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VOCs控制】溶劑蒸氣濃度對溶劑殘留影響的探討

2020-12-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印刷行業尤其是凹印屬於高能耗高汙染行業,乾燥熱風的重複利用可以降低能耗以及環保支出,但也帶來了溶劑蒸氣濃度對溶劑殘留的擔心,本文通過溶劑揮發基本原理以及溶劑特性對乾燥熱風中溶劑蒸氣濃度和溶劑殘留影響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凹版印刷,溶劑殘留,VOCs

引言

凹版印刷具有墨層厚實,印刷質量高,耐印力強等優點,長期以來佔據較高的市場份額,但也存在著環保節能方面隱患。由於凹版印刷墨層較厚,所含有的溶劑量較高,而溶劑的蒸發需要熱量支持,因此,凹版印刷有著高能耗、高汙染的不足。高能耗主要表現在凹印機乾燥溫度上,即為了滿足溶劑蒸發速度上的要求,凹印乾燥裝置的乾燥溫度較高;高汙染則體現在溶劑蒸發量上,由於蒸發的溶劑屬於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且VOCs是公認的PM2.5前驅體,已被我國嚴格控排。以上不足,一直限制著凹版印刷業的發展。

凹印行業的節能環保途徑

2.1汙染治理

為了減少VOCs的排放,水性油墨的納入勢在必行,但是由於水性油墨的凹印應用尚在發展階段,且全國範圍計,中小型印刷企業偏多,行業內多以溶劑型油墨使用為主,因此還需要時間進行水性油墨的改進和普及;另外,很多末端治理技術也在齊頭並進,如熱力氧化技術以及配合使用的減少廢氣總量技術等,已經實用化且效果顯著,是當今治理VOCs公認的有效途徑。

2.2節能手段

凹版印刷的節能可以從若干角度進行,如生產車間的氣流組織優化,生產設備機械傳動效率的增強,乾燥系統的節能等方面,其中凹印機在正常印刷過程中實際利用的能量僅佔總能量消耗的22%,78%左右的能量以熱量的形式排放到外界,其中75%的熱量由乾燥部分的VOCs尾氣帶走。由於乾燥系統是主要能耗單元,且直接關係到印刷產品質量,因此乾燥系統的節能優化屬於重中之重。為了降低凹印機乾燥系統的能耗,現行主要措施有以下三點[1]:

1、乾燥系統中烘箱設備的結構優化,包括烘箱壁板的焊接方式,保溫設計等;

2、烘箱內部溫度場和速度場的優化,包括風嘴結構、進排風口布置等;

3、安裝迴風管,回收二次循環熱風。

以上措施中第三點往往成為印刷行業較為關注的技術點,所謂迴風,就是將乾燥使用過的熱風進行重複使用,以達到節省熱能的目的。從烘箱的角度出發,迴風管的迴風口設置在烘箱內溶劑濃度較低的位置,以儘量降低二次迴風中溶劑蒸氣的濃度,但是相反也限制了迴風量,即不能高效利用迴風系統的節能作用。

溶劑蒸氣濃度對溶劑殘留影響的分析

重複使用乾燥熱風可以對熱量進行循環利用,節省能耗,增加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乾燥熱風對溶劑蒸氣攜帶效率的增加,也可以減少排氣量,大大節省末端治理設備的購置費用和運行費用,減少環保支出,增加企業競爭力。重複使用乾燥熱風雖然能夠提高節能效益和降低環保支出,但也增加了乾燥熱風中溶劑蒸氣濃度,因此行業內對熱風重複的利用持謹慎態度,擔心熱風中溶劑蒸氣濃度升高對印刷產品溶劑殘留產生影響,尤其是食品和醫藥包裝印刷產品,相關企業寧可維持高能耗,也不想冒險。對於乾燥熱風中多大的溶劑蒸氣濃度會導致溶劑殘留,目前還缺少直接的數據支持,因此,本文從基本原理和溶劑特性上對其進行解釋,探討乾燥熱風中溶劑蒸氣濃度對溶劑殘留的影響。

