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於銀河系的費米氣泡,具有哪些特性和奇怪的反應?

2021-01-09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作者:文/虞子期

在宇宙的所有星系中,作為棒旋星系的銀河系,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其中包括了數以億計的恆星、星雲,乃至星際塵埃和氣體等物質,而我們所生活的太陽系也位於這個空間裡。呈現出扁球體、擁有巨大的盤面結構,是我們對銀河系外觀最深刻的印象,但你或許有所不知,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有科學家通過費米大面積望遠鏡,發現了位於銀河系中心的突出物質,並將其最終被命名為費米氣泡。它們就像是兩個集中在銀河系核心的巨大斑點,不僅擁有神秘的起源、令人驚嘆的擴展速度,甚至還能與亞原子發生相互作用。那麼,爆發於銀河系的巨型氣體間歇泉到底具有哪些特性,在它的內部又發生了哪些奇怪的事?

爆發於銀河系的巨型氣體間歇泉

就費米氣泡的本質而言,其實就是從銀河系中心噴出巨大伽馬射線的氣體噴泉,並且,在這些類似間歇泉的流出物之中,還含有巨大的磁能量,相當於一百萬次左右的超新星爆發事件釋放的能量總和。但這些流出物對於我們人類而言,它並不會製造出可怕的危險,也並不是朝著我們的方向前進,並且,我們和銀河系的中心還有3萬光年的遙遠距離。而費米氣泡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上方和下方,在銀河系平面上下延伸的幅度超過了25000光年,也是我們在銀河系盤面附近發現的最大結構。並且,該區域中還充滿了最有活力的光線形式,也就是所謂的伽馬射線。

科學家們認為,正是由於費米氣泡內產生了宇宙射線這種高能粒子,並通過這些粒子之間的敲擊才導致了伽馬射線的發出。並且,高能粒子的產物並不唯一,同時還會釋放出幾乎沒有質量的中微子。事實上,要製作這樣兩個巨大的熱氣球並不容易,需要足夠多的能量才能讓熱氣體的傳播範圍超過25000光年。關於費米氣泡的起源,充滿了很多種可能,而費米氣泡在銀河系上下方的特殊延伸,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最強有力的線索,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它們被我們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射手座A *所捆綁。比如,射手座A *將一顆與自己距離太近的恆星撕成了碎片,而在該暴力事件中所釋放出的強大引力能量形成了氣泡。

神秘的費米氣泡具有哪些特性

數百萬年前,銀河系的核心噴發出了兩個巨大的氣泡,它們正在以每小時320萬公裡的速度向外太空擴展,並散發出大量的高能輻射。科學家們對這個銀河系殘餘物的研究,已持續了接近十年的時間,主要是通過無線電波長和X射線來研究它的這些特徵。眾所周知,類星體是一種在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快速引動的粒子,所產生的特殊光源,它的光足以強大到超越自己的母星系,而科學家們正是通過遙遠類星體與宇宙起源光譜儀的配對,測量類星體PDS 456的紫外線在穿過北部氣泡底部時的移動,得出了費米氣泡的擴展速度。

在類星體的提示下,我們可以確定這些材料以大約每秒900到1000公裡的速度湧出銀河系,並通過該速度計算得出氣泡的年齡應該是在250萬到400萬年左右。而我們的星系大約已有132億年的年齡,這意味著氣泡可能具有短暫和重複性,會經常發生在銀河系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與此同時,通過新的哈勃觀測,科學家們還確定了那些被氣體吹掃的材料,應該是由鋁、碳和矽這三種成分組成,這些氣體代表了恆星形成的化石殘餘物,並通過恆星內鍛造的重元素富集。而流出氣體的溫度大約在9700攝氏度左右,低於其他氣體1000萬攝氏度的溫度。我們很難從遠處研究其他星系中星暴驅動的氣體流出,但我們卻可以通過銀河系的費米氣泡來近距離地觀察這些地層。

費米氣泡中發生了奇怪的反應

儘管,從費米氣泡第一次被探測到開始計算,至今已有接近十年的時間,然而我們對它的了解依然還很有限。雖然費米氣泡的溫度很高,但由於其內部氣體非常薄,因此我們無法通過肉眼直接觀察,而是通過其中某些物質所散發的伽馬射線,才得以捕獲到它的蹤跡。在之後對費米氣泡進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十個來自該氣泡的高能量中微子(方向相同),也就是說,位於費米氣泡中的某些物質可能會產生這種不尋常的中微子,又或者,這只不過是一個巧合,這些中微子的真正來源是位於費米氣泡之後更遙遠的宇宙空間。

