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攝影師用一臺祿來35,講述近50年藝術旅程幕後的故事

2021-01-11 騰訊網

圖片:Stephen Shore

編輯:黎悅瓣

本文刊載於《影像視覺》2020年6月刊

1972年,Stephen Shore開始了一次公路攝影旅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旅行為他的代表作《美國表象》項目提供了素材。他只用一臺祿來35相機,把他去過的地方、吃過的飯菜、睡過的床鋪,以及沿途遇到的人都記錄了下來。

Stephen Shore 紀實攝影師

1947年Stephen在紐約出生,1972年,Stephen開始拍攝《美國表象》。他和William Eggleston被共同視為將彩色攝影確立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重要攝影師。1975年,Stephen獲得古根海姆獎,2010年成為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榮譽會員。他至今仍在工作,每天用一臺哈蘇數位相機和一部智慧型手機拍照。

從Stephen的旅行開始,時隔48年,他的《美國表象》一書最近出版了最新版本。書中新增了作家和攝影師Teju Cole的一篇文章,以及40張原版中沒有出現的圖片。我們採訪了Stephen Shore,他和我們講述了將近50年的藝術旅程的幕後故事,其中書內照片多為祿來35拍攝。

Q:您當初為什麼想拍《美國表象》這個項目?

A:很多因素湊在一起了。首先是我有種觀念,當時的我認為那叫「自然攝影」。我的意思是,你拍的照片更像是一種觀看體驗,而不是攝影體驗,如果這說得通的話。

那時我會在白天隨便找個時間練習,把我視野裡的東西拍下來,瞧瞧「觀看」是什麼樣子的。後來我以這種「觀看」的方式拍照,沒有按攝影的慣例去構圖。最初的目的就是簡單看看這個國家。

我去德克薩斯州拜訪了幾趟朋友,想更多地了解這個國家。在那幾年我都會在德克薩斯州北部朋友那裡待上一個月。一直在紐約長大的我因此看到了這個國家我並不熟悉的一面,於是產生了「攝影觀光」的想法,想要探索這個國家。

我租了一輛車開始闖蕩,幾天後,我又有了拍攝照片日記的想法。最初甚至連想法都算不上,大概是在我碰到什麼拍什麼的過程中產生的念頭。沒過幾天,這念頭就迅速變成了照片日記,我開始拍攝我吃的飯、我遇到的人、我看的電視、我睡的床,還有其他東西。這些因素讓我啟動了這個項目,並持續了一年多。

Q:您只是純粹地想記錄嗎?

A:我想探索美國文化,並且以這種方式實現了探索。觀察我每天的食物、觀察我住的旅館、觀察城市的大街、觀察住宅建築。這些反覆出現的主題,算是採用了系列作品的觀念。此外,重複同樣的主題,不僅展示了相同之處,也呈現了不同之處,而這種手法,又描繪了美國文化的一些方面。

Q:您以前提到過,拍攝這個項目時用的是祿來35,你只帶這一臺相機嗎?

A:對。我希望自己用的相機不要讓人緊張。拍人的時候,對方不會以為我是專業攝影師,而是一個帶著小相機到處旅遊的青年。當時我有兩臺徠卡、兩臺尼康、一臺哈蘇,選擇祿來35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相機外觀的考慮。

Q:您所有照片都是用柯達膠片拍攝,然後在紐約一家衝印店裡衝洗的?

A:實際上,我是把膠片拿給紐約一家相機店。當年柯達彩色膠片大多是在新澤西州的柯達公司衝洗的。

其實我原先自己也會動手衝洗膠捲,只不過這個比較花費時間和精力,彩色膠捲的衝洗需要把溫度控制的很準確。我選擇的衝洗店在這方面比我更熟練,他們做的更好。不過黑白膠捲的話我自己也會衝洗,之前大都會藝術館的展覽展出的照片都是我自己衝洗的。

Q:你在路上時,是迅速拍照,還是會等待時機?

A:我傾向於迅速拍照。一般我清楚自己想拍出什麼樣的照片,很少連續按快門。如果是在街角,一切都在移動,我可能就會等待一輛汽車駛入我希望它在的地方。但如果是從正面拍攝店鋪,或者拍旅館裡的床,就沒什麼好等的了。

Q:您拍攝的許多照片中都有藍天,這是出於有意識的藝術考慮嗎?

