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多次勸人「莫碰易經」,為何他自己卻精通其中奧秘呢

2020-12-04 江流兒歷史故事

近段時間,網絡上一段南懷瑾勸人不要輕易學習《易經》的視頻,引發諸多討論。

這段視頻中,南懷謹大師認為:想要系統並且深入研究佛學和易學是非常困難,只有兩種人可以很好的研究它們。

第一,擁有大智慧,且超脫人間的修行者。

第二,心思純正,不受任何雜念的"白紙"。

除此之外,佛學和易學浩如煙海,其中包含諸子百家,想要系統學習實在很困難。

然而,南懷謹大師這段話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最受大家關注的一個論調就是:為何南懷瑾自己對《易經》和佛學研究很深,卻多次勸人不要學習這兩門學問呢?

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於1918年生人。南懷謹大師作為我國近現代最為著名國學研究者,他這一生精通"佛""道""釋"等多種典籍。

此外,世界各地都有無數南懷瑾的忠實擁躉,南懷謹大師一生也在致力於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說他是超尖端大師,以及國學大家是絲毫不為過。

《易經》是中國最為陳舊,且包羅萬象的典籍,歷朝歷代的帝王、修行者將《易經》推崇為"群經之首"。

從《易經》起源來看,上古時期共有三版,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前兩種易經現已失傳,如今人們所學習的大部分是指周易,周易的內容包含"經"和"傳"兩部分。

《易經》又被稱之為帝王之學,書裡包含許多哲學、心理學、天文學、數學、生物學等等範疇知識

或許不少同學覺得,《易經》就是一本教人算卦的書。國學大師南懷瑾認為:佛學、易學還有其他中國傳統文化流派,蘊藏無限潛力,也包含了我國傳統文明濃縮,更是古代先賢遺留的精神財富。

總而言之,《易經》絕對不是一本教人佔卜算卦的劣書。

南懷謹大師也多年來致力於研究《易經》,取得了不斐的成績。

可是,南懷謹大師雖然對《易經》有著非常高深研究和認識,但是並不等同於其他人都能達到南懷謹大師那樣的高度。

說得更簡單點,最近流傳的這段視頻裡,南懷瑾已經給出了普通人不要學習《易經》關鍵點。

首先,普通人學習《易經》這些傳統國學非常困難,需要大智慧和大魄力。

就拿《易經》來說,其中包含了周天六十四卦,還有許多人體經脈、天文學知識,想看懂《易經》,必須要先學習其他觸類旁通的分支,接著需要大氣魄,大智慧,還有很多空閒時間對其進行深入鑽研。

歸其根本,《易經》屬於冷門學科,不是什麼佔卜八卦書。普通人學會《易經》,必定對其生活和工作帶來巨大幫助。

然而,許多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人痴迷於鑽研古文化,由於自身水平不高,即使花了大力氣來研究這些傳統國學,很有可能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少普通工人和農民便拿著佛學和《易經》宣傳迷信活動,這些人嘴裡說的還一套一套,都是拿《易經》當中的話騙取廣大群眾的信任。

但是《易經》絕不等同於封建迷信,它是屬於華夏傳統文化。學得好,用好《易經》中知識,肯定會對我們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假設學不好,就容易對社會產生危害。

佛學和《易經》包含諸多大道理,這些大道理往往屬於"大音希聲,偏形而上",沒有從小系統接受過相關知識培養,貿然學習會反噬自身。

說白了,《易經》、佛學還有其他傳統國學,都包含我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辦事,其實就是心生善念,貫徹《易經》精髓。

學過《易經》的人會發現,這本書將人生奧秘,宇宙的真相演變過程的詳細闡述。學習《易經》的人必須要心思純正,且胸懷大家,學不好會嚴重影響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反而得不償失。

