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漁船首航北太平洋 為北方最大遠洋捕撈船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青島漁船首航北太平洋 為北方最大遠洋捕撈船

12日上午11時15分,隨著綿長的汽笛鳴響,「魯黃遠漁105號」、「魯黃遠漁106號」兩艘漁船相繼駛出黃海造船廠碼頭,這兩艘遠洋捕撈船是我國北方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遠洋捕撈漁船,也是青島市首次到北太平洋從事遠洋捕撈的漁船,還是青島市自去年出臺《關於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意見》以來建成的第一批遠洋漁船。

記者在位於威海榮成市石島區的黃海造船廠碼頭見證了這兩艘遠洋漁船的起航儀式,同近海捕撈漁船不同,這兩艘船屬於 「大塊頭」:每艘船長77.8米、總噸位1900噸、漁船功率為2100千瓦(2857馬力),排水量2590噸,航速14節,共配備了120餘名船員;船體主要分為2層——甲板和倉儲區,由於是遠洋捕撈船,船兩舷上方設了108盞魷魚誘魚燈,兩舷上方及駕駛甲板處設有秋刀魚集漁燈主燈杆約108根,每根長約4米,共計1600多千瓦,在捕撈時用來誘魚;倉儲區包括理魚間、烘乾房、冷藏倉等,其中冷藏倉共計約1738.68立方米,最多可倉儲1200噸水產品。每艘船上還設有魷魚釣機約58臺,既可捕撈秋刀魚,又可捕撈魷魚。

兩艘漁船屬於青島中泰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總投資1.1億元。該公司董事長梁澍科告訴記者,這兩艘船將經過7天航行,到達鄂霍茨克海和白令海峽,預計11月底返回。

據介紹,去年以來,青島市著力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將發展遠洋漁業作為促進藍色經濟發展、建設海洋強市的突出戰略舉措,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漁港等基礎設施,扶持發展大噸位、大功率鋼製漁船,並吸引有實力的企業來青落戶,截至目前,全市共註冊遠洋漁業公司15家,已批在建漁船23艘,已批待建12艘,待批待建漁船近百艘。(劉麗娜)

