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復闢,為王室歡呼與為殺掉國王歡呼的都是人民

2020-11-28 手機鳳凰網

核心提示:
《弒君者》這本書裡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當約翰·庫克因「叛國罪」被處以五馬分屍之刑的時候,旁觀的人民無不高呼著「國王萬歲」的口號,興高採烈的觀看著約翰·庫克之死。正如11年前他們興高採烈的旁觀國王的死刑一樣。

這是一本講述英國17世紀大革命時期審判並處死國王故事的書。書中以審判查理一世國王時的副檢察總長、擔任公訴人角色的約翰·庫克為中心,描述了眾多參與審判及判決國王死刑的人物,通過從大量的檔案、回憶錄、信件、日記等等的史料中發掘的細節,極其細緻而又逼真的描寫這群人是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懼、法律的障礙、國王的囂張,終於得以完成史無前例的審判,將國王送上了斷頭臺。然後筆鋒一轉,描寫這批人是如何經歷了克倫威爾的專權,而又在王政復闢後被拋棄,被抓捕及押上法庭接受審判,如何被專制的特設法庭無情嘲弄與胡亂的判決,最後大多被酷刑處死,落得悲慘的下場。

完全不同於充斥市場那些以「內幕」、「揭秘」為名的戲說歷史的圖書,這是以學術考證的嚴謹程度來撰寫的通俗歷史書籍,每句對話,每個情節,都有史料的依據,沒有任何杜撰的對話和故事情節。每一章後面詳細開列注釋,註明出處,並說明採用該段史料的理由。

從一個中國讀者的眼光來看,這本書所描述的這兩場中國人所不熟悉的審判,最令人驚異的是,處死國王和後來處死被稱為「弒君者」的參與審判國王的人們,所依據的法律竟然是同樣的法律,都是英國的普通法,適用的罪名都是「叛國罪」。

在審判國王時,查理一世國王傲慢的拒絕對庫克代表檢控方所提出的指控進行答辯,庫克針鋒相對的建議,以普通法中被告不進行答辯就是蔑視法庭、並且「如同承認」罪狀的原則,直接給國王定下叛國罪。法庭也確實按照他的建議,在第三次審判時就宣布查理一世「作為暴君、叛國者、殺人犯和本國善良人民之公敵,應被處以身首異處的死刑」。

而在審判以約翰·庫克等「弒君者」時,由復闢的斯圖亞特王朝查理二世指令組織的特設法庭,宣布「此案件全體涉案人員統統有罪,罪名就是背叛國家」。最後庫克等人被處以「被倒拖著赴死刑地處以絞刑,在還未咽氣時砍下頭,剝掉器官,取出內臟;如果人還未死亡,將忍受烈焰的灼烤,並砍下頭顱、五馬分屍」的酷刑。

顯然,這兩個「叛國罪」觸犯的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前者是國民的國家,後者則是國王的國家。奇怪的是,在當時英國法律裡,國家究竟是國民的、還是國王的,居然可以有並列的解釋。

在庫克起草的起訴書的一開頭,就認為國王行使的權力是國家法律賦予的,是處在「受託」施行統治的位置上,因此應該「實踐為人民謀利益的誓言,履行維護人民權利和自由的職責」。可惜的是,在由一代代的國王指派的法官們的判例、以及一些著名法學家的闡述積累而成的英國普通法裡,並沒有直接的如同庫克所言國王是接受國民委託進行統治的闡述。只是在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裡,已經確定了國王徵稅權力是有限制的,以及不能在法律外逮捕臣民的原則;後來的憲章和法令承認臣民組成的國會有認可徵稅、制定法律的權力,但那些法律裡面找不到國王與國家關係的規定,只能推導出國王的權力是有限的,是對國家承擔有責任的意思。

另外,在1640年對查理一世的寵臣斯特拉福德的審判中,英國國會已經擴張解釋了叛國罪,將原來對國王不忠為構成要件的叛國罪,擴張為對國家的政治攻擊、踐踏法律、濫用權力。庫克就是以這種推導與擴張作為起訴國王的理由,強調國王要對他的國家負責,尤其是當國王發動內戰來對付國會的時候,那就違背了國家最高利益,因此是犯下了叛國罪。

相反,1351年的英國《叛國法》裡倒是有明確的規定,「圖謀和想像國王之死」就是叛國罪。而且在權威性的法學著作中也都認為國王就是國家的最高權威,國王也永遠正確——他的錯誤都應該由大臣來承擔責任。因此從法律上講,處死庫克等「弒君者」倒更是直截了當的切合法律。

作為當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作者,高度讚揚庫克將國王作為受託的國家管理人的法律觀點。並且作者認為在當時的英國,法律已經確立了憲政的原則,「弒君者」是合法組成法庭,依法判處國王的死罪。而後來復闢時期組成的就是非法的特設法庭,對「弒君者」採取的是非法的迫害與殘殺。

