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法律思想史試題
課程代碼:00264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西周「明德慎罰」思想的核心在於
A.刑重
B.刑中
C.刑罰
D.刑輕
2.「立嫡以長不以賢」的說法反映了
A.君主立憲制
B.封建君主制
C.嫡長子繼承制
D.虛君共和制
3.「倉廩實而知禮節」的著名思想出自
A.老子
B.慎子
C.商鞅
D.管子
4.先秦時期,提出「化性起偽」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A.荀子
B.韓非
C.老子
D.莊子
5.「暴君放伐論」這一思想主張的提出者是
A.墨子
B.鄧析子
C.揚朱
D.孟子
6.有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道家
B.墨家
C.兵家
D.法家
7.在先秦道家看來,天下萬物的總源頭是
A.德
B.天
C.道
D.自然
8.下列屬於後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是
A.慎到
B.申不害
C.商鞅
D.李斯
9.春秋時期提出「寄內政於軍令」的思想家是
A.管子
B.韓非
C.鄧析
D.吳起
10.商鞅提出「人性好爵祿而惡刑罰」,下列與其思想宗旨較為接近的是
A.孟子的性善論
B.荀子的性惡論
C.孟子的性惡論
D.荀子的性善論
11.「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該說法出自
A.《韓非子》
B.《孟子》
C.《南華經》
D.《商君書》
12.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議實行周代分封制的是
A.李斯
B.淳于越
C.賈誼
D.彭越
13.「聖王以順動,故刑罰清而民服」的說法出自
A.《新書》
B.《呂氏春秋》
C.《新序》
D.《春秋繁露》
14.漢初提出「行仁義、法先王」的著名思想家是
A.陸賈
B.陸贄
C.賈誼
D.賈島
15.認為法是「人君所與天下共者」的晉代思想家是
A.張斐
B.杜預
C.劉頌
D.杜宇
16.宋代「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說法出自
A.《東坡集》
B.《西銘》
C.《二程集》
D.《黃書》
17.明清之際提出「任法」不如「任人」的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王陽明
C.顧炎武
D.黃宗羲
18.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魏源提出的變法主張是
A.三權分立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以民為本
D.君主立憲
19.辛亥革命後,發行《不忍》雜誌,主張「虛君共和」的近代思想家是
A.康有為
B.張之洞
C.梁啓超
D.章太炎
20.「法治主義是今日救時唯一之主義」,該種說法出自
A.魏源
B.梁啓超
C.伍廷芳
D.沈家本
21.孟德斯鳩《法意》的翻譯者是近代思想家
A.譚嗣同
B.康有為
C.林
D.嚴復
22.清廷宜布仿行立憲的諭旨發布於
A.1902年
B.1906年
C.1900年
D.1908年
23.晚清受聘來華,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學專家是
A.岡田朝太郎
B.梅謙次郎
C.小河滋次郎
D.松岡義正
24.辛亥革命後,清政府為安撫人心頒布的憲法性文件是
A.《十九信條》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欽定憲法大綱》
D.《中華民國約法》
25.在楊度的政法思想體系中,與家族主義對立的是
A.民族主義
B.憲政主義
C.國家主義
D.金鐵主義
26.「夫吾國舊學,自成法系,精微之處,仁至義盡」的說法出自
A.沈家本
B.張之洞
C.伍廷芳
D.康有為
27.晚清法律改革之初,與取消梟首、凌遲等野蠻刑罰同時進行的措施是
A.停止秋審
B.廢除刑訊
C.終止流刑
D.取消戮屍
28.孫中山認為「其根本在於法律,而機樞在於國會」的政治形式是
A.民主政治
B.君主獨裁
C.帝國政治
D.開明專制
29.下列與舊三民主義宗旨相符合的表述是
A.以法治國,則國必亡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天不變,道亦不變
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30.批評漢儒「舍法律文明,而援經誅心以為斷」的近代思想家是
A.章太炎
B.孫中山
C.胡漢民
D.居正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孔子所整理的儒家「六經」包括
A.《論語》
B.《易》《詩》
C.《書》《禮》
D.《樂》
E.《春秋》
32.下列能夠反映莊子法律思想主張的是
A.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B.治,亂之率也
C.道可道,非常道
D.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E.名可名,非常名
33.在推行法治的方法上,商鞅強調的三要素包括
A.善
B.法
C.德
D.信
E.權
34.下列屬於魏晉律學的代表作品有
A.張斐《律表》
B.杜預《律表》
C.張斐《律本》
D.杜預《律本》
E.董仲舒《春秋繁露》
35.下列帶有「中體西用」思想色彩的近代作品有
A.《勸學篇》
B.《校邠廬抗議》
C.《匡時策》
D.《明夷待訪錄》
E.《讀通鑑論》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7.惟仁者宜在高位
38.性三品
39.公羊三世說
40.五權憲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1.簡述儒家對西周禮治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42.簡述慎到的法律思想
43.簡述正統法律思想中的「三綱」理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4.試論述黃宗羲為限制君權所提出的法律主張。
45.試論述沈家本治國強國的法律救國論。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