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2020-07-26 姿勢分子knowledge

磁場,是一個能夠傳遞物體之間磁力的區域。它既可以通過磁體來形成,也可以通過變化的電流所形成。根據一個物體處在磁場的不同位置,物體所受到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也不同。

磁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我們卻能夠成功地繪製出它的形狀,這是因為我們可以將鐵屑灑在一個磁鐵的周圍,它們在磁場作用下就會重新排列,這就是磁場的形狀。

據此,我們也可以繪製地球磁場的形狀。因為地球磁場雖然弱,但影響範圍更廣,其來源又只有地核,因此可以看作是一個巨大的磁鐵。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如果我們看看更加巨大的天體結構——星系,會發現它們也有磁場。可是,對於星系的磁場形狀,我們的了解就非常有限了。雖然這些星系看起來形狀也蠻規則的,比如漩渦星系,大部分恆星都集中在星系核以及旋臂上。但是,星系遠遠不是這麼簡單的,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是它們的一部分,何況它們如此遙遠,我們的觀測技術也無法將它們看得足夠清晰。

而且,星系的磁場是如何產生和維持的,我們也並不了解,這就對我們繪製星系磁場的形狀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科學家們一直努力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希望能夠了解星系的磁場,這對於我們了解自己的銀河系也有著重要的幫助。

為此,法國斯特拉斯堡天文數據中心的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Yelena Stein選擇了星系NGC 4217,作為人類探測星系磁場的新嘗試。NGC 4217距離我們大約6700萬光年,和銀河系一樣,它也是一個漩渦星系,因此是我們間接研究銀河系的一個重要參考。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圖片說明: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NGC 4217)

可是,我們又不能像研究磁鐵一樣在這個星系周圍放鐵屑,該如何測量它的磁場呢?

Stein等人非常巧妙地藉助了一種只有宇宙中才有的工具——宇宙射線。這些射線的本質都是亞原子粒子,它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接近光速在宇宙中穿梭。當宇宙射線中的電子被超新星爆發的衝擊波所加速後,它們的速度就可以接近光速。這些達到相對論性電子會沿著磁場線螺旋前進,就像是處在一個同步加速器中一樣,會產生一種叫做同步輻射的電磁波。

這種輻射所覆蓋的波長範圍非常廣,Stein等人正是利用了相對論性粒子的同步輻射,實現了對星系磁場的繪製。為此,他們不僅僅檢測了輻射的強度,還檢測了其偏振方向。我們知道,電磁波是橫波,橫波就會有波動的方向,也就是偏振方向 。通過偏振方向的檢測,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星系的磁場方向。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為了繪製NGC 4217的磁場,該團隊利用了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Karl G. Jansky超大型列陣天文臺以及總部位於荷蘭的國際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LOFAR)。

觀測結果顯示,NGC 4217的磁場與我們大家印象中磁場的形狀果然大不相同,它竟然呈現出近似於字母X的形狀。這個磁場非常的巨大,根據他們的觀測,它可以延伸到星系盤上下22500光年的距離。而且,這個磁場並不是特例,研究團隊同時還對NGC 4217附近的其他幾個正在孕育恆星的星系進行了觀測,發現它們的磁場無論是在形狀還是規模上,都和它很相似。

Stein感嘆道:「這張圖像清楚地告訴我們,在想像我們的銀河系時,不要忘了它還有個和星系尺度差不多的巨大磁場。」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圖片說明:研究團隊繪製NGC 4217的X狀磁場)