不過英國的憲政是一個漸進的過程,1640年後的革命並沒有建立起能夠被主要社會利益集團認同的憲政體系。在處死國王后,建立起的名義上的共和體制、實際上的克倫威爾專權,主要依靠的軍事強權。因此在克倫威爾死後,舊貴族勢力、教會勢力、軍隊將領形成的新貴族勢力、被克倫威爾專權嚇破膽的中產階級勢力,聯合起來迎接查理二世復闢。而復闢後的斯圖亞特王朝的一意孤行,又破壞了這個先天不足的聯盟關係,於是利益集團勢力再度聯合,在1688年發動了「光榮革命」,趕走了不得人心的國王詹姆士二世,才真正建立起憲政體制,明確將國王的權力限制在法律之內,在法律意義上國家才真正是國民的國家。

《弒君者》帶領讀者經歷腥風血雨的英國革命時代,讓讀者在感嘆英國憲政及法治成長的艱難歷程的同時,也使讀者能夠進一步深思在法律背後的社會力量。處死國王和處死「弒君者」,好似冤冤相報的故事的背後,讀者能夠感覺到的是,英國社會的艱難進步。

相關焦點

  • 美網站對王室寶寶不友善 稱其為「餅乾怪」
    【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王室寶寶22日順利降生,一海之隔的美國同表歡欣。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對王室寶寶的態度都十分友善。有美國網站很毒地發起民調詢問:「這位繼承人會跟他的父親、祖父一樣禿頭嗎?」據臺灣「中央社」7月23日報導,凱特進入早期分娩的消息傳出時,紐約的英式主題餐廳Tea and Sympathy升起英國國旗,順產消息傳來,餐廳更是隨即升起「是男孩」的藍色旗幟。來自倫敦的餐廳經理賽孟茲(Hayley Simmonds)說:「大家高聲歡呼,真讓人興奮。大家今天似乎都要點下午茶,他們想來點特別的東西慶祝。」
  • 英國王室婚姻價值觀的變遷
    根據英國國教,所有人一生只能夠舉行一次宗教婚禮,王子也不例外。1936年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和辛普森夫人結婚,迫於輿論和議會內閣壓力宣布退位,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69年後的2005年,同樣在這片土地上,英國王子查爾斯終於在全世界人們的關注下迎娶他三十五年的情人卡米拉。
  • 沙特都得甘拜下風!泰國王室到底多有錢?示威者要求國王放棄財產
    按照泰國法律,這顆鑽石是臣民敬獻給泰王的禮物,屬於王室的私有財產,任憑國王處置。這顆鑽石到底價值幾何?據保守估計至少在50億元人民幣以上。在蒲美蓬國王當政時期,泰國王室的財產由王室資產管理局掌管,監督資產管理局委員會主席由由泰國政府財政部長兼任,目的是確保政府至少做到形式上對王室巨額財富的監督。
  • 泰國國王加冕儀式前 王室宣布冊封新王后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泰國新任國王和他的「保鏢」結婚了!5月1日,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與國王護衛隊副司令官正式結婚,並授予其蘇蒂達王后(Queen Suthida)的封號。這是哇集拉隆功的第四任妻子。此時距離哇集拉隆的正式加冕儀式還有三天時間。
  • 凱特不會成為「人民的公爵夫人」,她只是王室的一顆棋子罷了
    未來國王的配偶外表很重要。 這證明了「白金漢宮」已經完全控制了她。 這位未來的國王配偶正被塑造成王室需要的形象,她不能再做真實的自己了。 凱特現在只不過是英國王室宣傳遊戲中的一個棋子。 凱特·米德爾頓:從普通女孩到未來的王后 一個準備成為王后的女人需要有能力來扮演好這個角色。
  • 威斯敏斯特宮:英國王室的秘密,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相互劈腿
    我們都知道英國的王室是沒有統治國家的實權的,真正的權力在議會手中。從1547年開始,每年的英國議會都在威斯敏斯特宮召開,所以這裡也叫做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的英文意思是西教堂,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有兩個原因,這第一是這裡本身就是一個教堂,第二是因為這裡當時是地處倫敦城的西部,所以就順理成章的叫做西教堂了,從11世紀中期開始,400多年的時間內,英國的國王都住在這裡。
  • 擅長「王室外交」的英國用年輕美麗的公主徵服美國人
    更典型的王室和國家分離的案例就是瑞典和挪威這兩個曾經的共主邦聯了。1818年瑞典和挪威因為他們的國王無後,就找了個拿破崙手下的元帥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來當國王。這位元帥在瑞典的尊號是卡爾十四世,在挪威的尊號是卡爾三世。現在兩國的王室分了家,瑞典那邊的還是貝爾納多特元帥的後代。
  • 凱特被稱為英國王室「希望的燈塔」,王室意識到了她的巨大力量
    自從2011年嫁入英國王室,凱特·米德爾頓(Kate Middleton)就開始展現出她美麗、聰慧、善良和體貼,一時間,凱特成為了已故黛安娜王妃之後最受關注的王室高級成員,哪怕後來梅根嫁入王室也沒有撼動她的地位,甚至有人認為梅根因此而嫉妒凱特從而最終脫離王室。
  • 全球最富有的10大王室,英國女王未進前十,第一名是誰?不是日本
    說起富有的王室,那麼英國女王肯定是一個關注點,因為英國皇室是曝光率最高的王室,他們在穿著打扮上都十分講究,伊莉莎白二世作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也是很多人的關注點,但英國皇室並非最富裕。
  • 這些王室成員,全世界都喜(ba)歡(gua)他們
