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沂水因為提倡彩禮費1萬以內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這則消息的具體背景是:當地想倡導婚俗改革,彩禮不要或者少要,且費用控制在1萬以內,婚車不超過6輛,婚宴僅邀直系親屬即可,規模不超過10桌。
當然,這次倡導是山東沂水當地的情況,其實說到結婚的彩禮和嫁妝,全國各地的習俗也是大不相同。
有時即使在同一城市,不同縣區可能又會有不同的婚俗,甚至從一條村走到另一條村,婚俗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
在我做諮詢目睹的案例中,確實有一部分感情不錯的情侶,因為天價彩禮的習俗壓垮了年輕男女。
也有戀愛很多年都相安無事,最後因為彩禮撕破臉,也有男方結婚時彩禮草草了事,婚後對婚姻態度也馬虎,埋下了隱患的例子。
實際上,送彩禮的習俗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它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彩禮體現了男方對婚姻的重視以及誠意,但過於流於形式的彩禮則有可能壓垮愛情。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上對彩禮的人也不一樣。
不過,通過回顧不同時代的彩禮,去了解彩禮背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對於有計劃結婚的朋友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01
具有實用性的彩禮
在過去,大家對彩禮的認識還是比較統一的。
在70年代,有一個經典的說法是把彩禮稱呼為「三轉一響」,所謂的「三轉」就是指縫紉機、自行車、手錶,「一響」則是收音機。
到了80年代,彩禮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大件」則是:電視機、洗衣機和冰箱。
在以前物質生活並不豐富的時代裡面,這些印著時代烙印的彩禮都非常具有實用性。
這些彩禮背後其實也在傳遞出一個信息:希望婚後的新生活能夠更加順利的展開。
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逐漸好轉,日常的家具基本都不缺了。
也就是這時候開始,各地對彩禮的要求也開始逐漸變得五花八門了。
前段時間,因為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重新在網絡上爆火的老電影《牧馬人》,又讓人們懷念起以前那個時代中簡單淳樸的愛情
。
影片中,朱時茂飾演的男主角許靈均在西北牧場做牧馬人和小學教師,遇到了從四川過來的無家可歸的姑娘秀芝。
影片中兩個人近乎在0物質基礎的前提下成婚在一起。
但故事中那種質樸純粹的感情,即使在今天的人們看來,依然會覺得美好和羨慕。
02
鑽石與婚姻
說到結婚要送的東西,在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婚禮中,鑽石戒指越來越成為人們婚禮上必不可少的東西。
與彩禮不同,鑽戒仿佛已經成為了結婚的必需品,人們也越來越深信「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宣傳語。
當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都用鑽戒來見證愛情,看到大家都有,如果自己婚禮上缺了這個,又總覺得怪怪的。
如果是有經濟能力的戀人,買一對鑽戒其實也能負擔得起。
但對於一些家裡沒有背景,十多歲就出來打工的一些90後而言,鑽戒無疑是大大地增加了生活的負擔。
鑽石本身僅是一種礦石,它的意義都是人們賦予的,準確來講,是鑽石商賦予鑽石意義的。
上世紀時,商人為了能夠打開鑽石的銷售市場,便通過好萊塢電影作為重要的宣傳渠道。
越來越多的電影在男女主角確認相愛的橋段裡面,都增加了鑽戒的戲份。
在好萊塢電影的巨大影響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產生了觀念:鑽石是愛情的唯一見證。
但其實在還沒有鑽戒的時代裡,人們也會正常相愛、結婚。
曾經有一次我參加同學的婚禮,新郎新娘兩人都是我很要好的朋友,而在畢業之後其實大家都很久都沒見了。
當天婚禮現場,新郎新娘都在忙各種各樣的事情,最後宴會結束時,我們同學和新人匆匆合照,也沒聊上幾句,婚禮就結束了。
婚禮快結束時,我和新郎有幾句簡單的對話:
我:「恭喜呀,今天好熱鬧呀。」
新郎:「謝謝,哎呀呀,太忙了,招呼不到,都沒有機會我們同學幾個好好聊聊天。」
我:「沒事,你今天幾點起床的呀?」
新郎:「5點多就起來準備了,這幾個星期都沒怎麼好好休息了。」
後來我了解到,他倆為了婚禮前前後後準備了大半年。
從選日子、挑婚紗、拍照片、訂酒店,還和策劃公司確認婚禮當天的節目,反反覆覆費了不少功夫。
兩個新人平時也要上班,就下了班騰出時間來策劃這些事情。
新郎當天婚禮尾聲給我的感覺更多的並不是開心和興奮。
而是略帶疲意地深深鬆了一口氣,仿佛心裡在說「終於把這事辦完了」。
他這場婚禮,也確實是我參加過最隆重的婚禮,可以感覺到背後花了很多心思。
但作為朋友,看到在他的大喜日子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也難免會有些心疼。
因為他倆的家族人際關係比較複雜,這次婚禮更多是背負了很多家族的期待。
他們也和我說,如果不是考慮這些的話,希望簡簡單單兩個人去國外旅遊,叫上家人和一些要好的朋友,簡單辦個婚禮也挺好。
婚禮中新郎新娘應該是最開心的人,而不是最累的人。
03
收彩禮的時候其實是在考察什麼?
