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在經歷越來越嚴峻的過度捕撈

2020-11-23 騰訊網

美國聯邦政府在今年的7月28日發布報告稱:美國國內過度捕撈魚類種群從2019年的23個,大幅擴大至46個,創下了該數據的歷史最高紀錄。美國自從上世紀經歷了包括鱈魚、鮑魚、旗魚等多種漁業資源的大衰退後,在漁業資源保護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而這份報告就是其中的一項成果。

負責該報告的是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該報告追蹤的魚種包括美國境內主要的商業捕撈魚種,同時也包括廣大休閒垂釣愛好者偏愛的目標魚種。如果其中某一類魚種被捕撈的頻率或者數量過高時,在結合對其野外種群數量等多方面的參考,如果確實超出了可持續捕撈的範圍,就會被列入過度捕撈名單中。

這份報告的跟蹤魚單中,一共有244個魚種,今年出來的報告就把其中的46種魚類列入過度捕撈的名單之中,而去年的這個數字是23,正好擴大了一倍。看起來數字有點「觸目驚心」,但是這實際情況,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

沙丁魚捕撈 圖片來源網絡

列舉幾個不冷門的魚種,這46個過漁的品種裡包括了,太平洋海域的沙丁魚,大西洋沿岸的藍魚(bluefish),緬因州沿岸的白長鰭鱈(white hake),以及喬治亞的冬季比目魚。

沙丁魚,在我們國內吃的不多,但是大家聽到的肯定不少,比如那個「臭名昭著」的鯡魚罐頭。這種小型的中上層「餌料」魚,其實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論滋味,它富含油脂,營養價值非常高,除了容易腐敗,有些小刺外,真的是一種絕佳的食物。因為產量高,價格便宜,是很多窮困地區人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鯡魚罐頭 圖片來源網絡

別看沙丁魚到處都有,但是基本全球的沙丁魚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過漁,因為它們是群集特性,成了現代漁業非常好的目標,集團作戰,非常容易通過電子設備發現,漁船過去,拖網一個照面就全殲了,它們在自然界中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對抗掠食者,現在好了,碰上人類反而成了災難。

這藍魚是美國人非常鍾愛垂釣的魚種,長得一副尖牙,爆發力和口感都非常好,深受老美的喜愛。緬因州也曾坐擁全球最頂級的鱈魚漁場——紐芬蘭,無奈上世紀的瘋狂勁頭沒有成功剎車,跟加拿大一起,把大西洋鱈魚、黑線鱈、大西洋黃蓋鰈等主力魚種都給捕絕了,至今都沒有恢復過來。

白長鰭鱈 圖片來源網絡

現在像白長鰭鱈這樣碩果僅存的一些小眾魚種也開始面對威脅了,還有就是美國特別愛吃的喬治亞的冬季比目魚,確實讓很多美國人感到意外,他們應該是對自己國家的漁業資源保護比較有信心的。

當然,也有好消息。兩種魚曾經過度捕撈的魚種,因為保護得當,被宣布種群重建成功的。美洲擬庸鰈(American plaice)和南加州海域的光滑平鮋(cowcod)。

光滑平鮋(cowcod)

一般來說,美國的漁業資源保護相對來說是較好的,特別是在阿拉斯加海域。但不得不說,美國也是個人口大國,對魚類的消費量是非常大的,雖然每年有大量的進口魚類進入美國市場,但是因為貿易糾紛,從中國進口的魚類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比如羅非魚,這種平價的魚類,就頗受美國人民的喜愛,國內經濟不景氣,勢必會影響到美國人的餐桌和生活。

七月份的時候,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公告稱,政府將陸續從國內採購725.8萬磅的阿拉斯加狹鱈魚類產品,採購金額為2000萬美元,用來提供給國內的食品和營養服務部分,用做福利食品發放。可見美國當局也知道美國人民「缺魚」。

