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瓊外國人:抗疫期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烈責任感和強大凝聚力

2020-12-06 環球網

在瓊外國人的戰「疫」故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許多人不得不待在家裡,生活在海南的外籍人士也不例外。在這段突然延長的假期裡,他們在日常瑣碎中找樂子,重新發現生活的意義。他們盡己所能,與海南人一同並肩抗「疫」。由於他們的參與,海南抗擊疫情中有了一股暖暖的國際溫情。

「仔細打量這座城市」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多了很多宅在家裡的時間,這讓大家有了更多和家人交流、相處的機會,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來自南非、現在在海口教書的英語老師蘿拉說,在這段日子裡,許多生活中的庸常瑣碎突然都變得有意義。比如,逛超市最近已經成了她生活中的「高光」時刻。新鮮食材採購回家後,蘿拉會下廚給自己做頓美食。

「現在我有更多時間好好煮飯做菜,這樣吃得乾淨健康。」她笑著說。

不少生活在海南的「歪果仁」和蘿拉有著同樣的看法。同樣來自南非的傑西卡和斯特凡,在這段特殊時期發現了海口與往常不同的另一面。

「最近,我們騎著『小電驢』去超市時,都會仔細打量我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現在我們可以在這座幾乎從不沉睡的城市裡傾聽『震耳欲聾』的寂靜之聲。」傑西卡和斯特凡用詩意又略顯俏皮的文字記錄下了疫情期間他們的生活。

除了逛超市和吃,大家也在努力變著花樣打發時間。傑西卡和斯特凡自創的「海軍旗」策略遊戲,至少得花兩小時才能完成一局,既輕鬆有趣,又消磨時間。

來自加拿大的電影導演查理,在這段時間裡專注於創作。「商店關門了,健身房也關門了,我沒有理由不在家好好鑽研我的電影項目了。創作時我需要大量咖啡因來保持清醒,但因為星巴克也關門了,我開始學著自己泡茶。」查理說。

創作之餘,查理還會抽些時間來學習中文。來自紐西蘭的喬希和來自美國的約翰·辛斯基,也抓緊利用疫情期間的閒暇時光學中文,儘量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得充實。

「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在突然多出來的這段悠長假期裡,蘿拉突破了自己的創作瓶頸。從新聞裡得知,有人將自己多餘的口罩送給一個因沒有口罩無法乘坐公交車的老太太,她被這個故事觸動,寫下英文詩《請不要摘下口罩》,還錄製了朗誦視頻短片。她希望能通過這首詩讓更多人知道,在抗擊疫情的這段特殊時期裡,我們首先要照顧好自己,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和關心他人。

對絕大部分普通市民來說,宅在家,儘量不出門,就是最好的抗「疫」行動。但也有人選擇走出家門,幫助更多的人。

1月底,海口市面上口罩供應吃緊,不少市民跑了好幾間藥店都買不到。這時,在海口開餐館的韓裔美國人全大衛,在朋友的幫助下,從韓國買來約6000枚口罩,免費發放給海口市民。

「一開始我在中國也找不到貨源,後來是從韓國買到的,但在運輸上又遇到了困難。按規定,作為個人,我最多只能寄送200枚口罩到海口。最後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找了快遞公司幫忙,才把這批口罩順利寄過來。」他說。

在發放口罩的同時,大衛還細心地列印出正確的口罩佩戴方法,交給前來幫忙的志願者,讓更多市民懂得如何佩戴口罩,做好防護。

「我們想為控制疫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早日戰勝疾病。」他說。

外籍英語老師莎拉是幫大衛派發口罩的志願者之一。她說,她非常愛海南,尤其是海南的人們,她之所以參加這次愛心活動,就是希望每個生活在海南的人都能安全、健康,平安渡過這次難關。

來自美國的嶽玫瑰已經在海南工作生活了14年,海南就像她的第二故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她覺得自己有義務儘快將疫情進展以及政府採取的防疫手段告訴在海南的外國朋友們。即便在泰國度假,嶽玫瑰也會每天關注中文網際網路上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動態,利用排隊、候車等碎片時間,把信息翻譯成英文,為在海南的外國友人無償提供海南防疫的英文信息和資訊。每天她至少要翻譯10篇相關新聞,最多的一天翻譯了20多篇。

「我們終將渡過難關」

「希望這段時間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尤其是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對中國政府和醫療工作者為防控疫情做出的努力充滿感激,希望一切能儘快恢復正常。」喬希說。

