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的中國人正在全世界範圍內過度捕撈,這對全球漁業都沒好處

2020-11-23 好奇心日報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塞內加爾若阿勒-法久特電-從前,海洋盛產鯖魚、烏賊和沙丁魚,生活富足。然而現在,在地球的另一邊,曬痕滿身的漁民們抱怨著空蕩蕩的漁網。

「以前你的網裡全是魚,幾乎都拉不到漁船上來。」52歲的漁民馬馬杜·索(MamadouSo)指著自己獨木舟裡跳動的各類小魚們說道。塞內加爾

魚販和漁民的妻子們在塞內加爾的若阿勒-法久特等待漁船歸航。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地球另一邊的中國沿海,75歲的朱德龍(音)也因為自己拉上了一網小指頭大小的蝦子和還沒長成的黃魚而失望搖頭。「我還是小孩的時候,能直接從家後門往海裡放魚線,釣上大個的黃魚。現在海都被捕空了,」他說道。東部

根據的數據,過度捕撈正在耗盡全球的海洋漁業資源,全球90%的漁場已經被捕撈一空或者面臨崩潰。從西白令海的,到佛羅裡達海岸捕撈紅鯛魚的,破壞生態平衡的捕撈作業威脅著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民的生計,專家們指出,這些人依靠海洋才能獲得口糧和收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俄羅斯捕撈帝王蟹的漁民墨西哥漁船

塞內加爾漁民和他們貧瘠的魚獲。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人口眾多、有著不斷增長的消費海鮮的購買力,以及有著世界最大深海漁船船隊的中國,正在對海洋產生巨大的影響。

捕空了中國近海的魚類後,中國漁夫正在,去搜刮其他國家的海洋,他們的徵程常常有政府補貼,相比地球海洋的健康和靠海吃海的其他國家,中國政府更關心國內失業率和食品安全。遠航全球

漸漸地,受到當地政府的腐敗和執法不力的吸引,中國正在開進西非海域。專家們指出,大部分的收成都是在西非捕獲的。某些專家估計,多達三分之二的相關漁船違反了國際法和領海所屬國家的法律。不斷增加的遠洋捕撈漁船中國遠洋捕撈漁船

中國的遠洋捕撈漁船已經達到了近2600艘的規模(美國的規模不到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僅在2014年到2016年之間,就有400艘漁船投入使用。根據(FrontiersinMarineScience)期刊發布的一項新研究,大部分中國漁船的噸位巨大,它們一周捕獲的海產就相當於塞內加爾所有船隻一年的產量,為西非經濟帶來了每年20億美元的損失。《海洋科學先鋒》

中國杭州,中國巨大捕撈艦隊的一部分。圖片版權:GillesSabrie/《紐約時報》

很多中國船主來組建艦隊、完成從擁擠的中國港口往返塞內加爾這趟為期一個月的旅程。按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張洪洲(音)提供的數據,在2011年到2015年之間,政府對漁業的補助總計將近220億美元,幾乎是之前四年補助總額的三倍。

依賴政府資金

他說,這個數字還不包括為支持當地漁業公司而提供的的補助和減稅。沿海城市和省份數千萬美元

根據,某些中國漁業公司的收入中,很大一塊是收到的補貼。大型國有企業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根據公司披露的信息,去年收到的1200萬美元柴油補貼是決定其盈虧的關鍵。綠色和平組織的一項研究

「中國的漁船如今遍布世界,沒有補貼的話,這個產業將無法持續。對於塞內加爾和其他西非國家,這帶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分部全球政策顧問李碩(音)說道。

在擁有1400萬人口的貧困國家塞內加爾,漁業資源正在耗盡。當地漁夫們用手工砍削出的獨木舟和巨無霸拖網漁船競爭,後者長達一英裡的漁網可以把海中的所有活物一網打盡。大部分的漁獲被運往國外,其中很多會成為,供應美國和歐洲的養雞場和養豬場。魚粉飼料

來自海洋的回報不斷下降就意味著漁民們收入的銳減,以及塞內加爾居民們需要支付更高的大部分塞內加爾居民將魚類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食物價格——

「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果事情按照目前的方向發展,人們就得依靠水母過活了,」塞內加爾海洋研究所的前主任阿拉薩內·桑巴(AlassaneSamba)說道。

在方面,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中國人消耗了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魚類,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以6%的速度增長著。全球捕撈作業

