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器者應謹記的易經八律

2021-01-07 終身讀書學習

最近看到所謂的「易經八律」,出處暫無。但是覺得有一定道理,今天分享給大家!

1、覺人之詐,不憤於言。

察覺出來別人的狡詐之處,在欺騙自己的時候,言行舉止不表露出來。至於是拆穿還是置之不理,要看具體情況。

2、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受到別人侮辱,臉色毫不改變。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不和小人一般見識。

3、察人之過,不揚於他。

觀察到別人有錯誤,不向他人宣揚。人誰無錯,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這是很正常的。人和人之間需要認同和理解。

4、施人之惠,不記於心。

給別人以恩惠,樂善好施,而從不記在心中。幫助別人之後,不要老是記在心上,不要有讓對方感激你的這種心理。一方面是自己的個人修養,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失望。

5、受人之恩,銘記於心。

接受了別人的恩惠,要牢牢地記在心裡,不要忘記。說的是人要有感恩之心。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既是美德,又是報恩!

6、受人之魚,而學之漁。

接受別人的魚,而且學習他捕魚的方法。這句話寓意是獲取東西的同時,要掌握獲取的方法和技巧。這樣自己才能有所成長,做事情才能成功。

7、識人之才,授之於權。

看他有哪方面的才能,就授予他什麼樣的權利,讓他更好地發揮他的才幹。也就是根據人的才能,來分配對應的權利,去更好地做事。

8、善於謀人,有容乃大。

善於謀劃的人,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處理人際關係;能容天下事情的話,自然胸懷寬廣氣度不凡。前句對人,後句對事。但講的其實都是處世為人的態度。

