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個海南抗疫一線小故事,太暖心了!

2020-11-23 騰訊網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關係千家萬戶

牽動著所有國人的心

連日來

海南全省上下一心、眾志成城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前線

醫護人員

不計個人安危,英勇上陣

後方

普通市民、社區幹部、村鎮黨員

亦紛紛投身防疫一線

以下10個海南抗疫一線小故事

讀起來都太暖心了

01

文昌一村支書每天大喇叭「喊話」10餘次

黨員幹部帶頭,發動全民抗疫

「各位村民,有個緊急通知,近期一定不要過多接觸外出人員……」近日,文昌市一村幹部手持麥克風用海南話「喊話」的視頻在各微信群裡轉發,中氣十足的宣講贏得紛紛點讚。

1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訪獲悉,視頻中的村幹部名叫符策奮,是文昌市東路鎮下洋村的黨支部書記,今年54歲。

村委會辦公室離符策奮的家不到100米的距離,每隔大約1個小時,老符就會跑一趟辦公室。「村裡有3個高音喇叭,基本覆蓋每家每戶,平時有重要大事通知,都用這大喇叭一喊,都能聽見!」符策奮說。

下洋村下轄5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共265戶1128人。據摸排統計,今年春節,返鄉大學生和外出務工返鄉的人員共12人。目前所有外出返鄉人員均居家自行隔離觀察,未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的人。

「雖然文昌還沒有確診病例,但防控形勢嚴峻,提前做好預防,容不得半點馬虎。」符策奮說,全村有黨員50人,為做好疫情防控,黨員幹部自發組織了護村隊,分片包點負責每家每戶的巡訪和檢測工作。因為村委會廣播站離他家最近,他便義不容辭地擔當廣播員,每天10多次宣讀公告、防疫知識等。

進村的路設了關卡,有村幹部黨員輪流值守,不允許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村子裡,除了巡查的工作人員,很少碰見村民,許多人家的院門都虛掩著,沒有往年過節的熱鬧喜慶。

「往年過年可不是這樣的!」一村幹部說,按傳統,該村每年大年十四都過「公期」,近20年都沒中斷過,但是今年,提前準備的瓊劇、公仔戲等節目已經全部取消,村民自發的排球賽也暫停了,大家沒什麼事都待在家裡看電視,巡查的村幹部定時上門宣傳防疫知識。

「辛苦一點不算什麼,健康安全才是大事。」符策奮說,只希望這場疫情防控的戰役早日勝利。

02

海口一水吧店主驅車40公裡送2000隻口罩下鄉

贈給鄉村老人、病患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

圖為海口一水吧店主驅車40公裡贈給鄉村老人、病患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的物資。

「感謝你們為防控疫情所做的大量工作。」1月29日下午3時許,海口市民蘇榮貴女士將一整箱一次性防護口罩、一萬元現金和4箱飲品送到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政府:「我能捐的物資也不多,只是出一小份力量罷了。」

代表鎮政府收下了這份特別的「禮物」,龍橋鎮鎮委書記劉欣感動不已:「口罩是我們當前工作中最緊缺的東西,感謝您的雪中送炭!我們承諾一定會把防範疫情工作做好做細,不辜負您的期望。」

「我從新聞上看到政府工作人員為防範疫情辛苦地工作,作為一名老百姓,我也想要為疫情防範工作盡一份力。」蘇榮貴說,自己在海口市海甸島經營著一間水吧,「我們在製作飲品的過程中需要戴口罩,因此店裡儲備了一點口罩。」

為了送這2000個口罩等物資,蘇榮貴自己驅車從海甸島一路開到了龍橋鎮政府門口。

「我們全鎮的政府工作人員在防範疫情工作中一天大約會消耗600隻口罩。」劉欣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鎮政府工作人員加上8個村的村幹部以及鄉村振興工作隊,共有百來號人,口罩需求量非常大。

