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裡格姆揚大學地質學教授Britt正在檢查一個古老的彎龍骨頭上的蟲咬痕跡。
浙江在線09月03日訊有一些小蟲子最近騷擾到了方大媽家。別看蟲子只有小米粒般大小,可是每天都會從家裡的角角落落裡掃出一大堆,看著忒肉麻。
掃完後,方大媽還不放心,戴上老花鏡,拿來放大鏡,對著簸箕裡的垃圾看了又看,她得確認一下,這些傢伙是不是還死賴著不走。
「前些天,連床上都有發現,嚇得我每天要掃10多次地。」方大媽說,掃了兩三天後,蟲子已經不多了。
蟲屍後來被送到了浙江大學昆蟲研究所。城市昆蟲研究中心教授莫建初一看,「這不是皮蠹麼。這蟲子很難治,比德國小蠊還要難弄。」
家裡來了不速客
方大媽今年75歲,住在海潮新村。老伴王大伯76歲。趕到她家時,方大媽正在臥室裡清掃,簸箕里舖著薄薄一層塵土。「喏,這蟲子要用這玩意才看得清楚。」方大媽遞了一面放大鏡過來。
蟲子頭尾呈黑色,身體黃白相間,布滿細密的毛。身子兩側有許多細小的腳,爬行速度很快。
最初發現這些蟲子是在8月31日。「早上起床整理床鋪時,發現老頭子枕頭上有兩個小黑點,拿來放大鏡一看,居然是活的,還在那裡爬,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方大媽趕緊來了個大掃除,結果在臥室裡掃出百來只,死的活的都有。
「想想就渾身發癢。」方大媽乾脆換掉了所有的被褥。前天,方大媽又掃了「一天」的地。「還有不少,墊在臥室裡櫥櫃下的地毯邊掃出不少,客廳裡倒是不多。」方大媽說,這兩天,她和老伴一起床就檢查床鋪,晚上睡覺前也要仔仔細細看一遍,搞得神經緊張。
皮蠹比小蠊還難對付
莫建初,博士,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為城市昆蟲學、昆蟲毒理學與害蟲綜合治理。
「這個叫皮蠹,『戶樞不蠹』的蠹。這類蟲會蛀蝕很多東西,比德國小蠊更難防治。」莫教授說,皮蠹是一種常見的害蟲,繁殖能力很強,全世界約有1000種,我國約100種,幾乎所有的皮蠹都是貪吃鬼。
比如分布在我國南方諸省的白腹皮蠹是生皮張、乾魚、魚粉的大害蟲;遍及中國各省區的鉤紋皮蠹與遍及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擬白腹皮蠹是生皮張與蠶繭的大敵;花斑皮蠹具有肉食性兼植食性,與中華圓皮蠹、紅圓皮蠹等同樣是毛織品、皮毛等的主要害蟲;黑皮蠹是危害穀物等貯藏品非常普遍的種類;此外,谷斑皮蠹已被國際上列為重要檢疫對象。
從方大媽家帶去的蟲子都是幼蟲。莫教授說,成蟲有角質的硬殼,會飛。所以,有時候好端端一件衣服,莫名其妙冒出小口子,看上去好像是被鉤破了一樣,其實就是這些蟲子吃的,不過它們不咬人。
皮蠹很難消滅。「門窗全封閉,用燻蟑煙炮起碼燻24小時,但這樣也不一定能除乾淨。因為它小,可以鑽到地板縫、地毯纖維、床單被褥、衣服角落這些角落裡。」莫教授說。
皮蠹跟恐龍有什麼關係
參觀過恐龍化石的很少會有人問,為什麼白堊紀時代有這麼多恐龍,而現在挖出的化石卻少得可憐,尤其是整具完整的化石?
