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從何來?太陽系八大行星名稱的來源

2020-08-28 木棉閒談

在中國古代,先民已經發現了金木水火土五星,只不過在史書上的正式叫法不是金木水火土而是叫歲星(木)、太白(金)、熒惑(火)、晨星(水)、填星或鎮星(土)等到漢朝的時候,當時的人將世界萬物都與五行相配五方、五色、五味、五臟等等。星空自然也不能例外,就將發現的行星用金木水火土命名,至於各行星好像恰好是所對應的顏色,只能說是一種巧合。

東方木,其帝太昊,其丞句芒,其神上為歲星。

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為太白。

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其神上為熒惑。

北方水,其帝顓頊,其丞玄冥,其神上為辰星。

中央土,其帝黃帝,其丞后土,其神上為填星。

——馬王堆《五星佔》

其中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又稱為啟明。而木星的公轉周期恰好為12年,剛好與12生肖一輪的時間相似,所以人們稱之為歲星。



西方的行星命名,大多是用羅馬神話的人物命名,而羅馬用神命名行星的傳統,還要追溯到古巴比倫時期,古巴比倫的祭司就用神給行星命名,他們認為行星主導者人的命運,這就是最早的佔星術。

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因此也是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大概每88天,水星就會繞太陽一圈,所以羅馬人就以眾神中跑的最快的墨丘利(Mercury)給水星命名。墨丘利在羅馬的十二主神中是眾神的使者,也就是送快遞的,另外元素汞(mercury)也是以墨丘利命名的。



金星是天空中亮的星,在羅馬人的想像中是天上最美的星,因此用美神維納斯為金星命名(Venus)然而金星可能是太陽系裡最像地獄的行星,因為距離和厚重的大氣層,金星的溫度高達400多度。同時金星也有對應元素磷。磷在古羅馬就是帶來光明之意。


至於地球,古羅馬人並沒有意識到地球是行星,也就沒有給地球用神起名字,不過地球和月球依舊有與自己相對應的元素。月球的對應元素為硒(selenium)而月球的希臘語是selene。在地球上硒往往於碲(telluruim)伴生在一起,因此碲也是地球的對應元素。


火星外表成紅色,古羅馬人認為那是戰爭的顏色,因此,他們用戰爭之神(Mars)來命名火星。

木星是太陽系裡已知最大的行星,羅馬人用他們的神王朱庇特(Jupiter)來命名木星,而木星對應的化學元素是釷,土星(Saturn)薩圖恩是農業之神。土星距離太陽最遠,運行速度最慢,因此羅馬人認為其穩重,就將農業之神命名土星。


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了天王星(Uranus)威廉忠誠於國王,一度想將行星改名為喬治(當時的國王)好在科學的理性戰勝了對國王忠誠,威廉還是按照古羅馬的命名規律,將新行星命名為烏拉諾斯(Uranus)。烏拉諾斯為古希臘的天空之神。1789年德國人發現新元素,為了紀念天王星,將其命名為鈾(Uranium)。


海王星尼普頓(Neptune)是1846年被人發現,由於表面呈淡藍色,人們用羅馬海神尼普頓(Neptune)為其命名,海王星的發現是先被計算出來,然後被發現的。與其對應的元素錼
(Neptunium )也是先被預言然後才發現的。


太陽系中還有 三個行星有對應元素,它們分別為冥王星(Pluto)與鈽(Plutonium)、穀神星(Ceres)與鈰(Cerium)、智神星Pallas與 鈀(Palladium)。

