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三橫兩豎就明白《易經》

2020-12-06 紅色智庫信息

在南開大學中文系裡,大三下學期的時候,開了一門選修課《周易》,誰也不想當課代表,就讓我來當這個課代表了。整個一學期下來,大家都說學不明白。可是個個考試分數不低。我是用盡了大力氣學習它,因為畢竟是個課代表,有個面子問題。但是,也不是學的明白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沒有一定的修行與悟道,不經過人生歷練,還是學不懂的。

我分析,先祖肯定是讓成年人學習的讀本,不是給學生讀的書。另外,你不是研究的專家,也沒必要讀後寫論文,但是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是最大收穫。平時,都說那個周易難讀明白,許多人望而卻步了。首先,周易與易經是否一回事呢?這是專家考證的,《周易》和《易經》是一本書,《周易》即《易經》。《周易》分為經部和傳部,經部之原名就為《周易》,是對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義的揭示和相應吉兇的判斷,而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總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

乍一看,想讀周易的人會被嚇住。但是,別把《周易》看的太複雜。《周易》是咱們祖上的著作,留下來給後代們囑咐要注意一些事項的。它是講的變易、簡易、不易這三個層次的事情。翻譯過來就是讓你要學會上進,上,是告訴你人在修行裡必須要有進步,不能原地踏步。《周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告訴你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發奮努力,能扛得起責任。一定要有一點奮發向上的那股子勁兒,要珍惜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啊。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做好當下事,不能好高騖遠,想要有所成就,就得付出努力,而且要循序漸進,這樣,你終究可以抵達終點。

為此,在修行之路上,要勇於戰勝困難,有一句話說的好:你如果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啊!講到了《周易》裡最有哲理的話是,「亢龍,有悔。」什麼意思?告訴你,學會適可而止,一個止字兒真了得!止,龍到了高處的時候,空氣稀薄,風力太大,容易夭折,做人要開始思考退路,否則就要遭到禍患了。說到了這裡明白了吧,《周易》就是辯證法的翻版,人生修行要有向「上」的勇氣,卻也要有「止」的心態與智慧。只能上,不會止,有時候會摔的很慘。平時看到了身邊一些人,凡事是那些有智慧的人,都是為人處事不過分,讓人感到相處的時候舒服,他們從來不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都是特別低調,甚至藏拙示弱,水低為王的境界。這就是在心態上永遠不會自滿,在生活中,他們永遠謙遜低調。

平時說的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道理就是指的這個。止,從另一個側面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大智慧。正如歷史上的那些急流勇退的高官,最起碼保住了生命,因為再往前一步可能皇上要殺頭了。古人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人生的進退自如,往往孕育著生命的新起點。大家記得,《周易》裡還有一個大道理,講的是: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大家看到那個鼎,它四四方方,穩住大方,屬於很正的形象。這就是易經告訴你的,做人要講究正,如果不正,你是立不穩的。從易經裡的「上」,「止」,再到「正」,你發現了嗎?先祖講的通俗易懂,讓他的後代們明白人生與修行的道理,先祖不可能刁難自己的後代,讓後代聽不懂自己講啥的。無論是「上」還是「止」,都要在上面加一橫,這就是那個「正」。其實,先祖告訴你這一橫劃出的是你做人與做事的一個底線,你無論多大的官,不能突破這個最起碼的良知與底線。道德與良知,屬於人的底線,否則欲望遮蔽之下,人會迷失方向。

所以,修佛和修道的人都知道,知足常樂,不能貪嗔痴,這就是達到了守正。有的人錢掙不要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錢把身體透支,乃至於提前進了天堂。整個易經是科普著作,不要人為地把它神秘化。總之,你學習了易經明白了,清茶淡飯,內心安詳,中正安寧,平和安靜,這個收穫就不小了。一個人,對待生活,要不氣餒,不頹廢,始終前行,這就是「上」啊。在人生路上能夠知進退,又能夠捨得,謙遜低調,免遭禍患,這不是「止」嗎?最後,活得問心無愧,坦坦蕩蕩,這是「正」啊。

看一看易經的道理就是,能進,能退,能守,知道這三點,人生就是進入境界了。有人問你易經讀懂了嗎?你就告訴他,讀懂了,因為你知道三個字即可:上,止,正。總計筆畫是三橫兩豎。假如有人云裡霧裡地給你說,他如何如何精通易經,在你這裡吹牛的時候,你就說易經講了三個字,上,止,正,這三個字足足可以讓那些吹牛撒謊的忽悠者閉嘴了。(新華社高級編輯 楊兆波)

