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城區紅綠燈「三豎」變「兩豎+右上標」

2021-01-08 e房網

  這兩天有市民向本報反映,市區路口的紅綠燈怎麼變了,中間燈組旁邊多出一個右上標,不知道該怎麼走了。記者昨天從交通指揮中心了解到,城區調整了34個路口中的共93組信號燈,將右轉紅黃綠三個燈壓縮為一個紅黃一體燈。對於新的信號燈怎麼看怎麼走,民警作了介紹。

  右轉三個燈改為一體燈

    記者看到,市區絕大多數路口的橫臂式信號燈,都由原來的三豎改成了兩豎加一個單燈。路口有些右車道的駕駛人看不懂新的信號燈,該右轉彎的時候反應不過來。

  從交通指揮中心得知,這次右轉燈調整涉及城區34個路口的93組燈,是將原來靠右一豎條箭頭燈中的綠燈去掉,並將黃燈和紅燈壓縮成一個燈,單個燈的大小尺寸和以前一樣。有關民警解釋,之所以作出如此調整,是因為右轉彎的綠燈本來就不需要使用,可如果不開綠燈,又有很多駕駛人誤以為信號燈出故障,一直在等綠燈,有的不明就裡還反而走錯了。調整之後,直行和左轉都沒有變化,右轉彎就看那個右上標燈,紅色箭頭表示不能走,紅色箭頭不亮就可以右轉了。

  部分路口增設左轉箭頭燈

    據悉,除右轉紅綠燈調整外,路口信號燈還有兩個調整。首先,在一些路口,行人過街的綠燈在橫向車輛開始左轉後提前幾秒鐘亮起,行人可以走到路中間。民警提醒,行人走人行橫道時不要奔跑,非機動車如果是推行的可以跟行人走,如果是騎行的,那麼有自行車形狀的非機動車專用信號燈時應看專用信號燈,沒有專用信號燈時應看機動車的信號燈。

  另外,在太湖新城等地區的一些路口,原先未使用的左轉箭頭燈打開了。民警介紹,考慮到路口流量不大,原來只用了直行的圓形滿燈,可是有的駕駛人看不明白,反而在紅燈的時候左轉彎,結果被拍到了。左轉箭頭燈打開後會減少這種情況,但是等待信號燈時間加長,相對地會影響一點路口通行率。

  組合燈先看箭頭再去看滿燈

  目前,困擾駕駛人的主要是箭頭燈與滿燈組合的信號燈,而且箭頭燈只亮一部分,不管是之前的「三豎」還是現在的「兩豎+右上標」,一些駕駛人看了都喊「頭昏」。

  交巡警部門解釋,其實信號燈的觀察原則不複雜,問題是有些人看懂箭頭燈後,不會倒回去看滿燈了。遇到滿燈與箭頭組合時,駕駛人首先要看左轉、直行、右轉三個方向中,自己走的方向有沒有箭頭燈,如果有箭頭燈的,那麼紅色箭頭亮表示不能走,綠色箭頭亮或紅色箭頭熄滅(比如右轉不使用綠色箭頭)表示可以通行。如果要走的方向沒有任何箭頭燈,那就看直行方向的滿燈,按照最早模式的原理通行。(容芊)