相關焦點

  • 名從何來?太陽系八大行星名稱的來源
    西方的行星命名,大多是用羅馬神話的人物命名,而羅馬用神命名行星的傳統,還要追溯到古巴比倫時期,古巴比倫的祭司就用神給行星命名,他們認為行星主導者人的命運,這就是最早的佔星術。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因此也是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大概每88天,水星就會繞太陽一圈,所以羅馬人就以眾神中跑的最快的墨丘利(Mercury)給水星命名。墨丘利在羅馬的十二主神中是眾神的使者,也就是送快遞的,另外元素汞(mercury)也是以墨丘利命名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名稱的由來
    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用它來紀年,因而稱為歲星。在西方稱它為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稱及來歷
    原標題:八大行星的英文名稱及來歷 水星 地球:Earth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它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行星年齡估計大約有45億年(4.5×109)。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裡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該亞, 大地母親)。
  • 巧記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遠近順序
    太陽系八大行星很多學生在識記太陽系八大行星時,因為單純行星名稱之間沒有特別的聯繫,所以不太容易記憶或者容易記混。首先給出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原文寫的是「太陽系內另外七個行星兄弟姐妹從內至外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不對,不對,居然像用了上帝之手,調換了土星和木星的位置!常識性問題,怎麼會錯呢!!!似乎回到了小學的時候,每每的99分都是因為錯了那個最簡單不該錯的題目~~~下面我們嚴肅的重申下這個問題,以加深記憶,錯誤不再!!
  • 太陽系內成員新盤點: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
    [摘要]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五大矮行星。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內總共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騰訊科學訊 在我們已經成長起來的這代人的心目中,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已經根深蒂固。小時候,我們都會記憶九大行星的名稱,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5年的時候,Mike Brown發現了鬩神星(Eris),這是一顆和冥王星體積差不多的冰冷天體,運行於冥王星軌道之外。這樣的話,就使得太陽系內行星的總數增加到10顆。為了平息爭論,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會議,質疑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
  • 以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地位最高的是哪一顆?不是地球
    最近收到一個消息,太陽系內第三大矮行星、最大的未命名天體2007OR10,被官方定名為共工,這是首顆以中國神話人物命名的太陽系主要天體。眾所周知,對於太陽系主要星體的命名一直是西方主導。所以我們看太陽系主要的天體,比如著名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國際通用都是英文名,對應的全是西方著名的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名稱。神話也就是文化的體現,這從側面證明了西方文化的主導地位。所以這次「共工」上天的事件,我認為代表的意義十分重要,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競爭力,在世界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 盤點八大行星的英文名稱及來歷
    地球:Earth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它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行星年齡估計大約有45億年(4.5×109)。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裡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該亞, 大地母親)。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更多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2003UB313」,就是一個直徑和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的天體。因此,從「九大行星」改為「八大行星」就不難理解了。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與它們交流新知、分享創意、暢談古今、描繪未來,跟隨它們的腳步,在科技館觸摸科技吧~ 話不多說,趕緊進入今天的主題~ 本期主角:八大行星 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館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金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金星最亮行星:金星是全天中最亮的行星,亮度為-3.3至-4.4等,比天狼星(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恆星)還要亮14倍。最長一日:金星的自轉周期是243天,是主要行星中自轉最慢的。金星的「一天」比金星的「一年」還要長。
  •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文/蠟燭 是人都會犯錯,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就出現過一次錯誤,冥王星,曾經這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後來終於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而那時的九大行星也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太陽系衛星家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們,所謂的衛星就是指圍繞著一顆行星做周期性沿封閉軌道運動的天體,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當然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指天然衛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海王星最遠水星最近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本來有九大行星的,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的時候,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因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其中七顆以「星」命名,為何地球要如此特殊
    眾所周知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本來之前是九個,但是科學家多次對冥王星進行觀察,最終認為它是一顆矮行星,所以就將它從八大行星中正式除名,當時這件事還引起熱議,因為還是有人認為應該將冥王星加進去,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尊重科學家的決定,現在大家似乎很少再談論起這件事,說明大家已經接受了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的事實
  • 太陽系八大行星:哪顆行星最漂亮一目了然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行星.行星直徑:4,880 千米。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行星直徑:12,103.6 千米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六大行星.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 在科技館觸摸科技
    與它們交流新知、分享創意、暢談古今、描繪未來,跟隨它們的腳步,在科技館觸摸科技吧~話不多說,趕緊進入今天的主題~本期主角:八大行星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館當光線漸暗,能看到一個個模擬行星顯現淡淡的光芒。46億年前在原始星雲附近,有一顆超新星爆炸使星雲旋轉收縮成圓盤狀。圓盤中心物質的密度,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最後引起了核聚變。孕育了太陽系的主宰者--恆星太陽。
  • 太陽系八大行星簡介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由內而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顆屬於類地行星,體積小、密度大、呈固態,而後面四顆屬於類木行星,體積大、密度小,呈氣態。按照最遠的海王星軌道半徑來算,這八大行星以及太陽都分布在一個半徑大約為30個天文單位的近圓形範圍內。
  • 太陽系八大行星體積排名,木星是地球的1321倍,地球僅排第五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與太陽相比就如同一粒塵埃。那麼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們的體積分別有多大?在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其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八大行星體積排名如下:第一名:木星,直徑:142984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