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提醒:欲成大事者,多學學這「成器八律」,人生步步為營

2021-01-07 小一歷史筆記

《易經》是我國上古奇書,現在所說的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

看慣了現在的成功學書籍,大多是速成的雞湯,根本經不起推敲。與我國博大的國學相比,絕大多數都是相形見絀。其中《易經》裡蘊含的一個人成功的「成器八律」,就十分中肯。

一、覺人之詐,不憤於言

當一個人察覺出被別人欺騙的時候,一定不要將憤怒變成語言,針鋒相對,逞一時口舌之快,而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被對方抓住馬腳。這時候一定要冷靜思考,或者淡然處之,一笑而過。這看似不屑一顧的態度,其實才是處世的最高境界。

二、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一個人被侮辱的時候,能做到面不改色,才是大丈夫。漢朝開國功臣韓信,發跡之前曾受胯下之辱而不動聲色,有如此氣度,才能成就偉業。現如今李嘉誠、馬雲、王健林之富豪,能成就如此基業,作者料想他們肯定有著能容人之度量,能受辱不動於色的氣概。

三、察人之過,不揚於他

聽到別人的過錯,不到處散播,其實這也是修為的一大表現。年輕人對此可能稍有不慎,年長者基本上都能把持住。國學之深邃,是一種修為,也是人生歷練。正如老話所講「莫過他人過失揚」,不去議論別人的是非才是真君子。

四、施人之惠,不記於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真正的善良,都是源自內心和骨子裡的,是發自內心的,是不計回報的。現如今自媒體抖音小視頻裡有很多正能量的畫面,很多人以身作則,幫助抗擊疫情的交警、保潔工作人員而不留名,無不令人敬仰。

五、受人之恩,銘記於心

這句話的意思和上句話正好相反。意思是說當受到別人恩惠的時候,一定要銘記於心。這邊是所謂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即使別人很小的幫忙,我們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去接受。

六、受人之魚,而學之漁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收到別人東西受到幫助的時候,也一定要掌握獲取它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好吃懶做,一心祈求別人幫助,這樣註定會一事無成,更別提成功了。

七、識人之才,授之於權

這句話最適用於管理者,意思是要善於賞識別人的才華,並依據他的才華委託他相應的權利和重任。這句話和成語「知人善任」意思相同。

一個人的成功,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團隊基礎之上。這時候「識人之才,授之於權」就非常重要,善於識人和授權,才是最大的能力所在。歷史上著名的劉邦,便是最好的例子。

八、善於謀人,有容乃大

善於謀劃和處理大事的人,大多都是懂得處理人際關係的人。有包羅宇宙之心,心胸開闊,才能高屋建瓴,所謀者大。想當年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時,便稱這樣的人為「英雄」。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時候事情能不能成功,其實很關鍵的還是要靠個人的謀劃。正如孫子兵法裡所云:「上兵伐謀」,最大的勝利都是謀劃出來的。

人生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的一些朋友說:易經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根本不知道應用到生活當中等等。

如果大家想讀,還是建議去讀一些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易經,名為30天學會《易經》。它採用我們平常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一一深刻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中晦澀難懂的智慧,以白話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每個人可以解讀《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財富!

