多次吞併小型星系,形成了現在宏偉的碟形星系。要在宇宙中形成紡錘星系,需要兩個巨型碟形星系以合適的角度碰撞到一起,才能形成呈扁長形狀旋轉的橢圓星系。


阿薩納西亞斯·察茲及其同事根據卡拉爾·奧拓遺留積分場調查天文學項目的數據發現了這種紡錘星系,他們還提出了該類星系的形成原理,對這種星系的發現進行了解釋。他們認為,紡錘星系是兩個螺旋星系合併形成的,合併時,兩個星系的螺旋軸要基本呈垂直交叉,這樣才能夠形成紡錘型環繞星系。其中一個螺旋星系會在合併前形成大棒形狀的加長結構,並導致橢圓星系形成雪茄形狀。「大棒」形成之後,第二個螺旋星系的恆星就會繞著這根大棒旋轉。在此過程中,兩個螺旋星系就會共同形成雪茄形狀的橢圓星系,形成後,星系會像紡錘一樣繞著長軸旋轉。


兩個星系在引力作用下相互交匯,其中一個形成星系中央「大棒」形狀的加長結構。這根「大棒」就會在星系合併後形成雪茄形狀,另一個螺旋星系的恆星會在整體旋轉的過程中逐步滲透到合併後的星系中。


這種解釋很有可能就是這種奇異類型星系的形成原理。察茲領導的研究團隊很好地利用了卡拉爾·奧拓遺留積分場調查天文學項目提供的數據,也提出了極有價值的理論解釋,現在輪到觀測天文學家上場了。合併模擬過程中,對這類扁長旋轉星系的具體特性做出了一些預測,需要觀測天文學家來進行實際觀測,以檢驗這些預測是否正確。這些預測尚不能與目前的觀測結果區分開來,但是,歐洲南方天文臺位於智利的帕拉納爾天文臺擁有一臺名為「多單位光譜探測儀」的8米口徑天文望遠鏡,這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能夠對這些理論及預測結果進行觀測檢驗。

察茲等人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了該研究論文,論文題目為《CALIFA數據研究發現,星系極軸合併形成了扁長旋轉的紡錘狀早期巨型星系》。

 