因此,《易經》晦澀難懂,沒有文化知識底蘊的人以研究這些經典,純屬自討苦吃。

南懷謹大師本就國學大家,研究這些經典著作會事半功倍。

以下這本《彩版易經》不僅有對《易經》古文全部白話文翻譯,還有諸多彩色圖畫。

平日大家在生活和學習工作中,遇上什麼想不開的難題,翻翻這本《彩版易經》說不定便會有大收穫。

想對這門學問有更深研究,這本《彩版易經》同樣是不可或缺重要幫手。這本書還收錄了不少名人大家對於《易經》理解和認識,這些可都是網上找不到的珍貴資料。

相關焦點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由此可見,《易經》已經早早地看破了事物發展改變的基本規則。關於《易經》這樣一本集哲學與文明於一體的書本,好像每個人有時機都應該深入研討一番。但聞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卻對此持反對態度,他主張年輕人不要去研討《易經》。南懷瑾大師是一個集宗教家、哲學家和雜家於一身的常識分子,關於佛學、易經等研討非常投入,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自己也多次演講著書,詮釋道家經典。
  • 南懷瑾:「易經是科學的無數法則,歸納後的產物」易學大師的警示
    或許有些人依舊秉持著自己過去的認識,以為《易經》就是一本宣揚封建迷信的學說,這無疑是對易學的片面曲解。而事實上,易經是科學的無數法則,歸納後的產物。這句話是易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留給人們的警示。這顯然要顛覆人們過去的認識,《易經》本是包羅萬物的一本寶書,可由於一些風水先生的誤導,不少人將其視為迷信和騙人的學說。
  • 南懷瑾為何說: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
    南懷瑾出生在浙江的一個小村莊,家境不錯,讀得起書,現在看來應該和魯迅的童年差不多,年輕的南懷瑾愛讀書,但不會讀,小學畢業時,居然考到了班上的最後一名。憤怒的南父想送他去學泥瓦匠,將來好生有個養家餬口的本領,南懷瑾不樂意,硬勸父親在家自學三年。必須說,他是有定力的,這也為他以後苦心修行佛法,打下了基礎。
  • 《易經》透露的20條財富密碼,馬雲:「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易經》中暗藏的20條財富密碼,馬雲:"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馬雲這一生起起伏伏,最終創下了阿里巴巴,成為年輕人的榜樣,為何他這般重視《易經》?無疑是因為這本奇書中暗藏了財富的密碼。他們從周易中挖掘人生的大智慧,得到了自己受用一生的財富。除了向他們學習,緊隨成功者的腳步,我們還能做什麼呢?馬雲的答案是:多讀周易。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易經》中的這4句話,道出了1個人為何愈來愈「好運」的緣故施人之恩,不記於心。《戰國策·魏策》有言:「吾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1個人做過有恩於他人的事兒,不可以總放在心上。齊國有1年鬧大旱,很多人吃不起飯。有個叫黔敖的人到馬路邊準備好飯食,供經過挨餓的人來吃。之後去吃的人,愈來愈少,吃過的人不但不講好,反倒指責他。
  • 火神山雷神山,為何醫院要取這名?《易經》中雷火交加有什麼寓意
    火神山雷神山,為何醫院要取這名?《易經》中雷火交加有什麼寓意呢?火神是道教神明之一,全名南方火德星君,火乃是炎熱,能燒灼不祥。而雷神是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又稱雷公,掌管雷部。雷部眾神懲罰罪惡,斬妖馘毒,馘毒就是殺毒的意思,因此驅邪祛除病毒本身就是雷神的專職。
  • 曾仕強主講:易經的奧秘,善易不卜
    研究易學的學者們認為,《易傳》是研究和學習《易經》的必讀之物。那麼孔子對佔卜是什麼態度呢?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卜卦的目的都是為了預知未來,如果這種預測是沒有準的,那預測還有什麼用呢?如果預測是沒有用的,又為什麼說,學習《易經》可以使人趨吉避兇呢?如此說來,卜卦其實就是一個充分引發自己潛能的過程,同時可以尋找更多的資訊,作為自己判斷事物,做出決定的參考。
  • 南懷瑾的勸世良方:人在低谷時,牢記這4句話,遲早出人頭地
    人生最難熬的事情之一就是低谷的日子,低谷時候的自己吃的差、住的差,不止物質方面不如意,精神上要忍受自己的人微言輕,被人忽略的悲哀。生活中大多數人都避免不了人生的起起伏伏,都會有低谷的時候。這種時候要如何自救,擺脫低谷呢?古人說:「天不渡人,人自渡。」這句話是說老天爺不幫自己脫離苦難的時候,就要靠自己努力奮鬥來走出去了。有人會問了,那具體如何去做呢?南懷瑾先生是中國當代國學大師,佛學研究者。
  • 《易經》提醒: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是重組自己的信念模式
    我看見有些知名自媒體人,寫《易經》的文章,說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算命。舉出自己曾經算命,後來事實驗證算不準的親身經歷來佐證。我認為,該作者並沒有讀懂《易經》,所以寫此文章,分享我的觀點: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是重組自己的信念模式。1、我不提倡算命,不是因為算命不準,而是因為命運可以改變。
  • 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我們,儘量不要晚上讀《易經》
