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人工智慧助力 抗「疫」攻堅戰亦是科技戰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提要: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科技企業除了積極捐款捐物外,還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體溫檢測、疾病防控、疫苗研發等方面助力防疫。實際上,這場抗「疫」攻堅戰亦是一場技術戰,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科技企業除了積極捐款捐物外,還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體溫檢測、疾病防控、疫苗研發等方面助力防疫。實際上,這場抗「疫」攻堅戰亦是一場技術戰,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

AI助力體溫檢測

今年春運返程高峰期與疫情防控關鍵期重疊,如何做好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就尤其重要。面對密集的人流,不少地方都增加了高效的紅外人體溫度快速篩檢儀,以快速檢測出體溫異常的旅客。

為了應對地鐵、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疫情排查工作,百度近日宣布,其AI體溫檢測技術已經落地。據悉,此次百度的AI體溫檢測技術應用在了北京清河火車站,選擇此車站的原因則是清河火車站春節期的日流量最高達到了3萬人次,同時北京地鐵13號線在此也設有換乘站。根據百度的介紹,AI體溫檢測技術測得的體溫數據誤差不超過0.05 攝氏度。

高德紅外也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上千臺高德紅外所生產的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已經安裝到了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四川、雲南、安徽等全國多地的醫院、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除提供面向密集人群的紅外人體溫度快速篩檢儀外,公司的手持測溫儀也在加大供貨。

此外,面對嚴峻的疫情,快速、精確的診斷對於疫情控制尤其重要。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利用阿里達摩院研發的AI算法,可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並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大數據提供支持

大數據在這場「戰疫」中同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感染人數仍呈上升趨勢,通過大數據手段可以有效鎖定輸入型感染者活動圈和散落各地的隱形傳染源,助力各相關部門精準疫情防控。

1月27日,百度地圖上線「肺炎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速報」頁面。該頁面實時更新疫情最新消息動態,聚合疫情期百度地圖駕車出行、公交出行、旅遊休閒、遷徙地圖、發熱門診查詢、湖北籍遊客定點酒店、全國路況平臺等功能入口。

其中,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正在持續升級,開放查詢的城市從100個擴展到了300多個。平臺提供的數據指標包含來源地、目的地、遷徙規模指數、遷徙規模趨勢圖等,甚至支持查詢一個城市自春運以來遷徙目的地或來源地的排行和比例。

實際上,各省市利用大數據協助疫情防控工作已不是新鮮事。例如,疫情爆發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及北京市大數據中心緊急成立局內疫情防控大數據工作小組,基於北京市衛健委發布的疫情數據信息開發完成北京市疫情地圖,並於1月30日在北京市政務數據資源網上線試運行。疫情地圖通過可視化的地圖形式,向公眾展示北京市各區累計確診疫情病例、累計治癒數量及當前疫情分布等情況。

為迎戰春節後返城高峰,廣州市黃埔區上線了「有呼必應·黃埔區疫情防控平臺」,通過實時掌握居民申報的健康情況動態,居民所提供的情況根據需要推送給社區網格員,網格員根據實際情況視情核實。

在搭建信息橋梁方面,360快資訊上線了「新型肺炎實時疫情」專題,達到了日均近6000萬次的訪問量,上線了「同乘患者查詢」「免費問醫生」「防護企業查詢」等實用防疫自查版塊。為提高網友自查的效率,可在「同乘患者查詢」中輸入行程日期、車次和地區,可查詢過往行程是否為已披露有新型肺炎確診患者同行的火車、飛機和地鐵,此查詢工具了卻了很多返鄉人的心頭之患。

基層重點人群的篩查、疫情的防控宣教也尤為迫切。科大訊飛表示,從1月25日起至疫情結束,面向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省(區、市),旗下醫療系統「智能語音外呼助手」將免費協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點人群篩查與跟進隨訪,包括來自或途經武漢的重點人群、已發熱和有症狀的人群及與前兩大類人群密切接觸的人群。

超算支持藥物研發

隨著疫情的持續,疫苗等相關藥物的研製進展也時刻牽動著人心。在此領域,我國近年來不斷發力的超算中心正在全力以赴。此外,很多企業也相繼宣布免費開放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篩選等工作,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周期。

目前,我國多個超算中心正在發力協助中國疾控中心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科研人員正在利用超算進行靶點探尋、新藥篩選、先導物及試驗優化、藥理毒理等研究工作。

1月24日,中山大學藥學院羅海彬教授提出「需要大量計算資源進行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篩選和病毒突變預測」的緊急需求後,深圳超算中心迅速協調了大量計算資源進行支持。

1月29日,阿里雲宣布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藥和疫苗研發。

1月30日,百度研究院也宣布,將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算法LinearFold以及世界上現有最快的RNA結構預測網站,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RNA空間結構預測速度控。據百度研究院科學家透露,LinearFold算法可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

騰訊雲也向正在承擔新冠肺炎藥物篩選和病毒突變預測工作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的黃牛教授實驗室,中山大學藥學院的羅海彬教授團隊提供免費的雲超算能力、運算集群支持以及基礎的雲計算能力。

