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2020-12-04 歷史微藍

中華歷史淵源的歷程裡,是依靠著無數先輩們的智慧才得以傳承至今。早在幾千年之前,我們的先輩就已經依靠著自己的做人經驗與智慧編撰成冊為後人所學習。這就是易經,作為後輩的我們如果希望能夠過好人生那麼這些先輩們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

易經的奧妙無窮,當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從易經之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這一生難免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明白這5條天規,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肯定讓自己受益匪淺。

01《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這句話意思是說,龍有的時候躍起有的時候退居回淵中。這其實是暗喻著人能夠對當下形勢作出自己的判斷,應對自如。

人生之中人一直是在不斷地變換著自己的角色的,所以要對自己當下所處的位置有所了解。

只有在能夠確定自己的處境的情況之下,才能很好地應對將來發生的事情讓自己保持一種好的狀態。

02《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這句話表達了紮好自己的口袋,保持原狀什麼都不做就可以適當的避免災難的降臨。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著衝勁,做事情一往無前。

這固然是一種優勢,但是我們也應該適當的注意自己行為的影響後果。不計後果的做事情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當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的時候,應該冷靜下來不要急於應對。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是坐以待斃的意思,而是利用自己的停滯來分析面對的情況。

在靜止的情況之下考慮事情的變化方向,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這樣自然不會被更多的錯誤所連累逢兇化吉了。

03《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這句話表達了剛剛學習的孩童,虛心地向老師請教學,自然可以獲得吉祥的結果。其實這也是應對這我們的生活,大多數時候的人都認為自己是虛心的,然而實際上卻不是。

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不會考慮參考別人的意見,這樣很容易讓自己越陷越深。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連孔子都隨時保持著一顆虛心向學的心態我們更應該學習

只有保持著這種虛心進取之心才能夠在人生路上不斷的進步向上,每天都有新的收穫。

04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這句話表達了軍隊在外應該保持著嚴格的紀律,不然不會有好的下場。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著它特有的規則。同樣做人也是,我們作為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

一般的規則都是受到事物發展的規律所影響而成的,哪怕最後引發錯誤的規則它的初衷也是好的就看我們是如何應用的了。

只有在保持著隨時反省克制自己的狀態才能夠不闖禍,規則之所以產生是有原因的。要感悟人生給自己做人制定屬於自己的做人準則,以此為始保持本心不變才能成才。一個沒有堅持的人,是很難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就的。

05蠱:元亨,利涉在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面對弊政應該對事情的狀態進行考量以便及時更改。在做事情的時候要考量因果關係,只有了解事情發展的始末才能夠制定出最合理的計劃。

因此我們做人做事的時候,不要僅僅依靠著事情的表象作出決定,也需要耐心地追求源頭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了解事情發展的過程之中自然也就會發現發展到現在的程度是理所當然的,由此產生應對的經驗。

《易經》中 64卦包含婚姻、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規律。曾仕強在《易經的奧秘》中講到「易經太大了,大到一個都市,從哪條路都可以進城,但是進來之後,找不到方向。每個人都可以將一部分,但是不全,所謂仁者見仁,各有不同的偏執」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可以幫助我們預知規律,利用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紅火,職場中,學到易經智慧,升職加薪就更進一步了,生活中,學到易經智慧,可以讓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日日子越過越紅火!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但是很多人表示《易經》很難讀懂,尤其是剛入手的小白,根本看不懂,我都會推薦大家看一看《圖解文白易經》,將深奧的文言文用白話文的方式講給你,將深奧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48元錢,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自己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

歷史微藍總結:

易經裡擁有著對人生百態的解讀,這些解讀根據陰陽又分為不同的角度。我們要繼承這些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來的智慧財富,嘗試理解它們。