但儘管如此,劉欣仍表示,蘇女士捐贈的這2000隻口罩,將全部發放給老人、病患等免疫力較弱的人,包括敬老院裡的87位老人,「目前鎮政府還剩餘四千多隻口罩,足夠支撐工作人員一陣子的工作,所以這批口罩就先給群眾用」。

「我不會說什麼好聽的話。」面對鎮政府工作人員的不斷感謝,蘇榮貴緊扣雙手,有些不知所措:「感謝黨和政府的辛苦工作,相信在我們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仗!」

03

海墾「90後」酒店員工方芸睿:

「等客人入住後才敢給媽媽打電話」

圖為酒店對員工進行培訓。

「您好,房內缺洗漱用品?好的,我馬上給您送去。」1月30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海南農墾中南溫泉公寓酒店內,該酒店客房部副經理方芸睿在接到服務要求,馬上送到指定地點。

方芸睿服務的這批客人有些特別——他們都處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學觀察期。

「每送一趟物品就得洗手、消毒一次,數不清這幾天消毒多少次了。」在方芸睿記憶裡,一天洗手、消毒二三十次都是常事,她的手總是皺巴巴的,身上濃烈消毒水味消散不去。「但能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我們都感到很自豪。」

26日中午,接到有關部門通知,海南農墾中南溫泉公寓酒店被設置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觀察區。該酒店總經理李永青組織員工第一時間接下「軍令狀」,轉移酒店80餘名原住客,開展清掃消毒工作,並配置相應防疫物資。

「當天酒店已經住了80多人,我們挨個和住客解釋請求諒解,並幫助他們轉移住所。」方芸睿回憶,當天酒店還開展了防疫培訓,氣氛有點緊張。令人感動的是,沒有一個員工退縮,所有人放棄假期,全身心投入緊張忙碌的工作中。

27日一大早6時許,方芸睿和客房部的5名員工便起床洗漱,對所有客房進行消毒。下午5時許,這批特別的客人終於陸續入住酒店。

「媽,酒店被設置為觀察區,我今年春節不回家了,你們要照顧好自己。」直到27日下午6時許,接待工作告一段落,方芸睿才拿出手機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聽到電話那頭擔憂的「責罵」,她不由紅了眼眶。「你們放心,我一定照顧好自己。」

「只有等客人入住後我才敢給媽媽打電話。」方芸睿說,一是因為接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她不願意因個人私事耽誤時間,另外是擔心家人太過擔憂而反對她在酒店駐守。只有說起家人時,這個1996年的姑娘才不那麼沉著冷靜,表現出一絲孩子氣。

為了服務好特別的客人,客房部的員工們還24小時輪崗執勤,保證他們在觀察期的生活需求。「我們一定會盡職盡責,履行好這份光榮使命。」方芸睿說。

04

暖!定安候鳥線上合唱一首歌 用歌聲為武漢加油

1月30日,一首《武漢加油》在旅居定安的「候鳥」口中傳唱開來。10位來自定安縣夕陽紅合唱團的老年文藝工作者深情演唱,給千裡之外的武漢加油打氣。

定安縣塔嶺旅工業園區居著2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老人。為此,定安縣成立了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旅居定安的「候鳥」段大成,是定安夕陽紅服務中心的骨幹成員之一。

湖北武漢突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幾天前,段大成收到了好友寫的一首歌詞,他讀了之後,內心激動澎湃,連夜為這首詞譜了曲。

「這是為武漢加油,這也是為咱們中國人加油,我們能否一起傳唱?」段大成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了中心「候鳥」骨幹群裡。

「我們這也是和疫情做戰鬥!」「我們要為武漢加油!」段大成的倡議一經發出,立即就有幾十名「候鳥」報名要求參加演唱。

不過,問題來了。按照定安縣政府要求,所有群眾今年春節期間,都要在家「自我保護」,大家怎麼能出去呢?微信群裡議論紛紛。

「我們來快閃?」

「那不行,快閃也要出門聚集,我們老人不能違背政府要求。」

「但是我們不能隔岸觀火,還是要想辦法為武漢加油!」

這時候,有人提出,何不在線上完成合唱?這個主意被大家一致叫好!

