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穿越地球,可聯繫外星生命,中微子通訊能否超越量子通訊?

2020-12-06 伊棋知點

美國費米實驗室在歷史上首次成功使用中微子實現通訊。科學家利用一個試驗裝置,將信息編碼成中微子束,發射穿過240米厚的巖石,帶寬為0.1bps(位/秒),誤碼率百分之一,結果發表在2012年現代物理快報(Modern Physics Letters A)[1]。由於中微子可以幾乎不受阻擋地直線穿過物質,這種通訊不會受海水和地層的阻擋,也無法幹擾、攔截和破解。也許有一天,它能變成實用的通訊方式。

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是中微子

中微子是一種神秘的基本粒子,不帶電,質量極小,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太陽內部有弱相互作用參與的核反應產生大量中微子,暢通無阻的從太陽流向太空。每秒鐘會有1000萬億個來自太陽的中微子穿過每個人的身體,它能自由地穿過人體、牆壁、山脈乃至整個行星。由於中微子難以捕捉和探測,因而被稱為宇宙中的「隱身人」。

構成世界的基本粒子。粒子物理研究表明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有12種: 6種夸克(上、下、奇、粲、底、頂,每種夸克有三種色,還有以上所述夸克的反夸克),3種帶電輕子(電子、μ子和τ子)和3種中微子(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每一種中微子都有與其相對應的反物質。中微子是1930年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為了解釋β衰變中能量似乎不守恆而提出的,1933年正式命名為中微子,1956年才被觀測到。

夸克,圖片來自百度

中微子的速度

2011年9月,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LNGS)的OPERA實驗在英國《自然》雜誌宣布,對μ子中微子的研究發現移動速度比「比光速快6公裡」。 然而,2012年2月,研究人員發現連接GPS和電腦光纖的接頭鬆動造成了中微子超光速的假象,同時另一個與GPS信號同步的振蕩器故障又可能導致低估中微子的速度。2012年5月,由諾貝爾獎得主卡洛·魯比亞領導的團隊ICARUS重新測量了中微子速度,發現並沒有超過光速。

量子通信已實現,中微子理論上也可用於通信

量子通信目前已經實現。來看一些實例。2019年4月12日,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量子保密通信開通儀式在校圖書館一層大廳舉行。10時40分,一個量子加密視頻電話從山西大學接通到光大銀行太原分行。黃桂田校長與光大銀行太原分行行長王琳進行現場視頻通話,他們互相問候並祝賀這一系統成功開通。整個通話過程信號穩定、傳輸流暢,充分展示了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良好的效果。

山西大學實現量子視頻通話,來源山西大

中微子理論上也可以用於通信。由於地球是球面,加上表面建築物、地形的遮擋,電磁波長距離傳送要通過通訊衛星和地面站。而中微子可以直透地球,並且發生損耗極小,例如用高能加速器產生10億電子伏特的中微子穿過地球時只衰減千分之一,因此從南美洲可以使用中微子束髮送信息穿透地球直達北京,無需昂貴而複雜的衛星或微波站。但是,中微子通信可能性仍然非常低,雖然美國費米實驗室(FermiLab)已經實現了中微子通信,但是要實際應用,仍然困難重重。

中微子通信較難實現的原因

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中微子neutrinos與物質的弱相互作用

中微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每一秒鐘都有數十億顆流星穿過你的身體,沒有任何互動。這使得很難檢測或引導它們沿著所需的路徑(如導線)移動。

2、中微子產生過程的輻射及信息寫入方式

中微子通常在放射性反應中產生(例如,在核反應堆的裂變過程中)。因此,生產它們並不困難,但要做到沒有副作用(即輻射)是相當困難的。此外,儘管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產生數十億個這樣的粒子,但要在其中編碼信息是很困難的,因為它們與物質的交互並不多,也就是說,無法把信息寫進它們裡面。

