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在中高考作文素材方面的妙用
今天我就來寫寫《流浪地球》轉化而來的作文素材,給廣大朋友做一個參考。若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一 吳京,為什麼總是吳京?事實上小破球的導演是郭帆,吳京只是友情客串,後期又6000萬帶資入組。吳京的粉絲很多,黑粉也不少。但無可否認,在滿屏膠原蛋白耳釘眼線的環境下,他是個鐵骨錚錚的硬漢所在。
-
四本流浪小說,網文版「流浪地球」竟然擁有穿越神技!
今天給大家推薦四本有關「流浪」的小說。《會穿越的流浪星球》,作者:穿越地球,5級作者。當流浪地球穿越到無限世界,會發生什麼事呢?猜測這本書的很大靈感應該是來自蔣慈新的《流浪地球》,無論是作者名還是書名,都透著強烈的致敬。本書,情節曲折,設定嚴謹,科幻迷可以果斷入坑。《深空之流浪艦隊》,作者:最終永恆,5級作者。地球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
《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做一個「2020特供版」?
第一處,是北京地下城,多了約4-5分鐘戲份。原版劉啟(屈楚蕭 飾)和韓朵朵(趙今麥 飾)溜出來時,徑直就去見了一哥(雷佳音 飾)。而在新版裡,兩人先是去了二叔(寧浩 飾)的燒烤店,買了一把烤串,然後才去找一哥辦假證。這就是寧浩被刪的戲份。在烤串店,劉、韓有一番對話,是關於「要不要出去」的討論。
-
關於《流浪地球》的喧譁聲:讓人類保持理智真的很難
百家爭鳴本是好的,對一部電影有不同的評價也是常態,但圍繞著《流浪地球》的爭議似乎漸漸偏離理性討論的軌道,無論是爆款文還是豆瓣的熱評區,不少評論夾雜著標籤化、扣帽子、站立場、問動機,情緒化與偏激化成為一種主流。這是一個重要的反思契機:在眾聲喧譁的網絡時代,當批評的門檻降低後,我們是否需要某些評論共識?
-
《流浪地球》不是民族主義的勝利,而是好電影的勝利!
在上映之前,其實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最低,當時決定要看《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以及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但是至於要不要看《流浪地球》,一直猶豫不決。 網絡上的影評人們也很不看好《流浪地球》。印象中,有一個「權威「的影評帳號還預言,從放出的幾組預告片看,《流浪地球》大概率是部爛片!
-
黑《流浪地球》的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守住希望的人,會向著光明的未來,奮發前行,而沒有希望的人,自甘墮落之餘,還非要拉著旁人一道墜入黑暗。在我看來,忽然之間,冒出來的無數想要黑《流浪地球》的人,便是如此!可我看到的更多的套著「理性」的外衣的批評,居然是因為電影中的科學點不符合真實的科學而進行過猶不及的批評,這就讓我忍不住了。
-
吳京《流浪地球》要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如果實現了你會怎麼樣
電影《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
《流浪地球》幕後資本局:中影、北京文化押中寶 萬達缺席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自述,自己在15歲的時候,正是因為看了James Cameron拍攝的《終結者2》,才立下志向要去拍科幻片。電影上映後,James Cameron也發布微博評論稱:「祝福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好運,祝福中國的科幻電影旅程。」 知名演員、導演徐崢在微博上評價《流浪地球》是「裡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的」。
-
《流浪地球》北京看不見星星,眼淚的漂浮,窗口的陀螺,細節感人
文/影聲潺潺《流浪地球》北京看不見星星,眼淚的漂浮,窗口的陀螺,細節感人在年前大家被叫「啥是佩奇」的刷屏,但沒想到今年的春節刷屏的不是喜劇片,而是一部科幻片。也有人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也算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樣炸燃的片子在春節上映是春節期間最大的一場煙花。很顯然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讚美之詞無以言表,這樣大規模的讚譽像極了去年那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我不是藥神》大眾的集體感慨。
-
《流浪地球》贏了春節檔,北京文化就能開心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2日電 (吳亦涵)截至2月12日午間,《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達到24.55億元,領先此前被視為其最大對手的《瘋狂的外星人》8億元,成為此次春節檔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據貓眼專業版預計,《流浪地球》的最終票房或達51.91億元,僅次於此前創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紀錄《戰狼2》的56.83億元。 電影市場有贏家,資本市場也不例外。
-
《流浪地球》登陸香港陷入滑鐵盧,人家沒什麼情懷?