舟山魚市上的買家和賣家。中國已經耗盡了近海的魚類資源。圖片版權:GilliesSabrie/《紐約時報》

中國的漁業僱傭了超過1400萬人,這個數字在1979年是500萬,另外還有3000萬人依靠漁業相關產業過活。

南洋理工大學的張洪洲(音)認為:「實際上,中國領海的傳統漁場只剩下名字了。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提供穩定的水產品不僅意味著良好的經濟,還意味著社會的穩定和政治的正統性。」

但隨著中國漁夫進入其他國家領海,他們陷入了不斷增加的海洋糾紛。

大量在其領海捕魚的中國船隻,去年三月,阿根廷方面一艘試圖撞擊海岸警衛船的中國漁船。中國漁夫和韓國執法人員的已經導致數名人員身亡。印度尼西亞已經扣留了擊沉了激烈衝突

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這些捕撈船隊幫助它確立了自己在的。海南省政府鼓勵船主去菲律賓宣稱自己擁有主權的南沙群島捕魚,以及去越南宣稱屬於自己的作業。南中國海領土野心西沙群島

去年,一艘菲律賓漁船被中國海岸警衛船從黃巖島附近水域驅逐。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這隻(中國漁船)能得到燃料補貼、冰塊和導航設施。有中國海軍護衛艦的火力撐腰,他們把數以千計、依賴南沙群島周圍富足水域謀生的菲律賓漁民趕離了這一地區。海事力量

在菲律賓的整個巴拉望省,反映在了一排排的閒置漁船和新近伐墾山地上方的煙塵上。影響

因為沒法靠海過活,開始燒毀本應該受到保護的沿海熱帶雨林來種植大米。環境保護者們指出,因為大雨常常衝走頂層土壤,陡峭的坡地變得毫無用處。絕望的漁民

「年輕人一直都在為成為漁民做準備,但現在他們無法以此過活了,」艾迪·阿加莫斯·布羅克(EddieAgamosBrock)說道。他運營著一家名叫的生態旅遊機構。Tao

菲律賓達拉寇坦島上,漁船上的漁民為開荒點燃的火。圖片版權:KatherineJack

對於在大西洋沿岸擁有超過482公里海岸線的塞內加爾來說,海洋是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是國家認同的一部分。根據世界銀行的說法,在這個國家,海產食品是主要的出口產品,將近20%的勞動人口從事與打漁相關的工作。

Ceebujen(一種營養豐富的魚類燉菜)是這裡的國菜,曾經很豐富、現在很稀少的鋸鰩則是鈔票上的圖案。所有的塞內加爾明信片上都帶有皮洛格(pirogue)的形象,那是漁民使用的塗有鮮豔色彩的船隻。

雖然魚類資源在減少,但與有關的無休止的乾旱還是促使數百萬塞內加爾農村人口來到了海邊,提高了國家對海洋的依賴。氣候變化

塞內加爾18歲以下的人口佔三分之二,因此這種緊張局面導致希望前往歐洲的。塞內加爾年輕人激增

22歲的穆斯塔法·巴爾德(MoustaphaBalde)表示:「外國人對於非洲移民前往他們的國家提出了抱怨,但他們卻可以毫無顧忌地來到我們的水域偷走我們的所有魚類。」巴爾德十幾歲的親戚在一次地中海沉船事故中遇難。

湧向海岸的遷徙大軍將海濱城市喬爾從一個被棕櫚樹覆蓋的漁村轉變成了一個5.5萬人的小鎮。當地漁民協會主席、50歲的表示,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喬爾只有幾十艘皮洛格。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4900艘。阿卜杜·卡裡姆·薩勒(AbdouKarimSall)

薩勒一邊在海岸線上巡邏,一邊說:「我們過去一直以為海洋生物是無窮無盡的,」現在「我們正在面臨一場災難」。

漁民在塞內加爾的喬爾市海岸附近拉網。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在獨自將兩艘非法捕魚的中國船隻的船長拘捕以後,薩勒成為了當地的英雄。最近,居民們開始暗地裡詛咒他,因為他擴大了對於過度捕撈的打擊範圍。為了更好地恢復魚類資源,他連無視捕魚規則的塞內加爾船隻也不放過。

「我理解他們恨我的原因,他們只想努力熬過每一天,」薩勒說。

不過薩勒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外國人的大容量拖網漁船。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目前有100多艘大船在塞內加爾水域作業,其中既有歐洲和亞洲的船隻,也有懸掛當地旗幟的船隻。這個數字不包括中國公司所有的、懸掛塞內加爾旗幟的船隻。