如果能夠學會理解這5條天規,那麼其實也為自己未來的生活提供了建議與方向。相信肯定會讓自己受益匪淺遵守這些做人的準則,有利於我們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易經》智慧:什麼人什麼命,努力成為這4種人,好運慢慢來!
    如果我們能沿著《周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周易》告訴我們,下面這4種人會擁有好的命運:一、善良寬容的人《周易》強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良與厚德、厚道的內涵基本相同。《周易》說厚德載物,其實厚德載物的本質就是善良寬容。
  • 讀懂三橫兩豎就明白《易經》
    平時,都說那個周易難讀明白,許多人望而卻步了。首先,周易與易經是否一回事呢?這是專家考證的,《周易》和《易經》是一本書,《周易》即《易經》。說到了這裡明白了吧,《周易》就是辯證法的翻版,人生修行要有向「上」的勇氣,卻也要有「止」的心態與智慧。只能上,不會止,有時候會摔的很慘。平時看到了身邊一些人,凡事是那些有智慧的人,都是為人處事不過分,讓人感到相處的時候舒服,他們從來不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都是特別低調,甚至藏拙示弱,水低為王的境界。這就是在心態上永遠不會自滿,在生活中,他們永遠謙遜低調。
  • 《易經》六句名言,「句句人生大智慧」,越早了解越好!
    《易經》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經典名著,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可以說字字珠璣,句句經典,每一句話都是有很深的含義,都包括著不一樣的人生哲理,今日末學選擇其中的六句經典名句,與大家共同學習。一,天行健,君子以自立自強。
  • 中華五千年的《易經》,不僅僅是算命風水,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易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裡面有很多記載都是對人生有意義的,曾國藩讀起易經來更是書不離手,並且把裡面的大智慧運用到了人生的各種選擇裡面,就連馬雲也經常讀易經,多次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 《易經》智慧:人到中年,依舊落魄,看看這2條規則!
    易經:人到中年,要小心這兩個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已經走完三分之一,無論是歷練還是財富,都有一定的積累。這時候,要小心這兩個漏財的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易經》乾卦:「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四,龍或騰躍而起,或退居於淵,均不會有危害。「龍」是乾卦的象徵。龍在初期,潛龍勿用,經過潛伏,積蓄力量;到進階,利見大人,抓住了機遇;再到終日乾乾,努力進取,無咎;最後到龍騰而起,或者退居於淵,這是兩可的階段。這個時候,如果能審時度勢,進退自如,則不會有危害。
  • 《易經》提醒:欲成大事者,多學學這「成器八律」,人生步步為營
    二、受人之侮,不動於色一個人被侮辱的時候,能做到面不改色,才是大丈夫。漢朝開國功臣韓信,發跡之前曾受胯下之辱而不動聲色,有如此氣度,才能成就偉業。現如今李嘉誠、馬雲、王健林之富豪,能成就如此基業,作者料想他們肯定有著能容人之度量,能受辱不動於色的氣概。三、察人之過,不揚於他聽到別人的過錯,不到處散播,其實這也是修為的一大表現。
  • 簡易、不易、變易——由《易經》談人生智慧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 易經智慧: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但是通過種種研究表明,64個生命DNA遺傳密碼卻與《易經》的64卦對應一致!難道這一驚人的現象早已明白?1988年楊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碼子八卦圖,以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平均分成8組,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吻合。
  • 《易經》:一個家庭,若是明白了這三條天機,一代更比一代強!
    說起《易經》,大家都有所耳聞,知道是一部奇書,但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書很難懂。《易經》乃群經之首,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直指大道之源,自然會有一些難懂。但其蘊含的至理,可為人生之天機,細細感悟,可終生受用不盡。
  • 易經大智慧:人生有2大天規,是萬物運行的規律,早知道早受益
    我們一提到易經這2個字,很多人都會用科學的觀點去解讀。比如現在的天文知識規定,宇宙中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而五行中剛好也有金木水火土,但是創造五行的時候,其實人們的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甚至不知道地球是什麼形狀,但是遠古的先哲們卻能在千百年前發現宇宙的奧秘,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 人生在世,早點懂得這5句話的意思,一輩子受用無窮!