3.1爆炸下限的限制

乾燥熱風的重複使用勢必增加熱風中的溶劑蒸氣濃度,但也並非不予控制。由於油墨溶劑的可燃特性,必須引入爆炸下限的標準進行約束。爆炸下限英文縮寫LEL(LowerExplosionLimited),是相對於爆炸上限而言(UEL:UpperExplosionLimited),當可燃性氣體濃度在LEL和UEL範圍內,遇到明火時就會爆炸,因此必須將氣體濃度控制在LEL以下或者UEL以上。由於迴風系統中溶劑蒸氣的濃度是逐漸增加的,因此一般將其濃度控制在LEL以下,同時為了確保安全性,一般將安全報警點控制在LEL的25%以下也就是安全控制上限,總之,即便迴風量最大化引入到熱風系統,溶劑蒸氣濃度也是有限制的,即不能超過安全控制上限。

3.2溶劑的傳熱與傳質

溶劑的揮發過程與水的蒸發過程相同,都遵循著道爾頓蒸發定律。1802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化學家道爾頓(JohnDalton)根據水面蒸發形成原理和維持機制,提出了道爾頓蒸發定律:

W=CΔe/p

其中,W是水面上水的蒸發速率,Δe,(Δe=e-es),是表面水溫對應的飽和水汽壓e與水面上空氣中實際的水汽壓es的差,C是風速係數,與風速大小相關,p是水面上的氣壓。水的蒸發速率與風速係數和水汽氣壓差成正比,而與水面大氣壓成反比。

如圖1所示,在對承印品上油墨層的乾燥過程中,傳熱與傳質同時進行,熱量由熱氣流以對流方式傳遞給油墨層表面,進而傳遞到油墨層內部,而溶劑由油墨層內部擴散到油墨層表面,氣化後被熱氣流帶走。圖1中Q是換熱速率,N是傳質速率,也就是溶劑揮發速率,T和Ts分別是熱氣流和油墨層的溫度,而e和es分別是熱氣流中和油墨層表面溶劑蒸氣的分壓。熱氣流和油墨層表面的溫度差ΔT,(ΔT=T-Ts),決定了換熱速率Q的大小,而熱氣流和油墨層表面溶劑蒸氣的分壓差Δe,(Δe=e-es),決定了溶劑揮發速率N的大小,而氣膜是形成溫度差和濃度差的區域。

如圖1所示,油墨層相當於水層,油墨在其中呈液態形式,在溫度升高的過程中,溶劑分子不斷擴散到油墨層表面,進而從液態相變成氣態,即溶劑蒸氣,之後被熱氣流帶走。由於油墨層中溶劑是液態,因此油墨層表面溶劑氣體呈飽和狀態,即油墨層表面的溶劑蒸氣壓為飽和蒸氣壓,在熱氣流中溶劑蒸氣非飽和條件下,形成蒸氣壓差,並在此壓差的推動力下不斷相變,從液態相變為氣態,直至將油墨層中的溶劑揮發乾淨,達到乾燥效果,簡單的說,只要熱氣流中溶劑蒸氣壓沒有飽和,溶劑會一直從液態相變為氣態,直至油墨層中的溶劑揮發殆盡。由於風速與濃度差對溶劑揮發速率都產生正向影響,如道爾頓蒸發定律所示,因此凹印乾燥裝置主要採用熱風對流型而很少使用乾燥輥筒型作為乾燥方式,因為前者加入了熱風吹掃方式,不但增加了乾燥速率,而且可以降低乾燥溫度,防止承印品在乾燥過程中會伸縮變形過大。

延伸閱讀:

【PPT】印刷業VOCs減排方案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印刷行業邁入紅海時代 亟需理性分析溶劑蒸氣濃度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印刷行業尤其是凹印屬於高能耗高汙染行業,乾燥熱風的重複利用可以降低能耗以及環保支出,但也帶來了溶劑蒸氣濃度對溶劑殘留的擔心,本文通過溶劑揮發基本原理以及溶劑特性對乾燥熱風中溶劑蒸氣濃度和溶劑殘留影響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觀點。
  • 影響溶劑殘留量的因素解析
    一、乾式複合工藝參數的影響 1、溫度梯度和通風效果 乾式複合的烘箱溫度梯度和通風效果是影響溶劑殘留的主要因素。控制好溫度梯度和通風非常關鍵。
  • 藥品研發中殘留溶劑檢查方法的選擇和驗證要點
    一、概述藥物中的殘留溶劑係指在原料藥或輔料的生產中,以及製劑製備過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藝過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機溶劑。按有機溶劑的毒性和對環境的危害, ICH將有機溶劑分為避免使用、限制使用、低毒和毒性依據尚不足四種情況。因殘留溶劑會影響產品的安全性,故需對其進行研究。
  • 淺談樹脂和溶劑對感溫變色油墨的影響
    它有會變色的溫變粉、具有附著力的樹脂、增加流動性的溶劑和其他微量的助劑組成。我們前面介紹過溫變粉對變色油墨的效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今天,探討一下樹脂和溶劑是否對溫變油墨的變色效果有影響呢?樹脂和溶劑對感溫變色油墨的效果肯定是有影響的,樹脂和助劑也是溫變油墨的重要組成部分,選用樹指和助劑時,應從適應包裝印刷方式考慮,達到著色深淺不同的設計目標,選擇附著良好,透明度高,流動性好,低粘度高濃度,展色包覆顏料性能強,物化性質穩定的材料。在正常情況下,溫變色的溫度隨著數量的增加一般會有所升高。
  • 溶劑揮發率對漆膜的影響
    在揮發份中包括真溶劑、助溶劑及稀釋劑。揮發份的組成配方應遵循塗料粘度、溶劑揮發率、溶劑平衡原則進行調整。3.1 塗料的粘度不揮發份的品種、規格及數量影響著漆的粘度,同時揮發份的配方對粘度也有影響。溶劑溶解力強,溶液的粘度低;溶解力差,溶液的粘度高。
  • 如何控制印刷包裝行業生產過程VOCs排放?
    如何控制印刷包裝行業生產過程VOCs排放? 印刷包裝行業的VOCs控制可以從源頭削減、過程管理及末端治理三方面來著手。乾燥是包裝印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同時也是VOCs產生和排放量較大的環節之一,通過推廣乾燥裝置優化控制系統和推行固化工藝可以達到VOCs的汙染控制目的。
  • VOC、VOCS和TVOC傻傻分不清楚?
    ④歐盟2002/231/ce指令定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一種在常溫常壓下,具有高蒸氣壓和易蒸發性能的有機化學物質;⑤歐盟2004/42/ce指令定義揮發性有機物(voc)是指在101.3kpa標準壓力下,任何初沸點低於或等於250℃的有機化合物;⑥gb50325-2001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定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指可參加氣相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
  • 清潔生產在印刷行業VOCs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針對印刷行業的VOCs汙染問題,探討清潔生產在印刷業VOCs汙染治理中的應用,並以具體企業為案例進行分析,得出清潔生產是解決印刷行業VOCs汙染問題的重要途徑,可以實現企業的節能減排。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以紙、塑料和金屬為主要原料的包裝印刷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
  • 用活性炭回收揮發性有機溶劑的研究進展
    溶劑是指能夠溶解其他液態、氣態或固態物質的有機或無機液體物質,有機溶劑在工業生產中使用最為廣泛,其特點是相對分子質量小、易揮發、常溫常壓下一般以液態存在等。工業常用的有機溶劑主要有烴類、醛、醇、酯、苯、胺、醚等,廣泛應用於造紙、印刷、織物、塗料、防腐等工業中。
  • 活性炭纖維淨化印刷過程產生的VOCs廢氣
    如果在印刷車間安裝合理的廢氣收集系統和溶劑回收裝置,可以達到降低VOCs揮發量和減少汙染的目的;同時可以回收溶劑資源,這點已經被實踐證明。對生產過程中有機溶劑消耗量的物料平衡進行分析和估算,同時對原車間內和印刷機排放口的VOCs廢氣取樣檢測結果列於表2。從表2的數據看出,車間內的VOCs廢氣濃度都已超過表1所引用的國家規定標準,其中尤其以甲苯超標嚴重。所以要考慮對印刷過程產生的有機廢氣進行回收和淨化處理。
  • 加速溶劑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貝類中64種農藥殘留
