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無處不在。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一些喜歡鑽研的人,紛紛亮出了自己的「發明」成果。
「發明達人」讓防偽碼千變萬化
浙江湖州的沈永培是當地的「發明達人」,自退休以來,他發明了40多件物件,其中一半已成功申請了專利,部分還被投入市場批量生產。
手機掃二維碼如今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如何把這個常規動作跟防偽聯繫在一起?沈永培認為,傳統產品都是貼上一個防偽標識,但是標識容易複製。如果每個產品貼的圖案都不同,是不是更有利於防偽?為此,他研發了一套異態碼及其驗真系統。這個系統成功投產後,市民買到的產品上貼的每一張異態碼的圖形都不同,當顧客用手機掃描異態碼時,信息就會實時上傳至系統進行自動甄別。沈永培的發明靈感大都來自日常遇到的小難題。「現在年輕人結婚或者搞活動喜歡用多層蛋糕,又貴又浪費。我想著能不能做一個伸縮架,只要外面小小一圈蛋糕就解決問題了。」就這樣,可伸縮式的套合式蛋糕託架應運而生,而且還批量投入了市場,很受歡迎。
家庭主「夫」發明新型拖把
退休後,重慶大渡口76歲的廖洪模在家做家務最痛苦的就是拖地,拖一會兒就覺得腰酸背痛。他尋思必須將拖把進行改進,要讓它拖地乾淨還不費勁兒。「氣吸式多功能組合拖把,是我第一個申請專利成功的發明。」廖洪模介紹,這種拖把適合在醫院、企業等有大面積的需要打掃的地方用。拖把採用了真空技術和槓桿原理,將吸盤安裝在拖把的底部,然後在拖把的兩側組合膠接裝配地刮。拖把底部的吸盤可緊緊吸附在地面,而拖把杆下端安有滑輪,拖地時只需輕輕推著拖把走,便能在吸盤的幫助下,把地拖得乾乾淨淨。
冬天,大家洗碗、洗臉、洗澡都需要熱水,但每次開熱水前,都會流出很多冷水,而這些冷水便被我們浪費了。廖洪模說:「裝上我發明的裝置(蓄能式自來水熱水龍頭節水緩存器)以後,一打開龍頭,水便是熱的。這個裝置把本來將被浪費的冷水儲藏起來加熱,然後流出來,既節省時間,也節省水。」
退休教師自製鋼管二胡
61歲的梁丙林是河南洛陽的一名退休教師,他很喜歡音樂。2015年夏天,梁丙林對二胡產生了興趣,就想學習這門樂器,可是市面上品質不錯的二胡,價格都在千元以上,他有些捨不得,遂決定自己動手做一把。梁丙林說,他斷斷續續做了半年,當年年底完成了第一把二胡。
此後,梁丙林不但對拉二胡入迷,還對製作二胡有了更大興趣。其間,他對自己的二胡不斷進行微改造,幾乎每年都要做一把。他發現,傳統二胡調音比較麻煩,二胡音調的高低跟琴弦的鬆弛程度有關,需要轉動兩個琴軸完成調音,調音費時費力,很不容易。
去年2月,他想憑藉這幾年積攢的經驗,對二胡進行創新改進。最初兩個月,他憑藉對力學的了解,在紙上畫圖設計,決定通過機械原理改變調音方式。「我需要捨棄木質琴杆,改用不鏽鋼管。」梁丙林說,在不鏽鋼管上端安裝螺母,管內安裝「內芯」螺栓,在鋼管一側開豎直條形口,將兩個琴軸固定在螺栓上,並在其中一個琴軸上安裝微調按鈕,旋轉螺母可同時調節裡弦與外弦,再利用微調按鈕微調任一根弦,以實現兩根弦音調同步。去年8月,他的新型二胡終於製作成功。朋友李延民等人試用梁丙林的新型二胡後,普遍覺得它操作簡便,音質純淨,調音省心省勁兒,外觀還新穎,讓傳統樂器具有現代感。目前,梁丙林已將新型二胡申報專利,希望二胡這種優良的傳統民族樂器今後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推廣。
腿痛病人不斷打磨助走器
河南鄭州的劉繼宗60歲之前從醫,60歲後搞起了文學創作,可突來的腿疾又讓他研究起了助走器。2013年,64歲的劉繼宗被診斷出老年膝關節炎,疼痛難忍,只能長期臥床休養。他在醫院治療時,曾花費一千多元買了個膝關節支架,但那個支架不能緩解膝關節壓力,膝關節還是時常出現腫痛,他就在床上研究起如何改進這個膝關節支架。
為了能改進這個支架,他買回一些材料和各種工具,做出了第一代助走器。「做出第一個簡單的助走器,我就跑到海南轉了一圈,雖然腿上經常被不鏽鋼磨傷,但是能下床跑就是最大的收穫。」從海南回來後,劉繼宗又開始研究改進自己發明的助走器。通過一代代不斷改進,他終於製作出了穿戴方便,能起到支撐身體重量、緩解膝關節壓力的成熟助走器,並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現在他的很多親友在用他發明的助走器,一些外省的朋友也來鄭州向他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