圖片來自網絡

3、發送路徑不受限制

由於它們並不與物質發生真正的相互作用,因此很難將它們置於我們所希望的任何路徑上。人類可以把電子放在電線裡,把光子放在光纖裡,但是卻無法真正限制中微子的路徑。這意味著,如果想要交流,很可能必須把中微子發射器和探測器排成一條直線。在無法看到的情況下,是很難在長距離中實現的。

4、中微子探測器

中微子不帶電荷,因此它們不與物質發生電磁作用。有幾種方法可以檢測到它們;最常用的方法是測量當中微子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時產生的切倫科夫輻射(Cherenkov radiation)。由於中微子只參與弱相互作用,一般探測器需要建造得夠大,以接收到足夠數量的中微子訊號。 中微子探測器一般會選擇建造在地底深處,以屏蔽宇宙射線以及其它背景輻射。當有便捷小巧的手機時,巨大的探測器對通訊而言用處很小。

目前世界上的中微子探測器:

神岡探測器(日本),啟用於1983年。 超級神岡探測器(日本),1990年代在神岡探測器的基礎上擴建。 薩德伯裡中微子觀測站(加拿大),啟用於1999年。 IceCube中微子觀測站(美國),啟用於2010年。 巴克三中微子觀測所(前蘇聯),啟用於1977年。

美國IceCube探測器,圖片來自網絡

5、背景噪音過大

正如前面提到的,每秒鐘有數十億的中微子穿過人的身體。因此,背景噪音是巨大的。像IceCube這樣的中微子探測器必須放置在地下,並進行適當的校準,以消除背景噪聲,以便檢測任何信號。中微子的信噪比對於任何實際應用來說都太低了。

6、中微子振蕩導致可能無法檢測到同一粒子

中微子有三種,每一種中微子都對應一種帶電的輕子——電子中微子對應電子,μ中微子對應μ子,同理,τ(希臘字母,普通話念「濤」)中微子對應τ子。飛行過程中它們會在不同微子間振蕩,這意味著人類甚至不能可靠地確保它們會被接收為想要發送的同一種粒子。

總之,使用中微子進行通信極難實現,隨著科技的發展,或許中微子探測能力大大提高,或者發現新的物理現象。目前來說,還是量子通訊應用價值更高。

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 [1] STANCIL, D. D., ADAMSON, P., ALANIA, M., et al. DEMONSTRATION OF COMMUNICATION USING NEUTRINOS.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12, 27(12), 1250077.

