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洋漁船為何頻繁遭扣留?只因海盜式捕撈

2020-12-05 領土邊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這句話或許也適用於海洋。我們的捕魚船從東亞到西非到處捕魚的行為,被稱為耗儘自家附近區域漁獲後,出動龐大捕漁船隊進入其他地區海域,令魚類資源枯竭。

今年下半年,我遠洋捕魚船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科隆群島)海域附近的公海區域實施捕撈作業,引起厄瓜多的高度警覺。

今年7月底,厄瓜多跟我們提出在其EEZ(專屬經濟區)附近(實為公海),有我們的捕魚船出沒的問題。我們在8月份宣布,將在9月、11月暫停在該海域(實為公海)捕魚。另據媒體報導,8月10日,厄瓜多海軍在這片海域追捕疑似我們的漁船。

無獨有偶。馬來西亞聲稱,今年10月9日早上9時左右,在柔佛州周邊海域發現了我們的漁船。漁船上總共有船長6人和船員54人,都是中國人。由於他們沒有提供馬來西亞的海域捕撈許可證明文件, 所有60人均被扣留。

有一說一,我們的漁民不守規矩的確實不少……先不說海裡,就說河裡面,電打魚、炸魚、毒魚以前並不少見,直到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後,才稍微好轉。

至於海裡,絕戶網啥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近海被摧殘得快沒漁獲了,現在經常跑去南美、南太平洋捕魚。

近期,拉丁美洲地區包括厄瓜多的科隆群島、秘魯以及智利海域,均發現大量中國漁船蹤跡。

加拉帕戈斯群島,也叫科隆群島,隸屬於南美洲的厄瓜多,位於太平洋東部、南美洲大陸海岸線西邊1000公裡的洋面上,由13個小島和19個巖礁組成,島嶼面積共7500多平方公裡,現在是厄瓜多國家公園,群島周圍是海洋保護區,面積79.9平方千米。

據海洋保護組織奧希阿納在9月發布的報告,今年7月13日至8月13日,一個月內有接近300艘我們的漁船在科隆群島作業,總時長達73000小時。

美國企業研究院研究員指出,龐大的船隊來到當地掠奪資源,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違反保護環境及可持續捕魚的規範,有時甚至侵犯別國主權。對依賴海洋為生的當地人來說,這樣的捕魚手法可能重挫他們脆弱的社區運作模式。

南美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一直因「秘魯寒流」而得益,寒流從智利一直向厄瓜多南部海岸運送富含營養分的海水,故該區域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另一方面,我們沿海的漁業資源面臨短缺,加上居民對海鮮需求不斷增長——海鮮消費量佔全球總數1/3——迫使尋求確保漁獲供應的方法。

或因如此,南美便吸引了千裡之外的漁船越洋而至,早至2013年,已有報導指我們的漁船在西非大規模捕魚;近年我們的漁船進入南美水域的頻率亦有所增加。

我們的漁船為了在國際水域及其他國家的專屬經濟區捕魚,會在抵達這些水域時,關閉船上的自動識別系統,隱藏位置,又會使用權宜船旗,且在公海作轉船運輸,增加監視難度。漁業新聞網站便報導,我們的漁船在西非國家加納捕魚時,會掛上另一西非國家賴比瑞亞的船旗。這些濫用權宜船旗的船主,旨在逃避追查,阻礙「查出及制裁非法捕撈最終受益者」。

過去,拉丁美洲國家一直擔心中國會以減少入口原材料作報復,又或已欠下巨額中國貸款,而謹慎批評中國侵害當地海洋資源利益的行為。不過,研究員形容我們的漁船近期的違規舉措,明顯影響了許多拉丁美洲國家的漁業狀況,令人們重新關心這一問題。其中,「秘魯寒流」原令有關水域的巨型魷魚生長繁盛,但當地的漁業協會指出,所捕獲的美洲大赤魷數量,便損害秘魯漁業 43% 的魷魚出口量。