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之一,可能與小小的皮蠹有關。美國猶他州普羅沃市布裡格姆揚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去年在對產自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數千具恐龍化石進行研究後發現,有一種叫皮蠹的甲蟲——特別是白腹皮蠹——曾經吃掉了大量腐爛的恐龍。
這樣的推測是有依據的,研究人員在一些恐龍骨骼化石上發現了奇怪的斑紋,這些化石標本上的碎屑斑紋與皮蠹在同時期的樣品上留下的痕跡完全一致。隨後,研究人員分析了5000多具被皮蠹幼蟲和其他昆蟲食用過的化石標本,得出結論「大約有1/8的化石都曾被昆蟲破壞過。」
莫教授說,皮蠹並不是一無是處。這些土褐色的甲蟲,在家裡則被認為是一大害蟲,因為它們總是吞食毛皮、衣服和穀物,將排洩物弄滿抽屜和食櫥。但對一些博物館來說,皮蠹甲蟲常被科研人員用來清理骨頭標本,因為科研人員很難在不損壞標本的情況下來清理那些標本的細小部分。
皮蠹引發的馬王堆猜想
上世紀末,我國地質學教授、史前考古研究員劉興詩參觀完馬王堆漢墓後,發現了一樁趣事:據載,在隨葬的白茅草和絲織衣服中,發現有鉤紋皮蠹的成蟲和幼蟲。
劉興詩提出問題:原產美洲、一個世紀前才傳入英國的鉤紋皮蠹,怎麼會出現在2100年前的漢墓?
假如這是真的,是否表明早在漢代,就有無名的中國航海家到達過美洲,把原產美洲的鉤紋皮蠹帶回中國,夾存在了馬王堆老太太的衣服裡?
另外一個問題是鉤紋皮蠹的原產地,是否僅限於北美洲?它會不會是中國的原產,還是像葡萄、西紅柿一樣,都是後期傳入的舶來品?
馬王堆漢墓裡的鉤紋皮蠹的來源目前沒有結論。不過從馬王堆漢墓封閉嚴密,那位沉睡兩千多年的老太太開棺時面色如生,鉤紋皮蠹的殘骸並非在表面,而是夾藏在衣服裡,應該不會是後期侵入。當然,真相究竟如何,需要進一步論證。
對付家庭害蟲兩大招
「見光死」
和「洗刷刷」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生活中遇到最多的害蟲是蟑螂、老鼠等等。但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目前居民家中發現的害蟲已超過20種。
這些害蟲有的傳染疾病,有的對家中的木製品、紡織品有破壞作用,有的還騷擾或攻擊人類,甚至有的害蟲本身還帶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毒素。所以,家庭蟲害不容忽視。
「一般的家庭蟲害不難對付,只要保持家居乾淨整潔,常清理打掃,就不會有太大麻煩。」莫教授說。
在莫教授看來,目前比較難對付的家庭害蟲就是「囓蟲」和「皮蠹」。
「很多家庭害蟲都是從下水道淤積的髒物裡滋生出來的,囓蟲也是,它很喜歡蛀食書籍和纖維物品。」莫教授說,要預防這些害蟲的侵入,家裡的水盆要定期清汙,「簡單的辦法就是定期用一些清潔劑,衝刷水盆管道,不要讓髒物和油脂淤積起來,消除有害生物的棲生地、滋生繁殖場所和流竄的渠道。」
對「米象」「綠豆象」「谷蛾」等喜歡吃豆類穀類的害蟲,就更簡單了。市民可以把大米豆類拿到太陽下曬曬,自然就趕跑了。
目前用殺蟲劑對付害蟲還是不可缺少的辦法,使用殺蟲劑首先應該考慮生物殺蟲劑對人、環境不會造成危害,對害蟲也不會產生抗藥性。
「現在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可以說70%以上養寵物的家庭都會有跳蚤,所以家有孕婦或幼兒的,最好不要養寵物。」莫教授說,養寵物的家庭,遛完寵物回家後,最好能給寵物洗個澡,邊洗邊用梳篦梳理一下寵物的皮毛,這樣可以有效除掉跳蚤。「家門口的踏墊也要經常拿到太陽底下曬曬,那裡也容易滋養害蟲。」莫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