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為何不能到神所應許之地?

2020-12-04 笑看百裡度日

讀過《聖經》的人多少對摩西這個人物應該有點了解,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曠野漂流等等諸多經典事跡,為以色列人承受無比委屈、忍耐甚至是喪命之險,奈何上帝只許他下面的兩個隨從約書亞和迦勒到祂所應許之地!再觀摩西,為以色列人幾乎奉獻自己的全部,貢獻不可小覷,卻只得上帝一句「你且上毗斯迦山頂去,向西、向北、向南、向東,舉目觀看,因為你必不能過這約但河」看似安慰又像是懲罰的一句答覆,不讓他過去,卻又讓他看到,這裡是「只能看到」!不免我本人剛開始也為這位摩西感到無比惋惜……各位夥伴細讀聖經應該能發現聖經中的《申命記》一章22-38節,便能找出上帝不準許摩西到祂所應許之地的原因,但各位,這是真正確切的原因嗎?都說這也是一種預表,你怎麼看?歡迎給出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神史摩西,為何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應許之地迦南
    猶太民族的領袖神耶和華賦予了摩西最光榮的使命,卻也給他帶來了最嚴酷的懲罰—有生之年不得進入迦南。迦南是耶和華為猶太人選定的聖地,那裡土壤肥沃,物產富饒,是一處生產生活的寶地。摩西接受了神的旨意,解救在埃及受苦的猶太百姓。神告訴摩西,迦南就是猶太人安居的處所,並命令他帶領猶太百姓從埃及遷往迦南。被神選中的民族領袖卻不得進入民族命定的安居之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摩西究竟犯了什麼錯呢?
  • 扮演摩西分紅海!《摩西:從埃及到應許之地》曝光
    公開了由獨立研發團隊 Games Incubator 研發的冒險遊戲新作《摩西:從埃及到應許之地》,遊戲靈感來自於舊約中摩西的故事,玩家將扮演摩西、體驗帶領民眾前往應許之地的冒險旅程。 研發團隊表示,在《摩西:從埃及到應許之地》遊戲中,玩家目標首先是要讓以色列人擺脫古埃及人的奴役,帶領以色列人前往應許之地,同時路上要保護他們、免於受到古埃及軍隊的攻擊,玩家得想辦法破壞埃及軍隊的行動,來儘可能拯救更多的人。
  • 摩西既不能進入聖地迦南,死後也不知道葬身何處,這是為什麼?
    摩西從西奈山率領以色列人離開,來到迦南邊境,這個時候上帝許諾的聖地就在眼前,人們很幸福,摩西告訴人們:「大家做好準備進入並奪取它。」「奪取」是一個動詞,這當然是廢話,但既然需要「奪取」,說明迦南並不是無主之地,而以色列人重新回到迦南的過程,就是一個被宗教化了的攻城略地的戰爭。
  • 基督教丨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後,為何沒有把他們帶進迦南美地
    申命記34章4-7節,耶和華對摩西說:這就是我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說:我必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現在我使你眼睛看見了,你卻不得過到那裡去。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神所說的。正如使徒保羅作的見證「我是這麼說:神預先所立的約,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後的律法廢掉,叫應許歸於虛空」[加3:17]。由於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是極其重要的大事,因此,耶和華用了八十年的時間預備利未的子孫摩西,他先是四十年在埃及法老的王宮學了埃及一切的學問。後逃到米甸曠野牧羊四十年,直到耶和華在燃燒著荊棘的大異象中向他顯現,荊棘代表人老我舊造的才能,是不經火留著焚燒的無用之物!
  • 摩西打發12探子去迦南:好消息與壞消息,你要聽哪個?
    我覺得讀摩西的事蹟,越讀就越羨幕他和神的關係,這也是每日親近神想帶給讀者的信息,我們的信心來自於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若經常親近神,信心很自然就產生;我們若不親近神,信心要從何產生呢?今天就是要看兩種人的信心,為何一組有信心,一組沒有信心,而且處在同樣的大環境下,為何大多數人會沒有信心?只有少數人有對耶和華神的信心?
  • 可惜你不是摩西!
    摩西多次拒絕神的呼召,最後還是順服了神。有人說:我不是不想退,我服侍了一輩子,盡力盡力讓教會有了今天的發展,實在不容易,我要為神家負責,我不能讓神家落到一群賊人之手。摩西120歲才選了合神心意的約書亞。有人說:我想退,但想到神給我的恩典,我不能不報答神。
  • 心塞又心累,論聖經人物,誰有摩西悲催?
