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2020-11-23 中國水產養殖網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        瀏覽量: 275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環保人士警告說,西非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之間的海洋生態區由於過度捕撈,漁業資源已經嚴重衰退,正處於崩潰的邊緣。
&nbsp&nbsp&nbsp&nbsp有研究表明,該地區鱈魚等6種深水大型魚類正瀕臨滅絕。漁業資源的衰退對塞內加爾60萬漁民的生計造成了嚴重威脅。喀麥隆擁有1.5萬平方公裡的大陸架及400萬公頃的內水,每年的漁業產量只有15.7萬噸,而需求卻達到30萬噸。2011年,喀麥隆的漁業進口量達到20萬噸,2010年為15萬噸。預計2012年的進口量將繼續增長。喀麥隆公共利益保護協會(ACDIC)將漁業產量的不足歸咎於外國漁船的不當行為,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漁船。ACDIC主席Albert&nbspNjonga表示,中國等外國的漁船不顧政府部門的多次警告,仍在使用網目很小的雙拖網進行作業,更有甚者還進入到了當地漁民的專屬水域捕撈。此外,這些外國漁船在喀麥隆市場上只銷售規格較小的魚,而將規格較大的魚類運往歐洲。
&nbsp&nbsp&nbsp&nbsp絕望而走投無路的漁民開始使用農藥等化學試劑捕魚。在塞內加爾,由於過度捕撈,工業和手工業的捕撈活動已經趨於停滯,而炸藥、雙拖網等破壞性的捕撈方式逐漸蔓延。達喀爾海洋研究中心認為,政府部門無視科學建議、執法不力、給外國漁船違規發放許可證等直接加劇了漁業環境的惡化。該中心數據部門的負責人Anis&nbspDiallo表示,研究中心正在對一些資源量急劇下降的種類進行監測,但政府決策部門卻一直置若罔聞。針對於此的科學建議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包括對瀕臨滅絕的物種實施全面禁漁;恢復漁業資源的生物養護計劃等。
&nbsp&nbsp&nbsp&nbsp幾內亞灣地區漁業委員會(COREP)警告說,漁業資源的衰退將威脅西非地區的糧食安全,數百萬人口的收入和生存面臨危機。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NEPAD)的漁業高級顧問Sloans&nbspChimatiro建議對外國漁船的活動進行嚴密監視;使用衛星及高速巡邏艇等手段打擊未經申報的漁業活動;嚴厲懲處執法官員的腐敗行為;建立大型的海洋保護區;重新審視歐盟的漁業補貼。這些建議的實施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確保執行,不然即使制定了一些規則也容易被忽視。當前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完全是懼於挑戰現狀。達喀爾海洋研究中心主任Hamet&nbspDiadhiou表示,漁業具有廣泛的社會經濟內涵。一旦禁漁等措施得到實行將引發漁民的不滿,甚至是社會的動蕩。這可能是一些科學建議遲遲得不到實施的真正原因。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歐盟過度捕撈殃及非洲漁業 擬建新型合作關係
    自2月份以來,綠色和平組織持續抗議歐盟大型拖船在西非海域過度捕撈;塞內加爾總統薩勒4月在就職典禮上發誓要與非法捕撈作鬥爭;西非地區6000名漁民已籤署漁業持續發展申訴書……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的《世界漁業資源狀況回顧》報告指出,必須對過度捕撈進行監管。
  • 墨西哥漁業資源出現過度捕撈
    墨西哥《改革報》12月10日報導,墨西哥漁業資源捕撈過度,導致沙丁魚、金槍魚和對蝦數量減少。根據墨西哥全國漁業委員會數據顯示,從1990年到2011年,沙丁魚和金槍魚的捕撈量已經分別減少27%和18.5%,雖然對蝦的捕撈量增加了23.2%,但實際上只是因為對蝦養殖量增加,墨西哥CAMPECHE等近海地區對蝦已經基本消失。
  • 過度捕撈,全球近九成漁場資源告急!
    全球人口增長推動魚類需求,使漁業資源面臨過度捕撈、走向枯竭的困境。聯合國表示,全球有近九成漁場處於捕撈頂限、或過度捕撈。
  • 近海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等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在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水產品產量和貿易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捕撈能力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近兩個月來,隨著南海、東海、黃海次第結束伏季休漁期,近海漁民渴望漁獲量能夠實現媲美糧食產量的「八連增」局面,但顯然,中國近海海洋捕撈量已經連續多年處於「零增長」,更有多個海區的專家和船長預言,受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兩大「元兇」影響,今年出海將維持薄利甚至出現虧損。
  • 破解捕撈漁業中過度捕撈及非法捕撈難題的幾點建議
    如果我們按照產出地來確定「漁權」、進行利益分配、誰捕撈誰得利的話,那些處於水域上遊地區、淺水區的捕撈漁民就註定要年年顆粒無收,而處於水域下遊地區、深水區的漁民則是年年滿船滿倉的豐收。這對於上遊地區、淺水區的漁民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我們不能抹殺這些地區對漁業貢獻:沒有上遊之水和上遊之魚,何來的下遊漁業大豐收?但如果不這樣,又該如何進行利益的再分配、使上遊地區、淺水區的漁民也能分享到利益?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在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水產品產量和貿易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捕撈能力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近兩個月來,隨著南海、東海、黃海次第結束伏季休漁期,近海漁民渴望漁獲量能夠實現媲美糧食產量的「八連增」局面,但顯然,中國近海海洋捕撈量已經連續多年處於「零增長」,更有多個海區的專家和船長預言,受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兩大「元兇」影響,今年出海將維持薄利甚至出現虧損。
  •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還是在現有資源可承載的範圍內...
