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中國法律思想史真題
課程代碼:0026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禮記》雲「公族無宮刑」,與此思想一致的表述是()
A、刑不上大夫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禮不下庶人D、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2、下列與「挾天子以令諸侯」思想較為一致的表述是()
A、禮不下庶人B、刑不上大夫
C、作內政而寄軍令D、尊王攘夷
3、孔子儒家思想體系的目的,可簡單歸結為()
A、複利B、興禮
C、廢禮D、復禮
4、孟子認為暴君、昏君可以放逐,甚至誅殺,下列對此概括正確的是()
A、唯仁者宜在高位B、聖君治民之產
C、克己復禮為仁D、暴君放伐
5、荀子主張「隆禮而亡」,其人性論根據在於()
A、性善B、性惡
C、無為D、不可知
6、「人無長幼、貴賤,皆天之臣也」,這種說法出自()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7、被《漢書·藝文志》稱為「君人南面之術」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儒家C、兵家D、道家
8、《老子》哲學中,被視為宇宙主體的是()
A、德 B、道 C、法 D、名
9、戰國中期明顯受到道家影響的齊國思想流派是( )
A、楊朱學派 B、墨家學派
C、黃老學派 D、陰陽學派
10、商鞅強調「權者,君之所獨制也」,其思想本質是主張( )
A、君主立憲 B、君主共和
C、君主專制 D、君權神授
11、曾經對慎到法律思想產生重要影響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A、墨家思想 B、楊朱學術
C、黃老之術 D、孔孟之學
12、在秦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過程中,將法家理論付諸實踐的是( )
A、商鞅 B、李斯
C、甘龍 D、秦孝公
13、「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這一主張出自( )
A、陸賈 B、王充
C、仲長統 D、董仲舒
14、自漢以來,將封建法律納入儒家正統思想軌道的一個重要步驟是( )
A、嚴刑重罰 B、任法而治
C、經義注律 D、無為而治
15、魏晉時期,主張「名教出於自然」的玄學思想家是( )
A、杜預 B、張斐
C、王弼 D、拓跋宏
16、最早創立「存留養親」制度的皇帝是( )
A、北魏孝武帝 B、魏文帝
C、北魏孝文帝 D、魏武王
17、以儒家道統的繼承人自居,「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的唐代著名思想家是( )
A、韓幹 B、劉禹錫
C、韓愈 D、柳宗元
18、唐代提出統治者應該「以禮自修,以法自理」的思想家是( )
A、李世明 B、李淵
C、白居易 D、陳子昂
19、「德、禮、政、刑四政,王道之治具也」,這種說法出自明代的( )
A、張居正 B、丘濬
C、王夫之 D、顧炎武
20、宋代反對設置明法科的思想家是( )
A、司馬光 B、司馬炎
C、王安石 D、宋神宗
21、明代張居正主張「法在必行,奸無所赦」,下列與該宗旨最為相和的表述是( )
A、總攬朝綱,獨運威福 B、改革官制,革故鼎新
C、有司議罪,惟當守法 D、法所當加,親故不宥
22、下列符合黃宗羲「法治」論的經典概括是( )
A、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B、有治人然後有治法
C、無治法而獨有治人 D、無治人亦無有治法
23、王夫之認為,立法的宗旨在於( )
A、保類、衛群 B、保種、保教
C、保家、衛國 D、保權、保利
24、龔自珍認為,國家、刑法、禮樂等制度皆起源於( )
A、兵 B、農 C、士 D、工
25、提出「言愛國,必自興民權始」的近代思想家是( )
A、康有為 B、梁啓超
C、張之洞 D、曾國藩
26、清末修律的指導方針是( )
A、中外通行 B、模範列強
C、會通古今 D、託古改制
27、孫中山指出中華民國的主體是( )
A、總統 B、官員 C、國民 D、議員
28、《建國方略》的作者是( )
A、孫中山 B、毛澤東
C、汪精衛 D、章太炎
29、辛亥革命前後,章太炎在原有「四權」基礎上增加了( )
A、糾察權 B、教育權 C、司法權 D、行政權
30、近代認為「佛教最重平等」的革命派思想家是( )
A、康有為 B、章太炎 C、梁啓超 D、孫中山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與儒、道、法諸家相比,墨家的特點在於( )
A、有堅定的政治信仰 B、富有犧牲精神 C、有嚴格的紀律
D、以自苦為極 E、主張道法自然
32、下列能夠反映《莊子》政治法律思想的表述有( )
A、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B、兼有愛,交相利
C、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D、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E、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33、漢文帝「約法省刑」的具體措施包括( )
A、廢除連坐收孥法 B、恢復肉刑 C、廢除肉刑
D、族誅連坐 E、廢除誹謗妖言法
34、下列人物中,曾明確主張限制贖刑的是( )
A、朱熹 B、李世明 C、丘濬
D、白居易 E、賈誼
35、下列人物中,曾聯名上奏《江楚會奏變法三摺》的是( )
A、曾國藩 B、李鴻章 C、張之洞
D、劉坤一 E、袁世凱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有治人,無治法
37、無為而治
38、《大學衍義補》
39、天下為主,均為客
40、戊戌變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1、簡述西周禮治的基本原則。
42、簡述孔子關於刑罰的基本觀點。
43、簡述近代律學的特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4、試述先秦法家及其法律思想。
45、試論張之洞「中體西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