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創造出可發光的植物
而如今,會自發光的植物已經被科學家從大熒幕帶到了現實生活當中。,通過基因技術創造出可以持續發出可見光的植物。研究人員稱,他們在某些蘑菇中發現的生物發光在代謝上類似於植物中常見的自然過程,因此他們構思通過插入從蘑菇中獲得的DNA,創造出比以前亮,且持續發光的植物。
-
【聽新聞 學英語】《阿凡達》神樹成真,科學家創造出能發光的植物
但是讓植物發光可能不再是科幻小說裡的東西了,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種植可以在黑暗中發光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能持續發出一種神秘的綠色光芒。在發現一些蘑菇中的生物螢光在新陳代謝上與植物中常見的自然過程相似後,科學家們將DNA序列轉移到菸草植物中,使它們發出明亮的綠光。研究人員發現,植物從幼苗到成長成熟的整個生命周期都能夠持續發光。
-
科學家改造出植物界「螢火蟲」 能在黑暗中自發光
科學家改造出植物界「螢火蟲」 能在黑暗中自發光 2020-05-04 15:58:51 ,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上,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
-
受螢火蟲啟發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培育出發光植物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日宣布已經培育出發光植物,很快就會開始照亮房間。這些植物可以一次發光幾個小時。科學家希望未來通過這種植物減少對電力照明的需求。發光植物的想法並不是特別新穎,此前Bioglow和Glowing Plants等初創企業也曾提出類似的理念。
-
科學家找到讓植物像螢火蟲般發光的方法 《阿凡達》場景或成真
據CNN4月27日消息,周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種植在黑暗中發光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散發並保持著一種神秘的綠色光芒。
-
螢火蟲的一生都在發光,真的太美了,你了解嗎
整個樹林像嵌著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夜明珠,把大自然點綴得更瑰麗了。菲律賓棉蘭老島上有2棵樹,相距約30米。每天晚上,成千上萬隻螢火蟲在一棵樹上閃閃發光,這棵樹剛暗,另一棵樹上又閃亮。此起彼落,十分壯觀。奇怪的是,它們行動一致,發光非常相同,每次閃光持續2到3秒鐘,間歇時間為5到6秒鐘。
-
科學家能繪製出人類基因組圖譜,卻研發不出一針保一生的新冠疫苗
這些黑漆漆的物質才最終重見天日,開始發光發熱。深埋地下、由各種植物形成的煤炭,首次成為人類的一種資源!時至今日,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都已經被各國大量的核試驗,以及與核有關的活動所沾染!用科學家的話說,「破譯它將為疾病的診斷、新藥物的研製和新療法的探索帶來革命性的進步」,並揭開生命的奧秘!
-
螢火蟲何以能「閃亮一生」? 螢火蟲發光的秘密
螢火蟲何以能「閃亮一生」? 螢火蟲發光的秘密時間:2016-07-27 14:20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螢火蟲何以能閃亮一生? 螢火蟲發光的秘密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
這位科學家用生物發光細菌創造了短暫的藝術作品
天使新娘,生物發光細菌照片,檔案噴墨列印,24.6「x 30」(照片:獵人科爾)任何嘗試用水彩畫,蛋彩畫或油畫顏料繪畫的人都知道,執行一個願景是一個挑戰。攝影和雕塑並不容易。藝術家亨特科爾將所有這些媒體結合在一起,為混合添加了獨特的媒介。科爾創造了具有生物發光細菌的原始成分,在它們消失之前拍攝它們。
-
科學家受螢火蟲啟發培育可發光植物 或用於照明
此前科學家製造出的可發光的菸葉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一個「可持續發光植物」的商業開發項目引起了眾多企業贊助者的興趣。據悉,該項目的特別之處就是通過生物發光技術,讓植物持續發光。 該技術的研發團隊介紹稱,他們研究這一技術的一個目標就是:在未來用可持續發光的植物作路燈照明,並將這種技術應用到其他的商業領域,如種植業、花卉園藝。 據科學家介紹,他們使用一種螢光素酶,這種酶普遍存在於螢火蟲和一些發光的真菌之上。
-
朱培坤:創造新型植物
而朱培坤的研究,則是把任意一種植物的染色體導入另外一種植物的受體細胞內,通過對雜交染色體細胞的分化培育,獲得具有雜交染色體的新類型植物——從理論上說幾乎是可以將任何兩種或多種高等植物進行染色體雜交,從而創造出人類所需的各種新類型植物。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
原標題: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近日,據外媒《NatureMaterials》報導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 HELIOS,它採用的是氟彈性體+表面活性劑的「獨特混合物」製作而成,質感上很像是透明彈性橡膠板。
-
植物也會發光嗎?如果植物不發光,或將影響全球氣候
