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星系隱藏30億年前秘密:或是另一個宇宙

2021-01-07 TechWeb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鑑於數個世紀前,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使得天文學家有個新的工具來研究天象。期間,德國的著名哲學家康德則在1755年提出了一種對宇宙的思考,在其發表的《自然通史與天體論》一書中提出了在無限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世界,其即是宇宙島假說。我們現在知道,所謂的宇宙島,可以理解成宇宙中無數的星系,宇宙就像海洋,星系就如同一個個島嶼。圖中所呈現的是一個奇特的星系,明亮的黃色球形對稱形狀,其中夾雜著藍色的恆星亮點,形成一個環形包圍結構,就像一個戒指狀的外形。

圖1 著名的「哈氏天體」 具有與眾不同的環結構星系

這就是著名的「哈氏天體」,其由上個世紀50年代被天文學家亞特霍格(Art Hoag)偶然發現,所以其也被稱為「霍格天體」。該天體在外形上看,呈現出不規則形,即具有非典型的星系外觀特徵,看上去有點兒像土星的外圍環結構。其形成的原因,天文學家對此也眾說紛紜,完全不同於任何一種我們已知的星系,所以,也有研究人員稱其可能是另一個宇宙。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朗索瓦施韋策(François Schweizer)認為:對這個奇怪的星系,目前還沒有理論能解釋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從上個世紀50年代被發現開始,到現在已經有60年的時間了,天文學家對這個異常天體進行了不同觀測階段的研究,推測其可能是由於內部的引力分布所產生的環形結構,而最近的觀測表明,天文學家重點研究其核心位置以及外圍的環結構構成,但是在具體細節上還確實令人費解。

我們的宇宙,就像像是一個星系的遊樂園,充滿了各種各樣形狀的星系,其中大多數都是具有較為普通的外形,比如有呈現球形的外觀,橢圓形,還有扁平狀的類似光碟狀,像銀河系這樣帶有棒狀星系特點的螺旋星系,或者螺旋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更能體現自然界裡的事物具有藝術優雅的特性。但是,哈氏天體卻顯得如此與眾不同,超級怪異,當時天文學家亞特霍格發現它的時候,甚至不相信這是一個星系。

相反地,當時他更認為是發現了一個垂死的恆星,一種被稱為是行星狀星雲的天體,而外圍則是由星際氣體組成。但是,他自己卻也不滿意這個解釋,並指出,該星系外圍的環結構並沒有出現具有炙熱氣體的波長特徵。他進一步推測,星系外圍神奇的環結構可能是一個光學幻覺,這種現象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引力透鏡效應,其大概的原理是,當一個背景星系所發出的光線遇到一個強引力場,而發生的光線被引力場彎曲扭曲的現象。我們從前景星系的圖像中,看出光線被扭曲到何種程度,如果扭曲程度越大,則說明前景星系的引力就越強,這樣就可以解釋前景星系中的引力場情況。然而,這樣的解釋對哈式天體而言,卻顯得非常地失敗。

在1974年,對哈氏天體的核心觀測數據表明,其質量確實太少,這個情況就意味著,其並不具有超強的引力場,這就使得引力透鏡的假說顯得有些無力,因為如果沒有強大的引力,就不可能將背景星系發出的光線扭曲成一個超級環,而出現這樣一個超級大的星系環結構,就需要強大引力場支持。

接著,在1987年,卡內基天文臺的天文學家朗索瓦施韋策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曾建議,哈氏天體的形成原理是由兩個星系碰撞而形成的。具體的過程中,當一個質量較小的星系經過一個大質量的橢圓形星系,兩者發生了碰撞,較大的橢圓形星系被質量較小的星系從某一個角度上切入碰撞,兩個星系的核心質量部分構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核心結構,而較小的星系中用於形成恆星的氣體和材料就被大質量的橢圓形星系所吸收,最後形成了飄著星系之外的環結構。

驗證這個假說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可以尋找在哈氏天體周圍的星系碎片,如果確實是發生於兩個星系的碰撞,那就應該留下位於星系外圍微弱的星系碎片,碎片則是由星系碰撞而四分五裂所產生的。到目前為止,最具特徵的觀測是用俄羅斯6米直徑的大望遠鏡進行觀測,該項研究是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天文學家伊多芬克爾曼(Ido Finkelman)所領導,相關的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的每月通告上。

星系碰撞假說也搭存在著證據不充分的問題,哈氏天體的形成時間可追溯到30億年之前,經過如此漫長的時間,即使存在著碰撞留下的碎片,也將被抹去。目前,作為一個替代的解釋方案,天文學家推測哈氏天體的核心部位在早期未形成環結構時,曾通過自身的引力大量地吸積周圍宇宙空間的星際氣體,而多餘的氣體就在星系周圍形成了環結構。