    建立了加速溶劑同步萃取淨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GC-MS/MS)同時測定貝類中64種農藥殘留的方法。常見的水產品萃取方法有固相萃取法、QuEChERS法、凝膠滲透色譜法等, 而加速溶劑同步萃取淨化法不僅具有加速溶劑萃取法萃取效率高、重複性好、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同時能省去淨化步驟, 縮短前處理時間。目前該方法主要用於土壤及沉積物基質中多氯聯苯、多氯烴類以及水產品中的有機磷阻燃劑類的檢測, 但未發現將加速溶劑同步萃取淨化法用於水產品中多農藥殘留檢測的報導。
  • 塑料軟包裝印刷行業VOCs產生特點及收集治理探究
    根據風量、VOCs濃度、排放量等特點及處理要求,介紹環保部推薦的幾種先進處理技術,並對技術指標和工藝特點進行比較分析。印刷行業是江蘇省VOCs管控的重點行業,根據江蘇省環保廳2014 年印發的《江蘇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控制指南》,要求包裝印刷業VOCs總收集、淨化處理率均不低於90%。
  • 廢氣處理——半導體工藝有機溶劑(VOCs)尾氣處理設備
    半導體行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往往被人誤解為「清潔」產業,但事實上,半導體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機物和無機物,包括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對環境危害較為嚴重,如不通過尾氣處理設備對廢氣尾氣加以控制,將會產生較大的環境汙染。
  • 獅山一企業涉嫌違規存儲危化品、有機溶劑達4噸
    4、正確處理廢棄包裝及殘留物。5、有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制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天那水定義由多種有機溶劑配製而成的無色透明易揮發的液體,主要成分有甲苯、醋酸丁酯、環己酮、醋酸異戊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等,主要用作溶劑和稀釋劑。
  • 淺析透明導電油墨中的導電溶質和溶劑
    這種方式製備的石墨烯導電率高,但是表面惰性,常見的溶劑中難以均勻分散性,只能用如N.N二甲基甲醯胺(DMF)和二氯乙烷這類強極性溶劑用於石墨烯的分散(圖1a)。然而,這些溶劑的低濃度和高沸點是製備高性能TCFs的兩個主要障礙。與石墨烯不同,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豐富的官能團,因此需要在水、乙醇、丙酮和乙二醇(EG)等常見溶劑中均勻分散(圖1b)。
  • 常用溶劑的極性、密度、沸點、毒性等性質總結
    與水和許多有機溶劑混溶。溶解能力很強.易燃,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97%~22.5%(vol)。微毒,LD506000mg/kg。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3600mg/m3。四氫呋喃 分子量72.11。無色透明液體有類似乙醚氣味。
  • 環保高新技術:天玾膜,有機溶劑廢氣的剋星
    有機溶劑廢氣成新興汙染源,保護國民健康迫在眉睫  隨著工業的發展,油漆、塗料、印刷、醫藥、造紙、紡織、製造以及化工等行業中,有機溶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用量也成倍的快速增長。但是,這些溶劑在使用過程中所揮發出來的有機物,大多具有毒性和危險性,美國在其相關法律中,將工業生產中的189種廢氣汙染物列為有毒汙染物,其中大部分為有機溶劑,且部分已被確定為致癌物。因此,許多國家頒布了法令,對有機溶劑的排放進行管制,以減少有機溶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巨大危害。
  • 全國大豆油抽檢報告:溶劑殘留值得關注,福臨門、金龍魚等表現怎樣?
    溶劑殘留超標或致神經損傷溶劑殘留量超標這個問題,要從大豆油的提取過程說起。在植物油的製作工藝上,我國最常見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壓榨法,一種是浸出法。壓榨法指藉助機械力的作用,將油脂從油料中擠壓出來。而浸出法則利用油脂和有機溶劑互溶的特性,將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來。兩個過程得到的都稱作「毛油」,在最終食用前需要經進一步精煉處理。
  • 常用溶劑導電性
    導電性如果電荷在溶劑中累積,可能會在液體表面產生高電勢從而放電,這個電能足以點燃易燃的溶劑。
  • 水合溶劑中酸、鹼和鹽對藥物結晶純化的影響
    所以對於酸、鹼、鹽在水合溶劑中的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一直是化學工藝研究人員感興趣的焦點。英國阿斯利康的藥物研發人員最近在《Org. Process Res. Dev.》雜誌發表關於酸、鹼和它們在混合水溶劑中成鹽的綜述。文章總結了酸鹼解離常數和成鹽的關係,以及混合溶劑的組分對成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