為做好面向在瓊外籍人士的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海南國際傳播網每天及時翻譯海南疫情消息,內容涵蓋全國及海南最新疫情進展,權威防控措施及相關政策,全省各市縣定點醫療機構,以及航空、列車、港口交通信息,並充分利用大數據、融媒體等技術手段,為廣大在瓊外籍人士做好疫情信息共享、防控指導和服務工作。

「我每天都會通過海南國際傳播網了解海南抗擊疫情的最新情況。」在海南旅遊官網做英文編輯的美國友人謝敏說。

「作為在海口生活的外國人,我稱讚海口在提供乾淨衛生設施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來自加拿大的諾伯特·斯普林豎起了大拇指。

「抗擊疫情期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強烈的責任感和強大凝聚力,這是最值得驕傲和稱讚的地方。」回憶了自己大半個月來的經歷,蘿拉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海南加油!」在海口生活了一年半的英國人亞歷克斯·惠頓表示,這段時間,他看到身邊每一個人都在齊心協力抗擊疫情,這體現了中國人強大的凝聚力。

「我們向在疫情中病故的人們表示哀悼,我們會永遠和中國站在一起,相信我們終將渡過這個難關。」傑西卡和斯特凡說。(周靜泊)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全球抗「疫」戰中,世界各國同處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走進廣州醫科大學,現場,鍾南山院士用嫻熟的英文與19位在廣州生活工作的外國人交流防疫經驗。
  • 疫情面前,中國建造速度令世界驚嘆,強大凝聚力共同抗擊災難!
    疫情面前, 中國人民總有強大的凝聚力共同抗擊災難!疫情面前,中國建造速度令世界驚嘆!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黨和政府的主導下,武漢將重啟北京「小湯山」模式,建立隔離醫院。隨後,官方發布了建設蔡甸「火神山」醫院的消息,並強調6天建成交付使用。
  • 倆外國人在瓊創辦熱帶海南英文網 6日將暢談海內外創業歷程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 月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12月6日,一次本土精英與國際精英同場「論劍」的創新創業峰會蓄勢待發,「海南籍島外創業精英暨海歸、外國人在瓊創業精英高級分享會」將迎來兩位外國人在瓊創業團隊代表——熱帶海南英文網執行長派屈克•奎因(愛爾蘭人)、熱帶海南英文網總編輯喬西·索羅堅(加拿大人)。
  • 與世界人民攜手抗疫,中國步履堅定
    與世界人民攜手抗疫,中國步履堅定 2020-11-27 18:47:59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再次表明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始終與世界人民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共同抗擊疫情。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或置身事外。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蔓延。
  • 五位外國人向世界講述2020年武漢戰疫...
    謝謝你讓我們看到了疫情防控期間真實的武漢!像楊航這樣通過文字或視頻向世界介紹2020年武漢真實情況的外國人,還有很多。他們的故事在臉書(Facebook)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發現武漢」(@Discover Wuhan)上傳播,引發網友強烈反響。黎巴嫩經濟學博士生楊航三種語言向世界傳播「武漢抗疫」日記楊航在自己出版的中文書上簽名。
  • 以色列抗疫反轉錄
    「抗疫優等生」以色列,卻面臨著第二波疫情的襲擊。問題到底出在哪?英國智庫Deep Knowledge Group基於對200多個國家在追蹤確診病例、隔離效率、緊急狀態準備程度等幾項指標上的表現,把以色列評為疫情期間最安全的國家(中國也同樣名列前茅)。但事實證明,新冠疫情是一場遠超預計的持久戰,一刻都不能鬆懈。進入5月,由於疫情趨於穩定,政府部分放開了社交限制。
  • 抗疫力量昭顯的精神品格
    在醫資短缺、床位緊張、疫情複雜、邊戰邊摸索的條件下,感染和病亡人數不斷減少,疫情迅速向好的態勢轉化,給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上其他相關國家增添了信心。這種越戰越勇、堅不可摧的抗「疫」力量蘊含著多重人文精神和崇高品格。運籌帷幄,敢於擔當。每到歷史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就在於指揮若定、敢於擔當。其一,審時度勢,科學決策。
  • 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非洲抗疫實踐
    國際抗疫進行時--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非洲抗疫實踐祝益民有效應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是國際社會需要共同破解的世界難題。按照黨中央和國家統一部署,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自5月11日以來,先後與這兩個國家從政府和社會各層面開展廣泛交流,結合中國抗擊疫情的實踐方案和湖南防控救治特色,提煉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國家建議書指導抗疫,目的是增強抗疫信心,強化防控措施,為人類戰勝重大傳染性疾病提供國際經驗。
  • 全球戰「疫」的中國答卷
    不經意間,習主席走進社區抬頭仰望、向樓上群眾揮手問好的照片,在網絡上刷屏。鏡頭定格的瞬間,傳遞著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仰望人民,人民至上」——一位武漢網友寫下了這樣一句留言。那一刻,人們更加強烈感受到,親自指揮這場戰「疫」的14億人口大國的中國領導人,與正在疫情中抗爭的人民始終心手相連、情感相通。