對此,天文學家朗索瓦施韋策認為,這個觀點比較合理,但是,現在也沒有證據能證明哈氏天體不是由星系碰撞而產生的。而在30億年前的宇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件,使得宇宙中形成了如此怪異的星系,仍然不得而知。我們目前所作出的一些推測,僅僅只是各種假說,也可能全都不正確。儘管在天文學家眼中,哈氏天體是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且又具有令人驚訝的特徵,任何國際天文研究小組關於哈氏天體的研究報告都將引起廣泛的關注。由於研究對象的獨一無二性,因此,對哈氏天體的研究,證明其「身世之謎」依然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

相關焦點

  • 戒指星系藏多少未解之謎 它能通往另一個宇宙?
    《自然通史與天體論》以來,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在300多年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對於宇宙的全貌,人類卻依舊非常迷茫,如同對戒指星系的了解一樣,在很多時候,科學家們也不清楚,這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戒指星系也叫「哈氏天體」,是在上個世紀50年輩被天文學家亞特格霍發現的。該天體一直以來讓科學家們非常苦惱,無法對其進行準確的定位,因為他看上去有些土星的外圍結構,通史也有非典型星系的特徵,非常的不規則。有研究人員稱,這可能是一個「星門」,在這裡可以通往另一個宇宙。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來自134億年前,它藏著宇宙早期的秘密
    來自134億年前的「嬰兒星系」在2016年3月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哈勃望遠鏡,成功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東亞偶爾有134億年的「嬰兒星系」,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它還是非常年輕的狀態,當然如今它可能早已經消失於宇宙之中,只不過它的光抵達地球需要漫長的時間。
  • 宇宙最美五大星系排行!銀河系墊底,10萬光年的戒指上榜
    這個星系外形非常奇特,它有一個非常明亮內核,周圍環繞著許多紅色鮮豔的恆星,而中央核向四周輻射散開的宇宙灰塵明顯隆起,使它看起來就像一頂墨西哥草帽。第三:車輪星系車輪星系是一個位於玉夫座方向的美麗星系,這個星系原本是一個螺旋星系,但是在2億年前,有一個較小的星系突然撞向了這個星系的中央,在兩個星系相互作用之下逐漸融合,但是也形成了現在的車輪狀。這是人類觀察到的最完全的碰撞環星系。它有一個非常明亮的核心,一個內環,而外部還有一個星暴環。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大約在30-40億年後,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將會撞上銀河系,本星系團兩個最大的星系將會上演宇宙中轟轟烈烈的天地大碰撞。實際上,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很常見的事情,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宇宙中拍攝到了許多正在碰撞、合併的星系。即使是我們的銀河系,在今天以前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也已經發生過多次碰撞了。這些碰撞包括對很小的衛星星系的吞併,也包括巨大星系的合併。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大約在30-40億年後,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將會撞上銀河系,本星系團兩個最大的星系將會上演宇宙中轟轟烈烈的天地大碰撞
  • 一個來自104光年外的星系團,帶著早期宇宙的秘密,來到了地球
    通過哈勃望遠鏡,我們發現了許多遙遠的恆星和星系,對這些遙遠天體進行細緻的研究後發現,恆星的形成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3.7億年內開始的。NASA的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個遙遠的星系團(其中包含數個星系),大約距離地球104億光年。
  • 天文學家發現了隱藏在宇宙深處的最古老的盤狀星系
    光花了大約125億年才能到達地球,這意味著圓盤是在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5億年才形成的。 研究小組使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之一-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研究了遙遠的,巨大的,被稱為類星體的黑洞發出的光線時,發現了這個星系。銀河在到達地球的途中吸收了一些光,表明它隱藏在太空的黑暗中。
  • 20億年前,仙女座星系製造一樁宇宙謀殺案,手撕了另一個銀河系
    趣味探索訊 位於天空大熊座下方,飛馬座附近地方存在著88個星座之1的仙女座,而仙女座星系則佔據著仙女座中心位置。近日,天文學家吃驚發現仙女座星系在20億年前曾經製造一樁神秘的宇宙謀殺案:它竟手撕了一個跟銀河系差不多大的超級星系,也就是另一個銀河系。
  • 宇宙中的星系是怎麼形成的?《自然》:與125億年前的暗物質有關
    1000億個星系,我們的銀河系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形成的早期是一片混沌——溫度極高,沒有任何有形的物體。那麼後來是怎麼產生這麼多星系呢?科學界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暗物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暗物質就像粘合劑一樣,使氣體聚集、融合,直到誕生一批嶄新的恆星。氣體在聚集時,會被加熱到極高的溫度,在這樣的溫度下氣體是不能轉變成恆星的。