    人生在世,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傳遍大街小巷,膾炙人口。而人生在世吶,要教會孩子:生而為人,不必抱歉!有許多網友調侃:人間不值得!殊不知這句話還有上半句:開心點,人間不值得。沒有什麼事兒比開心更重要,人間不值得,但你值得!01腹有詩書氣自華俗話說,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
  • 易經:大器晚成的人,一般身上都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年少就成名,這種人是人們眼中的天才;有的人中年富貴,這種人讓人羨慕不已;還有一種人,年輕時命運坎坷,卻終究大器晚成,成功完成人生的逆襲,這種人讓我們佩服!那些大器晚成的人,身上一般都有4個特點,《易經》中早有介紹,來看看你有嗎?一、隱忍《易經》有云: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方能無往而不利。
  • 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我們,儘量不要晚上讀《易經》
    《易經》中揭秘了2個人生真相:三種人「命最苦」,三種人最有福《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 《易經》告誡:你經常說的口頭禪,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要警惕!
    縱覽從古至今,許多那一些成功者通常全部都是對一本好書十分崇敬,他們能從書裡尋找到人生管理決策的方式 ,也可以從書裡尋找到買賣上或者是管理方法上的智慧,也有人會從書裡尋找到改變自己運勢的方式 。俗話說得好,博覽群書遠不如經書一部,這兒的經書指的則是《易經》。都說易經是一本神書,它神在哪裡呢?最先,易經承載著超科學研究!
  •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不是靠努力和聰明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並不是靠努力和聰明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這句話的含意就是:六四:回到深隱之處,擺脫住宅,進到社會發展,便會感覺自然環境的兇險,退隱的想法溢於言表。
  • 《易經》算出生命周期:人到中年需要「知天命」,注意這2個歲數
    每分裂一次的周期為2.5年,據此推測出人的壽命應該是125年左右,但因為多種原因,在分裂30次左右時,分裂能力已經走向衰弱。這是保本節用的方法,告訴大家儘量少消耗生機,自然能夠延長壽命。也有人在研究《易經》後,從面相上進行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長壽基礎,其實最主要的就是人中穴位。
  •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儘量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
    《易經》是中國古代的佔卜之書。自完本以來已有約幾千年的歷史。 據說它是西周創造的。 人們對《易經》的起源有許多看法。有人說《易經》是伏羲創作的,而另一些人說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是在周文王被監禁時所寫。有智慧的人,為人處世,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周易》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
  • 《易經》:大器晚成的人,一般身上都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那些大器晚成的人,身上一般都有4個特點,《易經》中早有介紹,來看看你有嗎?一、隱忍《易經》有云: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方能無往而不利。大智慧的人從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能力,而是等待機會然後出其不意。英雄志短,又能有何成就?三國時期,劉備的眼光不高。他總是被別人驅趕,像只流浪狗一樣被趕走。直到他請教諸葛亮,他才意識到自己能夠三分天下,取得霸權。眼界開闊,才能成就事業;放眼世界,才能逐鹿中原。
  • 易經3大成功定律:人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努力!悟透後福報不斷
    既然為人們揭示的是上升之道,那麼可以為今天的人們所可以效法的便是其《易經》中這3點,如果能夠領會到這3點智慧,那麼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便可以一路亨通而無憂了。1.《易經》晉卦:步步高升的真諦,是需要走人生正道。易經有一個卦叫晉卦,晉卦,上卦是離,下卦是坤,離代表太陽,坤代表大地,那麼大地之上有太陽,自然是旭日東升之象。
  • 易經中最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參透1個,就不是平庸之輩
    易經中最普通3句話,蘊含著大智慧,能參透一個,就不是平庸之輩。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其內涵博大精深,易經的思想貫穿於中國古代所有文化之中,無所不包,無所遺漏。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樞紐。被視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