不過,雖然規模十分巨大,但這個磁場的強度卻非常有限。平均來說,這個星系磁場的強度大約只有9微高斯,而地球的磁場平均強度大約是0.5高斯,相當於它的5.6萬倍。

除此之外,該研究團隊還在NGC 4217發現了兩個巨大的氣泡狀結構。你可能已經想到了銀河系的兩個費米氣泡,但目前看來它們不是一種氣泡。NGC 4217的兩個氣泡中,一個是來自於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超新星爆發的區域形成的,另外一個是在恆星誕生的區域形成的,年輕的恆星非常狂暴,會釋放劇烈的恆星風。這個兩個氣泡雖然一個與恆星的生有關,另一個與恆星的死有關,但它們的形狀結構都高度相似,看起來其產生機制是有內在聯繫的。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Rainer Beck告訴我們:「太有趣了,無論何時,在我們利用射電天文學中偏振法去觀測的過程中,總能在各個星系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這次,在NGC 4217中,我們就發現了巨大的磁性氣泡,以及螺旋向上的磁場插入到星系環中。」

與此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些比較怪異的現象。在它的磁場中,他們發現了一個環繞著整個星系的巨大環狀結構。Stein非常驚訝地說:「在此之前還從沒發現過這種情況,我們推測這大概是恆星形成所造成的,因為這片區域有物質在不斷向外拋射。」

不論怎樣,這一次的各種發現都告訴我們:星系的磁場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目前來說,我們還不知道星系的磁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比較主流的說法認為,可能是某種電學原理所導致的,可能是某種導電的流體在旋轉或者對流的過程中,將動能轉化為磁場的能量。

星系的磁場形狀為何如此怪異?呈現出X狀,還有巨大氣泡和環

這個推測的來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來自於地球的磁場。雖然同樣沒有定論,但人們基本相信地球的磁場來自於地球核心處熔融的金屬等離子體在流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研究人員據此推測,大概是星系內超新星爆發和科裡奧利力相互做剪切運動,於是產生了巨大的磁場。而下落的氣體產生的湍流,是導致磁場形狀不對稱的原因。