相關焦點

  • 6條金槍魚圍網船西海岸起航 赴印度洋捕撈美味(組圖)
    6條國內新型遠洋金槍魚圍網漁船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啟首航之旅。青島新聞網8月29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韓麗)今天上午,6艘國內新型遠洋漁船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起航,前往模里西斯海域進行遠洋捕撈作業。
  • 青島漁船首赴南極捕回千噸磷蝦
    運輸南極磷蝦的船隻抵達青島港    青島新聞網9月24日訊 中秋節吃貨們有口福了!近日,青島「明開」輪首航南極捕獲的千噸南極磷蝦運回青島,這兩天就將在市南的大超市開售,每斤的價格在25元至35元之間。據了解,這是青島首次運回自捕的南極磷蝦產品。
  • 青島本地海鮮將越來越少 青企遠赴南美撈魷魚
    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現在全市註冊遠洋漁業公司27家,已批遠洋漁船125艘,其中,正在作業漁船83艘、在建漁船36艘、待建漁船6艘。赴南極開展磷蝦捕撈作業的亞洲最大的拖網加工漁船明開號即將滿載而歸。其中今年1至6月,全市遠洋自捕水產品產量8.7萬噸,產值6.1億元,已超去年全年產量。
  • 日媒:日本擬造新巡邏船 防中國漁船捕撈秋刀魚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日媒稱,去年日本秋刀魚的捕撈量創下新低。為防止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漁船進入漁場捕魚,海上保安廳將加強對太平洋三陸海域日本專屬經濟區的監視。不久前審議的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中,提前計入了新造直升機搭載型巡邏船的費用,並且在2016年度預算案中也計入了該項費用。
  • 中國要阿根廷徹查擊沉漁船事件 「非法捕撈」成為焦點
    阿根廷附近海域盛產海產品,世界多國漁船在當地捕撈,常發生非法捕魚事件,但阿海警將捕撈船擊沉還是15年來首次,而其間向船體射擊的危險做法尤其引起爭議。近年來,也有個別漁船,在沒有申請捕撈證的情況下誤入阿根廷專屬經濟區捕撈的情況。中國遠洋捕魚不應被抹黑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6日在報導中稱,這不是阿根廷第一次抓中國非法捕撈船。報導還援引《紐約時報》近日的文章稱,中國的非法捕撈者給太平洋島國的海事部門帶來了麻煩。
  • 中國遠洋漁船為何頻繁遭扣留?只因海盜式捕撈
    我們的捕魚船從東亞到西非到處捕魚的行為,被稱為耗儘自家附近區域漁獲後,出動龐大捕漁船隊進入其他地區海域,令魚類資源枯竭。今年下半年,我遠洋捕魚船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科隆群島)海域附近的公海區域實施捕撈作業,引起厄瓜多的高度警覺。
  • 青島船捕回1400噸阿根廷魷魚 優先投放本地市場
    5月27日晚間,船長134米的「大塊頭」利比亞籍運輸船抵達了前灣港招商局碼頭,在這艘運輸船上裝有青島中泰遠洋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遠漁」)「魯黃遠漁105」等4艘遠洋漁船的首批「戰利品」——1400噸重的阿根廷魷魚。
  • 中國阿根廷魷魚捕撈投入增加270%!最大遠洋集團單船漁獲卻不如預期...
    中國阿根廷魷魚捕撈投入增加270%!最大遠洋集團單船漁獲卻不如預期,還備受爭議!投入和收穫不成正比,遠洋捕撈風險重重在中水集團近日公布的2016年財報中,特定海域的作業漁船密度顯著提高,這意味著每艘船的捕撈量在持續下降。中水集團在報告中指出,在阿根廷海域捕撈魷魚方面,2007-2015的9年間,我國投產漁船增長270%,在秘魯海域投產漁船(以捕撈秘魯魷魚為主)增幅更大,高達驚人的515%,但單位捕撈漁獲量(CPUE)大幅降低。
  • 韓國瑜「發大財」原創口號,高雄「發大財號」漁船下水
    這個口號寓意很好,對於生意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最大訴求。高雄有家上強漁業集團,旗下有家「發大財」漁業公司,公司新建的「發大財」秋刀魷釣漁船7號啟動下水典禮。現場請來了嘉賓,還有比請「口號原創者」韓國瑜更合適的嗎?
  • 真魷、阿魷、秘魯魷魚產量下降,中國遠洋漁船虧損增多
    真魷、阿魷、秘魯魷魚產量下降,中國遠洋漁船虧損增多2019-11-05 09: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UCN國際海產資訊        瀏覽量: 5443 次青島漁博會期間,華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連國臣先生接受UCN採訪時表示:「今年,我國有264條漁船在阿根廷專屬經濟區外捕撈魷魚,產量大約3萬噸。雖然捕撈季已經結束了,但很多人虧損。」阿根廷魷魚歷史最高產量約40萬噸,近些年直線下降。連國臣表示,目前200-300克規格阿魷報價在3.3萬元/噸。「這是個天價!只要有貨,價格不是問題!」他說。
  • 犁萬裡波濤——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三劍客」初戰告捷