我是伊棋,歡迎關注、評論,與你分享專業有趣的科學教育知識。

相關焦點

  • 外星人揭秘星際先進的中微子+引力波通訊技術
    看過《星際穿越》的朋友們,對庫珀和女兒穿越維度的連接印象深刻。庫珀在高維空間中幹擾地球上的引力,給女兒留下了突破人類科學極限的關鍵信息。事實上外星人的確使用µ子+引力波作為主要的通訊方式之一。但無論是速度、信息量、和保密性都遠超想像。據說這是超越地球科技80萬年的技術。但隨著公開大接觸的臨近,外星人的披露也越來越多了。在我們之前文章中,法國著名的禪修及外星接觸者MED女士,介紹了幾種外星人的溝通方式:1)心靈感應:直覺心靈感應+心靈感應通靈。
  • 任何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宇宙間通訊怎麼辦?坐等百億年
    這個時間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要知道恐龍的6500萬年前還生活在地球上。宇宙中的距離往往以光年為單位進行計算,如此巨大的距離差距必然會導致我們的現有通訊設備無法做到靈活迅速的傳遞信息。在浩瀚的宇宙裡如果無法做到及時的聯繫,宇宙文明是否還能凝聚在一起?宇宙高級文明(如果存在的話)他們又該如何通訊?
  • 外星高等文明在利用黑洞引力波通訊,幹涉儀參數細微變化揭示隱秘
    家的推測,我們人類在宇宙文明中屬於低級文明,只能夠利用地球本身的能源,甚至連太陽系的能源都不能開發使用,這是人類目前的一個現狀。那麼外星高等文明為具有什麼樣的科學計數呢?根據科學家的推出,這些外星文明很可能已經可以利用衡星,甚至黑洞來進行能源的開發,近期有些科學家宣稱很可能發現了外星人的信號,這些信號的來源可能來自於黑洞,美女小倩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 我找到了超光速之間物體的通訊方式
    回歸正題網上流傳著超越光速就能穿越時空的各種假說,而這些假說借用了相對論再加上自己的假說,以為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可以與巨人比肩,仿佛下一個世紀真相就在自己的腦子裡。實際上相對論說的很明白,只是很多人沒有舉一反三。通常認為能穿越時間舉的例子就是你可以背離地球承受著超過每秒光速前進。
  • 科學家:外星人可能使用中微子通訊,人類未來也許會聽到
    與虛幻的外星信號相比,「戴森球」表面發出的紅外輻射將是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痕跡最顯眼的目標。你可能會認為戴森提出的理論有點異想天開,但戴森在1966年的一篇論文《尋找地外技術》中指出,在宇宙中尋找外星文明最重要的原則是——考慮最大程度的「人工」痕跡,並按物理規則對它做出設定。
  • 從量子的本質看量子通訊的騙局!
    量子通信早在1984年就由IBM公司的研究人員Bennett和蒙特婁大學的學者Brassard提出,但是專管通信安全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是連經費都懶得出,原因就是量子通信用的量子糾纏在理論本身都還有很大的問題(連愛因斯坦都搞不懂),真正的量子通信是要通信內容都用量子加密,實用上必須製造一個一個單光子出來量子加密,做不做的出來是一回事,就算做的出來通訊速度也奇慢無比,
  • 量子通訊概念誰是龍頭
    概念今天領漲的是量子通信板塊,領漲股是藍盾股份。3日領漲的是量子通信板塊,龍頭是藍盾股份。區域今天領漲的是陝西板塊,領漲股是中天火箭。3日領漲的是黑龍江板塊,龍頭是ST瑞德。主力資金淨流入最多的是銀行、保險和貴金屬板塊,淨流出最多的是醫藥製造、券商信託和電子元件板塊。
  • 量子通訊原理到底是什麼詳細資料分析
    ,而與原版手機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電信以及國盾量子作為了這兩臺手機的屏保識別,所以說的這麼深奧,他跟咱們現在使用的量子通訊智慧型手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一、什麼是量子通訊   量子通訊(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力學原理對量子態進行操控的一種通信形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為了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尋求更好的安全性,世界各國政府和其他組織一直在投資和開發與量子通信和相關加密方法相關的技術。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新系統,理論上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實現如何能夠集成到現有和未來的光纖網絡中。
  • 「名家專欄」量子通訊突破 將成未來網路通訊主幹
    作者:DIGITIMES林育中量子通訊主要應用在量子加密,是未來的網絡通訊主幹。將來沒有量子通訊網絡整個國家立刻會變成信息孤島。(圖片來源:Pixabay)量子通訊(quantum communication)是量子信息(quantum information)產業中一個主要的次領域,雖然目前不如量子計算是當紅的科技顯學,但重要性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量子通訊主要的應用在量子加密(quantum cryptography),是未來的網絡通訊主幹。
  • 霍金認定外星文明比地球高級,究竟是為何?原來是科技暴露了它
