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名中國船長因在日本領海內非法捕撈紅珊瑚而先後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近年來中國漁船在鄰國海域引起爭端的新聞屢見不鮮,由於近海過度捕撈,中國漁民不惜深入南美、非洲、大洋洲海域,甚至南極洲進行作業,但同樣常常因非法捕撈而被當地舉報驅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中國早已是世界第一捕魚大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漁船,而捕撈量則超出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早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沿海的主要捕魚區就已被過度開採,官方轉而提倡發展遠洋捕撈業,中國漁民開始奔赴全球海域捕撈作業,大規模的遠洋漁船隊使得其中無證捕魚、瞞報產量等問題也格外受世界關注。根據新聞資料,澳大利亞、秘魯、阿根廷都曾發起專門針對中國漁船非法作業的打擊驅逐行動,而最近一次在2014年11月,西非國家象牙海岸也稱已扣押兩艘涉嫌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
2013年,由歐洲議會出資進行的中國遠洋漁業調查報告認為,中國漁船的實際捕撈量遠遠高於其官方上報聯合國的數字,在大部分國家提供的產量數據都符合其調查統計學模型的情況下,而中國卻是個例外。其調查發現,2000年到2011年,中國漁船在全世界超過90個國家領海內都有捕撈作業,其中產量最大的來自非洲,每年約有310萬噸來自西非沿海,但其中有多達250萬噸產量隱瞞未報,這對於保護當地漁業生態來說相當不利,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西非沿海漁業資源在2007年前就已銳減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