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大神等同於易經嗎?它和易經有什麼區別?

2020-11-29 老鐵易話

經常有朋友問跳大神是究竟什麼回事?跳大神和周易是不是一回事?這樣的朋友就是把周易和跳大神混在一起了,其實周易和跳大神是兩回事,他們相差的很遠,而且其中蘊含的道理是非常的不簡單。

大家經常看到的跳大神是一種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儀式,要有兩個人共同完成,跳大神一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民間藝術,特別是東北地區,跳大神比較盛行。

它是東北黑土地的一個薩滿文化的傳統,大到治病救災,衝邪撞鬼,小到誰家丟個雞,少個鴨都可以請人跳場大神舞。當然,請人跳大神也有一個成本,如果划不來,也是沒有人跳大神的。薩滿教是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比較複雜。

有明白的人應該聽說跳大神的時候是二神來唱,要先請神,請神的過程民間俗稱「搬竿子」。這樣搬下神來降臨附體在這個大神人身上,降臨的各路仙家,動物仙一般是黃大仙(黃鼠狼),胡大仙(狐狸),或者常大仙(柳仙,即蛇)。

跳大神需要二人配合組成,就是所說的大神和二神。大神和二神的角色有點兒像是相聲界的二人搭檔,一個捧哏,一個逗哏。大神呢更像是逗哏,承擔此場「活動」的主要任務,好的大神還有講究,下神之前全身要抖個不停,更重要的是要抖得勻乎兒,這個活兒也挺累人的。二神呢嗓子要好,要會唱,左手拿著文王鼓,右手拿著武王鞭,開始唱神調,負責「活動」熱場,仙家也愛熱鬧,不能冷場。久而久之,神調慢慢地演化成現在東北二人轉經常唱的「靠山調」,成了一項才藝展示。

而易經是一種從遠古流傳至今的一種佔卜算卦的典籍,它闡述了宇宙世間關於萬物萬象變化,博大精深,充滿辯證法。

易經是人們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工具,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預測理論,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交互感應的有機整體,通過天人合一,也就是人類對外界事物的感應,來認識整個世界。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下之志,為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這樣這兩段話就說明了易經預測的原理和功用。所以它和跳大神有著本質的不同。易經本身是一門哲學和學問,而跳大神只是一種民俗。兩者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由此看來周易和跳大神確實是兩種不相干的事情,但是要說他們兩者的聯繫就是,用易經可以測出跳大神的一些相關情況,但是跳大神說不能夠解決易經範圍內的問題。