來源:https://phys.org/news

譯者:朱川

責編:鍾狼將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異常明亮星系 相當於100萬億個太陽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3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異常明亮星系」,相當於100萬億個太陽的亮度。  天文學家通常以亮度來為星系分類,如果這個星系的亮度度達到1萬億太陽光度,天文學家就稱之為紅外星系(ultra-luminous),如果達到
  • "星系殺手"正以300公裡/秒的速度向銀河系撲來,人類有望看到終極
    在南半球東北方向的晴朗夜空中,你會看到一個紡錘狀的橢圓光斑,那是人類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星系——曾經被稱為大仙女星雲的仙女座星系,它也是離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距離地球僅有254萬光年。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會在人類的視野中越來越亮,因為仙女星系正在以每秒300公裡左右的時速向銀河系飛來,仿佛一位美麗的仙女急著去見自己凡間的情人。
  • 天文學家在遙遠宇宙中發現奇異的一幕
    ESO六個星系,通過龐大的網絡互聯在一起,還眾星拱月般地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是天文學家最近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在遙遠的宇宙中看到的奇異一幕。將這些星系和黑洞連接起來的氣體網絡跨度接近銀河系的300倍。由於距離遙遠,天文學家所見到的景象,實際上發生在宇宙誕生後僅9億年的時候。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在宇宙誕生後不足10億年的時空中發現如此緊密的星系群。
  • 奇異三體星系被發現,還有物體隱藏其中!
    奇異三體星系被發現,還有物體隱藏其中!奇異三體星系被發現,還有物體隱藏其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雲頂之弈10.14更新內容新星系和移除星系介紹
    雲頂之弈10.14更新內容新星系和移除星系介紹。雲頂之弈是一個全新遊戲模式,玩家將和其他7名敵人(或朋友)進行一場各自為戰的博弈對抗。招兵買馬,融合英雄,提升戰力,排兵布陣,成為最終立於戰場上的贏家。
  • 天文學家發現了隱藏在宇宙深處的最古老的盤狀星系
    您如何建立星系?這是一個天文學家不斷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他們就這些充滿塵埃,氣體和恆星的龐大系統如何組合形成理論提出了疑問。在尋找答案時,他們將望遠鏡轉向天空,尋找可以解開謎團的遙遠星系。該研究於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從潛伏在宇宙遙遠角落的古老巨大的銀河盤中探測到了光。
  • 中國南大天文學家在兩個星系中發現伽馬射線,且仍在不斷形成恆星
    3月17日,發表在arXiv.org上的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一發現,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星系高能輻射的起源。人們一直認為,星系中的伽馬射線是宇宙射線與星際氣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形成恆星的星系儲藏著大量的宇宙射線,因此對於研究銀河系外伽馬射線來說至關重要。然而,在伽馬射線中發現已知會形成恆星的星系仍然相對較少,因此發現新星系並對新星系進行詳細研究對天文學家來說非常重要。
  • 宇宙中十大最奇異的星系
    但若你仔細觀察它的話,你會發現它並不平凡。根據定義星系的標準來說,半人馬座A可以被定義為「龐大」。而龐大的星系通常會經歷以下二選一的選擇題:要麼成為螺旋狀,要麼成為橢圓形。但當太空人使用射線成像系統,透過幹擾的星塵對半人馬座A進行觀察的時候,他們發現在橢圓的星系底下隱藏著一串螺旋。這十分古怪,因為一般情況下星系只會形成螺旋或橢圓形中的一種。這是我們距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個有旋臂的橢圓星系。
  • 歐洲天文學家發現大麥哲倫星系奇異恆星新生區
    這種近距離使它成為天文觀測上非常重要的目標,這是因為它很近,因此相比那些更加遙遠的星系,它可以被研究地更加細緻。這也是科學家們願意在南半球花費巨資修建大型望遠鏡的動力之一,這種動力驅使科學家們在50年前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修建了歐洲南方天文臺。
  •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右圖可見一個被半人馬座A吞食的星系所留下的四邊形「殘骸」。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通過對半人馬座A星系新紅外照片進行分析,發現了其數百萬年前所吞食的一個星系蒼白的氣體「殘骸」。    科學家認為,數百萬年前,半人馬座A星系和一個星系碰撞,半人馬座A將其吞食。由於星際塵埃的遮擋,該星系的平行四邊形殘骸無法被觀測到。
  • 30到40億年之後,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相撞!
    【每日科技網】  來源:新浪看點  作者:覃小懶聊天文  據觀測數據和天文學家的計算表明,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將在30到40億年之後「相撞」,並融為一體。星系碰撞過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般要花費數百萬年的時間才能從相互接觸到融為一體達到穩定。
  • 像陀螺一樣擺動:天文學家發現一個奇異的「三體」星系
    ESO以英國埃克塞特大學Stefan Kraus為首的一批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在獵戶座發現了一個正在孕育中的「三體」系統。在對其進行了長達11年的跟蹤觀測後,天文學家認為該系統中可能存在著一顆年輕的行星或行星的胚胎。它的存在導致整個天體系統處在了引力失衡的邊緣。如果被證實,這顆行星還將是有史以來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同時圍繞三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 三十七億年後仙女星系追尾銀河系,上演宇宙碰撞
    從銀河系向東北方的天空望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紡錘形的橢圓形光斑。這顆星體並非恆星,甚至也不在星系中。在宇宙中,這是另一個星系,它比銀河系還要大,它的名字叫仙女星系。仙星系距地球254萬光年。「仙女星系」就像254萬年前一樣。就在這些仙女星系的星光開始升起的時候,在非洲大草原上,人類的祖先剛剛學會了直立行走。
  • 「雲中的蛇」天文學家最新在麥哲倫橋上發現一個新矮星系
    在arXiv4月1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新發現的矮星系,它被命名為Hydrus 1。新星系是在水蛇星座中發現,它是一個小的星座。它的名字意思是「雄性水蛇」。因此天文學家將新發現的星系稱為「雲中的蛇」。Hydra 1是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Sergey E. Koposov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的。
  • 天文學家發現巨大星系的古代寶藏
    > 哈勃(左面)看不到星系,阿爾瑪(右面)看得到星系圖片:王濤等人(《自然》(2019)) 天文學家在遠方發現了令人費解的巨大星系這項新發現是使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阿爾瑪)做出的,它給出一個解釋,但其中有錯誤的地方。新發現的星系與現今的星系形成模型背道而馳。這一發現對研究銀河系演化的科學家來說意義重大。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是來自東京大學天文研究所的王濤,他在寫給吉茲莫多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作為觀察者,沒有什麼能與發現新東西相比。
  • 仙女星係為什麼被有些人稱為「星系殺手」?
    仙女星系在東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來是紡錘狀的橢圓光斑,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天體之一。它的體積是銀河系的2倍多。仙女星系,名字雖然好聽,但它卻是一頭猛獸,在吞完那個可憐的星系之後,銀河系將是它的下一頓美餐。
  • 天文學家發現"侏羅紀時期"奇特合併星系/圖
    天文學家發現"侏羅紀時期"奇特合併星系/圖天文學家發現「侏羅紀時期」遠古合併小星系  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日前,天文學家在宇宙星系「後花園」裡發現「史前生命」:兩對較小的遠古星系等待100億年後才結合在一起。
  •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為此,法國斯特拉斯堡天文數據中心的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Yelena Stein選擇了星系NGC 4217,作為人類探測星系磁場的新嘗試。NGC 4217距離我們大約6700萬光年,和銀河系一樣,它也是一個漩渦星系,因此是我們間接研究銀河系的一個重要參考。
  • 《三體》成真,天文學家已發現星系坐標
    三體星系原來真的存在,這可不是科幻,說的就是我們現實的世界,我們、我們人類發現了三體星系。逸世君通過各種渠道查閱相關的資料,發現事情並不簡單。觀測到的三體星系是距離我們1300光年的獵戶座GW,目前它還處於初期階段,包含三顆恆星;目前的狀態是兩顆恆星圍繞對方做旋轉運動,第三顆則是在外圍圍繞兩顆恆星做運動.恆星周圍還有多個正在孕育行星的環狀物質盤,其中內環質量相當於30個地球,最外環的相當於245個地球,距離系統中心約338個天文單位(超過500億公裡)。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開啟了了解宇宙歷史的窗戶
    天文學家現在已經觀察到星系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97%,也就是138億年前。來自這樣一個名為SPT0615-JD的星系的光,在133億年前開始了它向地球的旅程。2017年,它到達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那裡,一個名為「再電離透鏡星系團調查(遺蹟)」的項目第一次看到了它,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發現宇宙中最早的一些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