    對外星文明的理解,我們並不是特別了解,但是霍金對此卻有所執念。霍金總是認為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優越,原來是因為它們的科技水平暴露了。實際上,霍金的評論並非基於空虛的空氣,而是建立在非常物質的基礎上。宇宙空間中尋找朋友最大的問題不是光速,而是星系間的通訊。宇宙是如此的遼闊,如果我們想要逐個發現它,如果天體如此之多,我們就永遠找不到它。
  • 科學家捕獲到異常高能信號,或為外星通訊
    前段時間,科學家又在南極有了新發現,因為一個異常高能信號出現在南極,而且這已經是在南極發現的第三個神秘信號了,科學家至今也沒有找到南極的發射源,有人猜測,或許是外星人在進行通訊。其實,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就已經開始尋找外星人,不過,一直到今天仍然毫無所獲,可是,地球上經常出現的UFO等事件,卻也讓人們很難不去懷疑外星文明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南極截獲的這些高能信號的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個外星文明,只不過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很落後,沒有辦法搞清楚其中的真相罷了。
  • 是否量子糾纏是量子通訊的一個研究的趨勢
    不會明文通訊、解密傳播用的密鑰,是數學上安全的算法+保密性的密鑰池的保護、加密傳播時用的psk密鑰,是國際密鑰協商組織管理的,並非哪一個國家。不靠譜建議:通訊接收方不要想什麼智能密鑰,密鑰比較在上層作用,密鑰池基本都不是你要的。至於單一驗證方式,目前還沒有被研究透。
  •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原標題:量子衛星是什麼?)什麼是量子通訊衛星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加拿大、日本、義大利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也透?
  • 人類與外星智慧生命建立聯繫,可能嗎?
    人類現有探測器的飛行速度與光速有著天壤之別,使人類與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間的通訊成為當今最熱門的研究討論課題之一,吸引著許多富有想像力的科學家,以期獲得加快地球文明前進步伐的便捷途徑。粗略估計,銀河系具有適合生命起源與進化的恆星大約為2.5-10億顆,可能存在著1萬個左右外星文明世界。在其他星系團,這種可能性更大。
  • 量子及量子通訊:神州信息、國盾電子的量子「夢」
    二、量子通訊量子科技主要包含四個應用領域: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模擬、量子傳感和計量。量子通信已經被證明是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也是唯一從實驗室走出來,得到應用的量子技術。其它技術還處於理論研究或者處於實驗室試驗階段。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大多活躍在量子通信領域。
  • 難道是外星生命在試圖聯繫地球?51光年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
    宇宙中如果存在外星生命,它們的形態是否和我們地球生命一樣呢?雖然我們還沒找到外星生命,但是這些潛在的外星生命形態和地球生命可能不一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環境會造就不同的生命,如在陸地的生命和海洋的生命是不同的,在海洋中的生物也存在很大的差別。
  • 量子通訊、量子計算,中美兩國誰更強?日本排在什麼位置呢?
    量子通訊,中國引領全球當前量子技術有兩大發展方面,分別是:量子通訊在量子通訊方面,無疑是咱們中國走在了「世界最前沿」。首先是中國已經擁有多項量子通訊方面的「重大成績」,比如:「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是由中國建造並交付使用的。「京滬幹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也是由中國科學家們設計、建造完成的;今年9月20日,媒體報導了由「中國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團隊」研發的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量子通信樣機。
  • 外星智慧,人類能否承受《異星崛起》
    外星智慧,人類能否承受《異星崛起》我們從小就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地球上有我們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空氣、水。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驚悚太空災難巨製《異星覺醒》,展現空間站從祥和安寧到驚悚煉獄的過程,外星生命從最初的人畜無害一路演變成奪命追魂的外太空夢魘,驚心動魄令觀者戰慄尖叫。
  • 中國科學家實現直接的反事實量子通訊
    在不用傳輸任何粒子的情況下,中科大研究團隊實現了信息傳遞-反事實量子通訊。近幾年來,量子隱形傳態等量子通信技術不斷刷新人們對於奇妙量子世界的認知。然而,在量子通訊領域,最為奇妙而且最為有趣的形式還遠不止這些,在這些奇妙的量子通訊方式中,有一種稱為反事實量子通訊的絕對可以顛覆你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