總之不管是哪一種猜測,我們都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也許我們的銀河系也有著這樣詭異的磁場甚至更加詭異,這只能證明我們對星系的了解還非常有限。在直徑15萬光年的銀河系裡,不知道還有多少秘密等著我們去破解!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盤面存在上下沿伸5萬光年的巨大對稱氣泡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彼特·普雷德爾首次看到宇宙最熾熱天體地圖時,立即意識到神秘氣泡是銀河系一場大災難之後形成的,一團亮黃色雲在銀河系中心盤面升起,向上延伸大約2萬多光年,同時,在銀河系中心盤面之下,還有一團顏色較暗的孿生雲,向下延伸大約2萬多光年。普雷德爾說:「該氣泡結構非常清晰,呈明顯的對稱狀,我們要做的就是進行深入分析。」
  • 哈勃望遠鏡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繪製了巨大的光暈環
    他們還發現,光暈環具有分層結構,具有兩個主要的嵌套且截然不同的氣體殼。這是對銀河系周圍光暈環的最全面研究。研究人員解釋說:「了解星系周圍巨大的氣體暈環非常重要。」 「這個儲氣庫包含了未來在銀河系中形成恆星的燃料,以及超新星等事件的流出。它充滿了有關銀河系過去和未來演化的線索,現在終於可以對最近的銀河鄰居的細節進行深入的研究了。」
  • 多國科學家探測星系磁場,發現詭異結構
    NGC 4217是一個形似我們銀河系的漩渦星系,距離地球6700萬光年,位於大熊座。由於它用側面對著我們,因此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但也正因如此,天文學家才有機會發現它的詭異之處。數據顯示NGC 4217有一個巨大無比的磁場。這個磁場從星系的盤面向外伸展,其邊緣和星盤的距離可達2.25萬光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巨大的磁場是怎麼形成的。
  • 費米氣泡和星系中心X射線,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了它們有共同起源
    10年前,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對巨大的伽馬射線氣泡,它們位於銀河系的核心。但這些所謂的「費米泡泡」是如何產生的卻一直是個謎。然而,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首次同時解釋了費米氣泡和在2003年發現的星系中心雙錐X射線結構的起源。
  • 為什麼星系的形狀不同?
    遙望夜空,你可以看到來自其他無數星系的恆星。有些星系和我們的銀河系一樣,是旋轉的藍色盤狀星系;其他則是紅色的球狀星系或畸形、團狀或介於兩者之間的星系。為什麼會如此不同呢?事實證明,星系的形狀可以向我們透露該星系漫長一生中發生的故事。
  • 戒指星系隱藏30億年前秘密:或是另一個宇宙
    我們現在知道,所謂的宇宙島,可以理解成宇宙中無數的星系,宇宙就像海洋,星系就如同一個個島嶼。圖中所呈現的是一個奇特的星系,明亮的黃色球形對稱形狀,其中夾雜著藍色的恆星亮點,形成一個環形包圍結構,就像一個戒指狀的外形。
  • 所謂銀河系費米氣泡完全是星系碰撞形成的遺蹟
    星系中央存在近乎垂直星盤的兩大雲團,也即銀河系費米氣泡,並仍然不斷擴散,這個現象科學界有多種說法,但按現在現有的宇宙星系理論完全說不清楚這個現象,故而顯得特別神秘莫測。我以前早就說過,這種近乎對稱分布的「銀河系費米氣泡」,恰恰是星系碰撞留下的有力證據。因為星系中央物質密度較大,當星系碰撞進入到內部時,就會碰撞頻率非常高,由此引起各種物質和微觀粒子、包括暗物質向周圍強烈噴發。
  • 天體物理學最大疑問之一:星系究竟為何如此龐大並且無處不在呢?
    星系中的恆星在星雲中誕生,星雲由塵埃和氣體構成,「鷹狀星雲」是銀河系深處恆星的巨型「孵化場」。圖解:「鷹狀星雲」銀河系有數千億顆恆星,許多恆星周圍都有行星系和衛星系,然而,長期以來對星系並不十分了解。其中最著名的:圖解:「M87星系」「渦狀星系」:它有兩隻巨大的旋臂,其中包含約1.6億顆恆星。「M87星系」:是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它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之一,該星系的恆星發出金黃色的光芒。
  • 射電觀測發現新型星系磁場結構
    為何像銀河系這樣的旋渦星系可以有廣闊的磁場?雖然已經有了很多理論推測,但目前科學家仍沒能充分理解其形成過程。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射電天文觀測,詳細分析了星系NGC 4217的磁場,並發現了幾種未知的磁場結構。NGC 4217距大熊座大約6700萬光年,與銀河系類似,也是旋渦星系。在評估NGC 4217的數據時,研究人員發現了幾種特殊的結構。
  • 觀察星系中的各種星狀,發現神奇的星雲變幻莫測
    高倍放大率會在較小的行星狀星雲上產生奇蹟,它們通常會揭示出形狀,中心恆星和嵌入其盤中的明亮結節。如果起初您看到的只是汙跡,請嘗試200倍甚至400倍使細節更加甜美。您可以在IC 1747東南偏多 °的地方進餐:Czernik 6。起初我以為我只看見一顆9級的恆星,但後來我注意到近十個暗淡的成員擠在它的光下。
  • 宇宙最怪異奇特的八個星系,每一個都讓人們大開眼界
