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環瑾:讀懂《易經》人生哲學的五大原則,就能看清世事

2021-01-09 壹緣居士

很多人都把《易經》當作是算命或者推算運勢的書,

其實,命運也好,運勢也好,都需要靠人去創造。

時也,命也,

《易經》中五大人生哲學是什麼呢?

學習卜卦,都要掌握卜卦時用的五句話: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

這五句話也包含了人生哲學五大原則。

列貴賤者存乎位

何為貴賤?既是高貴與貧賤,也可以理解為是否有價值,有即貴,無即賤。「存乎位」,存在價值,所在位置,人生也是一樣,當你達到了一個有價值的位置,那就是有價值,那就是貴,而沒有達到,或在一個沒有價值的位置,那就是沒有價值,即是賤。

就像是廟裡神像,都是由泥巴,石頭,木頭雕塑而成,泥巴、石頭、木頭在人眼裡,都是沒有多少價值的,你不會看到有人去祭拜泥巴、石頭和木頭,但是如果雕塑成了神像,供在了廟裡,那就會有很信徒去祭拜,這就是有價值的位置。

研究《易經》就要知道,卦是沒有好壞的,只是時間和位置決定了卦的好壞,時間對,位置對,那就是好卦。因此,做人也當如此,想要體現自己價值,就要抓好時間,佔好位置。

就好像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為什麼一直不出山,是因為時間不對,還是因為沒有好的位置,而劉皇叔屢屢受挫,三顧茅廬請其出山,時間就對了,為什麼要三請,因為要確定自己的位置。時間和位置都把握好了,一出山就一鳴驚人了。這也是乾卦裡「潛龍勿用,見龍在田」之妙用。

齊小大者存乎卦

齊就是平等,乾、坤、坎、離四個大卦,衍生出其他六十個小卦。卦就是象,卦有大小,象也就有大小,就像是成功有大有小,但是出發點都是平等的,大卦小卦都是卦。就像風吹來一樣,每個人感受到的風力都是一樣,但是吹到不同東西,和不同人身上,感受卻不相同。

天道無情,其實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為人時,如何合理看待自己的遭遇很重要,你所經歷的,其他人也會用另一個形式表現出來,只是內心感受不同而已。

辨吉兇者存乎辭

辭就是文字記載,文字代表了思想,人們看到相同文字,但是每個人的感受和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吉兇悔吝都是各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有時候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而用個人的看法和觀點去解讀,其實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觀點去誤導別人。

憂悔吝者存乎介

當卜到悔吝卦的時候,憂虞到悔吝,要下定決心,堅持自己正確的信念。

就像我們為人做事遇到憂慮和悔吝,就要確定,我們的信念,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是正面的,充滿正能量的,符合自然大道的,如果是,我們就要堅定信念,堂堂正正不動搖,行得端,站得正,一切現象都會慢慢發生變化。

震無咎者存乎悔

無咎就是用善補過,誰都有做錯的時候,如果發生錯誤,那你就要進行悔過,想一想用什麼善良的手段和方法能過彌補這個過錯,如果你知道懺悔,而不去彌補,那就於事無補了。

《易經》這五句話,告訴我們了五個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無論你能力多強,也要把握時機,選好位置;很多事情來的時候,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不要因為自己不良感受而埋怨,也不要自艾自憐;每段文字都會代表一種思想,我們不能輕易去用自己的觀點去強加給別人,應該學會傾聽;每個人都會犯錯,而很多人只是在懺悔自己的錯誤,沒有實際行動去彌補錯誤,這樣是不對的。