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大家決定在已報名的30人中篩選出10人,實行手機語音教唱的方式,各自在家學唱。唱歌、配樂全部都在各自家中獨立完成,然後再由專人用手機軟體將聲音合成齊唱。幾番「折騰」下來,一首「不見面也能完成的合唱」——《武漢加油》出爐了。

「長江漢江在這裡會晤,白雲黃鶴在這裡起舞。一種威脅人類的病毒,突然讓你充滿了恐怖……」「啊,武漢,全國人民為你加油祝福」

當不同的聲音經過剪輯,傳承了一首歌,那一份溫暖,是定安縣「候鳥」老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向身處武漢重災區的同胞們送去的慰藉,是他們向奮戰在防疫前線的所有工作人員獻上的敬意。

05

業主發燒,社區和政府人員愛心接力送診就醫

圖為瓊山區雲龍鎮黨員幹部入戶排查。

「有武漢業主發燒!」日前,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政府辦公樓值班人員在晚上9時接到該鎮某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來電,稱小區一名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的業主發燒,但晚上沒有出行交通工具,請求鎮政府幫助。

「馬上協調巡邏車,趕快送診就醫!」為保證該病人能及時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避免出現交叉感染,雲龍鎮委鎮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由雲龍鎮委委員、武裝部長歐振強帶隊,組織黨員幹部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協調來一輛空氣流通性較好的城管巡邏車,將病患馮女士就近送往一公裡外的雲龍鎮衛生院就診。

經初步診斷,不能完全排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性。

針對這一情況,歐振強又與該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協調省人民醫院連夜派出專用救護車,將患者送至省人民醫院診斷。經專家診斷,馮女士為普通流感症狀,建議從醫院返回家中居家隔離。

於是,送診幹部又將病人帶回雲龍鎮小區,並提供消毒液、防護用具等,熱心為病人的需求「跑腿」。

「當時聽說這名群眾曾有旅居武漢的情況,說實話,心裏面還是有點緊張的。」歐振強說,他在將馮女士送醫療救治的同時,也及時將馮女士來瓊的時間、航班號以及去過的地方、住過的酒店、車輛等情況作了詳細的詢問和記錄,並匯報至相關部門。

如今,馮女士情況好轉,體溫正常。「非常感雲龍鎮政府幹部們,我覺得心裏面很溫暖,當時要不是他們及時的幫助,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馮女士說,1月10日,她從武漢飛至海口後出現感冒發燒症狀,家人都非常緊張,幸虧有社區和政府黨員幹部的熱心幫助,才讓自己度過這一難關。

06

夫妻雙雙上戰場,舍小家顧大家服務鄉村居民

圖為陳小花走村串巷粘貼防疫海報。

2020年春節期間,海口市新坡鎮轄區內的大街小巷總會看到這樣一個又黑又瘦,頭戴草帽,開著電瓶車來回穿梭的女子。她一路上播放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知識,提醒群眾加強個人防護,春節期間不拜年,減少集聚活動,號召群眾今年不辦「公期」。她,就是當地人口中的「花姐」——陳小花。

陳小花是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衛健辦主任,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爆發後,她自告奮勇,帶領衛健辦人員走村入戶,宣傳防控知識,在社區、鄉村粘貼小海報和懸掛橫幅,在微信群裡不停地轉發疫情防控戰最新動態……

不僅如此,從大年初一開始,她就捨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到各村排查從湖北省離境人員,叮囑他們要居家隔離,並且每日上門為他們測量體溫,觀察他們的健康情況。

「花姐和她丈夫都是基層幹部,他們夫妻大過年的沒有吃過一次團圓飯,家裡的兩個孩子還小,卻不能經常在父母的身邊。」陳小花的鄰居告訴記者,她們夫妻二人都是盡職盡責的好幹部,辛勤奮戰,為老百姓織起防疫安全網。