總而言之,周易和跳大神各有自己存在的範圍和意義,它們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用來和人類以外的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但是易經除此之外,能夠在更大範圍的認識已知和未知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算命和易經佔卜是一回事嗎?讀懂1個小故事,看懂易經的奧秘
    所以,經常卜問前程和吉兇。其實,自古以來,佔卜預測有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易經佔卜,一種是宿命算命。那麼算命和佔卜有什麼區別?很少人明白這個道理。算命先生無論是算命和佔卜都是起源於易經,但是人們自古對待易經的認知不同。有人對易經的認知停留在唯心宿命,所以就有了四柱八字等宿命的命理學。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時就註定了一生的壽夭窮通,吉兇窮富。
  • 品易經玄機之中常見字眼亨與吉的區別是什麼
    元這裡是最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始,比如開天闢地的大神稱之為元始天尊,第一個字就是元。按照陽曆一年的第一天被叫做元旦,一個皇帝新登基的那一年叫元年。亨在易經中的解釋最為籠統或者說是通用的意思是通達,但是要注意一點,亨是排在元的後面。也就是說亨和元的搭配是天然註定有一個先後順序的,也就是說在元這個正確的點前提下,才能責無旁貸的前行,起到通達的目的。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那麼,《易經》是迷信嗎? 《易經》和《迷信》之間有根本的區別,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易經與迷信的內容不同《易經》是一門描述,總結,論證和應用物體運行規律的學科,它基於陰陽二元論和五個要素。我們擁有完整而系統的知識體系。易經中的陰陽二重性理論在國際科學界被廣泛認可。許多哲學思想也源於《易經》。迷信助長了無形,無形,未經證實,未經證實的鬼魂和世代相傳。
  • 與其花錢算命,不如自學《易經》,看懂易經
    在世界中有兩種人,知道自己命運的人和不知道自己命運的人,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他們是否讀過《周易》。眾所周知,《周易》或《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作品。可以說,未來有先行者。當我30歲的時候,我讀了單裡,並加入了《易經》。沒有理由,只是因為一個非常擅長閱讀的朋友告訴我:30歲以後,步步不會錯的,我們非常需要「運氣」。別誤會我,他說的不僅僅是算命的形上學。這是《易經》的真正的心理方法——通過選擇智慧,總是讓自己站在勝利的一邊。什麼意思?
  • 《易經》在告訴我們什麼?答:只有兩個字,不是「吉兇」
    我們所熟知的《易經》,其實包含兩個部分,即《經》和《傳》。《經》指的是「易經六十四卦」,它又包含三項內容——「卦象」、「卦辭」和「爻辭」;《傳》,則是指《易傳》,包括《彖》、《象》、《繫辭》等,由於它共計有十篇文章,所以又被稱之為《十翼》。
  • 你知道易經真的可以預測嗎?它可以預測的原理是什麼?
    再配上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和各種神煞,按各自的方法,才能準確預測! 易經是什麼書?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 易經佔卜是什麼?
    有很多人認為易經佔卜是迷信,我承認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 易經:「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四喜指的是什麼?你家有嗎?
    《周易》是群經之首,當然,儒家研究的《易經》與與術數家研究的《易經》。我的理解是:易乃是變化,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國家社稷,人之一生,草木一世,還有具體到一件事,一個病,都有其變化。易經》所講,既是變化之道,道家謂之『道『,儒家謂之』理『,佛家謂之』因果『。
  • 《易經》與蒸汽機的發明!
    不錯,中國人什麼都有了,但就是沒有合成這個會吭哧吭哧喘粗氣的鋼鐵巨獸。千百年前,中國在技術輸出上是明顯地「出超」,但到頭來卻曾讓受到施惠的一方折騰得幾乎散了架子。這事非同小可,應認真想想個中緣由。李約瑟博士有個簡單的對比:當畢達哥拉斯學派在歐洲昌盛的時候,「中國的學者和佔卜者也正在把《易經 》發展成為包括陰陽學說和術數之學的萬有概念寶庫,而這一切在漢代都系統化了。」
  • 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這張美麗的人類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包含了四種古老的文明奧秘系統,也就是早期的科學──四種了解生命韻律和流動、了解宇宙,以及人類內在本質的不同途徑。
  • 《易經》透露:人的命運各不相同,主要受什麼影響?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命理學,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八字相同,或相貌相同的人,命運卻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別。易經學說認為,人各有命,你想往富貴上靠,也靠不上,得看你命裡有沒有。比如,世界上的樹葉多如牛毛,可是你能找到兩片相同的葉子嗎?同理,人的命運是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行的,每個人運行的軌跡都不一樣,命運也就不盡相同。下面從易經角度分析,人的命運不同,主要受這3點影響。
  • 《易經》科普前言
    在我所認識的世界觀裡面,有很多東西都可以在《易經》裡面找到源頭,有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易經》上找到原因。比如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出自易經。比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也出自《易經》。 那個時候的我,還不知道佔卜就是源自《易經》,也不知道《易經》就是所謂的「天書」。
  • 儒釋道:易經與四維空間
    易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總根源,裡面蘊含著十分樸素又極其深刻的自然法則和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分為四大學科,分別是象、數、理、佔,而其中又以佔卜預測最為神秘。在佔卜這門學科裡,又發展了很多派別,比如著名的梅花易數、六爻預測、四柱八字、奇門遁甲、大六壬等等,更有手相、面相等學科。
  • 教你一眼看穿家族之興衰,《易經》因果論與佛教因果論中的區別
    雖然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早就已經有了樸素的因果觀念,比如說俗語中的「好人有好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但是要論勸誡世人為善的威力,還是要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說起,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廬山慧遠禪師合佛教業報、《易經》天人感應、儒家天道……等諸多思想為一爐,又與道家的天報觀交融,最終使佛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因果論。
  • 楊振寧曾這樣談《易經》
    學術界有一個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對人類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工業革命和科學卻沒有在中國發生? 這個難題,也是所有中國人不解和抱憾的,解鈴還須繫鈴人,學者們通過研究中華文化去尋找中國在近代落伍的原因。
  • 南懷瑾多次勸人「莫碰易經」,為何他自己卻精通其中奧秘呢
    總而言之,《易經》絕對不是一本教人佔卜算卦的劣書。南懷謹大師也多年來致力於研究《易經》,取得了不斐的成績。可是,南懷謹大師雖然對《易經》有著非常高深研究和認識,但是並不等同於其他人都能達到南懷謹大師那樣的高度。
  • 《易經》為什麼要別「尊卑」!平等是什麼?男女應該平等嗎?
    當然,我們所認識的尊卑,和易經中所說的尊卑,意義大相逕庭。尊卑的最原始意義,來源於中國文化思想中的天尊地卑!我們所認識的尊和卑,其實是貴賤。我們通常說的尊卑貴賤,意義其實並不完全相同。那麼尊卑最原始的意義是什麼呢?是遠近。
  • 曾仕強主講:易經的奧秘,善易不卜
    易有三義,這就是簡易,不易,變易,在這一講中,曾仕強教授將為我們介紹《易經》的四大功能,這就是象,數,理,佔卜。什麼是象呢?那麼《易經》中的數,是人們常說的定數嗎?理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佔卜是不是一種迷信呢?自古以來,《易經》一直被認為是一部佔卜的書,但是卜卦對未來的預測為什麼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卜卦的真正作用又是什麼呢?
  • 《易經》價值遠高於《相對論》?連愛因斯坦都承認它的科學性
    《周易》一書有《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所構成,從總體上看它是一部指導人們和利用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著作。其中,《易經》是我國古代先哲通過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對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結果進行高度總結概括後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現象和發展變化的餓規律。
  • 易經的基本思想是什麼?人擇原理與易經的相通之處
    易經的基本思路,就是用0-1的序列組合解釋宇宙萬事萬物,這個基本思想應該說沒有任何問題。人擇原理,或許其實就是宇宙信息演化原理,和易經的基本思路可能是殊途同歸。《易.繫辭下》中這樣寫道「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附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進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所謂的包犧氏就是指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