    《易經》中揭秘了2個人生真相:三種人「命最苦」,三種人最有福《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 為何北大,清大,武大,香港大,臺大等大學都有易經風水課程?
    時間來到了19世紀,德國傳教士理察威廉來到中國傳教入鄉隨俗之後,他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魏禮賢,20世紀30年代魏禮賢因病去世,享年57歲,在他不長不短的人生中,有20多年都是在中國度過的,可他在中國期間卻沒有給任何一個人實施洗禮,反倒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13年開始到1923年截止魏禮賢花了10年的時間把易經翻譯成了德文,並且在歐洲出版。
  • 《易經》隱藏的宇宙奧秘,千年來無人能解,西方學者:太先進了
    《易經》又是群經之始,這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易經》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奧秘,讀來讓人頓覺奧妙無窮。用一句話解釋就是「易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包羅天地萬象,中華民族之奇!」《易經》離我們那麼遙遠,為什麼還研究它?
  • 南懷瑾:世界上能幹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糟蹋了
    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一切唯心,你是什麼命都是自己造的。"世間萬物各有命數,而其真正的掌控者都不過是自己罷了。佛門常說:"境由心轉,命由己造。"心境不同,致使境遇和果報必然不同。南懷瑾少時不僅習武還研習諸子百家之學,他曾於抗戰之時投筆從戎,亦曾在戰爭之後隱遁峨眉。
  • 鬼怕《易經》,為何南師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
    但不可否認,《易經》在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定位。既然是民間有流傳,鬼怕《易經》,但是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假如真的有鬼的存在,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南師的這個說法就是在害人?還是說有別的......有鬼只是一種猜測,老賈認為世上是沒有鬼的,鬼只是人性醜惡所展現的一面。
  • 易經告誡:生性涼薄之人,喜歡獨來獨往,那我們最好和他保持距離
    一個人行事獨來獨往的人,那我們最好和他們保持距離,這是易經對我們的告誡若是問哪一本古書可以趨吉避兇,可以預卜未來,那很多人一定認為是易經。這部上古奇書究竟有哪種魅力可以讓人們如此迷戀呢?又是何種魅力讓它可以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不斷發揚光大而沒有被人們所遺忘?
  • 南懷瑾被方舟子認為是江湖騙子,北大教授也將他歸為旁門左道
    但是他的爭議也是非常大的,有些專家當面說他是「神棍」、「大忽悠」、「江湖騙子」,其中著名大家鬥士方舟子、已故文學大師李敖先生以及北大教授李零對南懷瑾的批評尤為尖銳,幾乎將南懷瑾先生貶得一文不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易經的奧秘》|2021,別再糾結了,為自己「算一卦」吧
    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講《易經》時,這個知識點就讓人印象深刻,至今重看這本書,關於人體和宇宙的關係,仍讓人沉思。眾所周知,《易經》的四大功能是指:象、數、理、佔。第一個功能「象」就是天有天文,地有地理。宮廷戲中夜觀天象的人不僅會得到朝廷重用,一般人也都敬而遠之,因為他們不僅善於看天地,也善於看面相。
  • 《易經》的勸世良言:人到中年,建議早點捨棄「3樣」東西!
    「藥王」孫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馬雲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比常人更早讀《周易》。如果說一生只讀一本書,那麼我的唯一選擇便是周易。很多人談到易經,會覺得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易經》篇幅雖然短小,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20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宇宙星河萬物都包容在內。
  • 《易經的奧秘》曾仕強,源起伏羲八卦,不僅僅是算卦哦
    《易經》是什麼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我們最古老的智慧精華《易經的奧秘》,內容主要來自《百家講壇》,作者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強。《易經》是什麼?我相信很多同學是說不清楚的,甚至在某些人心中,《易經》就是一本算命的書。
  • 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
    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2018年11月11日19: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