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7年4月髙等教育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
課程代碼:00265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下列作為羅馬法復興的發源地和屮心的國家是
A.希臘 B.義大利 C.法蘭克王國 D.德意志王國
2.《君主論》的作者是
A.馬裡旦 B.馬西利 C.馬可•波羅D.馬基雅維裡
3.馬基雅維裡認為,一個國君要獲得統治的成功一向有兩條道路,一是用法律,二是用
A.神性 B.宗教 C.武力 D.仁慈
4.以下屬於西方法律傳統最為明顯的特點是
A.法律制度與其他制度有鮮明的區分
B.法律職業者接受專門的訓練
C.存在法律的實體和體系的概念
D.社會內部存在著多元司法管轄權和各種法律體系,不同的法律體系和管轄之間相互共存和競爭
5.古典自然法學理論存在的時期區間是
A. 12~13世紀 B. 14〜15世紀 C.15〜17世紀 D. 17〜18世紀
6.在社會契約問題上,明確地認為沒有得到統治者的允許便不得另訂新約的古典法學家 是
A.洛克 B.盧俊 C.霍布斯 D.格老秀斯
7. 黑格爾在論述刑罰問題時說,犯邪行為是
A.最初的東西 B.肯定的東西
C.否定的東西 D.否定之否定
8.聲稱「誰聽到了公共輿論而不饉得去藐視它,這種人絕做不成偉大的事業來」的哲理 法學家是
A.康德 B.黑格爾 C.克饒斯 D.斯塔姆勒
9.康德認為,各民族全部權利的最終目的是
A.個人自由 B.民族獨立 C.國家利益 D.永久和平
10.康德認為,臣民對最高權力機關的統治者或攝政者的不公正的做法可以採取的行動是
A.提出申訴 B.積極反抗 C.暴動 D.叛亂
11.在黑格爾的法哲學中,不屬於所有權經歷的發展階段是
A.取得佔有 B.使用 C.轉讓 D.支付
12.下列關於凱爾森的法律規則理論的各項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應當」是指法律的實效,「足」則指法律的效力
B. 「應當」與「是」之間不可能發生邏輯上的矛盾
C.基本規範的效力源於人的行為是法律行為的亊實
D.正義可以被科學地界定,但這不是法理學的任務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作為一個學派,歷史法學在18世紀下半葉處於極盛的時期
B.歷史法學強調法律實現依賴於法律背後的社會力墾,即主權者的強力
C.梅因除了採用歷史研究的方法,還採用了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
D.薩維尼認為法律是發展的,認為從習慣法到制定法典是歷史的進步
14.薩維尼認為,良好的法律制度的要素有
A.—個 B. 二個 C.三個 D.四個
15.下列關於薩維尼理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一旦歷史研究的方法在法學家中得到普及,法律職業便能擁有活生生的習慣法主 題,因而是一種進步
B.在普遍實行普通法的國家裡,根本不可能存在編纂法典,這也就意味者他們基本沒 有民事的立法
C.憲法存在的基礎是具體明顯的公共權力,它以由文字和口頭世代相傳下來的各種法 規為基礎
D.薩維尼的歷史法學理論中,既有17-18世紀的自然法學的影子,也有19世紀黑格 爾的歷史哲學
16.在梅因心目屮最成熟、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性的古代法律是
A.雅典法 B.日爾曼法 C.印度法 D.羅馬法
17.下列說法屮,不屬於薩維尼對《普魯士民法典》基本肯定態度的原因是
A.該法典與德國各地的地方性法律淵源有密切關聯
B.該法典是在沒有任何外部壓力情況下制定出來的
C.該法典的政治因素所起的作用沒有技水因素大
D.該法典的技術因素所起的作用沒有政治因素大
18.埃利希認為「法律的發展重心」在於
A.立法機構 B.法學理論
C.司法判決 D.社會本身
19.下列說法中,社會法學派的觀點是
A.著重法的抽象作用 B.強調個人權利和自由
C.強調社會利益和法的社會化 D.強調法的制裁
20.韋伯對法律的論述不包過
A.任何社會都存治的結構及其相應的合法性原則
B.法律秩序是一種理性化的統治
C.近代法律制度只產生於丙方世界,與資本主義的成長有關
D.中國古代法也是一種理性法律
21.中世紀的阿奎那認為,自然法代表者
A.宇宙的規律 B.神意
C.人的理性 D.人權
22.富勒認為,歷史上的自然法學所提倡的法律價值是
A.法律的外在道德 B.法律的內在道德
C.願望的道德 D.義務的道德
23.下列方法中,屬於法學的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是
A.價值分析 B.規範分析
C.歷史分析 D.經濟分析
24.波斯納分析法律時經常使用的範疇是
A.道德 B.活法
C.民族精神 D.成本和收益
25.下列選項中,不屬於卡拉布雷西所說的權利設定時的考量因素是
A.經濟效益 B.財富分配
C.權利的層次性 D.某些正義考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6.作為亞里斯多德《政治學》出發點的柏拉圖著作是
A.《理想國》 B.《政治家》 C.《法律篇》
D.《共和國》 E.《政府論》
27.布丹提倡用歷史的與比較的方法來研究法學,後世受到布丹這種研究方法影響的思想 家有
A.洛克 B.霍布斯 C.笛卡爾
D.孟德斯鳩 E.盧梭
28.黑格爾在其關於世界歷史的描述中,認為世界歷史可以分為
A.東方王國 B.西方王國 C.希臘王國
D.羅馬王國 E.日耳曼王國
29.梅因與薩維尼理論的共同之處是
A.有歷史研究的傾向
B.研究英國法的歷史
C.重視羅馬法的資料
D.對不同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
E.相信法律和社會的進化
30.卡拉布宙西用研究減少事故成本的方式設計的分析模式有
A.雅典模式 B.斯巴達模式 C.紐約模式
D.東京模式 E.北京模式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古典自然法學
32.《法哲學原理》
33.《古代法》
34. 「活法」
35. 「無知之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6.簡述盧梭的人民主權理論。
37.簡述詹姆斯對法律與道徳關係的分析。
38.簡述羅爾斯的社會正義理論。
39.簡述波斯納對刑法的經濟學分析。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40.試論柏拉圖的正義論思想。
41.試論奧斯丁的主權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