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已導致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2020-11-23 央視網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孫聞)22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目前處於嚴重衰退狀態的魚類包括: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紅娘魚、黃姑魚、鱈魚、鰩類等,只有中小型的中上層魚類和頭足類尚可捕撈。

    報告稱,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20年時間裡,中國海洋捕撈量持續增長。從1997年開始,海洋捕撈量一直穩定在1400萬噸左右。而據專家估算,中國近海漁場漁業資源每年可捕撈量大約為800萬噸。長期巨大的捕撈量是以捕撈幼魚資源和營養層級低的劣質魚種實現的,這種捕撈已經導致了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這種退化表現在漁業資源數量結構上為主要魚類個體變小,低齡魚比例增加,魚類性成熟提前,漁業資源已經變成低層次和低營養級。

    報告認為,傳統經濟魚類在中國海洋生態系統營養結構中處於關鍵的位置,關鍵物種數量銳減必然會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其他種類的組織結構。

    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劉容子研究員表示,要扭轉這種局面,需要相關部門下決心壓船減船,嚴格控制捕撈量,杜絕「休漁三月,一天捕光」的現象。

責編:馮曄

相關焦點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
    黃魚見證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很容易理解,反而很難做明確的定義。專門探討這個問題的網站「過度捕撈網」(overfishing.org)給出的簡單定義是:捕撈超過系統能夠承擔的數量的魚,使整個系統退化。捕魚活動捕撈了太多的某種魚類,讓它們的數量不足以繁殖和補充種群數量。
  • 近海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等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在同一期間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上,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趙利民表示,隨著海洋開發進程加快,漁民失水、失塗問題不斷增加;持續增加的海洋捕撈產能,導致漁獲物小型化、低值化趨勢明顯;海洋漁業設施裝備、標準化、信息化等水平仍較落後,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高;漁業組織結構總體上仍呈「低小散弱」特徵,市場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圖)
    專門探討這個問題的網站「過度捕撈網」(overfishing.org)給出的簡單定義是:捕撈超過系統能夠承擔的數量的魚,使整個系統退化。捕魚活動捕撈了太多的某種魚類,讓它們的數量不足以繁殖和補充種群數量。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和10多年前相比,近海漁業資源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的影響很大,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國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不副實,退化得很厲害。
  •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
    近年來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管理局等機構對死亡白海豚的研究表明,其對海水中石油烴的富集已較嚴重。  南海水產研究所專家解釋,中華白海豚體內石油烴富集,同其棲息水體的石油汙染程度有聯繫。同時相對一般魚、蝦來說,珠江口海豚對石油烴可能有生物放大作用。海豚是肉食性的海洋動物,處在海洋食物鏈的高端,如果其棲息海域的魚類、蝦類受汙染,中華白海豚會更加危險。
  • 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使海洋失去生機 全球海洋救助方案出臺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近3/4的區域,蘊含13億立方千米水量。據統計,全世界12%的人口依靠漁業維生,人類從魚類和水產品中攝取的蛋白質佔動物蛋白攝取總量的17%,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為數以十億計的地球人群提供食物和生計。  然而,海洋在為人類提供各種資源的同時,卻面臨著過度捕撈、重要棲息地破壞以及環境汙染等諸多嚴重問題,海洋系統瀕臨崩潰的邊緣。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人類的過度捕撈對海洋影響有多大?新的海洋地圖已給出了答案
    正是因為漁業市場具有不可晃動的地位,才使得漁民捕撈的足跡遍及全世界。研究人員在2月23日的「科學」雜誌上報導說,據統計,在2016年商業捕魚海域面積佔了海洋總面積的55%,而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相比之下,地球上只有34%的土地被用於農業或放牧。
  •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2012-02-07 09: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聯合早報網150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聯合國一份報告說,多年來的過度捕撈和沿海地區管理不當