07

防控疫情,只辦結婚儀式不辦一桌酒席

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村民結婚一般都會辦幾十桌酒席招待親朋好友,但今天,該鎮懷卷村李嶽鋒結婚,只有簡單儀式,沒有辦一桌酒席。

李嶽鋒今天結婚,家裡計劃辦20桌酒席,請諫早在過年前都送出去了,但昨天晚上臨時決定不辦酒席。

「昨晚8點多,村支部書記陳太策帶著多名村幹部突然來到我家,反覆做思想工作,要求推遲婚禮或取消酒席,開始我們全家人都不同意,畢竟,這場婚禮籌備了幾個月,怎麼能輕易不辦呢?」李嶽鋒說。

昨天晚上8點多,懷卷村支部書記陳太策接到一個舉報電話,說李嶽鋒家正在張羅婚禮,準備邀請親朋好友大辦酒席。放下電話,陳太策立即帶上三名村幹部連夜趕到李嶽鋒家。

「結婚的確應該辦酒席,但是,現在疫情防控形勢這麼緊,政府再三強調不準聚餐,100多人近距離接觸,萬一其中有一人攜帶病毒,參加婚宴的親朋好友都將被隔離觀察,喜事就變成壞事!」陳太策說,做思想工作時,他反覆強調這一點,李嶽鋒一家想到這個可怕的後果都沉默了,最終女方家商定,只舉行簡單的儀式,酒席全部取消。

李嶽鋒的父親說,因為兒子結婚沒有辦酒席,今天還有不少親朋好友打電話指責他,他把陳太策書記說的話告訴他們後,最終大家都理解了,畢竟,沒有人願意冒著被感染的危險來吃喜酒。

08

疫情就是集結號 五指山55名疾控人員24小時待命

圖為五指山市疾控人員在走訪排查。

「還沒有時間給父母打電話。」1月30日下午,在完成對醫務人員防控知識培訓後,五指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譚世海開始忙著檢查登記造冊情況。

譚世海的一天是從早上六點多滴滴滴響個不停的手機信息提示音開始的。

「每天第一件事是抓緊上報數據。」譚世海告訴記者,目前群眾所看到的數據是由各級部門逐級上報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是提供摸排數據,利用大數據做好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三防」工作。

譚世海的家在距離五指山市車程1小時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但整個假期他都沒有回去。疫情就是集結號,從大年廿九至今,他和防控中心的55名同事就開始了24小時待命的工作模式。

「您好,我們先給您量體溫。」「您是什麼時間離開武漢的?」「您是什麼時間來到五指山的」譚世海和同事根據當地公安、工信、旅文等部門提供的數據,逐一對進入五指山的外來人員進行摸底排查,登記造冊,並指導市民群眾做好防護工作。

「之前出現疑似病例,市民非常恐慌,他們一直給防控中心打電話,諮詢類似於疑似病例家屬丟棄的生活垃圾會不會傳染疾病,甚至在餐館聽到湖北口音也會打電話給我們。」面對焦慮的群眾,譚世海和同事聯合當地電視臺,加大防控宣傳,「只有正面引導群眾,才能減少恐慌。」

「經過這段時間的摸排,基本掌握外來人員在五指山的情況。」譚世海告訴記者,由於春節前物流停運,目前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緊缺,此外在不包括流動人口的情況下,五指山市常住人口10萬多人,挨家挨戶排查壓力很大,但作為防控部門的一員,大家互相鼓勵,鼓足幹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09

強化日常巡查 確保民生物資價格穩定供應充足

圖為白沙黎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巡查市場。

1月30日一早,白沙黎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翁天傑一行人又兵分多路,巡查位於主城區的雅釵農貿市場以及鳳凰城生鮮超市等,尤其重點檢查活禽區是否停止進貨、銷售、宰殺活禽行為,並詳細囑咐與督促經營者在消毒等多個細節下足功夫,切實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工作。