A:實際上是我總會被乾淨明亮的陽光吸引。不只是這個項目,我在20世紀70年代用相機拍攝其他作品的時候,也喜歡往美國的西南部跑,因為那裡有明朗的陽光。我覺得乾淨的光線可以給人一種純淨的感受,也會讓照片給人一種純粹的心理體驗。

Q:關於構圖,您在拍攝《美國表象》的照片時覺得哪些因素最重要?

A:我不想遵循傳統的攝影構圖思路,更想讓照片傳遞觀看的體驗。我真正留意的是自己觀看時的感覺——不只是在拍照時,也包括在電梯裡,走在大街上,和別人聊天,乘坐計程車的時候。觀看到底是什麼感覺?然後以此為基礎來拍攝照片。

Q:您說這個項目總共花了大約一年時間,原先有計劃拍攝時長嗎?

A:差不多。最早的照片可能是1972年3月拍的,那是我第一次使用祿來相機的時候。但直到1972年夏天,我才開始攝影之旅,每天都拍一整天。整個夏天我都在路上工作,然後到了9月,在紐約的光線畫廊舉辦了一個展覽,展出了大約200幅作品。但在展覽結束後,我繼續拍了下去。所以書中有很多作品是在最初的展覽之後拍攝的。

我一直拍到1973年,然後在1973年初夏,我開始使用4×5相機。到那個時候,《美國表象》的工作基本就結束了。書中最後一張照片是我在那年12月拍的,那是攝影師Bill Eggleston的照片。我偶爾會隨身帶著祿來相機,但從1973年初夏起,我開始用大畫幅相機。

Q:您為《美國表象》項目拍了多少照片?

A:我作為攝影師從來不拍攝很多照片。使用8×10大畫幅相機練著用一張照片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這就是我的想法。光是下工夫和花大價錢用8×10彩色膠片拍照就是一種訓練。幾年前我看著自己所有的作品,重新打量它們,意識到自己一直都是這樣拍攝的。我從來都不會拍很多照片。

《美國表象》裡的很多作品,如果是一個小鎮街道上的房屋,我會拍張照片,然後繼續前行。我幾乎不會拍兩張同樣的照片。這不是一種清規戒律,而是,既然已經拍到我想要的,為什麼還要拍第二張?我用智慧型手機時也同樣以這種方式拍照。

Q:新版《美國表象》裡有40張新照片,您是怎麼選出來的?

A:現代藝術博物館籌劃我的回顧展時,想復現當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美國表象」展覽。我們要衝印出和柯達照片大小一樣的作品貼在牆上,就像當時的展覽一樣。那時的照片沒裝上相框,上面也沒有蒙著玻璃,就是原原本本地列成三排,貼在一個小展廳的三面牆上。

新照片主要是1972年夏天拍攝的,並沒有在原版的攝影集中。對於我來說我只是純粹的把這部分內容在原版的影集中加上去。

Q:你對新版攝影集還滿意嗎?

A:我很滿意。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書中有一篇很棒的文章。此外,原版在2005年左右出版時,是用我的原始照片複製的,這些照片是1972年和1973年印出來的,已經放了好幾十年。雖說保存得很好,但終究是老照片,很多細節上大不如前。

後來紐約一家博物館給現代藝術博物館致電,展出了這個項目。我的照片因此都被掃描了一遍。但那是在原版攝影書出版之後了。現在所有作品都被精心校過色,新版裡的照片也都來自掃描件,因此質量高得多。不光整體的色彩,就連邊緣的細節,比如天空中的細節,還有雲朵,都有更好的呈現——優秀的掃描件就是能有這種效果。我個人認為新版質量更加出色。

Q:您現在用什麼相機和鏡頭?