    沒幾個月英國喬治王子就要成為大哥哥了,到時候全世界又會將閃光燈對準英國王室,人們總是讀不厭關於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其實,除了喬治小王子,還有這些皇室成員,全世界都喜(ba)歡(gua)他們。雖然兄弟二人的髮際線和所有英國演員一樣越來越令人著急,但是這完全不妨礙全世界都愛他們。
  • 誰把禿頭基因,帶進了英國王室?BBC王室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英國王室,是當今世界上最耀眼的王室,可是有沒有發現一個,就連王室這些有權勢、財富、頭腦的人,想盡辦法,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 哈裡王子夫婦為新生兒取名Archie Harrison,在現代英王室中幾無先例
    據悉,Archie Harrison這個名字打破了英國皇室重複使用姓名的傳統。 視頻編輯:劉易斯 當地時間5月6日上午,英國王室哈裡王子之妻梅根王妃順利產下一名男嬰,新生兒隨即成為了英國王室的第7順位繼承人。
  • 英國王室:土星衝擊下的狼煙始起
    真的懷疑,英國王室近五十年是不是被巨蟹座承包了?
  • 泰國王室危機突變!反政府群眾包圍銀行,要求國王立刻破產!
    今年,以旅遊業為主要經濟支撐的泰國已經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摧殘,除此之外,泰國自7月份以來,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自10月13日起,首都曼谷的市中心便開始爆發愈演愈烈的示威遊行。近日,抗議的民眾們開始無視政府的警告,呼籲泰王哇集拉隆放棄高達數百億美元的私人資產。
  • 美輪美奐的瑞典王室王冠,背後的故事比珠寶更值錢
    每個王室都會有他們作為傳世的王冠,以往人們更加熟悉的可能會是英國王室的各色王冠,但其實瑞典王室的冠冕一點也不輸。這頂人物貝殼雕刻王冠無論在哪個國家王室裡都毫不遜色,它被譽為瑞典王室新娘頭冠,其王冠有著悠久而浪漫的歷史,西爾維亞女王和維多利亞王妃在婚禮上都戴過它。
  • 世界上那些比較窮的王室,前兩個國家很有錢,第三個國民非常幸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王室都非常有錢。畢竟泰國王室、英國王室、沙特王室給人的印象都是土豪的感覺。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王室都非常有錢。我們今天看一下那些比較貧窮的王室。前兩個國家很有錢,第三個國民卻非常幸福。在挪威民眾間流行一句話:「王室吃麵包加黃油還要斟酌下配額,而我們卻可以大勺的任意添加...」。挪威王室的銀行帳戶上約有1300萬歐元存款、一列60年代的王室專用火車、一輛30年代的凱迪拉克和一艘30年代的遊艇,還有六座王宮。這些很多都是之前省下來的。很多人民稱挪威王室是平民王室。可以說,王室並不是非常有錢。但挪威卻非常有錢,社會福利體系非常好。
  • 為何古埃及王室,喜歡娶自己的女兒或妹妹為妻?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但是古埃及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王室的近親結婚。現在我們知道,近親結婚所生育的後代,有很大概率會患有遺傳疾病,但是為何當時的古埃及王室卻堅持這個「傳統」呢?法老埃及之後,託勒密的家族將統治埃及近300年,直到被羅馬吞併,這一時期,託勒密埃及王朝的所有男性統治者都取名為託勒密。
  • 炫目的西方貴族和王室徽章看不懂?趕緊看看這篇文章科普一下
    說起歐洲的王室,目前仍存在於歐洲大地的有英國王室、西班牙王室等十餘個王室。這些家族都有極其精緻的徽章,小猴之前發布過一個圖集簡單展示了英國王室徽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盾徽是一個紋有華麗圖案的盾牌,這也是中世紀貴族或者王室士兵所持盾牌的原貌。以英國皇家徽章為例,其盾徽各個歷史階段差別很大,目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徽(英王徽)的盾徽圖案為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修改的版本。盾徽圖案不是隨便設計的,一般有兩種情況下可以增加或減少圖案。
  • 西方人不解,中國有幾千年的王朝歷史,為何卻沒有保留王室?
    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迅速建立起來,由於改革的不徹底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結果建立起來的是與眾不同的君主立憲制,在這樣的制度下國王作為虛君仍然存在於英國社會之下。除了英國之外資本主義世界同樣也有很多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 近親結婚毀掉歐洲最顯赫王室 為保血統叔侄聯姻
    近親結婚毀掉歐洲最顯赫王室 為保血統叔侄聯姻    哈布斯堡王朝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重要、影響力最大、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家族,該家族成員曾出任過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荷蘭以及德國等國君主。可是到18世紀,這個家族卻突然衰落,其原因令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