「米價穩定,肉類供應也很充足,不少市民過來採購一趟,大多能夠吃一兩天以上的。」翁天傑介紹,自大年初二開市以來,受供求關係影響,白沙各大農貿市場的肉菜等農副產品價格整體上呈高位運行,但政府部門合力加強監管,再加上供需關係逐漸趨於平衡,這兩天以來,肉菜等農副產品價格明顯回落。

張貼告示、進店檢查、核查帳單……每天看似一成不變的執法巡查,但事實上絕非走馬觀花。翁天傑說,截至目前,白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為零。防控期間,他重點負責三項工作:一是禁止(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禁止(銷售)寵物,二是禁止農貿市場現場宰殺和交易活禽,三就是控制物價穩定,防止出現哄抬大米、肉、魚、油、蔬菜等價格情況,也要督查商家是否存在囤積貨品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不僅主城區,各鄉鎮農貿市場也一樣,這兩天開市的攤位明顯增多了,水葉菜、豆類等新鮮瓜菜的貨品也很充足。」翁天傑說。

「咱白沙目前的糧油、食鹽、肉菜、蛋奶等生活物資供應充足,請大家不傳謠、不信謠,合理購買生活所需物資。」翁天傑一行一邊巡查,一邊不忘這般耐心勸導個別大批量採購的市民。

10

洋浦網格員林發惠和同事兩天排查900多戶居民

圖為林發惠(右)在做入戶排查。

「您好,您家有從武漢回來的人員嗎?」「沒事不要出門,出門要戴口罩。」……1月29日,洋浦政法委網格員林發惠和其他3名同事,在洋浦新英灣社區浦馨苑小區挨家挨戶做排查。從1月28日至29日,兩天時間,她們4人靠著雙腿排查完了整個小區21棟共1008戶居民。

2019年5月受聘當網格員的林發惠,按照分工,和3名同事負責新英灣社區浦馨苑小區,整個小區有21棟居民樓1008戶,相當於每個人負責252戶的居民。

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從1月24日(大年三十)開始,林發惠和同事們就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每天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7點,午餐都是吃泡麵。「我家就在洋浦,可以回家吃口熱飯的,但由於任務緊,來回吃個飯要花個把小時,所以就沒回。」林發惠說。

排查過程中,林發惠還要負責登記是否有湖北籍的相關人員,並一一叮囑居民做好防護工作。28日、29日兩天,她和同事排查完了整個小區,雖然累點,但居民們都很配合,態度也很熱情,她們感到很欣慰。

剛開始排查的時候,林發惠也有擔憂,生怕自己也感染了,但她最終還是選擇堅守崗位。她說,現在是打 贏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網格員要是積極地參與,挨家挨戶地毯式地排查。

截至目前,洋浦網格員已對全區近一萬戶居民開展排查。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開 展網格化防控工作,全力以赴守護群眾平安。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