A:我現在基本用兩種相機:一種是智慧型手機,一種是哈蘇X1D。二者拍出來的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作品。過去6年裡,我幾乎每天都發Instagram。有些攝影師會從自己的作品集裡選出有名的照片放上去,而我放的是拿手機拍的照片,拍照時就想好要傳到Instagram上。目前我用的手機是iPhone 11 Pro。

過去幾年我的第二類作品是用哈蘇X1D拍的。它們在某些方面很像Instagram上的照片,只是尺寸很大,細節極其豐富而已。

從《美國表象》到《不凡之地》時,我改用大畫幅相機的一個原因是想拍大照片。我想讓照片大一些,雖然當時的膠片在3.5×5英寸的照片上看起來很漂亮,但一放大就不行了,顆粒感很強。於是我換成更大的負片,而且在30年的時間裡只用一臺8×10的相機。

我希望當時自己的相機既能像35mm相機那樣靈巧,又能產生8×10相機的效果,而那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有這種相機了,我用哈蘇拍的照片解析度就很高。我擺在一起對比過,它比8×10相機的照片解析度還高。

我並非只是因為這個技術原因而喜歡它。技術的進步打開了一扇審美之門,我正在探索這扇門的另一面是什麼。

相關焦點

  • 祿來時隔58年情懷回歸 Rolleiflex雙反拍立得問世
    最近,作為雙反相機(雙鏡頭反光鏡取景式相機)的傳奇品牌,祿來Rolleiflex在時隔58年後,以拍立得這種獨特的形式宣布正式回歸市場,適配富士instax mini相紙使用。  如今,在祿來工廠被收購的第三年,也剛好是第一臺祿來雙反相機90年誕辰之際,祿來以雙反拍立得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
  • 《萬物理論》發行國版藍光 講述霍金傳奇人生
    《萬物理論》發行國版藍光 講述霍金傳奇人生 ·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
  • 主創講述《輝煌中國》幕後故事:八個攝製組走了近三十萬公裡
    29日晚的獻禮國慶特輯邀請到潘敏、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厲害了我的國」主題活動主持人龍洋以及在《輝煌中國》中出鏡的宋小楠、以色列網紅高佑思等臺前幕後人員,向觀眾講述關於這部紀錄片的故事。由中央宣傳部、央視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9月19日至9月2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播出後,紀錄片火爆了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在社會各界持續引發熱烈反響。
  • 移民故事:攝影師眼下的藝術紐約——新生代攝影師的成長簡史
    紐約五年藝術深造在國內工作的幾年與一些知名的國外演唱會和藝人合作過,工作了5年後決定去國外深造。2016年去紐約本想遊學一年,學習一年之後再回國工作,因為一直對藝術很感興趣所以選擇了攝影,然後是從哥倫比亞大學Summer workshop(暑期攝影班)學習攝影的。
  • Leatherman近四十年的傳奇故事
    轉眼間,Leatherman(萊特曼、萊澤曼)即將告別而立之年,迎來四十不惑,它也有著近四十年的傳奇故事。
  •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映 主創將分享幕後故事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將映 主創將分享幕後故事 《星球大戰》系列將登陸電影頻道     華特迪士尼影業中國今天宣布,風靡全球的傳奇電影系列《星球大戰》將在農曆新年期間登陸CCTV6電影頻道,中國觀眾們將有機會在家欣賞這已深受影迷和粉絲愛戴的經典系列
  • 攝影師鏡頭講述斷腿北極熊頑強生存感人故事
    受傷北極熊與兩個孩子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攝影師史蒂文-卡茲洛夫斯基分別於2009年9月和2010年10月兩次前往美國阿拉斯加州布魯克斯山脈等地區,跟蹤拍攝了一組關於北極熊的精彩圖片,圖片講述了一隻受傷北極熊在阿拉斯加極端嚴寒的惡劣環境中艱難掙扎並頑強生存下來的感人故事。
  • 《亮花鞋》在春晚舞臺成功演出 演員講述臺前幕後故事
    原標題:亮花鞋 央視春晚歸來 閬中演員講述臺前幕後故事 ●本報記者 楊曉江 實習生 張茜 一雙雙繡花鞋緩緩而來,頭扎羊角辮的姑娘們微微探出頭,輕移蓮步,雙腳時而緊緊合住呈一條直線,時而又像扇子一樣打開……2月15日晚,在2018年央視春晚舞臺上,代表四川民族特色文化之一的閬中地方民俗節目《亮花鞋》,以優美、雅致、極有四川閬中特色的舞蹈表演
  • 16-12-25推薦電影1:《星際傳奇》
