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千斤的豬,沒千斤的牛」啥意思?牛和豬最大能長多少斤?

2021-01-09 農村小毛

隨著農村的發展的越來越好,不少外出打工的人也開始陸陸續續的返回家鄉創業,回到農村發展,自然離不開種植和養殖這兩個傳統的行業,畢竟這些行業農民天天接觸,對其比較了解,可以少走許多彎路。筆者的侄子就是返鄉創業的人員之一,年前,把工作辭去後,就回到老家開始考察,不過有一道難題擺在了他的面前,種植和養殖到底該選哪個呢?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決定投身養殖,因為在他看來,種植的投資,周期以及風險相對來說小,但是收益同樣比較小。養殖雖說風險較大些,但是至少自家之前幹過,而且風險大回報也大。因此他選擇了養殖創業。

資金準備好後的,養什麼又成問題了,雞,鴨,牛,羊,豬,到底養什麼賺錢呢?不少人都這樣勸他,搞養殖和種植差不多,產量一定要高,因此說養殖的動物越大越好,這樣才能多掙錢。說到這裡,他也想到了兒時,和長輩們在一起時,常聽到長輩說的那句話「有千斤的豬,沒千斤的牛」這句老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牛和豬最大能長多少斤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咱們先來聊聊為啥說「有千斤的豬,沒千斤的豬」,這句話的表面意思說的是,家裡所養的牛,別看個頭比較大,但是不壓秤,一般來說都是在550斤到700斤左右,就算養的好了。而上千斤的牛幾乎很少見到,而豬都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都是300斤墊底。而上千斤的豬比比皆是。

那麼事實呢?我們都知道,過去牛的主要功能是用來耕地,充當役用工具,甚至有的用牛來當腳力,走親戚串門等。因此說養牛不是看這頭牛是否肥壯,最主要的是否聽話,耐力是否好。而且加上牛常年耕種,一般來說都比較精壯偏瘦。大家在生活中,自然很少見到有過千斤的。即使在賣牛的時,牛也只是稱肉,牛股不算,所有說有了沒千斤的牛這句俗語。

而豬就不一樣的,養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用來吃的,而且之前和現在不一樣,現在養豬偏重於經濟效益,也就是說成本和產出是首要關注的,豬的快速成長期為4到7個月左右,超過一年後就是吃的多長的慢,可以說養的越久成本越大,所以說養到半年兩百斤左右就出欄銷售了,但是之前養豬最少是養一年,甚至兩年,三年的都有。記得早年在農村自家養豬,一頭豬大約養了有18個月的樣子,過年殺了之後半邊的淨肉就有500多斤,估算這頭豬活著的時候至少有600斤。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並不是說豬比牛重,其意思是說:把豬餵養到一千斤重,是要看情況的,而且是很少見的事情,不是辦不到的事情。 但是牛卻能輕輕鬆鬆的餵養到一千斤重,不過牛是用來耕地的,根本不需要精心養膘。

那麼牛和豬最大能長多少斤?這個不是很好說,因為要看不同的品種、不同的飼料、不同的管理、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餵養方法、如果說咱們農村家養的黃牛,基本上都能長到1500斤到1700斤左右。而世界上最重的牛是一頭英國公牛,體重居然高達1750公斤。而豬只要喂,它就一直能長斤數,在以前看到的新聞來看,還真的有豬的體重是超標了的。在平常曾經到達了1500斤,身長到達了兩米。