想要閱讀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把帶回家。

相關焦點

  • 《易經》洩露真相:記住這3句增福口訣,家中的日子越過越順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直指大道之源。《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看相的書,但是這才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易經》不單單是只有算命佔卜之道,其中為人處世,以及人的一生中有著的所有事情,都能夠在《易經》中找到答案。
  • 《易經》:一個家庭,想日子越過越順,這3句口訣不要忘記
    《易經》:一個家庭,想日子越過越順,這3句增幅口訣不要忘記《易經》不單單是只有算命佔卜之道,其中為人處世,以及人的一生中有著的所有事情,都能夠在《易經》中找到答案。《易經》中有提到,一個家庭,如果想要福氣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順,就可以看看易經,在《易經》中,有3句增幅的口訣,讀懂了,日子就會越來越好!
  • 欲成大器者應謹記的易經八律
    最近看到所謂的「易經八律」,出處暫無。但是覺得有一定道理,今天分享給大家!1、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察覺出來別人的狡詐之處,在欺騙自己的時候,言行舉止不表露出來。至於是拆穿還是置之不理,要看具體情況。2、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 《易經》提醒: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
    《易經》提醒: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讀遍世上所有的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易數書指的是《易經》。這其實一點也沒有誇大,因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讀懂了《易經》就相當於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提醒: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圓滑之人,在殘酷的現實裡,遊刃有餘。
  • 易經提醒: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
    答案是《易經》。易經忠告: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道理的。一、放貸的人如果有放高利貸的人,向你靠近,勸你用高利貸的話,一定不能使用,沒有還錢的能力還去借高利貸的話,就是自尋死路,你不是只有一個人,而是有一個家庭,你愚蠢的選擇不知會害了自己,還會連累家人。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知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晚上的時候千萬別讀《易經》,是因為一不小心天就亮了」。從而不難看出這本書的博大精深之處。中國知名的建築物之一,故宮,它的設計構思實際上便是參照了《易經》中的卦理,這才促使這座氣勢恢宏的宮殿,在經歷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打後,依然不減當年的恢宏。而對於平常人而言,《易經》是1部修養福氣的著作。
  • 仙翁洩天機:真正成大事的人,必有這三個特點,第三點很特別
    01第一、內核驅動真正成大事的人,他們一定是有內核驅動的,內核驅動在於能量,能讓人相信的內核是能量滲透和同頻,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多說什麼,別人就能感受得到當一個人能夠真正的解放天性,那麼他所能擁有的智慧和力量,將遠超乎所有人的想像,唯有出自靈魂才能使人生真正轉變。王者野心和王者風範,註定王者必然與眾不同。欲成別人成不了的事,就需要有別人沒有的算法和氣魄。格局、膽識、胸懷、誠信等等看似無用實則大用,它們可以直接把人從人群中拉出距離來。
  • 《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這就是易經,作為後輩的我們如果希望能夠過好人生那麼這些先輩們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易經的奧妙無窮,當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從易經之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這一生難免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明白這5條天規,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肯定讓自己受益匪淺。
  • 南懷瑾:「易經是科學的無數法則,歸納後的產物」易學大師的警示
    歷朝歷代,成大事者,多曾研讀過《易經》,將其內所蘊之過去未來學說,融合入自己的工作領域中,以此學以致用。他們將《易經》視為自己成功的密碼。追溯這一本傳奇之書的起源,竟要回顧至數千年以前,中華文明的誕生。
  • 中華五千年的《易經》,不僅僅是算命風水,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學寶藏,裡面藏著的不僅僅是風水算命,還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易經一共有三部分,易經最早分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商代的易學是《歸藏》,周代的易學當然就是《周易》。目前《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也只有《周易》一種了,更是被稱為「群經之首」。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易經》是「卜筮」的根本依據,群經之首。雖然記錄的是天地間萬象變化的經典,但是裡面陰陽五行、八卦原理等法則,也在闡述著一個人該有的做人原則和道理。一個人只要易經情商,就足夠解決很多問題。人生不管到哪個階段,都沒有說你這個位置屬於「貴」還是「賤」,這二者是好是壞,都沒有一定的說法,所以對於現代所認為的地位這個觀點也是沒有價值的。甲卦,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的看法和不同環境下,會有著不一樣的效果,即「存乎位」,在某個地方就貴了,我們人也不例外。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易經之中泰卦告訴我們,要時常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來提醒自己:凡事要量力而行。易經總結:天下大事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每件事情都有著它的對立面。不遵守自然規律進行發展的事物,必定死路一條。另外易經的精髓有這仨句話,讀懂了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第一句"履霜,堅冰至"其意思就是,踩著霜就意味著結冰的日子就要到來。就好比《論語》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活著不能隨心所欲,要心存畏懼。
  • 《易經》告誡:你經常說的口頭禪,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要警惕!
    自打易經問世至今,很多人就提出質疑易經是封建迷信,它被質疑了6500年,可是如今科學研究證實,易經是超科學研究!再一次,易經也是一本人生答案之書,如果你人生有了疑惑的情況下,或 是不清楚怎樣做決定的情況下,易經則是能夠 使你得到合理決策的書。《易經》勸誡:你常常說的話,通常便是你的一生預言,要警醒易經相對於咱們平常人而言,是引導咱們日常生活的法寶。
  • 學習易經,一定要知道易經的數和蓍草佔卜是怎麼回事,看完就懂!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人生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原創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前言:蓍草佔卜是易經佔卜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在商周時期非常的留行,後來才發明了用銅錢起卦,或者梅花易數的隨心隨地起卦的方法,那麼我們在學習蓍草佔卜之前
  • 《易經》提醒: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是重組自己的信念模式
    這也是為什麼古人說,修行人的命,是算不準的。孔孟說:「善易者不卜,知易者不佔。」真正知道《易》的本質,洞察規律的人,就不會停留在佔卜的層面。因為,他知道,自己有變數,有改變的機會。只有不變的東西,才能被推算出來。我年輕的時候,對算命半信半疑。人到中年,有深度社會閱歷,和深度精神修煉,尤其是讀懂《易經》的規律後,我現在壓根就不算命,不參與。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易經提醒您: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易經》每一卦有6爻,這6爻就代表著人生的6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卦裡,每一爻有不同的命數,但總體來講,各爻因為位置的關係,有各自的基本特點。
  • 易經告誡:一個家庭禍事不斷,多半家裡多了這4種「怪人」受教了
    從古至今,家庭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關重要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向來並列,而一個家庭的興衰成敗,往往是有預兆的,在這方面,我國古代奇書之首《易經》中就有很經典的描述。《易經》不只是一本天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生的「答案之書」,《易經》中包含的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 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
    ——詹姆斯·艾倫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①覺人之詐,不憤於言所謂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就是說當我們察覺出別人的狡詐之處時,不要在言語中表現自己的不滿。懂得用理性,用公正平和的態度對待極端和不公正。②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所謂受人之侮,不動於色就是說當我們受到別人的侮辱時,表情上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
  • 有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誰正確?
    我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正確的,但「細節決定成敗」也沒有錯誤。因為二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細節決定成敗」中的「細節」是指所做之事的細微之處,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中的「小節」是指生活中的小事,二者在內涵上就不相同。
  • 南環瑾:讀懂《易經》人生哲學的五大原則,就能看清世事
    很多人都把《易經》當作是算命或者推算運勢的書,其實,命運也好,運勢也好,都需要靠人去創造。時也,命也,《易經》中五大人生哲學是什麼呢?這五句話也包含了人生哲學五大原則。列貴賤者存乎位何為貴賤?既是高貴與貧賤,也可以理解為是否有價值,有即貴,無即賤。「存乎位」,存在價值,所在位置,人生也是一樣,當你達到了一個有價值的位置,那就是有價值,那就是貴,而沒有達到,或在一個沒有價值的位置,那就是沒有價值,即是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