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場景成真!科學家創造出可發光的植物

2020-09-09 人工智慧產業鏈聯盟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發光的植物為我們打造了一個絢麗多彩、夢幻且神奇的世界。而如今,會自發光的植物已經被科學家從大熒幕帶到了現實生活當中。



電影《阿凡達》


據外媒報導,近日英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由27 位科學家參與,通過基因技術創造出可以持續發出可見光的植物。


研究人員稱,他們在某些蘑菇中發現的生物發光在代謝上類似於植物中常見的自然過程,因此他們構思通過插入從蘑菇中獲得的DNA,創造出比以前亮,且持續發光的植物。


科學家們指出利用這種生物光可以觀察植物的內部運作,與其他常用的生物發光形式相比,獨特的化學試劑對蘑菇生物發光的維持是不必要的。包含蘑菇DNA的植物從幼苗到成熟,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會持續發光。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新發現還可用於實用和美學目的。雖然用發光的樹木代替路燈可能不太現實,但這些植物能產生了一種宜人的綠色光環,讓人舒服愜意。



Light Bio 執行長 Keith Wood 博士表示:「30 年前,我參與創建了第一個使用來自螢火蟲基因的發光植物。而本研究創造的新植物可以產生更明亮、更穩定的光。」


據悉,Light Bio 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其計劃與研究團隊合作將這項新技術商業化,應用於觀賞植物。


薦:

