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銀河系費米氣泡完全是星系碰撞形成的遺蹟

2020-09-15 巴蜀清流

星系中央存在近乎垂直星盤的兩大雲團,也即銀河系費米氣泡,並仍然不斷擴散,這個現象科學界有多種說法,但按現在現有的宇宙星系理論完全說不清楚這個現象,故而顯得特別神秘莫測。

我以前早就說過,這種近乎對稱分布的「銀河系費米氣泡」,恰恰是星系碰撞留下的有力證據。因為星系中央物質密度較大,當星系碰撞進入到內部時,就會碰撞頻率非常高,由此引起各種物質和微觀粒子、包括暗物質向周圍強烈噴發。但是,因為星系前進方向上的物質密度很大,能夠對噴發物近乎完全吸收,只有垂直於星系相互運動的方向上的噴發物才會由於該區域物質密度小而不能有效吸收呈現大量擴散可見狀態。這些噴發物質中,尤以質量小的物質和粒子居多,並在遠端表現出暈輝狀態。這就是所謂「銀河系費米氣泡」形成的本質。

可能有人馬上會反駁:「諢話!怎麼解釋那種近似圓球的形狀呢?」這正是問題的焦點所在。其實,我們不僅可以通「銀河系費米氣泡」了解星系碰撞的行進深度,而且還能夠推斷碰撞發生的起始時間和結束期,甚至星系碰撞的相對速度也完全可以明了。這個觀點看起來很玄,但確實如此。不過,這些問題後面再議好了。