相關焦點

  • 橫條紋比豎條紋更顯瘦
    比如:豎條紋顯瘦,橫條紋顯胖。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下橫條紋比豎條紋更顯瘦! 時間要追溯到1867年,有個名叫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德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錯覺:在兩個相同的方框內,一個填滿豎條紋,另一個填滿橫條紋,橫條紋看起來比豎條紋的高。
  • 無錫城區紅綠燈「三豎」變「兩豎+右上標」
    記者昨天從交通指揮中心了解到,城區調整了34個路口中的共93組信號燈,將右轉紅黃綠三個燈壓縮為一個紅黃一體燈。對於新的信號燈怎麼看怎麼走,民警作了介紹。  右轉三個燈改為一體燈    記者看到,市區絕大多數路口的橫臂式信號燈,都由原來的三豎改成了兩豎加一個單燈。路口有些右車道的駕駛人看不懂新的信號燈,該右轉彎的時候反應不過來。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易經》是闡述關於天地間人 事 物的萬象變化的一本古老書籍,是一本博大精深有關於哲學辯證法的書。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易經裡面講到:萬事萬物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人從幼兒-少年-中年-老年-死亡。樹木也是,幼芽-開花-結果-死亡。
  • 豎條紋比橫條紋顯瘦?那你可錯了
    條紋顯瘦大揭秘,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到底是豎條紋還是橫條紋更顯瘦呢?其實不能單純的說橫豎誰更顯瘦,要分好幾分方向對比。首先我們來看一張圖。原諒我的少女心,弄成了粉色哈哈!圖中的條紋粗細、密度、間距都一樣,在三者相同的情況下,明顯橫條紋看起來更窄,而豎條紋看起來更寬。
  • 算命和易經佔卜是一回事嗎?讀懂1個小故事,看懂易經的奧秘
    算命先生無論是算命和佔卜都是起源於易經,但是人們自古對待易經的認知不同。有人對易經的認知停留在唯心宿命,所以就有了四柱八字等宿命的命理學。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時就註定了一生的壽夭窮通,吉兇窮富。而易經佔卜是建立在易經天道的規律學,是讓人們趨吉避兇,善於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和方法。區別很簡單,真正懂得易經佔卜的人,你去問吉兇,他會告訴你目前的問題,然後什麼時間不能做什麼事情,現在應該做什麼事情,把即將要來的災禍降低到最低或者規避。而不會去過分誇張災難的可怕。
  • #轉載#橫條紋、豎條紋,穿對瘦5斤,穿錯胖10斤!
    作者:寶寶知道 萌萌丸子醬橫條紋、豎條紋,穿對顯瘦5斤,穿錯顯胖10斤!---------------前幾天發了一篇《 近70套街拍示範,告訴你條紋有多百搭! 》,評論裡不少疑惑,有人怕橫條紋顯胖,有人問那豎條紋百搭嗎?
  • 衣服橫條紋比豎條紋更顯瘦
    比如:橫條紋顯胖,豎條紋顯瘦。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我們就為你從科學角度細細分析一番:有關於橫條紋與豎條紋的那些事兒。橫條紋比豎條紋更顯瘦時間要追溯到1867年,有個名叫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德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錯覺現象:將兩個相同的方框內,一個填滿橫條紋,另一個填滿豎條紋,橫條紋的那個看起來要比豎條紋的高。
  • 《易經》透露:人的命運各不相同,主要受什麼影響?
    易經學說認為,人各有命,你想往富貴上靠,也靠不上,得看你命裡有沒有。比如,世界上的樹葉多如牛毛,可是你能找到兩片相同的葉子嗎?同理,人的命運是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行的,每個人運行的軌跡都不一樣,命運也就不盡相同。下面從易經角度分析,人的命運不同,主要受這3點影響。1. 五行的影響說有人和名人生日一樣,是同一年生的嗎?時辰一樣嗎?差一秒時辰都不一樣的。
  • 《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這就是易經,作為後輩的我們如果希望能夠過好人生那麼這些先輩們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易經的奧妙無窮,當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從易經之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這一生難免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明白這5條天規,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肯定讓自己受益匪淺。
  • 讀易經、讀懂康德哲學的又有幾個?