  • 銀河系中心的亮斑,或是高級文明隱藏在內?我國天眼這次終於看穿那裡的秘密
    銀河系中心的亮斑,或是高級文明隱藏在內?
  • 發現130億年前有一個發光星系,或將能破解「宇宙再電離」難題
    天文學家在宇宙大爆炸後8億年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正在再電離其周圍氣體的發光星系。這項由倫敦大學學院博士生羅曼·邁耶領導的研究,在歐洲天文學會(EAS)的虛擬年會上公布,並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130億年前形成的第一批星系,對於理解宇宙的起源至關重要。當前河外天文學的熱門話題之一是「宇宙再電離」,即星系間氣體被電離(原子被剝離電子)的過程。
  • 發現130億年前有一個發光星系,或將能破解「宇宙再電離」難題!
    天文學家在宇宙大爆炸後8億年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正在再電離其周圍氣體的發光星系。這項由倫敦大學學院博士生羅曼·邁耶領導的研究,在歐洲天文學會(EAS)的虛擬年會上公布,並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130億年前形成的第一批星系,對於理解宇宙的起源至關重要。
  • 最遠的星系被發現,它的身世與宇宙起源有關,科學家極為重視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年前。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的宇宙誕生是在奇點大爆炸之後形成的。也就是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之中,並且這是一個奇點的大爆炸。奇點大爆炸之後,宇宙的溫度在瞬時間達到了置頂,之後一些塵埃開始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個星系。
  • 宇宙全景圖 包含265000個星系 時間跨度133億年
    近日, 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幅令人拍案驚奇的圖片,它結合了美國宇航局哈勃望遠鏡16年來拍攝的近7500張照片,可謂是目前已知宇宙的全景圖,被譽為「宇宙中最大、最全面的歷史書」。這張圖片一共包括了265000個可以追溯到133億年前的星系。
  • 是否還有另一個宇宙潛伏在某處?平行宇宙終究可能真的存在!
    是否還有另一個宇宙潛伏在某處? 也許我們自己的宇宙,一個起源於大爆炸初期的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宇宙,也可能是與我們的宇宙同時產生了另一個宇宙。
  • 美得令人窒息的宇宙星系照片
    你可知道,你看到的可能是個離你數十萬、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光年之外的星系。他們散發的光輝跨越數十萬、數百萬乃至數千年萬年才抵達我們的星球,這才使我們能夠得以窺見無盡遙遠的宇宙。相對於遙不可及的星系,我們的肉眼太過於脆弱。得益於物理學、天文學的進步,科學家才得以大大拓展人類的視野,把許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 銀河系深處,隱藏著這樣一個「化石星系」……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探秘宇宙,星光之中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
    太陽和地球相距1.5億公裡,光在真空中每秒穿行30萬公裡,這意味著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其實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如果哪一天太陽消失了,我們在8分鐘之後才能知道。古人用肉眼探索宇宙,現代人則發明了非常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上億光年之外的天體。由於真空中的光速是恆定的,距離我們越遙遠的天體,它們的模樣也就越久遠。
  • 為什麼宇宙是黑的?你以為是正常,實際卻隱藏著宇宙的大秘密
    為什麼宇宙看上去是黑的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看似正常,卻隱藏著宇宙的大秘密。    這個現在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兩百年前確是一個難以解釋的謎題。    1826年,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伯斯提出了夜空為什麼是漆黑的疑問,這也稱為「奧伯斯佯謬」。    他指出,由於宇宙是無限的,有著數不清的發光恆星,光看銀河系就有2000億——4000億顆恆星。
  • 哈勃望遠鏡30年,為人類揭開的那些宇宙秘密
    30年的歷程,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下了許多經典的宇宙瞬間,它傳回了前所未見的美麗景象,這些都可以在紀錄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中看到。「Arp 273」漩渦星系,位於仙女座。哈勃探秘宇宙哈勃將我們帶入散布在宇宙時間與空間深處的數十億星系,其中有一個最亮眼的星系,叫做M74巨大螺旋星系,位於離地球三千兩百萬光年的地方,天文學家們給它取了一個外號叫幻影星系。天文學家通過哈勃看見了星系螺旋臂上充滿如捲髮般的細緻塵埃,給明亮的星系畫出了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