本網站所有內容以分享信息為目的,不代表本站立場及觀點,也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站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豎曲線介紹
    正因為如此,在坡段與坡段的相接處,便形成了變坡點,如果各坡段線路直線連接成折線,那意味著線路必定存在一個「折角」,車輛過這個「折角」時車輛和軌道的關係見下圖,          如果這個「折角」角度很小(兩鄰接坡度的坡度差數值相差很大)時,那麼列車行經變坡點處時,整個列車會分布在不同的坡段上,這種情況會使車鉤應力發生變化
  • 圖解 | 豎曲線介紹
    正因為如此,在坡段與坡段的相接處,便形成了變坡點,如果各坡段線路直線連接成折線,那意味著線路必定存在一個「折角」,車輛過這個「折角」時車輛和軌道的關係見下圖,          如果這個「折角」角度很小(兩鄰接坡度的坡度差數值相差很大)時,那麼列車行經變坡點處時,整個列車會分布在不同的坡段上,這種情況會使車鉤應力發生變化,容易產生斷鉤或脫鉤
  • 豎曲線高程計算
    1、縱斷面認識在縱斷面設計線上兩個坡段的轉折處,為了便於行車用一段曲線來緩和,這條曲線稱為豎曲線。豎曲線的形式可採用拋物線或圓曲線,在使用範圍內二者幾乎沒有差別,但在設計和計算上,拋物線比圓曲線更方便。這裡只介紹二次拋物線型豎曲線。
  • 豎筆勢和奮筆勢的運用2
    首先寫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然後再來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前面兩次來回小一點,最後這次大一點。好,裹束起來,就是行書的"無"字。這個字用了兩個豎筆勢,都是豎筆勢。(第一個雖是豎筆勢,但整體線條橫筆為重,故可看成是豎起筆的奮筆勢。個人分析)筆畫多,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可以多用幾個筆勢來表現,變化就多。
  • 如何用給圖片加「豎版文字」?教你手機四步實現
    之前以為這類豎版字大家都了解,後來發現不少夥伴要麼真不知道如何把文字「變豎版」,要麼不曉得怎麼用豎版文字讓圖片更有情調。其實,想給圖片加豎版文字,把握好這三個關鍵點:1-照片有大片留白2-適合自然風光照3-豎版和行書字體最配(正文、標題均可)知道了什麼樣的圖適合配豎版字
  • 豎版世界地圖,看完你的世界被顛倒了嗎!?
    也就是說豎版世界地圖上,直觀地顯示了北京到紐約的1.1萬公裡的距離。橫版的顯示的是1.9萬公裡。橫切地球我國今年新發行的「豎版地圖」,包括豎版中國地圖與豎版世界地圖。在豎版中國地圖上,南海諸島首次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使我國的海陸版圖全貌、尤其是南海領土一目了然;可再看豎版世界地圖,越看越詭異:美國跑到了中國「北邊」並且上下顛倒,南北美洲天各一方,非洲仿佛被擠扁了,太平洋拉成了長條……其實對比一下地球儀和世界地圖,就會發現地球表面這個球面,是不可能直接攤開、鋪平在平面的地圖上的。
  • 讀懂三橫兩豎就明白《易經》
    在南開大學中文系裡,大三下學期的時候,開了一門選修課《周易》,誰也不想當課代表,就讓我來當這個課代表了。整個一學期下來,大家都說學不明白。可是個個考試分數不低。我是用盡了大力氣學習它,因為畢竟是個課代表,有個面子問題。
  • 郝曉光和他的豎版世界地圖令人耳目一新
    新近,湖南地圖出版社全國地圖編輯室分別出版了豎版《中國地勢圖》和豎版《世界地勢圖》,果然令人耳目一新。    中國地圖由橫改豎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著名地圖專家鄧吉芳說,常見的橫版中國地圖不是一張中國全圖,而是兩張局部圖的拼接。圖上將相當於中國大陸面積1/4的南海及南海諸島切下來,再將比例尺縮小一半,繪成一個小方塊,放在右下角。
  • 橫條紋比豎條紋更顯瘦
    比如:豎條紋顯瘦,橫條紋顯胖。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下橫條紋比豎條紋更顯瘦! 時間要追溯到1867年,有個名叫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德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錯覺:在兩個相同的方框內,一個填滿豎條紋,另一個填滿橫條紋,橫條紋看起來比豎條紋的高。
  • 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原標題:中國地圖由橫變豎:南海諸島首次全景展現   6月23日,雷宜遜展示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據湖南地圖出版社介紹,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 看過豎版世界地圖嗎?美國在中國的北面,看著太不習慣了