那麼你見過或聽過的牛和豬,最大牛和豬最大能長多少斤?歡迎在評論區下方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俗語「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啥意思?草魚最大能長到多少斤?
    俗語「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啥意思?草魚一直養能長多少斤?文/農夫也瘋狂近些年在農村裡搞養殖創業的不少,許多的年輕人在外面打工,掙到錢了就想著回鄉自己幹一番事業。其中種植往往因為回本周期太長,很多人因為資金方面沒有保障而不敢幹,而養殖方面雖然也有風險,在前期的時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但是回本周期相對還是短一些,所以很多回鄉創業的都會選擇養殖。對於搞養殖的朋友來說,肯定是養殖的動物越大越好,這樣才能多掙錢。而在小時候就聽大人說起過「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這句老俗語,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草魚一直養著,會長到多少斤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老話說「有千斤豬沒有千斤牛」,為何牛還沒豬大?那是見識少
    老話說「有千斤豬沒有千斤牛」,為何牛還沒豬大?那是見識少。豬肉和牛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了,特別是豬肉,很多人都是無肉不歡,無論是燉湯還是爆炒都是十分美味的。雖然說吃豬肉對於如今的人們不是難事,可是放在以往能吃上一頓紅燒肉還是比較難得,所以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養豬的習慣。而牛因為耕地的需求所以也都或多或少的養了幾頭,不過一頭豬和一頭牛比起來人們印象都是牛的塊頭大點,可是為啥農村卻有老話說「有千斤豬沒有千斤牛」呢?
  • 「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是何意?草魚最大可以長到多少斤?
    「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是何意?草魚最大可以長到多少斤呢?雖然說現在的生活水平已經穩步提升,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已經過上了小康的生活。既然要養殖的話,那麼養出來的東西當然是越大越好了,但是大家應該聽說過一句俗語叫做「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回鄉之後通常都會選擇養魚,那麼草魚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草魚如果一直養著的話,可以長到多少斤呢?
  • 牛隻吃草不吃肉類,為何也能長到上千斤?這兩點能解釋清楚
    牛是食草動物,而人是食肉動物。如果人不吃肉的話,往往會長得比較瘦,想長得肥胖除非是有疾病,不然還是比較難的。不過牛隻吃草不吃肉,卻能夠長到上千斤那麼重,而且全身都是肌肉看起來特別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一千斤等於幾噸 一千斤是幾噸
    噸是比較常見的質量單位,它的英文單詞是「ton」,所以人們在書寫的時候通常也用字母「t」來表示噸,噸這個質量單位通常用來計量那些質量比較大的物體,而斤則不同,斤這個單位更加符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習慣,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斤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的頻率比較高。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單位噸和斤,還有其他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吧。
  • 世界上最大的牛,體重可達3000斤,能把孟加拉虎趕跑,我國也有
    牛是我們常見的大型動物,也是人類飼養的重要家畜,以性情溫順,吃苦耐勞著稱,和人類的關係很密切,也因為有著較大的體格,所以牛在以前常被人們用來耕田、拉車等,世界上有著很多種類的牛,比如我國就有黃牛,水牛,犛牛等,那麼世界上哪種牛最大呢?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有兩千斤重比犀牛還要高
    此前我們也沒少介紹鹿科動物,不過至今為止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還沒介紹過。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種巨獸——駝鹿。說駝鹿是巨獸我二某人可一點也沒有吹牛逼,這傢伙成年以後的體長可以達到兩米六(比較大的個體甚至可以達到三米),肩高一般在一米六到兩米四,平均體重可以達到一千四百斤左右(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頭駝鹿體重達到了兩千斤)。作為參考目前陸地上的第二巨獸犀牛(與河馬並列第二),其成年後的身高不過只有一米二到兩米,由此可見駝鹿是何等恐怖的一種存在。
  • 農村俗語說「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那草魚最大能長到幾斤?
    豬跟魚都是生長比較快的動物,而且它們偏向吃素食,農村俗語「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說的是豬(家豬)長得再大再快,一般到300斤這樣就算是封頂了,很難再長;而魚自然的生長,會長得很大條,都沒有合適的秤砣能夠稱重了。
