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專注於開發T細胞受體(TCR)療法的英國獨角獸生物技術公司Immunocore已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由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領投,建銀國際(CCB International)、JDRF T1D Fund、Rock Springs Capital、宏瓴資本(Terra Magnum Capital Partners)和無錫藥明康德風險投資基金等新股東,以及禮來、RTW Investments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等新股東跟投。
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Immunocore的擴展,以及加快其ImmTAX™平臺三個腫瘤項目的開發:即與基因泰克(Genentech)合作的IMC-C103C(靶向MAGE-A4),與葛蘭素史克(GSK)合作的GSK01(靶向NY-ESO-1),以及其首款候選藥物Tebentafusp(IMCgp100)。此外,公司也將推進其全資擁有的兩個分別針對慢性B型肝炎和PRAME的臨床階段項目。其中,作為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潛在治療方法,Tebentafusp正在進行關鍵性臨床研究。
ImmTAX™技術平臺(圖片來源:Immunocore官網)
Immunocore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立於2008年,其核心技術為基於T細胞受體(T cell receptor ,TCR)改造的ImmTAC™平臺,ImmTAC全稱Immune mobilisingmonoclonal TCRs Against Cancer,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抗腫瘤免疫激動單克隆T細胞受體,它本質上屬於一類新型的雙特異性生物大分子,是由工程化改造的TCR以及抗CD3的scFv組成。
根據醫麥客報導,從理論上講,ImmTAC技術要比PD-1/PD-L1抗體更具有優勢。相比於PD-1/PD-L1抗體等其他腫瘤免疫療法靶向細胞表面蛋白,且有較高的毒副作用、缺乏腫瘤靶向特異性以及較低的響應率等缺點;ImmTAC技術平臺通過特異性高親和力的TCR,能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能靶向細胞內和細胞外靶點,並招募激活T細胞發揮細胞殺傷作用,具有更好的特異性和安全性。
Immunocore的在研管線(圖片來源:Immunocore官網)
利用該平臺,Immunocore開發出了一類新的雙特異性生物製劑ImmTAC分子,並藉此得到了眾多大型製藥公司的青睞,包括羅氏、阿斯利康、基因泰克、葛蘭素史克以及禮來等。此外,依託ImmTAC™平臺,Immunocore的產品線有超過10種在研藥物(如圖),且大多應用於腫瘤的治療。
除了腫瘤,Immunocore在傳染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亦有布局,即將其TCR技術平臺應用於病毒或細菌,其要開發的目標適應症包括愛滋病、慢性B型肝炎和結核病;針對自身免疫疾病,對應的免疫動員單克隆TCRs分子由與效應功能融合的靶向TCR組成,它能選擇性地引發目標組織中的免疫抑制。
據了解,本次融資也有望加速Immunocore治療包括1型糖尿病在內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與JDRF合作)的新型平臺開發,並推進TCR平臺擴展其豐富的靶點資料庫。
據悉,CAR-T引入的是一個由科學家重新設計靶向腫瘤的CAR抗體,TCR-T引入的則是一個天然存在的TCR,通過提高TCR的活性,來增強對癌細胞的殺傷力。另外,TCR-T不僅能識別位於細胞表面的腫瘤特異性抗原或腫瘤相關抗原,還能識別細胞內的腫瘤特異性抗原或腫瘤相關抗原,這使其在治療實體瘤方面具有優勢。
也因此,TCR-T現已成為研究熱點,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基於TCR受體研發TCR-T細胞療法,譬如復星凱特、藥明巨諾、香雪製藥、葛蘭素史克、羅氏旗下Genentech、吉利德旗下Kite等。其中,Adaptimmune為Immunocore的直接競爭對手。據悉,Adaptimmune的SPEAR(Specific Peptide Enhanced Affinity Receptor, 特異性肽段增強的親和性受體) T細胞平臺能通過對T細胞的改造,生成高親和力的增強型TCR,靶向和摧毀多種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