    此前「海洋地質九號」2018年12月完成入列首年調查科考任務,「海洋地質八號」同年8月赴南海北部海域,首航執行海洋資源調查任務。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人6日在此間表示,三條船成功實施首航作業,標誌著我國深海探測立體技術體系初步建成。
  • 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開啟首輪科考之旅
    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開啟首輪科考之旅 20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
  • 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淞航」號當天在天津下水,標誌著中國最先進、噸位最大的漁業資源調查船主體工程勝利完工。  「淞航」號由中國農業部與上海市出資建造,它的建造完工為中國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海洋科考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也將為中國從遠洋漁業大國向遠洋漁業強國轉變、增強國際漁業履約能力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過度捕撈和海洋汙染成舟山漁場的最大敵人
    在前一天抓獲一條休漁期違規作業漁船後,劉銳一邊要盯著港口避免對方船東派人來偷船,一邊要趁颱風天隨時抓進海灣避風的外地船——那些北方大漢,有的用鋼管把船兩邊「插得跟刺蝟一樣」,讓漁政船一靠近就被捅穿撞壞;有的自己手持菜刀、啤酒瓶阻止手無寸鐵的漁政人員登船。劉銳說,由於《漁業法》尚未修訂,截至目前,舟山市尚無一例因暴力抗法被判刑的案例。
  • 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建成抵上海
    可進行遠洋深海魚類生物採樣和浮遊生物採樣,可進行定點或走航式海洋環境參數連續探測、海面常規氣象連續探測、海底地形地貌探測,實現調查考察數據系統記錄分析和數據集成等。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已建成並抵達上海蘆潮港。 上海海洋大學供圖。  調查船將以開展遠洋漁業資源公益性調查為主要目標。
  • 我國遠洋科考船「大洋一號」廣州啟航開赴太平洋
    新華社廣州5月22日電(記者梁鋼華)在我國挺進大洋系列科考活動中屢立功勳的「大洋一號」遠洋科考船,22日上午在廣州長洲碼頭再次啟航開赴太平洋,進行為期250天的遠洋科考之旅。    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告訴記者,這已是我國大洋考察的第20航次。
  • 「淞航」號首航凱旋!聽國內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說說海的故事
    原標題:「淞航」號首航凱旋!聽國內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說說海的故事  近日,由上海海洋大學自主建造的國內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經過35天、數千裡的航行,返回上海的「家」,順利完成了首航任務。「『淞航』號能滿足從事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海洋科考的需求,提升我國遠洋漁業核心競爭力。
  • 青島本地當流鮁魚上市 比去年每斤要便宜三塊錢
    在東南季風吹送下,西太平洋暖流從我國南海沿著海岸線經過東海和黃海一直往北走,鮁魚在穀雨前後洄遊到黃海北部青島海域。於是青島的第一波漁汛本周隨之而來,鮁魚春汛將持續個把月左右,估計到5月下旬結束。今年本地當流鮁魚行情如何?怎樣區分本地當流鮁魚和南方鮁魚?市場行情今年價格比去年降兩成「本地當流的春鮁魚,趕緊送丈人啦!
  • 秘魯魷魚生產季結束遠洋魷釣漁船悉數轉場撤離厄瓜多外側公海
    東南太平洋公海已成為我國遠洋自捕魷魚的作業生產的主陣地,從秘魯、智利外側公海逐年拓展到西經赤道和厄瓜多外側公海,近年來我市是秘魯魷魚捕撈作業的主力軍,產量份額佔到全國的70%。近日,我市大批在厄瓜多外側南部海域生產的魷釣漁船開始南下到秘魯公海進行大赤魷釣捕生產,與此同時,西經赤道漁場從9月1日開始已進入為期三個月的資源養護期,今年秘魯原條魷魚生產季節已臨近結束。據悉,今年魷魚海況利好,秘魯原條魷魚產量較高,但受全球疫情持續影響,出口受阻,國內市場相對疲軟。
  • 中國漁船撈遍全球海洋,捕撈量世界第一
    近日,2名中國船長因在日本領海內非法捕撈紅珊瑚而先後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近年來中國漁船在鄰國海域引起爭端的新聞屢見不鮮,由於近海過度捕撈,中國漁民不惜深入南美、非洲、大洋洲海域,甚至南極洲進行作業,但同樣常常因非法捕撈而被當地舉報驅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中國早已是世界第一捕魚大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漁船,而捕撈量則超出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