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是農村群眾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對當時社會條件下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是什麼意思?我會詳細解釋的。
一、三百斤豬。
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農村人口佔絕大多數,解放前,地主階級統治農民,解放後,生產隊又稱公社,統一物資,統一配送,過去,有肉票買肉,有糖票買糖,這些票很重要,即使你有錢,沒有豬肉在內的票,你也買不到東西。
食品集團過去賣豬肉,還記得小時候,我父母小心翼翼地給了我一張購買豬肉的罰單,並讓我去公社的食品組買肉,因為他們很好玩,他們不買肉是因為他們愛玩,他們打了父母很長時間。
這些年來,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這些年飼養的生豬基本上都是在6個月內左右投放市場,更有不可能養殖到300公斤,因此豬的大小為300公斤,一般豬不可能則高達300公斤。
二、無鱗魚。
他和300斤的豬是對稱的有一點,也就是說,再大的豬也不會超過300斤,但有些大魚卻沒有用合適的秤來稱重。
這句話在農村是可以理解的,在鄉下養魚或養魚的人都會隨身攜帶一個秤,當然,小規模和大規模也會隨之而來,如果他們遇到買魚,他們會把他們賣給他們。
釣魚可能是這樣一回事,因為魚都在水下,看不見大小。例如,我們這裡有一個水庫,因為自從水庫建成以來,水還沒有乾涸,我們曾經釣到一條重約60斤的大草魚,根據我多年的捕魚經驗,這條60公斤重的草魚有農村人家的門板那麼大,這個小秤一定不能稱。
所以我想這就是魚的由來。
三、草魚能長多大。
查一下相關資料,我看到的是大草魚,不超過60公斤,看到20公斤多一點的草魚,這麼大的草魚也很大,按照農村話,大得像小豬。
根據草魚的生長習性,第一年生長緩慢,第二年在適宜水域生長長大2-3kg/a,但是,過了第四個五年,產量變慢,所以很少見到60斤大草魚。
總結
在我看來,農村地區的「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一句是相對的意思,最大的豬一般不會超過300斤,但魚在水底,所以你看不到魚的大小,一旦你撞到一條大魚,你就不能用隨身攜帶的小魚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