做事情,一般是先要懂得處理人際關係,再者才是籌划具體的事情。而處理人際關係,就必須有超常的氣度。

以上內容,改編自網絡,侵刪。

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
    ——詹姆斯·艾倫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①覺人之詐,不憤於言所謂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就是說當我們察覺出別人的狡詐之處時,不要在言語中表現自己的不滿。懂得用理性,用公正平和的態度對待極端和不公正。②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所謂受人之侮,不動於色就是說當我們受到別人的侮辱時,表情上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
  • 《易經》提醒:欲成大事者,多學學這「成器八律」,人生步步為營
    《易經》是我國上古奇書,現在所說的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
  • 《易經》:一個家庭,想日子越過越順,這3句口訣不要忘記
    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但是好像很多夥伴們都會對易經有著比較深的誤解。覺得易經是封建迷信之類的,其實要想看待一件事物是否正確,我們則需要摘掉有色眼鏡去認真看待,才能真正的了解它。
  • 《易經》洩露真相:記住這3句增福口訣,家中的日子越過越順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直指大道之源。《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看相的書,但是這才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易經》不單單是只有算命佔卜之道,其中為人處世,以及人的一生中有著的所有事情,都能夠在《易經》中找到答案。
  • 成大器者:劇情雖老,但演技動人
    裡長曾說過他將來會成大器,奇強在退學之後偷走媽媽的存摺,不打招呼的跟兄弟去首爾闖蕩,夢想成為大器者,卻最終走上不歸路。從第一次拿走別人的手錶開始搶劫的生涯,像是上癮一般。孫浩俊,可能許多人並不熟悉,早年出生於團體Tachyon,是Tachyon的隊長,近些年來參演一些電視劇電影,參演比較出名的請回答系列《請回答1994》,但《1994》是請回答系列水花最小的一部,2017年,孫浩俊與張娜拉合作的《告白夫婦》引起一些波動,內容引起中年婦女的共鳴,才讓人確切的記住這個演員,而今年孫浩俊參演的《耀眼》,口碑相當不錯,孫浩俊的表演也獲得更多人的認證,今年五月孫浩俊主演的電影《成大器者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30年前,一名知識淵博的老人家奄奄一息。臨死前,學員問詢是不是有什麼要留下來的。他思索了一會兒,只留下來了一句遺言:「中國未來一定大放光彩,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便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老先生。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取決於它包羅萬象。
  • 易經預測很難學?錯!邵雍曾留一方法,隨時可起卦,但應注意幾點
    易經預測很難?錯!邵雍曾留下一方法,隨時可起卦,但應注意幾點自古以來,偉大智慧的中華民族就有「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習慣理念和憂患意識。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匯集歷代先賢聖人智慧和心血,經歷了上古先天八卦伏羲聖人、中古周文王聖人,以及下古聖人孔子的創造發明、演繹和注釋,終成為了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由於,《易經》在生物學、社會學、天文學等現代科學的貢獻,早已得到國內外科學界和文化界首肯。中國的《易經》在國內外的影響可謂廣 泛而深遠。
  • 《易經》被質疑是偽科學?西方科學家看法不同,認為它是超科學
    一說起易經,很多人心中想的便是八卦、算命、風水之類,更是把易經當做封建迷信,但是西方頂尖科學家對於易經卻十分推崇。那麼易經到底是不是偽科學呢,裡面記載的卦象真的能夠影響人的一生?《易經》是我國凝聚著先人無比智慧的哲學著作,世界哲學權威人士說:世界上唯一智慧寶藏,當屬中國的《易經》。經科學家研究,最新的原子物理學與《易經》的許多理論是相通的,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中到人事,無所不包、無所遺漏。《易經》的包羅萬象已經超出人類的想像和認知。
  • 易經建議:人到了50歲,儘量不要和2種親戚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
    人到了50歲以後,應該看開一些,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把所有的委屈都咽在肚子裡,對自己沒好處,在《易經》中給50歲的人一個忠告: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強調了人如果到了50歲的話,那麼這2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儘量遠離。
  • 《易經》勸告:跟人攀談時,少說這3種話題,有利於自己的發展
    《易經》是中華文化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易經》又被稱作「大道之源」「群經之始」。以前,有很多人1度覺得易經便是1本沒有科學論證的算卦書,但,之後有人研究發現,這本書將修養身心的辦法,和人生道路每一個時期的處世辦法都詳解的十分完美。能夠說是我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 《易經》_為人子女_中國青年網
    君子進德修業,  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  子曰: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  人作,而萬物□②,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易經》是「卜筮」的根本依據,群經之首。雖然記錄的是天地間萬象變化的經典,但是裡面陰陽五行、八卦原理等法則,也在闡述著一個人該有的做人原則和道理。一個人只要易經情商,就足夠解決很多問題。所以研究《易經》,卜卦,要了解知卦本身沒有好壞,只是在不同的時間,只要位置對,就會有好運。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到了人生的某個位置福氣就來了,幹什麼都順,頭腦也聰明。齊小大者存乎卦齊在這的意思為平等,《易經》中乾、坤、坎、離四個卦是根本大卦,其餘六十個卦都是就此演變而來,也為小卦。
  • 為什麼學者們對《易經》的理解總有些牽強,就在於思維模式
    《易經》的象。周文王正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被商紂王猜忌,就這樣把一部用文化思想來指導人們行為的書,硬是偽裝成了一本卜筮用的《易經》,而且憑著周文王高超的寫作水平,這部《易經》居然還真的可以用來卜筮。
  • 我探索《易經》奧秘
    1,為什麼說《易經》是群經之首?看了《易經》會算卦。《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智慧之源,其實就是一本算卦的書。如果《易經》不具備算卦的功能,閱讀量就會下降,閱讀量少就不能成為群經之首。上世紀90年代,邵偉華先生的一本《周易與預測學》將算卦人從封建迷信、被打擊對象中解放出來,開啟了算卦熱時代,許多人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易經》產生興趣、閱讀研究的。2,看了《易經》究竟會不會算卦?能不能算準確?看了《易經》會算卦,有時能算準。
  • 易經文化博大精深,彰顯中華民族東方智慧
    2、後天八卦描述的是「太陽」的「運行規律」後天八卦的順序是:「帝出乎震,齊於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易經應用無處不在、無事不靈「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那麼以《易經》為代表的中華文化,飽含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是成就大格局
  • 易經文化是宏觀上的宇宙哲學,而不是一種消極的避世思想
    作為華夏四大學之一,易經之於國學,猶如啟蒙老師一般,就連孔子也說過: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由此可見,易經除了有大自在的思想外,更多的是教會人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而不是一種消極的避世思想。既尊人慾又不違天理,如此做人做事才能收穫人生喜悅。關於一書封神的討論,小編只服老子。老子李耳,春秋時楚國人,曾寫下《道德經》一書流傳後世,因書中表達思想太過清奇,於是被後人尊稱為人間聖人。不僅如此,就連唐高祖李淵也尊稱稱為李姓鼻祖,在位期間大興老子廟,每逢壽誕還會前往太清宮祭祀。至於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則是正一天師張道陵感念老子的恩德加上去的。
  • 《易經》與蒸汽機的發明!
    尤其是近幾百年來《易經 》並未失傳,反而在清代還形成了新的治易高峰,中國的科技步步趕不上趟,似乎意味著《易經 》的汁液己被榨乾了,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吃不上勁了,能不能這麼說?"「我國近幾百年來落後了,那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是我國資本主義萌發太晚造成的,這棍子打不到《易經 》屁股上去!」他說。
  • 易經:夫妻相剋有哪些徵兆?陰陽相近,這是比,陰陽相感,這是應
    《易經》說::陰在陽下,託著陽,這叫承。陰在陽上,壓著陽,這叫乘。陰陽相似,這是比較,陰陽互感,這是回應。乘法不好,陰壓陽,叫以惡侵義,對什麼都不好。夫妻相處,一定有以下幾個徵兆。在《易經》中,夫妻關係最好的應該是霍峰家的佔卜。《家人卦曰》:「家庭,女人在裡面,男人在外面。男女皆義,天地皆義。家人嚴,父母也嚴。父親,兒子,兄弟,兄弟,丈夫和妻子,家道是對的,正確的家和世界是固定的。」在家庭中,夫妻和睦是最重要的。夫妻和諧的關鍵在於雙方是否站在同一條線上。
  • 《易經》是《蜥蜴經》嗎?是哪位專家說的?
    《易經·大壯》:六五,喪羊於易,無悔。 《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對「易」字含義的解讀:《說文解字》【卷九】【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一曰從勿。凡易之屬皆從易。」
  • 跳大神等同於易經嗎?它和易經有什麼區別?
    久而久之,神調慢慢地演化成現在東北二人轉經常唱的「靠山調」,成了一項才藝展示。而易經是一種從遠古流傳至今的一種佔卜算卦的典籍,它闡述了宇宙世間關於萬物萬象變化,博大精深,充滿辯證法。易經是人們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工具,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預測理論,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交互感應的有機整體,通過天人合一,也就是人類對外界事物的感應,來認識整個世界。」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