這個數字也不包括非法捕魚的船隻,這些船隻常常在夜間或者在塞內加爾321公裡寬的專屬經濟區的邊緣行動——這遠遠超出了該國小型海軍的行動範圍。

試圖對非洲海岸的非法捕魚活動進行量化的漁業專家表示,中國船隻是最糟糕的違規者之一;在西非,他們只了捕魚量的8%,懸掛歐洲旗幟的船隻上報的捕魚量則是真實捕魚量的29%。迪希亞·貝爾哈比伯(DyhiaBelhabib)上報

根據她的估計,中國船隻每年從塞內加爾水域偷走4萬噸魚類,價值約為2800萬美元。

她的數字不包括進行但從未被抓住的船隻——她表示,其中將近三分之二是中國船隻。「當黑暗降臨時,非法捕魚的規模會發生劇烈的變化,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非法捕魚

這個問題在西大西洋沿岸諸國體現得更為突出。幾內亞比索和獅子山等國家只有幾艘船在本國水域維持秩序。

男人們在喬爾街道上製作新漁網。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塞內加爾最近的法律將非法捕魚的罰金提高到了誇張的100萬美元,官員們還將兩艘在首都達喀爾被扣押的外國船隻作為了他們的努力正在取得效果的證據。

馬馬杜·恩迪亞耶船長(Capt.MamadouNdiaye)看了一眼外面的大海,開始介紹他作為塞內加爾執法主任所面臨的挑戰。他表示,許多違法慣犯在塞內加爾領海邊緣捕魚,在受到威脅時很容易逃走。漁業和海洋經濟部

他的機構買不起快艇和衛星圖像,但能使用一架可以正常工作的飛機。「不過,我們的(執法)資源仍然多於其他許多國家,我們還需要為他們提供幫助,」恩迪亞耶說。

塞內加爾水域中的大多數表層小魚以大規模魚群的形式在摩洛哥和獅子山之間遷徙,它們佔塞內加爾蛋白質消費量的85%。專家表示,這些魚群在遷徙的路上會遭到數百艘工業拖網漁船的捕撈,其中至少一半漁船為中國人所有。

2012年,塞內加爾不再向捕撈這些小魚的外國拖網漁船頒發執照。不過其鄰國拒絕仿效這種做法。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說法,茅利塔尼亞的大多數船隊屬於中毛合資企業,該國擁有20家將海洋生物研磨成出口動物飼料的,還有20家魚粉廠處於規劃階段。魚粉廠

保護海洋有時意味著向中國說不,而中國正在慷慨地為非洲各地的提供資金。基礎設施建設

塞內加爾海洋研究所前所長桑巴博士(Dr.Samba)表示:「當中國人正在為你建設公路時,你很難對中國說不。」

此外,由於缺乏透明度,該國與中國的捕魚協議也處於保密狀態。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漁業經濟研究組主任表示:「這裡面隱藏著腐敗。有時,中國人通過行賄獲得捕魚權,而這筆錢並沒有擴散到整個社會,因此人們正在遭受雙重打擊。」拉希德·蘇邁拉(RashidSumaila)

對於中國大型漁船隊正在導致魚類資源瀕臨枯竭的指控,北京方面已經產生了警覺。

中國政府表示,他們正在積極減少燃油補貼。根據一位漁業官員的說法,到2019年,燃油補貼將被削減60%。而且他們正在推進立法,要求在中國製造的所有遠洋船隻向政府登記,以實現更好的監督。

漁業局副局長劉新中在北京表示:「在任何地點隨心所欲捕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需要按照規則捕魚。」

他補充說,對於中國漁業實踐的批評有時存在誇大的嫌疑。在他看來,中國船隻前往非洲只是為了應對發達國家由於縮減船隊規模而形成的海產食品需求缺口。

「人們會找到我問:『如果中國人不捕魚,美國人到哪裡去吃魚呢?』」劉新中說。

在喬爾街市上賣魚的女人。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在喬爾,捕魚量的減少已經導致這座小鎮的三家製冰廠關門,第四家製冰廠也只能勉強維持。在小鎮的主碼頭,婦女們會走進海浪之中,以迎接來到的皮洛格。在這裡,人們對魚類的競爭變得非常激烈。