狹鱈魚

因為疫情關係,美國國內的失業率一度非常之高,很多家庭不得去領取食物補助。作為擁有號稱千萬級別的垂釣愛好者,很多賦閒在家的美國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垂釣愛好者,現在又正值美國國內三文魚的洄遊季,很多釣魚人估計都帶著目的出發去釣魚了,魚帶回家就是純天然的野生食材,也許還能出售換錢。

雖然,這群龐大的垂釣愛好者對魚類資源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但是整體而言,如果單獨靠垂釣的話,是很難對某一魚種造成致命的打擊的,也許,美國的過漁,很大程度上還是在於自然資源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捕撈後,正在慢慢顯露出疲態,也許,他們很多所謂的漁業保護,其實遠沒有到達可持續捕撈。

相關焦點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捕魚人唯一的擔憂便是購買者太多,鱈魚卻越來越少。 蘇格蘭附近海域的鱈魚種群在上世紀70年代曾一度繁榮,自本世紀起卻已無法維持之前大規模的捕撈量。 魚,是全球約40%人口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漁業,是全球2.6億人賴以生存的保障。從智人徒手捕魚,到如今的遠洋深海拖網,人類從未有一刻停止過對漁業資源的開發。
  • 過度捕撈使魚快速進化:漏網之魚越來越多
    8月1日,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由於過度捕撈導致魚類快速進化的基因變化。康奈爾大學保護基因組學教授尼娜·奧夫加德·瑟基爾森說:「普遍認為進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需要數千年的時間過度發展,但事實上,進化可以非常迅速地發生。」「在大量開採的魚類中,往往都會捕撈體型較大的魚。
  • 過度捕撈使海洋大型魚類數量減少三分之二
    過度捕撈使海洋大型魚類數量減少三分之二2011-02-25 08: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        瀏覽量: 7158 次 我要評論   近日有科學家稱,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全世界海洋裡的大型掠食性魚類變得越來越少,過去一百年來數量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而體型較小的魚類則繁衍興盛
  • 中國近海過度捕撈已持續20年
    近日韓國政府就決定要對中國漁船越界捕撈進行集中打擊。其實中國漁民近年來的越境捕撈行為多為無奈之舉,長年的過度捕撈使中國近海漁業資源越來越接近枯竭。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超出海洋承受能力的捕撈已持續20年。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的統計,中國現在是世界捕魚第一大國,且已經17年蟬聯世界第一。然而這個世界第一併不是件令別國多麼羨慕的事情。
  • 歐盟過度捕撈殃及非洲漁業 擬建新型合作關係
    來自歐洲的大型商業漁船及其使用的現代化捕魚設備正在造成肯亞沿海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威脅肯亞的漁業資源。圖為肯亞沿海拉穆群島拉穆鎮的漁民卡休(右)和桑伯在自己的漁船上。新華社發歐盟在非洲國家沿岸海域的過度捕撈激起非洲國家強烈不滿。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
    黃魚見證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很容易理解,反而很難做明確的定義。專門探討這個問題的網站「過度捕撈網」(overfishing.org)給出的簡單定義是:捕撈超過系統能夠承擔的數量的魚,使整個系統退化。捕魚活動捕撈了太多的某種魚類,讓它們的數量不足以繁殖和補充種群數量。
  • 過度捕撈已導致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孫聞)22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
  • 過度捕撈,全球近九成漁場資源告急!
    全球人口增長推動魚類需求,使漁業資源面臨過度捕撈、走向枯竭的困境。聯合國表示,全球有近九成漁場處於捕撈頂限、或過度捕撈。
  • ...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
    X 你好,水哥.我對過度捕撈比較重視.請問南極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
  • 科學家警告稱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物銳減