記者:李佳飛 習霽鴻 鄧鈺 劉夢曉 張期望 周月光 林曉君 曾毓慧 林書喜

編輯丨唐咪咪

相關焦點

  • 真摯的情懷(抗疫一線的故事)
    一起工作的這陣子,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警察的職責使命,他給我們所有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樹了個標杆!」和王春天一起工作的木海社區副書記慧芬大姐這樣說。由於文筆好,分局幾次想調王春天到機關工作,他都沒同意。王春天對好朋友說:「這次我在抗疫一線看到各行各業衝在最前面的都是黨員,通過這次抗疫,我真切感受到共產黨員的力量。」
  •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從對未來生涯的迷茫到堅信「學習的知識就是手中的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學生吳逸桐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思想態度發生轉變,毅然選擇赴西部基層支教一年。熬夜製作手工餅乾、手寫賀卡,甚至差點忘記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只為將暖心傳遞給《營養與健康》課堂的學生。
  • 別樣的「女神節」 西京醫院為抗「疫」一線白衣天使送上特殊禮物
    有人說:「戰爭,請讓女人走開」,但是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昔日弱不禁風的嬌軀頂起了半邊天,她們有的告別眼含淚花的兒女,有的告別臥病在床的父母,有的剪去心愛的長髮,還有的推掉已經發出請帖的婚宴,她們用生命為人民群眾安全開路,把忠誠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 重報小記者雲挑戰 暖心!人民小學孩子們用畫筆致敬 奮戰在「疫」線...
    線的叔叔阿姨們  創作了一幅幅暖心畫作  用稚嫩的文字寫下一封封信件  滿載著對抗「疫」工作者的感恩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他們拿起手中的筆  致敬逆行 ,為愛點讚    在這非常時期,我一定嚴格尊守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保護好自己,不給你們增加麻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堅信病毒一定會被消滅,春天定會如期而至。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  兩江人民小學三年級丙班 邱子晏  2020年2月21日
  • 在抗疫一線書寫奮鬥故事 10人獲評山東戰「疫」最美青年其中青島2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8日訊(記者 吳爽)8日晚,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山東省委、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山東戰「疫」最美青年雲發布儀式舉行。經過組委會初審、青年代表線上覆審和公示,10名來自不同崗位基層一線的傑出青年獲評山東最美戰「疫」青年。
  • 「南京製造」抗疫一線顯身手
    抗「疫」一線,防護、檢測、救護、治療物資和設備,「南京製造」全門類生產、全方位保障、全過程供應,為助力南京市和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物資基礎。「南京製造」以過硬的實力、主動的擔當、頑強的作風,展現了「創新名城」的奮鬥姿態,體現了「美麗古都」的深沉大愛。
  • 用格律詩致敬戰鬥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遼寧醫務工作者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筆, 創作出一批有溫度接地氣高質量的文藝作品,助力眾志成城戰「疫」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遼寧美術館館長、遼寧畫院院長冷旭,和許多藝術家一樣,不僅用繪畫作品為抗疫助力,還飽含深情地創作了兩首格律詩致敬戰鬥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遼寧醫務工作者。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遼寧衛視《遼寧新聞》主播張明第一時間朗誦這兩首格律詩。
  • 助力百業復甦·商貿在行動|一個企業的戰「疫」故事
    捐贈物資支援抗疫一線 積極響應全面復工復產一個企業的戰「疫」故事物資搬運疫情爆發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民加入了抗「疫」行列,前有一批批的醫護人員捨棄團圓的機會勇敢出徵,後有快遞小哥為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路上奔波
  • 疫情防控|楊峰:用己所長傳遞抗「疫」感人故事
    楊峰在這次疫情防中的作的畫 「這個老師畫得太好了,讓我們對疫情防控一線有了另一種看法,值得點讚。」子長市市民崔祥看著手機,激動不已。崔祥說的老師是子長市託馬斯藝術教育創始人楊峰。在開展公益活動時他發現,疫情防控一線有許多感人畫面值得記錄,比如大雨中指揮的交警、夜晚堅守檢查站的醫務人員、冒雪摸排登記的社區幹部……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深深地打動了他、感染了他,他萌生了用畫筆記錄這些感人場面的想法。
  • 《感謝有你》: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致敬!