    摩西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但是摩西的一生卻不是幸福的一生。把以色列人從埃及法老的四百年奴役中解放出來,波瀾壯闊地開啟四十年曠野生存,摩西把自己平凡的生命和神聖的使命結合在一起,只是,這輩子就沒有為自己活過。打從出生起就過得一言難盡,心塞之餘還得感激神靈庇佑。
  • 這裡為何出現了摩西分海
    而且西方人還真的考證過這個故事,美國科學家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摩西分海故事可能不是空穴來風,根據考古資料、衛星測量和地圖,以流體力學解釋,推估3000年前海水流向與深度,結果發現在古尼羅河的一條支流與瀉湖交匯處海水深約183釐米,如果以時速101公裡的東風連續吹12小時後,海水將一分為二,露出一段長約3.2公裡、寬約4.8公裡的陸地通道,時間可長達4小時之久。
  • 摩西的出生和摩西的名字來由、以及摩西從埃及逃到米甸
    摩西出生偉人生時倖免於難 古代世界還有其他故事,描述偉人出生時奇蹟地得免死亡,在獨特的環境中養大。這種文學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個是《撒珥根誕生傳奇》(Legend of Sargon's Birth,大概是主前八世紀的作品)。
  • 摩西的三個40天
    這個司庫在他巨大的喜悅中,不想吃也不想喝…所以,同樣地,當摩西從上主那裡去「取」妥拉,他忘記了也不吃喝。 一個人如何能夠不吃不喝四十天而依然存活?類似於上面米德拉什的比喻,Rambam(邁蒙尼德)在他的《迷途指津》(3:34)中解釋這是一個思想的力量超過了物質的例子。摩西是如此地入迷於妥拉學習以致他忘記了他身體的需求。
  • 【摩西過紅海被證實】聖經故事、摩西過紅海片段!!!
    探索摩西過紅海之謎   在以色列人過了紅海後,上帝把分開的紅海水又合在一起時,法老的軍隊被淹死而葬身海地。   為什麼在海水中,古埃及法老的有些車輪還是這麼光滑閃亮呢?因為它們是鍍金的!黃金是不生鏽或腐爛的,甚至在海水中也不會。珊瑚也不能在上面生長。
  • 耶和華在燃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預表著耶穌基督的降生
    出埃及記3章2-5節,耶和華神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 澎湖海底步道 奇妙的「摩西分海」
    將大海一分為二的自然魔力,冠以「摩西分海」之名記者羅建怡/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澎湖「摩西分海」奇景。記者羅建怡/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澎湖的「摩西分海」,是最近當紅的網絡話題;引爆這股潮流的,正是澎湖風景區管理處長張隆城。    初到澎湖,在地視為當然潮汐漲退現象,在張隆城眼裡,簡直就是神奇,他說,這不就是「摩西分海」嗎?
  • 摩西過紅海
    《聖經》中《出埃及記》的記載,摩西帶領猶太人脫離埃及人的奴役後,開始向迦南地起行。但釋放以色列人的法老反悔,派精兵追擊。
  • 【考古發現】摩西過紅海被證實
    探索摩西過紅海之謎在以色列人過了紅海後,上帝把分開的紅海水又合在一起時,法老的軍隊被淹死而葬身海地。為什麼在海水中,古埃及法老的有些車輪還是這麼光滑閃亮呢?因為它們是鍍金的!黃金是不生鏽或腐爛的,甚至在海水中也不會。珊瑚也不能在上面生長。
  • 分開紅海的是摩西還是東風?
    摩西分海是《舊約》中場面最大的奇蹟之一。據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導,科學家認為「分海」可能確實發生過,但解釋它的應該是流體力學,而不是天降神力於摩西之杖。  《出埃及記》記載,以色列人慾離開埃及,但法老的追兵將他們堵在了紅海之濱。這時,摩西根據上帝的旨意舉杖指向紅海,一陣強勁的東風把海水分開了,以色列人從海中的陸地走了過去。
  • 聖經神話竟是真的:摩西劈開紅海被科學證實了!
    《聖經》在西方被稱為「萬書之書」,其中包含的歷史、文化、考古、人文等價值無法估量,但是其中也有很多類似神話的情節,這些情節是否可信,長期困擾著西方的科學家。有的人通過科學的證據實事求是的來印證其中的真偽,也有的人(比如:牛頓)認為這些故事另有隱情,繼而投身於研究背後的秘密符號。
  • 聖經故事中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真的死了嗎?
    申命記34章記載: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 。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Moses was hundred and twenty years old when he died, yet his eyes were not weak nor his strength gone.
  • 澎湖奎壁山踏浪 體驗摩西過紅海(組圖)
    臺灣《聯合報》     看過聖經出埃及記中「摩西過紅海」的故事嗎?這充滿傳奇的神跡故事,經科學家考古模擬後,認為可能真的發生過。估不論以色列人是否曾在摩西帶領下過紅海,現代臺灣人倒是有機會體驗過海滋味,地點不在紅海,而在澎湖的奎壁山。     早年到訪澎湖遊人,多半都曾從事「踏浪」活動。什麼是踏浪?是踩浪花還是沙灘逐浪?
  • 吐槽湃|蔚來之出埃及記:摩西何時才能劈開ES8交付紅海?
    吐槽湃|蔚來之出埃及記:摩西何時才能劈開ES8交付紅海?他認為,蔚來ES8遲遲不能大規模交付,正如摩西帶領的以色列人無法越過面前的紅海一樣。「大規模交付車輛,意味著產品開始迎來整個市場和海量消費者的嚴苛檢驗,這是所有車企在造車之路上必須闖過的生死之關。」他告訴吐槽菌,以蔚來為例,該企業宣稱的高端產品ES8的生產主要依靠江淮汽車這個自主品牌的代工,「江淮在造車工藝上能否達到此前蔚來營銷傳播話術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