68歲的採購員尚特·卡馬拉(SénteCamara)表示:「我們曾經擁有碩大的石斑魚和金槍魚。現在,我們卻在為幾條沙丁魚爭來爭去。」如果運氣好,她一天可以賺到20美元;如果運氣不好,她還會虧錢。「未來極其黯淡,」卡馬拉說。

為了有所收穫,漁民們不得不前往更遠的地方。如果發動機熄火或者夏末的暴風雨來襲,他們還會有生命危險。有時危險來自大型拖網漁船,這種船隻的出現可以輕鬆掀翻一艘皮洛格。

在喬爾市巨大的戶外燻魚中心,魚類短缺的跡象很明顯。過去,架子上堆積著黃尾沙丁魚,下面是冒煙的粟稈。現在,許多架子已經空了。

49歲的達巴·姆巴耶(DabaMbaye)是這裡的少數工作人員之一,他表示,燻魚工現在已經無法與魚粉廠競爭了。

「他們什麼也沒給我們留下,我們沒有能力阻止他們。現在,我們只能去打撈幼魚,這就像是闖進一所房子,將所有孩子殺掉一樣。如果你這樣做,這個家庭最終就會消失,」姆巴耶女士說。

喬爾市的五百名婦女從事著醃製、烘烤和風乾鯖魚、鯷魚和沙丁魚的全職工作。圖片版權:SergeyPonomarev/《紐約時報》

翻譯熊貓譯社Harry劉清山

題圖來自WikimediaCommons

2017THENEWYORKTIMES

相關焦點

  • 美國正在經歷越來越嚴峻的過度捕撈
    該報告追蹤的魚種包括美國境內主要的商業捕撈魚種,同時也包括廣大休閒垂釣愛好者偏愛的目標魚種。如果其中某一類魚種被捕撈的頻率或者數量過高時,在結合對其野外種群數量等多方面的參考,如果確實超出了可持續捕撈的範圍,就會被列入過度捕撈名單中。
  • 2016FAO全球漁業報告:全球過度捕撈的重災區竟然在這裡!
    議程表明,通過漁業和水產養殖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從而確保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陸地食品從狩獵採集到農業生產,水產食品從野生捕撈到水產養殖!2014年全球水產養殖產品消費總量首次超過野生捕撈水產品消費總量,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對合格食用魚的需求,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勢在必行,當然,這是具有挑戰性的。
  • 破解捕撈漁業中過度捕撈及非法捕撈難題的幾點建議
    &nbsp過度捕撈和非法捕撈問題為何難解?其中固然有廣大群眾的法律和環保意識差、水域的複雜布局、違法作案隱蔽性強造成的案件查處難等因素,關鍵一點是沒有科學確定「漁權」,沒有建立一個科學的資源配置、利益分配機制、漁民的權利和義務沒理順。
  • 研究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 全球漁業正在萎縮
    在羅格斯大學的帶領下,該研究表明,自1930年以來關鍵漁業人口至少下降了4%,某些地區的該行業從業人數下降幅度高達35%。 經濟魚類種群不僅對全世界從事漁業的5600多萬工人至關重要,而且還為依賴海產品的世界部分地區提供必要的營養,例如沿海地區的發展中國家。
  • 歐盟過度捕撈殃及非洲漁業 擬建新型合作關係
    來自歐洲的大型商業漁船及其使用的現代化捕魚設備正在造成肯亞沿海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威脅肯亞的漁業資源。圖為肯亞沿海拉穆群島拉穆鎮的漁民卡休(右)和桑伯在自己的漁船上。新華社發歐盟在非洲國家沿岸海域的過度捕撈激起非洲國家強烈不滿。
  • 過度捕撈,全球近九成漁場資源告急!
    全球人口增長推動魚類需求,使漁業資源面臨過度捕撈、走向枯竭的困境。聯合國表示,全球有近九成漁場處於捕撈頂限、或過度捕撈。
  • 過度捕撈使海洋大型魚類數量減少三分之二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漁業捕撈強度日益加劇,但是捕撈量卻只能維持既往水平甚至有所降低,這表明人類為了提供海產食品,可能已經在海洋中竭澤而漁了。  威利·克裡斯滕森(Villy&nbspChristensen)是地處加拿大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中心的教授,他介紹說,像鱈魚、金槍魚、鯰魚等體型較大的魚類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種群數量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二,因而與此同時,鳳尾魚、沙丁魚還有香魚科的小海魚數量卻急劇增長。  克裡斯滕森剛剛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度會議上發表了相關研究。
  • 人類的過度捕撈對海洋影響有多大?新的海洋地圖已給出了答案
    民間總是流傳著一個說法:愛吃魚的孩子聰明。這個說法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研究數據表明,魚肉不僅美味而且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智力發育,尤其是深海的魚肉營養價值更高。然而,生活中我們吃到的魚有一半以上是來自海洋捕撈的。
  •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為保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香港水域由去年12月31日起禁止拖網捕撈。
  •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
    廣州漁民聚集的九沙尾,一輩子打漁為生的漁民老陳告訴記者,珠江口現在很少能打到價值高的魚,撒網下去基本上捕上來的都是清道夫等外來物種魚類,也只有這些對汙染水體適應能力強的魚能在珠江口生存。珠江口昔日常見的棘頭梅童魚、鳳鱭、銀鯧、白姑魚、龍頭魚、大黃魚、獅頭魚等難覓蹤影。  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萬煥通今年表示,昔日洄遊珠江口的遠海魚蝦,近年來洄遊量減少。