    X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 有1個回答 王昱珩 2018-04-26 壞消息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90%的漁業資源都已經被過度開發或完全開發
  • 愛吃魚的中國人正在全世界範圍內過度捕撈,這對全球漁業都沒好處
    東部根據的數據,過度捕撈正在耗盡全球的海洋漁業資源,全球90%的漁場已經被捕撈一空或者面臨崩潰。從西白令海的,到佛羅裡達海岸捕撈紅鯛魚的,破壞生態平衡的捕撈作業威脅著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民的生計,專家們指出,這些人依靠海洋才能獲得口糧和收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俄羅斯捕撈帝王蟹的漁民墨西哥漁船塞內加爾漁民和他們貧瘠的魚獲。
  •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2015-10-29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由於水質原因,珠江口漁業資源日益萎縮。廣州漁民聚集的九沙尾,一輩子打漁為生的漁民老陳告訴記者,珠江口現在很少能打到價值高的魚,撒網下去基本上捕上來的都是清道夫等外來物種魚類,也只有這些對汙染水體適應能力強的魚能在珠江口生存。珠江口昔日常見的棘頭梅童魚、鳳鱭、銀鯧、白姑魚、龍頭魚、大黃魚、獅頭魚等難覓蹤影。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過度捕撈已導致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孫聞)22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
  •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2012-02-07 09: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聯合早報網150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聯合國一份報告說,多年來的過度捕撈和沿海地區管理不當
  •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為保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香港水域由去年12月31日起禁止拖網捕撈。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
    2006年,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的調查報告給出了如下數據:全球範圍內的魚類資源中,52%被完全開發;20%被適度開發;17%被過度開發;7%被基本耗盡;1%正在從耗盡狀態中恢復。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能體驗到「過度捕撈」帶來的壓力。大黃魚、小黃魚曾經是我國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它們曾經與帶魚、烏賊並稱為我國近海的「四大海產」。
  • 土耳其因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漁業資源開始萎縮
    土耳其因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漁業資源開始萎縮2014-02-12 11: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路透中文網        瀏覽量: 2345 次 我要評論 路透伊斯坦堡2月10日(記者&nbspAli&nbspMorrow)&nbsp-「魚餅!魚餅!」
  • 2016FAO全球漁業報告:全球過度捕撈的重災區竟然在這裡!
    中國作為水產第一大國,面臨著諸多問題,目前我國漁業資源已進入嚴重衰退期,我國近海資源隨著持續高強度的捕撈,野生魚類資源已越來越少;水產養殖業又發展較快,內陸和近海的漁業養殖越來越多1974年以來,全球魚業資源捕撈趨勢根據1974年至2013年的全球漁業資源捕撈趨勢,可持續漁業資源的水平已經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從1974年的90%下降到2013
  • ...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
    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還有就是各國現在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圖)
    2006年,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的調查報告給出了如下數據:全球範圍內的魚類資源中,52%被完全開發;20%被適度開發;17%被過度開發;7%被基本耗盡;1%正在從耗盡狀態中恢復。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能體驗到「過度捕撈」帶來的壓力。大黃魚、小黃魚曾經是我國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它們曾經與帶魚、烏賊並稱為我國近海的「四大海產」。
  • FAO發布世界漁業報告,過度捕撈有所反彈
    文章轉載自:UCN國際海產資訊,作者:María Feijóo,編譯:胡路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6月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世界漁業與水產養殖狀況》(SOFIA)報告。
  • 過度捕撈:我們的後代還能吃到海鮮嗎?
    過度捕撈:我們的後代還能吃到海鮮嗎?,如今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漁業結構完全變化,優勢經濟魚種崩潰式退化。南海:捕撈強度遠超負荷資源相對較好的南海海域同樣面臨著遠超負荷的捕撈量和捕撈強度。特別是南海北部區域,捕撈強度已經是最適捕撈強度的3倍左右,漁獲大部分由小型魚類以及低價值種類構成。「掃海式」捕撈將給漁業資源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