自從吳京的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票房不斷刷新,到目前已經突破46億元的大關了。可是據消息透露,《流浪地球》走出內地登錄香港市場,票房卻陷入了滑鐵盧的尷尬場面。自從《流浪地球》開始在香港影院上線,上映5天累計231萬港元。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宋歌表示,北京文化這幾年從《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和《流浪地球》中發現了幾個規律。首先,中國電影的題材和類型仍有很多空白留待創新,我們要在這些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第二,電影的價值觀一定要是主流價值觀,宣揚讓整個社會和民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第三,要用觀眾喜歡的電影語言和最先進的電影技術來拍攝、製作電影。
-
中國造:帶「流浪地球」回家!
流浪地球,就是讓地球在太空中流浪。說著簡單,但自轉、公轉、引力等怎麼解決?數據說話:《流浪地球》有多硬因為《流浪地球》劇本裡似乎沒有什麼是可以直接拍到的,所以劇組在前期做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10000件道具製作;100000延展平米的實景搭建……如此浩大規模的空間站,要有一顆怎樣強勁的「心臟」才能驅動運行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幹部要經得起疫情這面鏡子的照射
對幹部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使督查問責和激勵關愛兩手都硬起來、實起來。抗疫戰場上,幹部有如領兵打仗的將領,他們的表現好壞,不僅事關抗疫的成效,也影響著抗疫的鬥志士氣。幹部衝鋒在前,切實履責,抗疫工作才能做得紮實有力,才能堅定群眾參與抗疫的信心、激勵士氣;幹部無能瀆職,甚至臨陣脫逃,則會令抗疫工作疲敝懈怠,漏洞百出,對戰疫大局影響極壞。應勇的話語重心長,是有感而發。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宋歌表示,北京文化這幾年從《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和《流浪地球》中發現了幾個規律。首先,中國電影的題材和類型仍有很多空白留待創新,我們要在這些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第二,電影的價值觀一定要是主流價值觀,宣揚讓整個社會和民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第三,要用觀眾喜歡的電影語言和最先進的電影技術來拍攝、製作電影。
-
《流浪地球》為什麼沒鄭州?
《流浪地球》裡,北京、上海、杭州依次出鏡,濟南和濟寧也露了一把臉,甚至連新疆喀什都閃現了。 為什麼沒有我大鄭州呢? 畢竟,要說建造行星發動機和地下城,鄭州的條件可是十分合適呢! 按照電影的時間線,2030年,聯合政府公布「流浪地球」計劃,2034年開始建造行星發動機和地下城。 地球停轉後,不僅氣候災難頻發,地表溫度也將降到零下80多度。人要想活下去,只能抽籤進入地下城。
-
《流浪地球》穩了,應該看看外國觀眾的真實評價了
而自大年初四《流浪地球》在北美等海外市場上映以來,一些外國人給出的答案,確實還挺發人深思的……需要說明的是,耿直哥知道目前《流浪地球》在國外知名電影信息網站IMDB上獲得了高達8分的評分。但許多高分評論其實還是華人甚至來自中國的影迷給出的。
-
說一下北京文化投資的《流浪地球》
50年過去了,中國終於要迎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和《2001太空漫遊》很像的是,編劇正是作者劉慈欣。 作為科幻小說愛好者,我讀過克拉克的每一本能夠買到的中文譯本,也讀過劉慈欣的每一篇科幻小說。 初讀大劉的作品,會被其中的科幻點子震驚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