  • 近海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等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陳雪忠說道,再加上灘涂因圍海造地而消失,上述因素都對近海漁業資源造成威脅。  提前一個多月開漁的南海海區也不容樂觀。廣東省一位從事近岸捕撈的船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本地許多傳統漁場已經滅絕了,四大魚種(馬鮫魚、帶魚、大黃魚、小黃魚)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
  •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2012-02-07 09: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聯合早報網,已導致全球32%的漁業資源枯竭。但如果這些資源恢復元氣,全球漁業每年將可增加500億美元收入。&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日前發表報告說,過度捕撈、陸地上的農業和工業汙染,以及珊瑚礁和紅樹林等棲息地遭破壞,都對漁業資源產生負面影響。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上海的生活汙水都沒法實現100%的處理率,更不要說其他沿海、沿江中小城市了。」陳雪忠說道,再加上灘涂因圍海造地而消失,上述因素都對近海漁業資源造成威脅。  提前一個多月開漁的南海海區也不容樂觀。廣東省一位從事近岸捕撈的船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本地許多傳統漁場已經滅絕了,四大魚種(馬鮫魚、帶魚、大黃魚、小黃魚)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當人類的索取超過了海洋能夠負載的限度時,海洋的漁業資源就開始逐漸萎縮,最終走向滅絕的結果。近年來,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世界漁業生產的發展速度很快,很多漁區產生了過量捕魚的現象。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過度捕撈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嚴重後果:1992年,加拿大紐芬蘭島的漁業完全崩潰,漁民在整個捕魚季沒有抓到一條鱈魚。這是當地漁業部門縱容過度捕撈的後果。
  •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還是在現有資源可承載的範圍內...
    X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還是在現有資源可承載的範圍內?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全世界範圍內常見海鮮物種生物量急劇減少
    圖片來自網絡2020年7月9日,一項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德國亥姆霍茲基爾海洋研究中心和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新研究稱,在全世界範圍內,魚市場上一些常見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數量正在急劇下降,包括羅非魚、普通章魚和粉紅鳳凰螺。
  •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        瀏覽量: 275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環保人士警告說,西非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之間的海洋生態區由於過度捕撈
  • 聯合國報告:全球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0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捕魚數量已逼近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極限值,約90%的野生魚類正面臨過度捕撈。據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每半年發布一次的全球漁業狀況報告指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魚過度捕撈狀況惡化了至少3倍;40%的鮪魚等暢銷產品正遭受不可持續捕撈。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部門負責人巴朗熱說,地中海、黑海等海域的過度捕撈率約為60%,「尤其令人擔憂」。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蘇格蘭附近海域的鱈魚種群在上世紀70年代曾一度繁榮,自本世紀起卻已無法維持之前大規模的捕撈量。 魚,是全球約40%人口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漁業,是全球2.6億人賴以生存的保障。從智人徒手捕魚,到如今的遠洋深海拖網,人類從未有一刻停止過對漁業資源的開發。
  • 大眼金槍魚遭過度捕撈 大西洋漁業國商討對策
    大眼金槍魚遭過度捕撈 大西洋漁業國商討對策趙曼君最新研究顯示,大眼金槍魚近年來遭到嚴重過度捕撈,資源瀕臨枯竭。塔克說:「總之,入海捕撈的船太多,魚太少。」  科學家在報告中警告,大眼金槍魚現存數量不及它「可持續捕撈量」一半。除非大幅縮減捕撈量,這一魚類的種群數量可能會在10至20年內「急劇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