  •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人們對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系統看法、見解、信仰、追求。同時,意識形態又有著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特別是在社會變革、社會轉型時期,這種反作用尤為巨大。引導得好,它可以發揮積極的正向作用;引導不好,它也會產生消極的負向作用。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並善於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我們有兩支軍隊,一支是朱總司令的,一支是『魯總司令』的。」
  • 藍虎大使就中國發布抗"疫"白皮書在哥倫比亞《時代報》發表署名文章
    中國網7月4日訊 據中國駐哥倫比亞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7月3日,駐哥倫比亞大使藍虎在哥第一大報《時代報》發表題為《中國在行動——中國發布抗「疫」白皮書》的署名文章,介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和抗「疫」國際合作,呼籲攜手應對疫情,在後疫情時代加緊恢復各領域合作。
  • 熊群力:以更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貢獻電科力量
    B20作為二十國集團 (G20) 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成效顯著,眾多商界精英齊聚一堂,為全球增長和全球治理建言獻策。能夠參加此次會議,我內心非常激動,有兩點感受非常強烈。一是中國正在由大國走向強國。
  • 《凱哥日記》講述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故事
    日記同時在王凱的英文博客及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臺發布,向海外用戶講述中國抗疫的努力和成效,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戶關注,加拿大有線新聞臺兩次對他進行了採訪。2020年上半年居家隔離的日子裡,他用日記詳細記錄了每天的生活日常。面對當時一些西方政客、輿論的抹黑,王凱在日記中反覆以親身經歷為中國的抗疫點讚,並向讀者介紹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知識,以期幫助更多的人戰勝疫情。
  • 「學會抗疫風採錄」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大愛無疆,盡顯醫者本色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學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號召,發揮組織優勢和專家優勢,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和阻擊戰,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科協改革進行時推出「學會抗疫風採錄」欄目,為您展示全國學會及學會幹部職工、會員的優秀事跡,敬請關注。
  • 《感謝有你》: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致敬!
    抗疫詩詞《感謝有你》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張義豪主創和作詞,湖北籍青年詞作者梅皓鈞協助創作,為電影《厲害了,我的國》解說配音的著名藝術家周揚朗誦,國家級美聲獨唱演員袁藝擔任藝術監製,音樂人徐方作曲及演唱。該首詩詞用深情激昂、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筆調謳歌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中國人,飽含著滿滿的正能量,展現出中國精神、中國道路、中國力量的偉大。
  • 大數據、人工智慧助力 抗「疫」攻堅戰亦是科技戰
    實際上,這場抗「疫」攻堅戰亦是一場技術戰,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科技企業除了積極捐款捐物外,還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體溫檢測、疾病防控、疫苗研發等方面助力防疫。實際上,這場抗「疫」攻堅戰亦是一場技術戰,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
  • 百度翻譯連推5項抗「疫」服務,讓中國抗疫經驗精準走向全球
    抗疫路上,總有一些力量感動你我。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的白衣天使們選擇逆「疫」而行,毅然奔赴抗疫前線;翻譯志願者們自發行動,不分晝夜為這場戰「疫」貢獻力量。翻譯服務為全球各國通力合作、共同抗疫,搭建溝通橋梁,成為打贏防疫戰爭的重要法寶。
  • 外國人宅家抗疫行為大賞!陽臺變迪廳、名畫Cos秀、捲紙當球踢……
    外國人宅家抗疫行為大賞! ▽ 原來迷離和犀利 不過是一幅畫的差距
  • 漫繪戰「疫」 致敬英雄|星際互娛抗「疫」漫畫作品展示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工作部署,切實維護國家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發揮協會在社會文化工作中的優勢及積極作用,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支持下,北京動漫遊戲產業協會和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聯合北京漫畫研究院、上海哈哈炫動衛視、豆盟短視頻雲平臺等單位發起
  • 外國人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凱哥日記》中英文版新書發布分享會在渝...
    面對當時一些西方政客、輿論的抹黑,王凱在日記中反覆以親身經歷為中國的抗疫點讚,並向讀者介紹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知識,以期幫助更多的人戰勝疫情。《凱哥日記》(中、英文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並依託新世界出版社的中國主題圖書海外編輯部,以多語種形式在海外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