而更為重要的是,科學家們暫時無法確定,為什麼宇宙射線正在產生伽馬射線。或許就是費米氣泡內部的相互作用,導致了伽馬射線的產生,並在這個過程中讓儀器探測到中微子的存在。這不僅是對費米氣泡物理學解釋的一大進步,也能為研究人員提供和它起源有關的重要線索。於是,科學家們又在現有數據的基礎上、結合了新探測器的結果,對收集到的這些信息和氣泡理論模型進行了結合,已探尋最佳組合。畢竟,最正確的科學探索方式,那就是收集足夠的數據、充分排除各種假設,然後將事物推向更好的發展。

可能的情況並不只有一種,π介子可以因為費米氣泡內質子的相互撞擊而產生,衰變後的外來粒子變成了伽馬射線;宇宙微波背景和費米氣泡中的高能電子存在相互作用,其中一些光子巧合地被提升到了伽馬狀態;磁場因為受到費米氣泡邊緣的衝擊波,將一些局部粒子驅動到高速狀態、並因此而發射出宇宙射線。然而,在儘可能地進行嘗試之後,研究人員並沒找到一種適合所有數據的場景,簡單來講,科學家們對費米氣泡的伽馬射線因什麼而驅動、以及在它的內部是否會產生中微子並不確定。