    新華網華盛頓11月3日電 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文章稱,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警告說,由於過度捕撈和工業汙染,海洋生態環境正遭到嚴重破壞。如果不採取治理措施,到2048年,魚類很難在海洋中捕撈到,海產品在市場上再難以見到。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從愛知到昆明|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捕魚人唯一的擔憂便是購買者太多,鱈魚卻越來越少。蘇格蘭附近海域的鱈魚種群在上世紀70年代曾一度繁榮,自本世紀起卻已無法維持之前大規模的捕撈量。魚,是全球約40%人口的主要動物蛋白來源。漁業,是全球2.6億人賴以生存的保障。從智人徒手捕魚,到如今的遠洋深海拖網,人類從未有一刻停止過對漁業資源的開發。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圖)
    雖然我們每個人距離海洋漁場有千百裡的距離,但過度捕撈的後果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到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其中起到或好或壞的作用。  黃魚見證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很容易理解,反而很難做明確的定義。
  • 美媒:過度捕撈建度假村讓中國傳統漁村瀕臨消失
    這裡的村民一直堅持在世代相傳的地點捕撈,住在海草房裡。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26日刊登題為《漁業困境下,中國傳統漁村的生存危機》的報導稱,現在,魚鳴嘴卻瀕臨消失。汙染、過度捕撈和由全球變暖帶來的海洋溫度的不斷上升,摧毀了這裡的漁業資源。當地政府一心想提振地方經濟、減少對陳舊產業的依賴,於是對捕撈進行限制,要求明年將這個村子拆除,用以建造一座豪華度假村。
  •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過度捕撈 瀕危程度堪比熊貓
    但是,由於過度捕撈,太平洋地區的金槍魚產量急劇減少,而在一些商人眼裡,稀缺的資源正式他們從市場裡撈金的大好時機。在墨西哥南部的海灣地帶,金槍魚漁場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漁民捕撈大量金槍魚幼魚,將其放入網箱養大後再高價出售。
  • 直布羅陀海峽海鯛受到過度捕撈影響
    據悉,過度捕撈對直布羅陀海峽的黑斑海鯛(Pagellus bogaraveo)種群產生了強烈的負面影響。黑斑海鯛是西班牙菜中常見的一種魚類。但多年來,海鯛數量經歷了明顯的變化,甚至達到了崩盤的程度。   1983年至2016年間,一個由西班牙和摩洛哥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分析了該物種數量變化與漁業產生的環境或人為參數之間的關係。這項發表在《海洋系統雜誌》上的研究,使人們相信其種群數量大幅下降的原因就是過度捕撈。
  • 破解捕撈漁業中過度捕撈及非法捕撈難題的幾點建議
    :萬年縣水產局        瀏覽量: 9480 次 我要評論 過度捕撈、非法捕撈是捕撈漁業生產中一大頑疾,嚴重破壞漁業生態、影響漁業生產,成為困擾捕撈漁業持續發展的攔路之虎。
  • 過度捕撈威脅亞馬遜珍稀魚類(圖)
    由於近年來過度捕撈,生活在亞馬孫流域的許多珍貴魚類數量正在悄然減少。  詹姆斯是剛加入2004年中新藥業中國亞馬孫科學考察隊的巴西科學家,主要工作是對亞馬孫流域的水生資源進行綜合研究。他向記者介紹,黑河是亞馬孫流域的重要支流,水質好,水產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黑河生活著750種魚類,其中有408種為黑河所獨有。
  • 過度捕撈危及深海魚類
    過度捕撈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 日前,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以及海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生活在海床附近的深海魚類能起到自然積碳作用,而過度捕撈不僅會引起海產類漁業物種滅絕,而且對全球變暖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研究顯示,中層海水魚類、水母以及章魚等頭足類動物常常會在短時間裡浮遊到海水表面進食,然後重新潛遊至海水深處,而它們又為深海魚類提供了食物來源。
  • 海洋魚類被過度捕撈令世界付出高昂代價
    路透溫哥華9月14日電(記者 Allan Dowd)---據周二公布的一系列研究,幾十年來的過度捕撈給世界食品業帶來的收入損失已經數十億美元計,由此導致的漁業資源減少也削弱了窮國抗擊營養不良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