    星際傳奇的劇情簡介  ·  ·  ·  ·  ·  ·  在浩瀚的宇宙間,一艘名為獵人號的商用飛船正進行著漫長的旅程。
  • 探秘VOGUE酒店攝影師的幕後
    蜂鳥編輯特別拜訪了酒店攝影高手王笑飛,請他向讀者講述酒店拍攝的要點,蜂鳥編輯還當了一回王笑飛的攝影助理,親眼目睹王笑飛的拍攝幕後。王笑飛最後告訴我們,酒店攝影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影友們在自己家裡就能把自己的家居拍攝的非常漂亮。下面讓我們來聽聽王笑飛講酒店拍攝技法吧!
  • 盤點50部經典的人物傳記電影,每一部都是一個傳奇!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被以漢奸罪判處死刑,在北平第一監獄執行槍決,終年41歲。  8、梅蘭芳   電影講述了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傳奇的一生。圍繞著這兩個人之間的故事展開的,以梅蘭芳引路人和保護者自居的邱如白因為不能忍受梅蘭芳和孟小東的愛情,在幕後導演了刺殺梅蘭芳的事件。
  • 一周藝術人物|這些攝影師,或捕捉飛鳥,或反對「鴉片」
    在上海,隨著「影像上海」展覽日益臨近,相關攝影展漸次開幕:龍美術館展出法國攝影師讓-呂克·米藍的鳥類攝影,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則將帶來德國攝影師馬丁·舍勒鏡頭中的肖像特寫。在國外,由攝影師南·戈丁發起的對薩克勒家族鴉片類藥物致死的抗議,持續已一年。上周,戈丁因為示威行動遭遇拘留。
  • 2020文景「藝文季」:八位探路者講述「在路上」故事
    文景還透露,2020年還將在童書領域小試牛刀,出版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得主赤羽末吉的中國故事繪本系列,包括苗族民間故事《燈花》《龍牙顆顆釘滿天》、彝族民間故事《九兄弟鬥土司》、蒙古族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四本,以及重版「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
  • 小美人魚和阿拉丁的形象創造者,這次要講述中國故事
    導演格蘭 基恩 Glen Keane《Over The Moon》講述了中國小女孩飛飛為了尋找傳說中的月亮女神,自己製作了火箭飛船向月球進發的故事。影片預計將於2020年在中國院線上映,海外觀眾可通過Netflix平臺共同欣賞該片。
  • 樸贊鬱講述《蝙蝠》幕後故事 爭議場面一一解讀
    樸贊鬱講述《蝙蝠》幕後故事 爭議場面一一解讀 時間:2009.05.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傳奇設計師紀錄片讓你宅在家也能培養好品味
    甚麼樣的人能被稱為傳奇?時尚,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不如想像中遙遠,無論你是時尚Insider,還是正要開始對時尚產業產生興趣,絕對都能從編輯的精選片單中獲得收穫。以下嚴選時尚大補帖,從傳奇設計師紀錄片、服裝設計實境秀、時尚幕後工作者的貼身訪問等等,透過鏡頭深入了解品牌故事,一窺時尚的幕後種種。
  • 《神鬼傳奇》東方傳說同名大片幕後打戲揭秘
    廠商特供稿,以下內容並不代表網易言論《神鬼傳奇
  • ...按照2001年開始的《光環》遊戲傳統,講述士官長傳奇故事的最新...
    製作公司:343 Industries發行公司:Microsoft Studios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FPS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英文發售日期:2020-12-30點擊進入遊俠網《光環6》專題站【遊戲介紹】  按照2001年開始的
  • 深扒一下電影《一九四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今天我們來深扒一下電影《一九四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我本人喜歡《一九四二》這部影片,從故事的題材,人物的塑造,劇情的製作都是一部十分不錯的電影。該片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
  • 範·迪塞爾動作片《星際傳奇4》曝最新進展|星際傳奇4|範·迪塞爾|...
    今日範·迪塞爾(Vin Diesel)透露動作片《星際傳奇4》最新進展,他透露《星際傳奇4》劇本已經基本完成。距離上一部《星際傳奇3》已經過去了將近7年時間,導演兼編劇大衛·杜西精雕細琢的《星際傳奇4》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