相關焦點

  • 銀河系費米氣泡就夠奇怪了,科學家在費米氣泡裡發現了更奇怪的事
    直到2009年,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揭開了這個秘密,利用伽馬射線波段的觀測,它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兩側有兩個巨大的氣泡狀結構,科學家們將它命名為費米氣泡。這兩個氣泡各自延伸出2.5萬光年,也就是說,它們的頂端相距達到了5萬光年。這兩個費米氣泡包裹著一片非常詭異的宇宙空間,夾雜著不同的星際氣體和宇宙射線。
  • 所謂銀河系費米氣泡完全是星系碰撞形成的遺蹟
    星系中央存在近乎垂直星盤的兩大雲團,也即銀河系費米氣泡,並仍然不斷擴散,這個現象科學界有多種說法,但按現在現有的宇宙星系理論完全說不清楚這個現象,故而顯得特別神秘莫測。我以前早就說過,這種近乎對稱分布的「銀河系費米氣泡」,恰恰是星系碰撞留下的有力證據。因為星系中央物質密度較大,當星系碰撞進入到內部時,就會碰撞頻率非常高,由此引起各種物質和微觀粒子、包括暗物質向周圍強烈噴發。
  • 首次測量到:可見光譜中的費米氣泡,在銀河系中心綿延5萬光年!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利用H-Alpha Mapper望遠鏡,天文學家首次測量了可見光光譜中的費米氣泡。費米氣泡是從銀河系發出的兩個巨大高能氣體流出,這一發現加深了我們對這些神秘氣泡性質的理解。
  • 天文學家發現了從銀河系中巨大外流氣泡的來源,但仍不清楚其起因
    費米氣泡是由星系中心噴射、由高能氣體組成的大質量爆發。它們被稱為費米氣泡,是因為它們在2010年首次被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發現。這些氣泡尺度很大,從銀河系盤面延伸至5萬光年之外,其傳播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幾百萬英裡。
  • 銀河系盤面存在上下沿伸5萬光年的巨大對稱氣泡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是結合X射線和伽馬射線觀測到的銀河系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幾十年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議銀河系的神秘氣泡是近而小,還是遠而大,目前最新X射線全天觀測數據表明,銀河系中心存在兩個高溫氣泡,其上下延伸大約5萬光年,比之前發現的費米氣泡更大。
  • 最大的「氣泡」有多大?美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氣泡」,長5萬光年
    不僅如此,天物學家們還發現了它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徵,比如天文學家們早就在銀河系盤面的上下方發現了兩個對稱分布的巨大的費米氣泡並與哈勃望遠鏡新進行的紫外吸收測量相同的位置測量了其中氫和氮發出的光,首次測量了可見光光譜中的費米氣泡。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新發現的光是由氣泡內帶電子或電離的氫氣發出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天文學家達內什·克裡希納拉奧和同事們在6月3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在線新聞發布會以及5月29日發表在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一發現。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
  • 費米氣泡和星系中心X射線,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了它們有共同起源
    10年前,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對巨大的伽馬射線氣泡,它們位於銀河系的核心。但這些所謂的「費米泡泡」是如何產生的卻一直是個謎。然而,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首次同時解釋了費米氣泡和在2003年發現的星系中心雙錐X射線結構的起源。
  • 六百萬年前的黑洞消化不良可能是神秘的「費米泡泡」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黑洞使銀河系的中心充滿了神秘的隱形結構。巨大的費米氣泡僅在伽馬射線燈下可見。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看不見的,相互聯繫的斑點的難題。有俯衝卷鬚能量只有在無線電波長,X射線光的沙漏形疤痕和可見的-矗立在這一切-神秘費米氣泡。這些氣體,塵埃和宇宙射線的雙球體從銀河系中心冒出,就像兩個巨大的飛蛾的翅膀,一個在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兩側。
  • 銀河系中心發現高溫氣體構成的大泡泡
    2020年12月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一份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心又發現兩個高溫氣體構成的巨型泡泡,上下兩端延伸至接近5萬光年,比以前發現的那兩個費米氣泡(Fermi
  • 太空神秘「費米氣泡」可能源自600萬年前黑洞噴流
    來源:新浪科技巨大的費米氣泡只有在伽馬射線波段下才能看到,它們究竟來自哪裡?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銀河系中心就像是一個由相互連接的隱形結構組成的「拼圖」。只有在無線電波長下,我們才能看到的噴湧而出的能量軌跡,沙漏形狀的X射線結構,以及高聳於一切之上的神秘結構——「費米氣泡」。一項新研究表明,費米氣泡與銀河系中心雙圓錐形X射線外流可能在本質上是同一現象。十年前,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銀河系中心有一堆對稱的氣泡狀結構,這就是費米氣泡,其起源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謎題。
  • 粉體百科|微納米氣泡的特性及應用
    1.微納米氣泡的特性存在時間長微納米氣泡由於自身體積很小,在水中所受浮力相應也很小,從而表現出上升緩慢的特性。細孔方式超聲波方式該方式通過超聲空化的方式,使得液體由於壓力的突然變化而產生氣泡的爆發和潰陷,在水體中形成氣泡。
  •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發現兩個能發射無線電波的巨大「氣泡」
    據外媒Cnet報導,銀河系的中心通常被認為是非常奇怪的,由於科學家在銀河系中觀測到的兩個迄今為止最大的結構,它變得更加怪異。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發現了兩個「能發射出無線電波的氣泡」,這些氣泡綿延數百光年,形成了巨大的一種宇宙「沙漏」,使銀河系中心的其他物質相形見絀。
  • 探測銀河系光暈中的大尺度X射線氣泡
    探測銀河系光暈中的大尺度X射線氣泡(Credit: University of Tübinge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銀河系的光暈提供了一個實驗場所,用以研究由銀河系形成模型預測的激波熱氣的特性。
  • 費米悖論:地球沒有外星人來訪的11個奇怪原因
    如果這些文明的技術如此先進,超級計算機和模擬宇宙可能會風靡一時。在這種情況下,誰會關心藍球上的幾隻猴子呢?米蘭·M·契爾科維奇和羅伯特·布拉德伯裡認為,外星生命可能都聚集在銀河系的邊緣。這種猜測的原因純粹是基於人工智慧。
  • 盤點最大的黑洞、恆星、行星、空洞、氣泡
    宇宙中有無數天體,它們的質量和特質各不相同,就像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們很難找到兩顆一模一樣的天體。天體的種類很多,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星系、黑洞、恆星、行星之外,還有空洞、氣泡等,它們瑰麗無比,充滿了神秘感。
  • 天文學家認為費米氣泡由銀河中心噴發而成
    為了更好地了解銀河中心(GC)和星際介質(ISM),天文學家們使用WHAM技術集中精力於費米氣泡的研究中,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通過對其的研究會知道幾百萬年前在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什麼,從而形成了這些巨大的氣泡。我們對銀河的研究往往會碰到不同尋常的矛盾,比如濃密的氣體會妨礙我們觀察銀河系的中心,使它難以在可見光下被觀察到。
  • 天文學家認為費米氣泡由銀河中心噴發而成
    為了更好地了解銀河中心(GC)和星際介質(ISM),天文學家們使用WHAM技術集中精力於費米氣泡的研究中,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通過對其的研究會知道幾百萬年前在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什麼,從而形成了這些巨大的氣泡。   我們對銀河的研究往往會碰到不同尋常的矛盾,比如濃密的氣體會妨礙我們觀察銀河系的中心,使它難以在可見光下被觀察到。
  • 納米氣泡盤的利弊有哪些 納米氣泡的應用範圍有哪些
    對於納米氣泡盤,相信很多的朋友們可能並不太了解,如今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納米技術的應用在人們生活中也比較廣泛,很多的朋友們對於納米氣泡盤的優缺點可能並不太了解,那麼納米氣泡盤的利弊有哪些?納米氣泡的應用範圍有哪些?針對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
  • 科學家發現神秘氣體像子彈一樣從銀河系中心發射出來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它的名字為人馬座A *,它周圍的環境非常強烈。從這個區域吹出的是核星系風。它在星系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刻出兩個巨大的伽馬射線氣泡,向太空延伸了5萬光年。這些費米氣泡很複雜,包含著不同氣體和宇宙射線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