我們也並不是要抵制鑽戒或者彩禮,而是要避免過度重視形式,而忽略了兩個人感情本身。
其實送彩禮的背後,是有一些「考察」的意味的,主要考察男方的3個方面。
1.誠意
我們讓一個人表達誠意,通常需要對方付出一些具體的東西、或者具體的行動。
每天說花前月下的情話當然很浪漫,但婚姻畢竟是要腳踏實地過日子的。
因此,要求男方送彩禮,其實也是在考察他對這段婚姻的誠意到底有多少。
2.能力
這個能力不完全是經濟能力,更重要的是用於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的能力。
正如西式婚禮中,牧師對兩位新人說的那段話:「XX先生,你願意娶XX女士為妻嗎?不論順境,逆境,健康,疾病都照顧她,愛護她,都對她不離不棄?」
如果一個男人經受不起任何考驗,那麼我們有理由懷疑他無法承擔起婚姻中的責任。
就如同我們開車上路也是要考駕照一樣,成為一名丈夫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很多。
為了確保一個男人有能力承擔起這一切,婚前的考驗必不可少。
04
除了考驗金錢還可以考驗什麼?
首先,我們考驗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有要定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
例如,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和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相愛。
對於一個沒有家庭背景的20多歲的年輕人而言,如果女生期望小夥子能在北上廣深有一套房一輛車作為彩禮,這大概率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個剛出社會不夠10年的人有如此多的財富,即使有,也是極個別的情況。
以下幾個方面是可以作為彩禮考察的內容:
1.考驗誠意
一個男人願意投入多少稀缺資源在女性身上。
所謂稀缺資源,是指對這個男人自身來講稀缺的資源。
例如一個男人月入5000,他願意除了自己生活以外,願意每月花2000在對方或者雙方的未來之上,那麼這是很大的誠意。
相比一下,如果一個男人月入10w,也是只花2000在對方身上,那麼顯然第一個男性誠意是更高的。
稀缺資源也可以是時間。
一些創業的男性白天會花大量時間在工作上,下了班的時間並不多,如果他願意用僅有的假期都陪在你身邊,那麼這也是很大的誠意。
2.考察能力
願意為了另一半挑戰去做超出自己原有能力範圍的事情。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有兩類:一是我們能力範圍內能處理的,二是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
一個男人責任感的體現,在於他是否願意去嘗試去挑戰超出自己原有能力範圍的事情。
例如一個外賣小哥,因為和女友在一起考慮到以後經濟會有壓力。
那麼他願意去騰出時間去看書學習,考別的專業資格證書,想辦法增加自己收入。這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這裡需要補充強調的是:當一個男人願意去挑戰新的任務,那麼他身上還是具有上進心和勇氣的。
不過因為很多現實因素,這種挑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這裡不建議把成功和失敗作為唯一的評價這個男人是否優秀的標準。
重要的是,他在每次挑戰之後能夠有所進步、成長,面對困難不會輕易退縮,這一點便能夠為兩人未來增加保障。
3.考察是否用心規劃兩個人的未來。
如果一個男人對未來沒有規劃,或者只規劃了自己的部分,那麼在此前提下開始的婚姻是難以有保障的。
相戀時兩個人也可以多一些溝通,對未來的打算,並且著手當下的生活,落實到行動中去從每一小步開始,為實現未來的計劃做準備。
最後,我們要明白,彩禮,或者這些考驗,目的在於去增加彼此對於未來婚姻的安全感,但絕不等於要消除所有的不安全感。
再幸福的兩個人,在準備步入婚姻時,會產生一些不安,或者對未來的不自信,其實這是正常的現象。
畢竟婚姻是對兩個人的共同考驗,無論結婚前還是結婚後,我們的生活也總是會有挑戰。
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夠真正地相處磨合,學會共同面對和克服困難,方可共築幸福的婚姻。
作者 | 和小畏 後現代取向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師,完形療法導師,為你讀出感情中不易被看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