事實上,有些植物在生長季節確實會發光,但大部分的植物發出的光芒太暗,以至於用肉眼都無法看到。不過,要是換一個視角(從太空中看地球),確實會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地方。2018年7月(左)時,植物發出的螢光最為強烈,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植物的螢光信號持續呈下降趨勢。科學家通過分析全球的植物螢光圖後發現,該地區的植物生長力相當出色,甚至可能超過了亞馬遜雨林。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發光真菌
發光生物是自然界的奇妙創造,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界均有一些發光的種類。海洋中發光水母已為人們所熟知,且水母發光蛋白原理已見科學報導。全球已知有97種生物發光真菌類群。發光真菌依靠螢光素酶而發光,當螢光素在有氧的情況下被螢光素酶催化而發生反應時,會從其子實體或菌絲髮出光。由於在醫學、農業與生態環境傳感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生物發光真菌受到關注。
-
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了自發光植物
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了自發光植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45:22 俄羅斯科學院Karen S. Sarkisyan研究團隊近期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產生了自發光植物。
-
10個科學家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8會飛的蜥蜴,在我們的認知裡,蜥蜴通常都是四肢爬行。這次的飛蜥真是不同尋常,它們長有翅膀,能在樹林間滑翔,當它們張開翅膀飛行時,跟西方的龍長得是一模一樣。不管是誰,都會驚呼太想龍了。這個雜交生物的培育並沒有實用意義,科學家們只是驗證一下該實驗的可能性,沒想到真的成了。科學家推測現在的蜥蜴都不會飛,是因為它們在數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中已失去飛行能力。
-
大有用處,科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發光」蛋白質!
太棒啦,科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發光」蛋白質!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的生物物理學家與來自法國和德國科學家合作,創造了一種新的螢光蛋白。除了在紫外線和藍光照射下發光外,它在高溫下非常小且穩定。螢光顯微鏡是研究活體組織的一種方法,它依賴於誘導發光。在特定波長雷射照射下,一些蛋白質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這種誘導的「輝光」可以用一種特殊的顯微鏡來分析。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將這種螢光蛋白附加到其他蛋白上,使後者在顯微鏡下可見,並觀察它們在細胞中的行為。螢光顯微鏡的科學價值被證明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一個諾貝爾獎因其發現而被授予。
-
科學家發現會發光的鯊魚,能養在家裡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我們知道有很多海洋生物會發光,特別是深海魚類,它們在漆黑的水域用光線來吸引獵物,但是你知道嗎,不僅是深海之中哦,其實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動物也是會發光的。科學家們所知的另一種有袋鯊魚:一隻於1979年在秘魯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捕獲的16英寸(40釐米)成年雌性鯊魚——每條前鰭旁邊都有一個小袋子,科學家們無法確定其功能。但這次,他們能推測出這是幹什麼用的。格雷斯和他的合作者在Zootaxa雜誌上寫道,這些肌肉腺體布滿了色素覆蓋的螢光物質,表明它們可以噴射出發光液體,而且鯊魚的胃上還散布著一串串發光細胞。
-
阿凡達發光植物成真 可替代電燈
電影《阿凡達》中的發光植物為我們打造了一副絢麗、夢幻的外形世界景觀。現在,這種會自發光的植物已經被科學家從大熒幕帶到了現實生活當中。來自媒體報導顯示,美國科學家近來利用生物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了名為「星光阿凡達」的發光植物,其甚至可以代替燈泡來為房間照明。
-
中外科學家 聯合考察發現新型發光真菌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記者9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木本資源發掘與農林複合系統構建團隊許建初研究組與國外同行合作,發現了一種發光的真菌新物種。發光生物是自然界的奇妙創造,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界都有一些發光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