拉丁美洲國家由於海軍資金不足,無法開展針對外來漁船的威懾行動,需要美國的「協助」。今年8月,美國海岸警衛隊便與厄瓜多海軍合作,在科隆群島一帶聯合巡邏,又在9月宣布協助厄瓜多等國家,打擊非法、未有報告及不受管制的捕魚行動。

憑藉海岸警衛隊的設備、經驗及能力,將能以航空及衛星圖像提供情報,指導驅逐漁船的執法行動。同時,海岸警衛隊為有關國家提供的培訓,能提升他們執行登船及檢查任務的能力,並成功緝捕非法捕魚者。

當然,我們不用懷疑別國對我們的刻意指責和故意詰難,戴著有色眼鏡只會把事情挑大,把矛盾鬧尖銳,但是,我們也需要做到科學、合法捕撈,愛惜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

相關焦點

  • 青島漁船首航北太平洋 為北方最大遠洋捕撈船
    12日上午11時15分,隨著綿長的汽笛鳴響,「魯黃遠漁105號」、「魯黃遠漁106號」兩艘漁船相繼駛出黃海造船廠碼頭,這兩艘遠洋捕撈船是我國北方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遠洋捕撈漁船,也是青島市首次到北太平洋從事遠洋捕撈的漁船
  • 日媒:日本擬造新巡邏船 防中國漁船捕撈秋刀魚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日媒稱,去年日本秋刀魚的捕撈量創下新低。為防止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漁船進入漁場捕魚,海上保安廳將加強對太平洋三陸海域日本專屬經濟區的監視。不久前審議的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中,提前計入了新造直升機搭載型巡邏船的費用,並且在2016年度預算案中也計入了該項費用。
  • 中國要阿根廷徹查擊沉漁船事件 「非法捕撈」成為焦點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15日證實「魯煙遠漁010號」在阿根廷丘布特省附近南大西洋海域遭阿海岸警衛隊槍擊後沉沒,要求阿方切實保障被扣中國船員人身安全和公正待遇,並儘快釋放被扣船員,但未明確事件是否發生在阿根廷專屬經濟區。阿根廷附近海域盛產海產品,世界多國漁船在當地捕撈,常發生非法捕魚事件,但阿海警將捕撈船擊沉還是15年來首次,而其間向船體射擊的危險做法尤其引起爭議。
  • 中國農業部警示遠洋漁船遠離索馬利亞等危險海域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部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督促轄區有關企業,務必通知所屬漁船,不得進入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海域作業,並儘可能遠離上述國家海域及亞丁灣、葉門以南海域,以免發生意外。
  • 中國漁船撈遍全球海洋,捕撈量世界第一
    近日,2名中國船長因在日本領海內非法捕撈紅珊瑚而先後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近年來中國漁船在鄰國海域引起爭端的新聞屢見不鮮,由於近海過度捕撈,中國漁民不惜深入南美、非洲、大洋洲海域,甚至南極洲進行作業,但同樣常常因非法捕撈而被當地舉報驅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中國早已是世界第一捕魚大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漁船,而捕撈量則超出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 中國阿根廷魷魚捕撈投入增加270%!最大遠洋集團單船漁獲卻不如預期...
    投入和收穫不成正比,遠洋捕撈風險重重在中水集團近日公布的2016年財報中,特定海域的作業漁船密度顯著提高,這意味著每艘船的捕撈量在持續下降。中水集團在報告中指出,在阿根廷海域捕撈魷魚方面,2007-2015的9年間,我國投產漁船增長270%,在秘魯海域投產漁船(以捕撈秘魯魷魚為主)增幅更大,高達驚人的515%,但單位捕撈漁獲量(CPUE)大幅降低。
  • 中國漁船秘魯被扣事件解決(組圖)
