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由於工作和生活上的原因,幾乎一整年都沒有太多的關注耳機圈子的新聞。直到年底參加ZX2上市前的全國試聽會時才知道了我索把大耳和耳塞的旗艦都更新了。當時光留意ZX2了,對PHA3平衡輸出的Z5隻留下了一耳朵聽流行非常棒的印象。
2015年回家工作後,本想在收到巡迴的ZX2時再仔細聽聽Z5,奈何Z5太搶手,ZX2到我時正好沒有現成的Z5了。於是乎一直拖到了現在才有機會仔細聽聽。我先發張圖說說外觀吧,畢竟寫評測不配圖是沒人看的。
Z5的金屬外殼之外的塗層類似於相機上的硬漆塗層,這條飽經風霜的巡迴試聽機上塗層仍然很新,並且除了LR標之外,腔體上所有的字全都是蝕刻上去的,EXK的老毛病看來是不會再出了。耳掛外皮材質是親膚性非常好的軟膠,而且記憶材料不軟不硬,這些新材質的應用讓這支優er盤ji的佩戴得分不至於負分。插嘴一句,我個人不抗拒EXK之後這些U盤的佩戴方式,除了不能側臥聽之外,只要你戴的方式搞對了,其實是非常穩固的。
Z5在單元的數量上保持了2鐵1圈,動圈部分沿用了我索旗艦應有的16mm液晶振膜,不過和EXK比這次鍍了一層金屬鋁,而且振膜上擁有更多褶皺。當然你讓我一個上學學播音業餘搞攝影的金融業者港一港振膜剛性提升是為了實現什麼訴求我也不懂,只是感覺在技術層面上從H繫到現在的A系與Z5,我索的確在不斷成熟。
由於手上缺乏素質與調音和Z5差不多定位的塞子(k3003風格相去甚遠,the Truth沒煲開,A83在素質上存在差距),這次我打算單獨談談Z5。
我日常使用的前端為樂圖 Paw 5000,由於身邊並沒有用 PHA3 的朋友,所以驅動方式採取鐵菊花單端直推。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呃,怎麼說呢,很多人都已經吐槽過的原配線材拖後腿問題,本篇文章中Z5的聲音基於一條聲音風格與原線極為相似的鍍銀銅箔線。望周知。
首先給Z5的聲音下個定義吧,我認為是離實現圈鐵耳機的設計初衷比較接近的,一種受眾不僅是燒友等專業人群,同時一般消費者也會喜歡上的,幾乎聽不出動鐵味兒的溫暖調音,低中高三頻能量感比例大概是3:2:2。我聽過幾條不同煲機時期的EXK,從全新的到不到2000小時的,其共通點是弦樂的回放很棒,空氣感和解析是其強項,同時結像也比較結實。但是,回放交響樂時縱向聲場的缺失是EXK最大的短板,同時氣勢也有所不足。Z5將這兩點以非常激進的方式做出了完美的改進。
先聊聊低頻。圈鐵耳機的設計初衷是什麼?在本萌新的理解中是更好的利用動圈和動鐵各自的發聲特性,來讓低頻與中頻更加接近動圈的自然寬鬆的表現、高頻趨近於動鐵密度高延展容易做好的特點;同時由於多單元與分頻器技術的應用,使三頻互不幹擾。Z5的聲音就相對來說很符合以上訴求。單端直推第一耳朵的印象是低頻量大,真特麼大,但是前奏過去,人聲唱響時卻發現,量感如此巨大的低頻並沒有太明顯的加厚人聲,感覺低頻幾乎實現了獨立於中頻來運作,而銜接卻沒有任何問題。不僅量非常大,下潛也是深不見底,自年初聽過一條徹底煲開的the Truth後,我再也沒聽過下潛如此深到恨不得每一鼓都敲到橫膈膜的低頻。聆聽燃系OST時,Z5爆發出了EXK所不具備的磅礴氣勢。這部分的音樂包括鷺巢詩郎 - 「閉塞の拡大」 The end of evangelion,澤野弘之 - 「流星のナミダ

其次是聲場。Z5的橫向寬度相比EXK有所縮水,規模稱不上大,但是縱深得到了非常恐怖的提升,毫不誇張地說,Z5甚至屬於我聽過的塞子中聲場縱深最棒的那一類。很奇怪的是,在這次剛收貨時初聽Z5並沒有明確地感到縱向聲場的提升,畢竟好久沒聽低頻這麼壯麗的器材了,注意力全被低頻吸引走了。而之後在將Z5作為主力塞使用的幾天中,在很多熟悉的曲目中讓我感受到了以前只在少數幾個更高級別的塞子上體會過的駭人的聲場深度。這部分感受最深的歌曲包括Epica - 「Consign to oblivion」 Consign to oblivion, Evanescence - 「Call me when you're sober」 The open door, 鷺巢詩郎 - 「Gods message」「It will mean victory」, Shiro SAGISU Music From EVANGELION - 3.0 YOU CAN (NOT) REDO 等等。得益於上文中提到的很好的結像力,Z5在還原錄音現場空間信息的能力這一項上有很大的加分。只要你的音樂文件品質ok,偶爾出現這是人頭錄音的錯覺實屬正常。
好了,我現在聊的是一條圈鐵耳機,但是居然沒有提到三頻銜接的問題。
因為真的沒什麼問題……除了在高頻泛音上能察覺到一絲鐵味之外,動鐵的那種帶點機械味和顆粒感的人聲在Z5上完全找不到,這U盤的人聲順滑到亞洲女聲聽了一大圈都沒聽到殺人齒音,而且口型竟依然清晰。齒音頻段的平緩完全沒有影響各種樂器的高頻表現,密度上佳,延展逼近ER4的水準,但量感偏少,畢竟還是個流行取向偏下盤的塞子。
但是誰會知道1000小時以後的Z5會是什麼樣子呢?EXK上市頭兩年也因為齒音的問題而廣受詬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的塞子都煲開了,輿論的風向自然開始轉變。從EXK上市到去年年底Z5發布為止,已經過了1500天。經過1500天磨鍊的新旗艦的確讓人感受到了科技進步的偉大力量,而且就我索一貫的尿性來說,指不定還有哪些等著慢慢擠牙膏的技術儲備沒拿出來呢。
我自己是一個熱愛森海 mx90,NFaudio NF3,EXK這類低頻量不大的塞子的人,所以Z5,最起碼是單端直推的Z5,並不會出現在我的購買清單上。但是我非常期望能夠嘗試用諸如平衡輸出之類能夠更好地控制低頻的方式來驅動Z5,只因它可以和越級對手PK的結像力和縱向聲場。更多的玩法與玄學領域的挖掘,就像EXK一樣,由時間來實現罷。
我索名聲響噹噹的耳塞數量傲視同儕,但是等一個接班人等1500天這種事不常見。願Z5像它的前輩一樣,能扛得住一時的詆毀,也擔得起1500天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