  • 歐盟過度捕撈殃及非洲漁業 擬建新型合作關係
    來自歐洲的大型商業漁船及其使用的現代化捕魚設備正在造成肯亞沿海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威脅肯亞的漁業資源。圖為肯亞沿海拉穆群島拉穆鎮的漁民卡休(右)和桑伯在自己的漁船上。新華社發歐盟在非洲國家沿岸海域的過度捕撈激起非洲國家強烈不滿。
  • 2016FAO全球漁業報告:全球過度捕撈的重災區竟然在這裡!
    中國作為人口第一的大國,海洋捕撈產量也位居第一名,2013年產量約1397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17%,2014年產量約1481噸,佔全球總產量18%。中國作為水產第一大國,面臨著諸多問題,目前我國漁業資源已進入嚴重衰退期,我國近海資源隨著持續高強度的捕撈,野生魚類資源已越來越少;水產養殖業又發展較快,內陸和近海的漁業養殖越來越多
  • 中國近海過度捕撈已持續20年
    近日韓國政府就決定要對中國漁船越界捕撈進行集中打擊。其實中國漁民近年來的越境捕撈行為多為無奈之舉,長年的過度捕撈使中國近海漁業資源越來越接近枯竭。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超出海洋承受能力的捕撈已持續20年。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的統計,中國現在是世界捕魚第一大國,且已經17年蟬聯世界第一。然而這個世界第一併不是件令別國多麼羨慕的事情。
  • ...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
    .請問南極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這兩種漁業都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的管理下開展。目前這兩種漁業雖然還未到「過度捕撈」的程度,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對南極生態帶來許多影響。目前,捕撈南極犬牙魚的漁船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紐西蘭等。南極犬牙魚又稱為「南極美露鱈」,位於南極食物鏈的上層,體型大,深受食客們的歡迎,價格昂貴,有「海中白金」的稱號,犬牙魚的高價使得許多漁船不惜鋌而走險開展非法捕撈活動。
  • 過度捕撈:我們的後代還能吃到海鮮嗎?
    ,如今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漁業結構完全變化,優勢經濟魚種崩潰式退化。東海:四大經濟魚類難覓蹤跡東海區域的捕撈強度是最適捕撈強度的3倍,實際捕撈量已經約是理論最大可持續捕撈量的兩倍。最主要的四大經濟魚類中,大黃魚和烏賊已難覓蹤跡,小黃魚和帶魚已經被嚴重過度捕撈,包括幼魚和低齡魚的過度開發。這四種主要經濟魚類佔總漁獲量比例從1950年代的63.7%降低到了1990年代的18.8%。
  • ...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
    .請問南極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這兩種漁業都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的管理下開展。目前這兩種漁業雖然還未到「過度捕撈」的程度,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對南極生態帶來許多影響。目前,捕撈南極犬牙魚的漁船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紐西蘭等。南極犬牙魚又稱為「南極美露鱈」,位於南極食物鏈的上層,體型大,深受食客們的歡迎,價格昂貴,有「海中白金」的稱號,犬牙魚的高價使得許多漁船不惜鋌而走險開展非法捕撈活動。
  •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還是在現有資源可承載的範圍內...
    X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        瀏覽量: 275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環保人士警告說,西非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之間的海洋生態區由於過度捕撈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 儘管所遭受的威脅日益嚴重,然而公海中的鯊魚仍幾乎未受到一絲保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鯊魚專家組副主席、鯊魚聯盟政策主管索尼亞•福特漢姆(Sonja Fordham)說,「大多數公海鯊魚在物種滅絕上的脆弱性,以及它們習慣的長途遷徙,這些都需要我們制定一系列國際性協調保護計劃。我們的報告引證了在各國水域及國際水域中鯊魚遭受的嚴重過度捕撈現象,並明確表明了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立即採取行動。」
  • 過度捕撈致野生魚銳減 部分種群出現滅絕跡象
    但你可能不知道,「四美」中的加吉魚、刀魚以及對蝦、黃花魚、梭子蟹等海產品,如今已很難尋到野生品種,充斥市面上的絕大多數都是「圈養」的人工養殖貨。   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近日發布的資料顯示,因為過度捕撈以及海水汙染等原因,我省近海47個主要捕撈品種,已有27種過度利用,6種嚴重衰退。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長江刀魚。張亨偉 攝 資料圖中新網1月21日消息,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鳳鱭和中華絨螯蟹的專項捕撈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