相關焦點

  • 在中國讀哲學著作的有幾人?讀易經、讀懂康德哲學的又有幾個?
    聽說過康德哲學的,也就二律背反,物自體之類的哲學概念,而了解的,恐都是研究人員了。對於《易經》呢?頂多知道乾坤而已,為什麼中國讀哲學著作的人少之又少呢?肯讀康德哲學的就更少了。而讀懂康德哲學,易經的就寥寥無幾了。為什麼呢?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易經》是闡述關於天地間人 事 物的萬象變化的一本古老書籍,是一本博大精深有關於哲學辯證法的書。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易經裡面講到:萬事萬物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人從幼兒-少年-中年-老年-死亡。樹木也是,幼芽-開花-結果-死亡。
  • 易經中包含的人生五大根本原則,一生的福報都在這五句話中
    《易經》是「卜筮」的根本依據,群經之首。雖然記錄的是天地間萬象變化的經典,但是裡面陰陽五行、八卦原理等法則,也在闡述著一個人該有的做人原則和道理。一個人只要易經情商,就足夠解決很多問題。人生不管到哪個階段,都沒有說你這個位置屬於「貴」還是「賤」,這二者是好是壞,都沒有一定的說法,所以對於現代所認為的地位這個觀點也是沒有價值的。甲卦,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的看法和不同環境下,會有著不一樣的效果,即「存乎位」,在某個地方就貴了,我們人也不例外。
  • 《易經》:窮不過九,富不過六、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易經就像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一門哲學,是探討宇宙生物演變信息的大學問,它包含了一套整體的系統的完整的深刻的思維,它能讓我們看到陰陽之間的相互轉化。同時又相互依存,二者在互相變化轉存的生生不息的流轉;同時它也能讓我們看到晝夜更替與四季輪迴。
  • 中華五千年的《易經》,不僅僅是算命風水,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學寶藏,裡面藏著的不僅僅是風水算命,還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易經一共有三部分,易經最早分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商代的易學是《歸藏》,周代的易學當然就是《周易》。目前《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也只有《周易》一種了,更是被稱為「群經之首」。
  • 《易經》裡最重要的一卦,讀懂的就是高人,學會了,福就來了
    君子應該做到的德行是謙遜、達理,安於天命而不過分競爭,常思退讓而不驕傲,如果一生遵循謙道,就能夠使自己越謙虛反而越受人尊重,越韜晦反而德行越光顯,這就是君子有終。在於小人則是有欲望就要滿足,有德行就要張揚,所以不能有終。
  • 秒洞察事情本質,看透人心,熟讀《易經》的人真可怕!
    而有些人的人生卻能活得很透徹,他們知道現在做什麼,在未來最有價值。他們能跳出現實高度,透過現象看清本質,直接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看穿本質、改變命運——這也是極少數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關鍵。這才是真實的《易經》它教你看清本質、改變命運的易經思維完全不是的。儒家大德有一句話,善易者不佔。
  • 《易經》:人的潛能都是逼出來的,當你無路可走時,看看這4句話
    對於成年人而言,已經基本形成一種穩定的價值觀念和看法,而這套觀念,如果不經常反省和改變,就會跟不上世事的變化,變成對自我的限制。讀懂易經便可處世無憂。讀《周易》你可以從中讀到關於天道輪迴的秘密,關於人生無常的真相,還能從中學到受益終身的道理,讓你見識到乾坤之大,更能憐草木之青。
  • 《易經》提醒:一個人要招致災禍時,往往會有3個預兆,要警惕
    縱古觀今,細心之人會發現,能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確決策的成功人士,例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等人,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他們都熟讀一本書。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我一開始聽到這句話,也覺得好誇張,但是在我接觸了《易經》這本書之後,卻覺得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為過。
  • 易經3大成功定律:人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努力!悟透後福報不斷
    因為潛龍階段埋頭做事,不參與任何的紛爭,反而能夠以靜制動,看清公司的各種人事關係。同時因為埋頭做事,在業務能力上得到了磨練,心性上也得到了修煉,不會盲目行事。潛龍階段並不會太久,很快就會有冒頭的機會,也正因為自己一直處於靜的位置,總是在埋頭實幹,反而會引起相關領導的注意。
  • 讀懂三橫兩豎就明白《易經》
    但是,也不是學的明白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沒有一定的修行與悟道,不經過人生歷練,還是學不懂的。我分析,先祖肯定是讓成年人學習的讀本,不是給學生讀的書。另外,你不是研究的專家,也沒必要讀後寫論文,但是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是最大收穫。平時,都說那個周易難讀明白,許多人望而卻步了。首先,周易與易經是否一回事呢?
  • 易經:人到了50歲,這2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牢記要避而遠之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提起《易經》,很多人稱其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易經》中所講的道理,歸根結底就是「大道至簡」四個字。「至簡」二字,就是簡單平易的身心狀態,簡單輕鬆的心理狀態。做人做事回歸簡易,往往事半功倍。
  • 傳統《易經》與量子科學,跨越千年的似曾相識,難道只是巧合嗎?
    粒子無限可分為易經的太極陰陽中國近代有一位偉人曾預言:以哲學的觀點來看,物質是無限可分的,一切的物質都可以一分為二,對立統一。量子力學的三大原則是不是就是陰陽轉換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波爾總結了量子世界的三大原則,一是態疊加,二是測不準,三是觀察者理論。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那麼,《易經》是迷信嗎? 《易經》和《迷信》之間有根本的區別,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易經與迷信的內容不同《易經》是一門描述,總結,論證和應用物體運行規律的學科,它基於陰陽二元論和五個要素。我們擁有完整而系統的知識體系。易經中的陰陽二重性理論在國際科學界被廣泛認可。許多哲學思想也源於《易經》。迷信助長了無形,無形,未經證實,未經證實的鬼魂和世代相傳。
  • 《易經》智慧,人生在世,能夠明白這5點,便能受益匪淺
    這就是易經,作為後輩的我們如果希望能夠過好人生那麼這些先輩們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易經的奧妙無窮,當我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從易經之中找到合適的建議。人這一生難免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明白這5條天規,對我們的人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肯定讓自己受益匪淺。
  • 《易經》10句經典名言教你人生處世哲學
    《易經》是中華五千年前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其古典哲學辯證思想對國學文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是奠定中國哲學思想萌芽的古籍之一。雖然在當今社會一直存在爭議和熱議。但完全不能否定《易經》從哲學角度分析事物的文化價值。
  •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安於現狀終將會被淘汰
    這易數書指的就是《易經》,這話可不是誇張啊,易經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人生指南書。《易經》篇幅雖然短小,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20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宇宙星河萬物都包容在內。從古至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研究《周易》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
  • 《易經》被質疑6500年,如今被認定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告誡!
    《易經》能夠預測人生,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易經》不僅僅是算命,他蘊藏著改命之道。《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活水源頭《易經》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所以《易經》並不是封建迷信的佔卜之書,而是一部具有獨特思維方式的哲學巨著,其中蘊含著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
  • 《易經》的勸世良言:人到中年,建議早點捨棄「3樣」東西!
    有人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突破重圍,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比如: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
  • 科學家痛批下的《易經》,是類文化、偽科學?楊振寧:它毫無邏輯
    《易經》是天地人合一的學問,是伏羲把宇宙人生全部的奧秘全部參透了的產物,是後人永遠沒法超過的。最大的問題是用科學來解釋《易經》……,易經是科學的,但是只不過缺乏了能證明的例子。《易經》是包羅萬象的,包括天文,地理,兵家,醫學,甚至是如今的電腦。兵書36計中的很多謀略,都源於《易經》的卦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