    該首詩詞用深情激昂、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筆調謳歌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飽含著滿滿的正能量,展現出中國精神、中國道路、中國力量的偉大。據悉,該首詩詞首先在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平臺等平臺以朗誦形式發布後,引起極大關注,新華社客戶端/國新辦中國網/央廣網/環球網/搜狐/今日頭條/喜馬拉雅/港澳及各地100多個平臺競相轉發,好評如潮。
  • 在瓊外國人:抗疫期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烈責任感和強大凝聚力
    在瓊外國人的戰「疫」故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許多人不得不待在家裡,生活在海南的外籍人士也不例外。在這段突然延長的假期裡,他們在日常瑣碎中找樂子,重新發現生活的意義。他們盡己所能,與海南人一同並肩抗「疫」。由於他們的參與,海南抗擊疫情中有了一股暖暖的國際溫情。
  • 紀念周總理誕辰122周年 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向抗疫一線捐贈防疫物資
    上午,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把最新籌集到的一批防疫物資送到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線戰場,委託首開集團向社區防疫一線的物業人員發放30000雙一次性醫用手套,並向西城區廣外醫院一線醫護人員捐贈20000雙一次性醫用手套。懷慈善之恆心,獻福祉於民眾。
  • 【尋找最美家庭】讓抗疫一線家庭來詮釋「最美」含義
    【尋找最美家庭】讓抗疫一線家庭來詮釋「最美」含義 2020-04-0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報導|共同抗疫,習主席提到這16個字
    」 「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相互支持、相互幫助」這16個字,形容中斯攜手抗疫,同樣貼切。關於中韓、中斯共同抗疫,習主席談到哪些事,「第一報導」為您梳理——關於中韓共同抗疫:兩個「率先」>關於中斯共同抗疫:友誼和互信得到升華閱讀通稿,知道更多習近平同韓國總統文在寅通電話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3日晚同韓國總統文在寅通電話。
  • 舍小家為大家 90後鐵路人連續11天堅守抗疫一線
    河北新聞網訊(韓文哲)2021年新年伊始,疫情突襲,特殊時期疫情防控刻不容緩,各行各業又有很多人踏上了「逆行」的徵途,這其中就有鐵路人。作為新時代鐵路人,北京機務段石家莊運用車間指導司機車寧舍小家為大家,用職業操守和責任擔當,為疫情防控默默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
  • 最佳「抗疫」公益歌曲《義無反顧》謳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在這場沒有逍遙的戰場上,社會各界舉力抗疫,娛樂圈不少明星捐款助力,抗疫歌曲紛紛上線,表現了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同時也表達了對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由衷敬佩和感激之情。其中,近日廣受關注的歌曲《義無反顧》更是感人至深,謳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那些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的逆行者無畏的精神,是他們給了全中國人一份安寧,為我們對生命的認知注入了無窮的動力,抒發人民群眾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的真情實感。「一路逆行風塵僕僕,披星戴月無懼險阻前路;身先士卒你義無反顧,猶如一輪絢麗的朝陽噴薄而出。」
  • 「疫」線閃耀「火焰藍」——記奮戰湖北抗疫一線的消防救援隊伍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在疫情肆虐的荊楚大地,廣大消防救援指戰員擎旗而進,有災必救、有難必幫,「火焰藍」閃耀在戰「疫」前沿。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黨員突擊隊在開展防疫洗消訓練前集合(2月5日攝)。
  • 抗「疫」一線:列車上的消毒 「女戰士」
    (抗擊新冠肺炎)抗「疫」一線:列車上的消毒 「女戰士」  中新網南昌3月9日電 題:抗「疫」一線:列車上的消毒 「女戰士」  作者 王朝暉 郭鈺祺  「陳姐,今天又來消毒啊,能幫我們辦公室也噴一下嗎?」「我們今天任務比較緊張,列車作業完成後再來幫您辦公室消毒。」
  • 聽聽來自抗疫一線的3位住湘全國...
    聽聽來自抗疫一線的3位住湘全國政協委員怎麼說住湘全國政協委員易露茜、張國剛、徐自強,都來自抗疫一線。經此一役,公共衛生安全觸角如何更靈敏,如何更好呵護市民健康?……針對這些大家關注的話題,他們將會有啥建議?
  • 雲旅行、雲抗疫…當代年輕人的雲生活太正了!
    在視頻的彈幕中,有隔空感謝阿福和教授的,有為武漢和中國加油打氣的,面對突發的國際公共衛生事件,「雲抗疫」的網友們此刻不分國籍,彼此心連心! 片中始終貫穿著最大的海難故事——令人鼓舞的莫比·迪克的事件。揭示這片看似蔚藍的大海裡存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