    對於《易經》呢?頂多知道乾坤而已,為什麼中國讀哲學著作的人少之又少呢?肯讀康德哲學的就更少了。而讀懂康德哲學,易經的就寥寥無幾了。為什麼呢?各位,千萬不要看不起《易經》,請不要以為《易經》它只是算命的書,其實蘊含著高深的智慧。我沒必要去鼓勵你們哲學,這都得靠自己,只有自己明白了這一點,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是起來,自己人生的才不至於乏味。多些思考總比沒思考的好。1 .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導讀:這一節的內容很重要,它揭示了《易經》卦象的意義和命名法則,是我們讀懂《易經》一書的重要基礎。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
  • 《易經》中的9個神奇數字,數學家說,可用來跟外星人溝通
    《易經》中有9個神奇數字,金庸先生曾作為故事寫進《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和黃蓉被裘千仞追到黑龍潭,來到瑛姑的小屋的躲避。瑛姑出了一道難題:把1到9的數字,填到三行三列的表格中,要求每行、每列、及兩條對角線上的和都相等。這道題瑛姑琢磨十幾年沒解出來,卻被黃蓉一下就解出來了。
  • 豎筆勢和奮筆勢的運用2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用豎筆勢和奮筆勢寫的,(第三個不是袞,因為不是上下蹙衄,個人分析)草書用筆勢寫真是很容易,難點反而是怎樣認識草字,認識草字就是懂草法,知道方法也不難的。一個懂草法的人,寫草書只需要簡單地使使轉轉,豎豎橫橫,無須查草書字典,真是太幸福了。行書就複雜一些,它的形體受隸字規限,所以筆畫多一些,譬如我們寫一個繁體字"無"。
  • 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原標題: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6月23日,雷宜遜展示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 想要把PPT橫版視圖改豎版?其實步驟超簡單,三個步驟就搞定!
    教大家如何將PPT的視圖,由橫版改為豎版!1.首先,打開你電腦裡的PPT,插入圖片,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視圖依然是PPT默認的寬屏模式。2.點擊上方工具欄【設計】-【幻燈片大小】-【頁面設置】。現在這種將PPT視圖橫版改豎版的小撇步,你學會了嗎?有了這項小技巧以後,你的PPT將不再拘泥於普通一成不變的排版啦!是不是非常簡單卻又能常常用到呢?那麼,各位小夥伴還有沒有任何想要學習的PPT小技巧呢?歡迎來和生活君留言,生活君隨時在這裡等候哦!祝大家周末愉快啦!拜了個白!
  • 《易經》裡最重要的一卦,讀懂的就是高人,學會了,福就來了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論語》中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周易·乾卦》中的「夕惕若」,其實都是告誡君子時時注意謙虛謹慎,可以保全自身,度過苦厄,這是《謙卦》中的第一條處世哲學。五代時,晉王李克用帶著對梁、燕、契丹的遺恨而死。臨終前,李克用留給兒子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一定要復仇。
  • 你看過的中國地圖都是橫版的吧,這回改成豎版的了!
    以往在橫版中國地圖裡作為縮略圖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諸島」插圖,在豎版中國地圖中被全面展示,它將南海諸島與大陸連在了一起。改版原因傳統世界地圖變形大、南極洲全貌難以充分展現的缺點,傳統地圖以經線分割界,其缺點是變形大,人們無法看到南極洲全貌,只能在地圖底部看到一片被拉伸的白色案。
  • 歷經七千年的「無字天書」《易經》,隱藏了哪三個宇宙密碼?
    相對於看不明白的事物,就把它稱之為「天書」,含義是由天上來的,不屬於人類的事物,大家自然看不明白。那你了解「無字天書」最開始指的是什麼嗎?對,那便是在中華大地「世歷三古」前後左右歷經上古、中古和下古、歷經七千餘年的《易經》。這些人稱之為「萬經之經」「群經之首」,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選都是由它逐漸開始的,也是以它為參考詮釋出來的。
  • 《易經》:一個家庭,若是明白了這三條天機,一代更比一代強!
    說起《易經》,大家都有所耳聞,知道是一部奇書,但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書很難懂。《易經》乃群經之首,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直指大道之源,自然會有一些難懂。但其蘊含的至理,可為人生之天機,細細感悟,可終生受用不盡。
  • 《易經》:窮不過九,富不過六、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易經中涉及的學問和知識有很多,其中有三個關於財富的成語,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卻不知道它們是出自於易經,當你理解其含義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受益一生。所以不僅勤勤懇懇,而且注重積累,不輕易浪費,他們往往在前三代還能維持著比較好的家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財富的積累,財富往往會在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中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