  • 世界最大豬牛羊狗雞兔馬,中國憑1800斤稱霸世界!
    下面就來細數那些世界最大種的豬狗牛羊馬雞兔!世界最大的牛:印度野牛印度野牛印度野牛,因四肢膝蓋以下呈白色又稱白肢野牛、白襪子、主要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印度野牛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牛,成年公牛正常體重在1600斤左右,最重的可達到3000斤!
  • 像豬一樣的魚:文昌海邊驚現千斤「怪魚」(圖)
    像豬一樣的魚:文昌海邊驚現千斤「怪魚」(圖) 2008年06月24日 10:00 來源:南海網 發表評論 怪魚」 該魚頭部奇特   22日晚,(海南省)文昌東郊椰林海邊突然漂來一隻重達千斤的死魚
  • 俗語「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而在兒時就聽成年人談起過「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這句老俗語,其說的代表什麼意思呢?草魚一直養著,會生到多少斤呢?今日大家就來聊一聊這一話題討論,一起來瞧瞧吧!「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見到這句俗語的情況下,沒有在鄉村生活過的大城市人,免不了會對這句俗語覺得好奇心,一頭豬長到三百斤,這一還是較為普遍的事兒。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導語: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
  • 我國最大的淡水魚,能長到2千斤,魚籽最名貴,人稱「水中黃金」
    我國最大的淡水魚,能長到2千斤,魚籽最名貴,人稱「水中黃金」2018-10-17 14:57:00  水產養殖網所以在國外有很多泛濫的大閘蟹、小龍蝦什麼的都讓國人無比垂涎,因為國內的已經全靠養殖才能吃到了,很多物種都被吃貨們吃得快滅絕了。今天來說一種瀕危的巨型淡水魚,我國東北獨有。它就是鰉魚,鰉魚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在白堊紀時期就有它的存在,如果鰉魚可以說話的話,那麼我們就能知道白堊紀時期發生的事情了。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文昌海邊出現千斤「怪魚」 魚頭與豬頭相似(圖)
    文昌海邊驚現千斤豬頭魚   此怪魚長3米,嘴巴和豬特別像,已死亡 村民稱之「海豬」,希望有關專家鑑定  南海網6月23日消息:22日晚,文昌東郊椰林海邊突然漂來一隻重達千斤的死魚,該魚的頭型和豬頭很像
  • 收購一斤20元,畝產2千斤,很多人還沒見過,種植有前景嗎?
    收購一斤20元,畝產2千斤,很多人還沒見過,種植有前景嗎? 最近在農村最熱議的話題無非就是明年要種什麼了。特別是那些今年遭遇滯銷的農民來說,選擇一個好項目意味著翻身把錢賺,再選擇錯誤就是還得過著窮日子,於是農民朋友們都非常地謹慎。
  • 農村諺語「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是什麼意思?草魚能長多大?
    農村俗語是農村群眾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對當時社會條件下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豬大三百斤,魚大無秤稱」是什麼意思?我會詳細解釋的。一、三百斤豬。食品集團過去賣豬肉,還記得小時候,我父母小心翼翼地給了我一張購買豬肉的罰單,並讓我去公社的食品組買肉,因為他們很好玩,他們不買肉是因為他們愛玩,他們打了父母很長時間。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就比如這句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這句話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蘊涵其中?且聽我一一道來。豬草包牲畜豬,在生活中是常見之物,在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頭,在古代也是最先馴養的六畜之一,早在遠古時期,古人根據生活所需和動物的認知,先後選擇了馬、牛、羊、雞、狗和豬進行飼養馴化,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成為現在的家畜。
  • 俗語「牛到寡婦年,九屠圍豬轉」,有什麼道理呢
    那麼對於豬價在進入到了2021年以後,農村就有著這樣的俗語叫「牛到寡婦年,九屠圍豬轉」的俗語,那麼這句俗語和豬價又聯繫嗎? 對於目前的豬價來說,上漲幅度開始有所震蕩,不過這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畢竟這到了年底之後,農副產品價格都是一個規律,那麼是不是和咱們說的一些俗語有關係呢?
  • 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什麼意思?啥是槽頭肉?
    摘要: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什麼意思?啥是槽頭肉?文/農夫也瘋狂最近豬肉的價格瘋漲,很多人都在說豬肉吃不起了。在我們村裡,有好些老人說都有一個多月沒有吃肉了。不光是因為現在的豬肉價格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擔心豬瘟而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