    秘魯方面在收到中國公司交納的60萬美元罰款後,解除了對9艘中國漁船的扣押。從即日起,這些被扣的中國漁船可以離開秘魯卡亞俄港,前往附近公海繼續進行捕撈作業。中國駐秘魯大使館趙領事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 過度捕撈:我們的後代還能吃到海鮮嗎?
    ,如今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漁業結構完全變化,優勢經濟魚種崩潰式退化。南海:捕撈強度遠超負荷資源相對較好的南海海域同樣面臨著遠超負荷的捕撈量和捕撈強度。特別是南海北部區域,捕撈強度已經是最適捕撈強度的3倍左右,漁獲大部分由小型魚類以及低價值種類構成。「掃海式」捕撈將給漁業資源帶來什麼?
  • 真魷、阿魷、秘魯魷魚產量下降,中國遠洋漁船虧損增多
    真魷、阿魷、秘魯魷魚產量下降,中國遠洋漁船虧損增多2019-11-05 09: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5443 次青島漁博會期間,華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連國臣先生接受UCN採訪時表示:「今年,我國有264條漁船在阿根廷專屬經濟區外捕撈魷魚,產量大約3萬噸。雖然捕撈季已經結束了,但很多人虧損。」阿根廷魷魚歷史最高產量約40萬噸,近些年直線下降。連國臣表示,目前200-300克規格阿魷報價在3.3萬元/噸。「這是個天價!只要有貨,價格不是問題!」他說。
  • 秘魯魷魚生產季結束遠洋魷釣漁船悉數轉場撤離厄瓜多外側公海
    東南太平洋公海已成為我國遠洋自捕魷魚的作業生產的主陣地,從秘魯、智利外側公海逐年拓展到西經赤道和厄瓜多外側公海,近年來我市是秘魯魷魚捕撈作業的主力軍,產量份額佔到全國的70%。近日,我市大批在厄瓜多外側南部海域生產的魷釣漁船開始南下到秘魯公海進行大赤魷釣捕生產,與此同時,西經赤道漁場從9月1日開始已進入為期三個月的資源養護期,今年秘魯原條魷魚生產季節已臨近結束。據悉,今年魷魚海況利好,秘魯原條魷魚產量較高,但受全球疫情持續影響,出口受阻,國內市場相對疲軟。
  •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中國漁船?|韓國海警|中國漁民_網易新聞
    例如,每年中韓雙方舉行一次漁業共同委員會會議,確定下一年中國漁船進入韓國專屬經濟區和韓國漁船進入中國專屬經濟區捕魚的額度。韓國每年允許1900艘中國漁船進入韓海域捕魚《中韓漁業協定》規定,每年允許中國1900艘漁船進入韓國海域捕魚,允許捕撈魚種有小黃魚、帶魚、馬鮫、鯧、鮐 鯵類、蝦蟹類等。並且中國漁船在作業時需要辦理由韓方頒發的涉韓入漁許可證。
  • 過度捕撈禁而不止 代表籲協同管控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江耘)在過度捕撈和近海汙染的雙重衝擊下,中國「海洋荒漠化」的趨勢已經呈現。11日,全國人大代表、舟山市華鷹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科平表示,恢復近海漁業資源,需加快構建「國家統領、海區統籌、省際協同」的依法管控工作格局。李科平是舟山的漁民,祖輩四代均以捕魚為生。
  • 外國網友疑惑:索馬利亞海盜很少搶中國人?海盜的回答令人意外
    相信提前索馬利亞這國家,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索馬利亞的海盜,因為索馬利亞的海盜可謂是無人不知,他們敢和美國軍艦叫囂。索馬利亞之所以會變成選擇的樣子,其實是因為他們生活不下去了,才出海當的海盜。因為索馬利亞的海域並不大,能捕撈的魚本來就不多,由於當時的索馬利亞處於還沒立國的狀態,所以導致歐美各國船隻進入索馬利亞捕撈甚至連小魚小蝦都沒有留給索馬利亞人。所以索馬利亞的漁民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才自發的組織自衛隊,在索馬利亞海域驅趕那些漁船,如果趕不走就抓起來讓他們交贖金,隨後才發展成現在的索馬利亞海盜。有外國網友疑惑,為何索馬利亞海盜很少搶中國人呢?
  • 駐厄瓜多使館:未發現厄加拉帕戈斯群島外公海中國漁船違規越界作業
    10月15日,中國駐厄瓜多使館首席館員、新聞發言人王新明參贊就近期中國漁船在厄加拉帕戈斯專屬經濟區附近公海作業、中國遠洋漁業政策等問題接受厄主流媒體《宇宙報》專訪,該報以《厄方未就加拉帕戈斯附近海域中國漁船船隊向地區漁業管理組織提起投訴》為題予以刊登。