    太平洋版世界地圖以太平洋為中心,把大西洋分割為了兩部分。而大西洋版世界地圖則是以大西洋為中心,太平洋被分成了兩部分。這兩個版本的世界地圖都遵循了世界地圖的編制原則,那就是儘量不要切割到陸地。這就是我們在地理課上最早接觸到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法則。在2013年的9月份,我國出版了一個「豎版世界地圖」非常的有趣。乍一看這個豎版的世界地圖,頓時會讓人覺得「世界觀」盡毀。豎版世界地圖就是下面這樣子的。有沒有沒驚豔到呢?
  • 橫屏豎屏在哪裡設置
    關於橫屏豎屏的設置,這個設置就很簡單了,一般來說只需要打開自動旋轉這個功能就可以了。在這裡,本文就以華為Mate30 Pro,紅米K30和realme真我Q2等三款機型舉例,看看如何開啟自動旋轉功能。華為Mate30 Pro在桌面上,手指下滑打開下拉通知欄,然後找到自動旋轉,如圖所示,點擊打開,這時候就可以實行橫屏豎屏的操作了。
  • 新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推出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吳晶晶)記者11日從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全景展示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近日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推出。這套地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提供了更直觀有力的證據。
  • 網友:難道要「豎葬」?
    網友:難道要「豎葬」? [贊同]   不能「有錢大曬」 無錫網友:應該限制,現在一些有錢人,房子越蓋越大,墓越造越大。 senyun:這政策是對頭的,但關鍵是執行。 [質疑]   先人「伸不直腿」 hykhe:標準太低!建議1平方米! 和SH笑而不語:這麼小,你們的先人起個身都會打架。 哼唧:蝸居了一輩子,死了也伸不直腿。
  • 豎條紋比橫條紋顯瘦?那你可錯了
    不信,那請捂好心臟,來看下面這張圖~看中間小肚子那一塊,你覺得哪個看起來更圓呢......而且這兩件衣服條紋密度和寬度是差不多的。可是如果豎條紋變多呢?emmm我感覺你們是不是要頭疼了?那我直接說結論吧:豎條紋在顯瘦的關鍵上是不同的,條紋越密集,越容易產生膨脹感,款式緊身的、有彈力的豎條紋,顯胖效果非常驚人。(條紋變形什麼的你懂的)反之條紋越稀疏,則越顯得人清瘦。
  • 你看過的中國地圖都是橫版的吧,這回改成豎版的了!
    以往在橫版中國地圖裡作為縮略圖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諸島」插圖,在豎版中國地圖中被全面展示,它將南海諸島與大陸連在了一起。改版原因傳統世界地圖變形大、南極洲全貌難以充分展現的缺點,傳統地圖以經線分割界,其缺點是變形大,人們無法看到南極洲全貌,只能在地圖底部看到一片被拉伸的白色案。
  • 還是豎構圖?看這裡就行了!
    而有些人,習慣使用豎構圖拍攝。那麼這時候我們在看多了這些照片的時候,就會想,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到底是橫構圖還是豎構圖了!其實橫豎構圖攝影,都有每一個的好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橫豎構圖的那些好處,get到橫豎構圖的拍攝好處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拿起相機在拍攝的時候,應該是哼構圖還是豎構圖了!
  • 【文匯報】郝曉光 把世界地圖豎起來
    郝曉光說自己就像個「相聲演員」:「下面的聽眾都聽著我『抖包袱』——講豎版地圖的美和意義,感覺很新鮮,哈哈地笑,但這個包袱我已經說了一遍又一遍,早就膩了。」   這個有趣的說法,卻是豎版地圖艱難出生記的寫照。2002年,豎版世界地圖編制完成後,郝曉光就面對著一堵無形的高牆。
  • 春分豎雞蛋是科學嗎?這裡面有科學和「偽科學」!
    「春分豎雞蛋」是一個全球人都喜歡玩遊戲的。豎雞蛋的遊戲當然很有趣,尤其是孩子們經過多次嘗試,小心翼翼地把雞蛋豎起來,會獲得熱烈的掌聲和極大的滿足感。所以只是一個遊戲罷了,而且借春分這個日子玩吧。就跟過節一樣。
  • 豎版世界地圖啥樣?我國科學家繪製,美國跑到了我們北邊!
    豎版地圖在這兩幅地圖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大致情況,各個大洲的地形和海洋的面積,這些都清晰的躍然於紙上。在2013年的時候,我國也曾經出版過一幅地圖,這幅地圖是一個豎版的地圖,一經發行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與追捧,甚至刷新了人們的三觀,大家有沒有看過豎版的地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