【中國風動漫】除了《哪吒》,這些良心國產動畫也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聲明


來源:黑科技,人工智慧產業鏈聯盟推薦閱讀,不代表人工智慧產業鏈聯盟立場,轉載請註明,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或做相關處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找到讓植物像螢火蟲般發光的方法 《阿凡達》場景或成真
    《阿凡達》的粉絲們長久以來一直憧憬著茂密的叢林裡長滿發光的植物。但是螢光植物可能不再是科幻小說和電影裡的東西了,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種植在黑暗中發光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散發並保持著一種神秘的綠色光芒。
  • 阿凡達發光植物成真 可替代電燈
    電影《阿凡達》中的發光植物為我們打造了一副絢麗、夢幻的外形世界景觀。現在,這種會自發光的植物已經被科學家從大熒幕帶到了現實生活當中。來自媒體報導顯示,美國科學家近來利用生物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了名為「星光阿凡達」的發光植物,其甚至可以代替燈泡來為房間照明。
  • 【聽新聞 學英語】《阿凡達》神樹成真,科學家創造出能發光的植物
    (CNN)《阿凡達》的粉絲們一直夢想著一個神奇的世界,茂密的叢林裡長滿了發光植物。但是讓植物發光可能不再是科幻小說裡的東西了,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種植可以在黑暗中發光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能持續發出一種神秘的綠色光芒。
  • 科學家創造出一生都能發光的新植物
    我們夢想中閃閃發光的溫室距離我們仍然很遙遠,但現在有了點吸引人的進展了。科學家不僅是使用一點可見光對植物進行基因改造,而是讓植物一生都能靠自己持續發光。這是在之前發光植物基礎上的驚人進步,比之前進行基因改造的菸草要更亮,也不需要添加化學物質來維持發光。發光時間也比採用植物納米仿生學的發光植物更長。
  •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大腦中植入晶片(圖)
    原標題:"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大腦中植入晶片(圖) 未來,癱瘓者有望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實驗中,一隻猴子成功用其他猴子的手,上下移動光標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
  • 《阿凡達》的奇妙世界,這些植物原來真的會發光
    還記得《阿凡達》中有一幕,滿樹螢光,美到心慌,看電影的時候就想如果我們真的生活在那樣的世界該多好。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原來我們的世界也有會發光的植物,今天跟著小鏡一起來欣賞這些植物的妙不可言吧。水晶蘭水晶蘭一種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它本身是沒有葉片的,無法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養分,通常是生長在腐朽的植物體上
  • 讓植物發出可見光需要幾步?
    電影《阿凡達》中會發光的植物文丨學術頭條電影《阿凡達》中展現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在那裡有鬱鬱蔥蔥發著螢光的叢林,這些發光植物創造了一片璀璨的奇異景象。而現如今,藉助基因技術的進步,讓植物發出可見光已不再是一個幻想。
  • 科學家受螢火蟲啟發培育可發光植物 或用於照明
    此前科學家製造出的可發光的菸葉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一個「可持續發光植物」的商業開發項目引起了眾多企業贊助者的興趣。據悉,該項目的特別之處就是通過生物發光技術,讓植物持續發光。  該技術的研發團隊介紹稱,他們研究這一技術的一個目標就是:在未來用可持續發光的植物作路燈照明,並將這種技術應用到其他的商業領域,如種植業、花卉園藝。  據科學家介紹,他們使用一種螢光素酶,這種酶普遍存在於螢火蟲和一些發光的真菌之上。
  • 受螢火蟲啟發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培育出發光植物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日宣布已經培育出發光植物,很快就會開始照亮房間。這些植物可以一次發光幾個小時。科學家希望未來通過這種植物減少對電力照明的需求。發光植物的想法並不是特別新穎,此前Bioglow和Glowing Plants等初創企業也曾提出類似的理念。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
    原標題: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近日,據外媒《NatureMaterials》報導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 HELIOS,它採用的是氟彈性體+表面活性劑的「獨特混合物」製作而成,質感上很像是透明彈性橡膠板。
  • 「可持續發光植物」當路燈照明
    受螢火蟲啟發 科學家培育可發光植物   實用科學   近日一個「可持續發光植物」的商業開發項目引起了眾多企業贊助者的興趣。   據悉,該項目的特別之處就是通過生物發光技術,讓植物持續發光。該技術的研發團隊介紹稱,研究的目標是:在未來用可持續發光的植物用作路燈照明,甚至將發光小盆景用作檯燈閱讀。聽上去很酷吧,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發光植物是怎麼實現的。
  • 這位科學家用生物發光細菌創造了短暫的藝術作品
    藝術家分享了她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融合在一起,以及更多關於她最新作品的內容:手,生物發光細菌照片,檔案噴墨列印,20「x 30」(照片:獵人科爾)您是如何想出將生物發光用於工作的想法 - 而不是另一種燈光或發光物體?
  • 高媛 田松 | 作為蓋婭的潘多拉 ——電影《阿凡達》的自然觀研究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包括植物、動物和「人」的生物圈,其中的「人」與各種生物,尤其是與神樹之間,有著奇妙的關聯。很多人都曾指出,這是一部「反人類」的影片,具體而言,是一部反「地球人類」的影片。從對科幻的幾重評價維度考慮,這是一部難得的在故事、場景預設和思想三個維度[1]都有優秀表現的作品。影片有獨創的場景設置,有在此之上展開的極好的故事,傳達了獨特的思想。
  • 科學家改造出植物界「螢火蟲」 能在黑暗中自發光
    科學家改造出植物界「螢火蟲」 能在黑暗中自發光 2020-05-04 15:58:51 ,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上,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
  • ...斬獲滿分論文,新冠病毒傳播能力未出現變化,可終生發光的植物誕生
    美國科學家將試驗用雌激素治療新冠肺炎女性比男性分泌更多的性激素——雌激素和黃體酮,有助於調節女性的免疫系統,並可能使女性對感染和有害的免疫系統反應具有特殊的抵抗力。考慮到這一點,Cedars-Sinai和石溪大學文藝復興醫學院的科學家們計劃對一小群COVID-19患者進行激素治療,看看它們是否有效果。
  • 《阿凡達》預習手冊(1):潘朵拉星球百科全書
    第一章:《阿凡達》一語雙關暗含靈性 打造完美外星幻境片名玄妙 極具宗教色彩《阿凡達》的英文原名為「Avatar」,詞根本源自梵文。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通俗意義可理解為「化身」。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溼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獸形的狀態。
  • 大有用處,科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發光」蛋白質!
    太棒啦,科學家設計出獨特的「發光」蛋白質!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的生物物理學家與來自法國和德國科學家合作,創造了一種新的螢光蛋白。除了在紫外線和藍光照射下發光外,它在高溫下非常小且穩定。螢光顯微鏡是研究活體組織的一種方法,它依賴於誘導發光。在特定波長雷射照射下,一些蛋白質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這種誘導的「輝光」可以用一種特殊的顯微鏡來分析。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將這種螢光蛋白附加到其他蛋白上,使後者在顯微鏡下可見,並觀察它們在細胞中的行為。螢光顯微鏡的科學價值被證明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一個諾貝爾獎因其發現而被授予。
  • 植物也會發光嗎?如果植物不發光,或將影響全球氣候
    事實上,有些植物在生長季節確實會發光,但大部分的植物發出的光芒太暗,以至於用肉眼都無法看到。不過,要是換一個視角(從太空中看地球),確實會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地方。2018年7月(左)時,植物發出的螢光最為強烈,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植物的螢光信號持續呈下降趨勢。科學家通過分析全球的植物螢光圖後發現,該地區的植物生長力相當出色,甚至可能超過了亞馬遜雨林。
  • 朱培坤:創造新型植物
    而朱培坤的研究,則是把任意一種植物的染色體導入另外一種植物的受體細胞內,通過對雜交染色體細胞的分化培育,獲得具有雜交染色體的新類型植物——從理論上說幾乎是可以將任何兩種或多種高等植物進行染色體雜交,從而創造出人類所需的各種新類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