  • 東海漁業資源瀕臨枯竭 中國漁民赴遠洋也搞「滅絕性捕撈」(圖)
    根據聯合國糧農署最近發布的報告中顯示的數據,2012年中國海洋捕撈量是位居全球之首,是第二名印度尼西亞的2.5倍多,約佔全球捕撈總量的17.4%。他想換個大船,可光船的造價就要上百萬,最理想的也許是去遠洋漁船上打工,因為村裡很多人選擇了這條路。 中國東海,沿著中國大陸的海岸線,它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與黃海毗鄰,南至廣東省南澳島同南海為界,瀕臨中國的滬、浙、閩、臺4省市。面積77萬多平方公裡。這個曾經的世界四大漁場,如今已不得不面臨東海無漁的尷尬。 海岸線是陸地與海洋的交界線,一般分為島嶼海岸線和大陸海岸線。
  • 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中新社上海3月3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海洋大學3日發布消息稱,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當天在天津下水,標誌著中國最先進、噸位最大的漁業資源調查船主體工程勝利完工。  下水後,「淞航」號將進入設備安裝調試、內部裝修階段,以服務中國大洋調查科考。  「淞航」號由中國農業部與上海市出資建造,它的建造完工為中國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海洋科考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也將為中國從遠洋漁業大國向遠洋漁業強國轉變、增強國際漁業履約能力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國漁船在全球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群島旁捕魚 引發當地民眾抗議
    環保,政治,民意和海洋法裹挾下的遠洋捕撈爭議編者按:一支懸掛中國旗號的漁船船隊在南太平洋公海逡巡了數月之久。它的存在,既持續引發當地民眾疑慮與擔憂,也在國際法、海洋保護和漁業開發等角度引起了廣泛爭議。8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願重申,中國作為負責任的漁業大國,高度重視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保護,對海外作業漁船實施最嚴格的監管措施,將繼續要求從事遠洋捕撈的企業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在厄瓜多專屬經濟區附近發現約260條懸掛外國國旗的船隻。」
  • 6條金槍魚圍網船西海岸起航 赴印度洋捕撈美味(組圖)
    這批由青島魯海豐集團斥資3億元自主設計建造的遠洋金槍魚圍網漁船,是國內第一批採用歐式圍網設計的金槍魚捕撈專業船,也是國內同型號遠洋漁船中技術水平最高的船隻,刷新了青島遠洋漁船建造的新高度,一舉打破了青島遠洋漁業在印度洋無作業的現狀,為青島乃至山東省經略海洋,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再添新動能。
  • 過度捕撈和海洋汙染成舟山漁場的最大敵人
    舟山漁場正在搜索並擊破自己若隱若現的敵人們——禁漁期非法捕撈的省內外漁船和沿海重化工布局造成的水汙染。浙江公開承諾「四年扭轉『東海無漁』局面」,但在頂層設計《漁業法》未完成修訂的當下,上述承諾能否按期兌現?顯敵:過度捕撈駕駛室牆壁上掛著擺錘式傾斜儀,指針在5-10度之間來回晃動。
  • 中國即將開通西沙群島旅遊 可鞏固南海主權
    越南還有一個動作則是近期有近百艘漁船進入到中國的西沙領海進行非法捕撈作業。在驅離沒有能夠奏效的情況之下,中國的有關部門在3月4日依法查扣了其中的兩艘越南漁船和23名越南漁民。在並不存在主權爭議的西沙問題上,越南為什麼會頻繁直白而高調地來挑戰中國呢?一邊鼓勵各種侵擾和宣誓行為,一邊又叫囂著對中國施壓?越南到底為何如此高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