相關資料參考 http://t.cn/A64jNTNj

相關焦點

  • 銀河系費米氣泡就夠奇怪了,科學家在費米氣泡裡發現了更奇怪的事
    直到2009年,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揭開了這個秘密,利用伽馬射線波段的觀測,它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兩側有兩個巨大的氣泡狀結構,科學家們將它命名為費米氣泡。這兩個氣泡各自延伸出2.5萬光年,也就是說,它們的頂端相距達到了5萬光年。這兩個費米氣泡包裹著一片非常詭異的宇宙空間,夾雜著不同的星際氣體和宇宙射線。
  • 爆發於銀河系的費米氣泡,具有哪些特性和奇怪的反應?
    而費米氣泡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上方和下方,在銀河系平面上下延伸的幅度超過了25000光年,也是我們在銀河系盤面附近發現的最大結構。並且,該區域中還充滿了最有活力的光線形式,也就是所謂的伽馬射線。科學家們認為,正是由於費米氣泡內產生了宇宙射線這種高能粒子,並通過這些粒子之間的敲擊才導致了伽馬射線的發出。並且,高能粒子的產物並不唯一,同時還會釋放出幾乎沒有質量的中微子。
  • 首次測量到:可見光譜中的費米氣泡,在銀河系中心綿延5萬光年!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利用H-Alpha Mapper望遠鏡,天文學家首次測量了可見光光譜中的費米氣泡。費米氣泡是從銀河系發出的兩個巨大高能氣體流出,這一發現加深了我們對這些神秘氣泡性質的理解。
  • 克拉肯星系事件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對銀河系的形成,至關重要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面貌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碰撞改變了當時銀河系的面貌,很可能為我們的銀河系增加了13個球狀星團。
  • 費米氣泡和星系中心X射線,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了它們有共同起源
    10年前,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對巨大的伽馬射線氣泡,它們位於銀河系的核心。但這些所謂的「費米泡泡」是如何產生的卻一直是個謎。然而,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首次同時解釋了費米氣泡和在2003年發現的星系中心雙錐X射線結構的起源。
  • 蓋亞數據顯示可能是人馬座星系與銀河系的碰撞促進了太陽系的產生
    這個被稱為人馬座的星系,在過去的60億年裡至少有3次撞擊過銀河系的圓盤。天文學家推測可能是某一次這樣的碰撞導致了太陽系的形成。 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追蹤了這些星系碰撞對銀河系的影響,發現其中一次碰撞發生在大約47億年前,而那時太陽也剛好誕生。
  • 最大的「氣泡」有多大?美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氣泡」,長5萬光年
    銀河系是一個直徑達16萬光年左右的龐大星系,擁有著1000~4000億顆恆星,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就身處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要了解銀河系的形狀並不容易,不過天文學家們仍然通過對銀河系這片區域中的物質和能量分布掃描而大致了解了銀河系的形狀,認為它是一個有著多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 銀河系盤面存在上下沿伸5萬光年的巨大對稱氣泡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是結合X射線和伽馬射線觀測到的銀河系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幾十年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議銀河系的神秘氣泡是近而小,還是遠而大,目前最新X射線全天觀測數據表明,銀河系中心存在兩個高溫氣泡,其上下延伸大約5萬光年,比之前發現的費米氣泡更大。
  • 天文學家發現了從銀河系中巨大外流氣泡的來源,但仍不清楚其起因
    費米氣泡是由星系中心噴射、由高能氣體組成的大質量爆發。它們被稱為費米氣泡,是因為它們在2010年首次被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發現。這些氣泡尺度很大,從銀河系盤面延伸至5萬光年之外,其傳播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幾百萬英裡。
  •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隨著每一次星系合併,我們星系的形狀、大小和運動都永遠地改變了,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認識的螺旋形。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新發現的光是由氣泡內帶電子或電離的氫氣發出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天文學家達內什·克裡希納拉奧和同事們在6月3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在線新聞發布會以及5月29日發表在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一發現。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
  • 六百萬年前的黑洞消化不良可能是神秘的「費米泡泡」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黑洞使銀河系的中心充滿了神秘的隱形結構。巨大的費米氣泡僅在伽馬射線燈下可見。氣泡從尖端到另一端延伸約50,000光年(大約是銀河系直徑的一半),但僅在高能伽馬射線光下可見。哪兒來的呢?沒人真正知道。一項研究認為,氣泡與銀河系中心周圍神秘的X射線和射電結構都與大約600萬年前開始的同一系列黑洞聯繫在一起。
  • 30多億年後,為什麼銀河系與仙女座碰撞形成橢圓星系?
    根據目前的天文觀測,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時間是30億年後,這幾乎是毫無根據的。對於銀河系的未來,沒有必要小心謹慎。我們知道銀河系和仙女座是本地星系群中最大的兩個星系。根據觀測結果,仙女座星系以每秒120公裡的徑向速度接近太陽系,而橫向速度估計小於每秒100公裡。
  • 盤點最大的黑洞、恆星、行星、空洞、氣泡
    最大的螺旋星系:IC 1101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具有螺旋狀的旋臂,是一個美麗的螺旋星系。它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屬於中等大小的星系。相比之下,迄今已知最大的螺旋星系IC 1101則是一個龐然大物,它的直徑約為銀河系的50倍,質量約為銀河系的2000倍。
  •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融合,兩個星系中心的黑洞怎麼辦?
    星系碰撞融合是宇宙中很常見的大事件,例如我們的銀河系在其歷史上進行過多次的星系融合事件。整個碰撞融合的時間是很長的,可能會持續幾十億年,首次碰撞接觸兩個星系中間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並不會相撞,第二次也不會,最後甚至兩個大質量黑洞會相互纏繞,但最終的結果逃不過碰撞成一個更大質量的黑洞。
  • 探測銀河系光暈中的大尺度X射線氣泡
    探測銀河系光暈中的大尺度X射線氣泡(Credit: University of Tübinge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銀河系的光暈提供了一個實驗場所,用以研究由銀河系形成模型預測的激波熱氣的特性。
  • 銀河系十大謎團:地球僅過了18個「銀河年」
    觀測合成圖:銀河系中心的一對「費米泡」(伽瑪射線泡),如太空中兩個異常明亮的燈泡。(NASA/Goddard 太空飛行中心)銀河系是天空中最受人們關注的星系。雖然地球位於銀河系之內,人類的最大最好望遠鏡時刻在觀測系內的各種星體,但是這座無比壯觀的宇宙天體仍然充滿未解之謎。
  • 我們鄰近的星系正在大吃大喝,可怕的是,銀河系也在菜單上
    利用泛仙女座考古調查(PAndAS)的數據,在大約100億年前仙女座星系(M31)形成的第一階,段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仙女座早期吞噬的小星系的微弱痕跡。研究小組利用亞利桑那州基特峰國家天文臺4米馬約望遠鏡的光譜觀測和夏威夷8米雙子座北望遠鏡的光譜觀測,測量了仙女座星系77個緊密星團(球狀星團)的速度。球狀星團對研究有幫助?這些落入大星系球狀星團是由大約一百萬顆恆星組成的緻密球。
  • 30億年後,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的碰撞是否會發生?撞不上!
    而對於最簡單的N體問題--兩體問題而言,其中一種形成穩定運動結構的方式就如冥王星、卡戎星的雙星結構。兩個引力體運動方向出現對立的結果,並不是必須要撞上。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同屬本星系群,而且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兩個主要星系,這兩個星系的引力中心形成「雙星」結構更合理一些。現代估計銀河系的年齡不會低於122±8億歲。這麼久未發生碰撞,那麼為何以後要必須碰上?
  • 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的驚天大碰撞:已經開始了!
    如果你關注過天文學,可能聽說過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但一般認為這是幾十億年的事情,與我們無關,但事實上,碰撞已經開始到了一定程度!天文學家表示,我們日常看到的星系以及相關圖片的描述只顯示了肉眼可見的星系核心部分,但核心之外卻存在巨大的暈圈。根據最新觀測,仙女座星系的外暈實際上已經與銀河系的外暈重疊,仙女座星系的質量和複雜性超出了之前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