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德國和美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因「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Roger Penrose將獲得一半獎金,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將分享另一半獎金。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羅傑‧彭羅斯,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W. W. Rouse Ball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他也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羅傑·彭羅斯是科學家理昂內·彭羅斯與瑪格麗特·雷瑟斯的兒子,為數學家奧利佛·彭羅斯與西洋棋大師強納森·彭羅斯的兄弟。
萊因哈特·根策爾,德國天體物理學家,1978年在德國波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安德烈婭·蓋茲,生於1965年,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2015年——日本科學家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學家Arthur B. McDonald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中微子振蕩,表明中微子具有質量」。
2016年——英美三位科學家David J. Thouless、F. Duncan M. Haldane、J. Michael Kosterlitz獲獎,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獲獎,獲獎理由是「對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的決定性貢獻」。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學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
2019年——美國科學家James Peebles獲獎,獲獎理由是「在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外兩位獲獎者是瑞士科學家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獲獎理由是「發現了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我的感慨是霍金真的是願賭服輸……最後輸給了時間。
對於另外兩位觀測學家, 我個人覺得其所做工作並非最早、最原創的,但作出的工作肯定是最重要的——他們是對銀河系中心黑洞進行觀測。這與近些年EHT給黑洞拍照的最新進展,也有著很大的關聯。
如需轉載我們工作室發布的文章、課件資源、微視頻等,請在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轉載並請註明 來源 和 工作室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