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船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專屬經濟區附近海域執行漁業捕撈一事,引起多方國際社會關注,成為政治外交爭議話題。
厄瓜多海軍部門7月16日通報稱,至少260艘外籍漁船(主要為中國漁船)在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archipelago)專屬經濟區內非法捕撈。
在中厄兩國政府協商下,此事基本得到妥善解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厄瓜多外交部稱,中國向厄瓜多作出保證,理解並尊重通過外交途徑傳達的關切。基於此,宣布從今年開始,將在9月至11月暫停在加拉帕戈斯區以西的公海捕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漁業主管部門已經決定,自今年9月至11月,對加拉帕戈斯群島保護區以西的公海海域實施禁漁,為該區域的漁業資源保護作出貢獻。
阿根廷非營利機構環境政策組織(Circulo de Politicas Ambientales)海洋保護者Milko Schvartzman告訴UCN,中國漁船進入厄瓜多專屬經濟區前,有部分漁船關閉了衛星定位系統。
「上周,我通過衛星追蹤這些漁船,只發現了120艘,而7月份厄瓜多數據顯示的是300多艘,我確定剩下的180艘都關閉了定位系統。」Schvartzman說,「進入爭議海域前關閉定位系統,是中國的慣用做法。要追蹤這些漁船的唯一辦法,只有派遣巡邏船和空中監測,但此舉經的濟代價太大了。」
「12月份至來年的四月,中國漁船一般在南大西洋捕撈阿根廷魷魚,五月份轉至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捕撈大魷魚。這些漁船不遵循產季規律,也沒有得到管控,很多魷魚沒生長到可捕尺寸就被提前收穫。魷魚是海洋食物鏈重要物種,是一些哺乳動物,如海獅、海豹、海豚、鯨魚和一些瀕危動物的餌料。」Schvartzma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