    站在太陽系或銀河系的角度,我們會認為組成這片星空的基本單元是恆星,可如果將視角放大到浩瀚的宇宙中,你會發現恆星渺小得連塵埃也算不上,呈現在我們視界裡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各類星系。宇宙中有多少星系無人知道,而在人類現有觀測範圍之內,已經發現的星系中,有八個最怪異神秘的星系,你知道它們嗎?下面小編就帶朋友友一起去了解下。
  • 銀河系中心的能量「大氣泡」產生的原因新解,最全的分析解釋
    由於現代的天文觀測使用的是電磁波類的觀測方法,這包括可見光觀測、x射線、r射線、紅外線、紫外線、微波等的觀測,還有中微子探測、暗物質探測等。利用能量對比的方式由小到大對電磁波排序就是:無線電波、微波、遠紅外、中紅外、近紅外、可見光、近紫外線、遠紫外、x 射線 、γ 射線。
  • 巨大的X型星系,長度超過銀河系直徑的200倍,是黑洞塑造了它們
    並不是,PKS 2014-55是一個X形射電星系(XRG),這是一種不尋常的星系類型,在射電波段成像時,它看起來就像夜空中的一個巨大的字母X。這個X有長臂和短臂,每一條長臂的長度都超過了我們的銀河系的直徑的100倍,也就是說這個星系的長度超過了銀河系直徑的200倍。
  • 為何地球磁場如此巨大,而其它天體沒有,難道地球是「天選之球」
    為何地球磁場如此巨大,而其它天體沒有,難道地球是「天選之球」雖然我們人類在地球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已經生存了300多萬年了。但是我們人類文明的建立與發展,還只有8000年而已。而現在我們人類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要靠這個地球,不僅僅孕育出了生命,賦予了我們人類這個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還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來讓我們人類無憂無慮的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地球上的前霸主恐龍,就是因為時運不濟而滅亡的。因為他們在這個地球上可是生存了1.6億年,而且種類繁多的,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爬的,都有他們龐大的身軀存在。
  • 為什麼星系的形狀會不同?
    :盤狀和橢圓形。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卡梅隆·哈默爾斯說,一個圓盤星系,也叫螺旋星系,形狀像煎蛋。這些星系有一個球形的中心,像蛋黃一樣,被一個氣體和恆星組成的圓盤包圍著,類似於蛋清。銀河系和我們最近的星系鄰居仙女座都屬於這一類。
  • 因磁場「管教」著銀河系黑洞,所以銀河系黑洞才如此安靜!
    超大質量黑洞存在於大多數星系中心,我們的銀河系也不例外。但許多其他星系都有高度活躍的黑洞,這意味著許多物質正在落入黑洞,在這個「供給」過程中釋放出高能輻射。另一方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相對來說比較安靜。但是磁場不能直接成像,所以人們對磁場的作用還不是很了解。HAWC+儀器可以探測到天塵顆粒發出的偏振光,而天塵顆粒肉眼是看不見的。這些顆粒垂直於磁場,從索菲亞的結果中,天文學家可以繪製出形狀。
  • 宇宙中星系構造形狀背後的秘密
    一些星系就像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一樣,旋轉著藍色圓盤;而另一些星系則是紅色球體或畸形的、混亂的團塊狀,或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為什麼各種星系的構造形狀會存在差異和不同呢?實際上,星系的不同形狀也向我們透露出一些關於該星系超長壽命中的事件和信息。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星系形狀有兩種分類:圓盤狀和橢圓形。天體物理學家告訴我們說,圓盤狀星系,也被稱為螺旋星系,形狀像一個煎蛋。
  • 戒指星系藏多少未解之謎 它能通往另一個宇宙?
    ,在很多時候,科學家們也不清楚,這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戒指星系也叫「哈氏天體」,是在上個世紀50年輩被天文學家亞特格霍發現的。該天體一直以來讓科學家們非常苦惱,無法對其進行準確的定位,因為他看上去有些土星的外圍結構,通史也有非典型星系的特徵,非常的不規則。有研究人員稱,這可能是一個「星門」,在這裡可以通往另一個宇宙。
  • 仙女座星系?
    仙女星系在東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來是紡錘狀的橢圓光斑,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天體之一。普遍認為仙女座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外表與銀河系相似。本星系群的成員有仙女星系、銀河系、三角座星系,還有大約50個小星系。根據改進的測量技術和最近研究的數據結果,科學家認為銀河系有許多暗物質,並且暗物質的質量佔比是這個星系群中最大的。
  • 為什麼這個星系竟然驚現兩個環?
    NGC1300,典型的棒旋星系。你很可能被漩渦星系的炫麗所震撼,也可能被棒旋星系的奇美所嘆服,但你不一定見過擁有內外兩個環的星系。要知道旋臂是絕大多數星系的標準結構,但環結構卻是比較罕見的,尤其是還同時擁有兩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