遠程辦公成剛需

疫情之下,一方面是複課、復工推遲的疫情防治措施,另一方面,學生群體和上班族們的學習、工作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遠程視頻教學、遠程視頻會議等需求強烈。

騰訊宣布面向社會開放線上協作能力,為遠程辦公和會議創造有利條件。而通過騰訊教育、騰訊課堂、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等產品能力,騰訊面向湖北地區免費開放部分教育產品,鼓勵學生和線下輔導機構在線上開展教學。

訊飛聽見AI+辦公平臺也為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以遠程視頻會議系統(L1/M1)和辦公助手軟體等遠程辦公服務。針對因疫情而耽誤學習進展的學生群體,科大訊飛教育業務為湖北省等區域提供智慧空中課堂(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服務,保障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據介紹,此階段教學方案已經對接了北京、安徽、湖北、上海等全國19個省(區、市)的31個區域,覆蓋800多萬學生。

字節跳動旗下辦公套件飛書宣布,2020年1月28日至5月1日期間,將向所有用戶免費提供遠程辦公及視頻會議服務。據介紹,此次飛書將提供的免費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商業版完整辦公套件、不限時長的音視頻會議、無限量在線文檔、審批管理等。飛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在上述時間內申請的所有湖北地區醫院、學校及公益組織,飛書將持續提供三年的免費服務。

快手則在App上線「停課不停學」專區,與40餘家教育企業合作,免費推出包括K12、學前、職教等教育內容。同時該公司還與河南開封市教育體育局合作推出公益直播課堂,在站內設立「開封教育體育系統網絡直播課堂「專區,打造「在線直播+直播間聚合」模式。

來源: 中國商報

相關焦點

  • 希伯倫科技三管齊下助力戰「疫」
    溫州2020年2月13日 /美通社/ -- 病疫無情,人有情,希伯倫科技在行動。 2月6日,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HEBT)正式向溫州市龍灣區紅十字基金會捐款人民幣25萬元,其中向沙城街道定向捐贈10萬元,用於抗疫一線醫護搶救人員的救助和關懷,助力溫州打贏防疫阻擊戰。 與此同時,希伯倫科技緊急調配資源,形成了一條專業口罩生產線,將實現日產六萬件,助力戰「疫」。
  • 曠視AI抗疫聯合攻關項目組榮獲「北京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曠視AI抗疫聯合攻關項目組被授予「北京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為曠視授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張延昆宣讀表彰決定。圖:曠視AI抗疫聯合攻關項目組被授予「北京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本次共表彰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1148名,北京市模範集體186個。
  • 百度「 AI 抗疫」啟示錄
    百度走出了一條科技抗「疫」、AI抗「疫」之路。李彥宏在開年內部信中說,「很多用戶為百度在抗擊疫情中的努力點讚, 『做有溫度的公司,做敢擔當的百度』———這樣的話,在我心中,比PV,比DAU更重千鈞。」百度地圖:大數據防疫的模板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百度地圖的員工就一直在爭分奪秒,在第一時間上線疫情相關的各類數據和功能。
  • CDA數據分析師:用科技助力抗「疫」,用知識服務培育行業人才
    在這場戰「疫」中,許多企業無私奉獻,展現出高度社會責任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們是如何投身到公益援助行動之中的呢?應急開放免費線上課程,助力CDA數據分析師擁躉把握「考點」受疫情影響,CDA線下課程培訓全部停擺,學生備考受到影響。
  • 湘繡助力抗「疫」!湖南工美大師徐向榮為鍾南山繡制繡像
    整幅作品長100釐米、寬60釐米,以繡為媒,以針代筆,以素描的表現形式,把抗「疫」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人物像用湘繡惟妙惟肖地呈現出來。千針萬線,每一針、每一線都是一份敬畏和祝福,為患者祈禱,為醫者助力。徐向榮精心繡制。
  •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此次海爾施發布的T400 Sanger測序儀,小巧、便捷且精準,同時具備Sanger測序和片段分析兩大功能,可在一次運行中進行多個項目的檢測,使用靈活方便,檢測結果精準。與樣本前處理系統、核酸擴增系統、核酸檢測試劑盒系列產品相結合,可以為多重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 香港抗疫之路緣何如此艱難?!
    短短4日內有超過1萬人離開香港,日日遞增的離港人數,以及通關現場人山人海、有人坐著輪椅亦要離開香港的畫面,讓東網驚呼這些人是「逃港」,並且配上了「抗疫無能,香港等死」的圖片...文中幾位接受採訪的香港政界人士也是憂心忡忡。
  • 「盒飯」教授研發「抗疫情」小程序 大數據助力雲南抗「疫」
    帶著疑問,2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雲南省公安廳大數據中心,採訪了研發該系統的首席專家——雲南省公安廳大數據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躍文。與路上的冷清靜寂相比,這裡一派熱火朝天、緊張繁忙,數十名研發人員正緊盯電腦屏幕,觀測瞬息變化的數據,及時作出研判。就在11日,「雲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運行。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數字經濟·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高峰研討會...
    研討會由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承辦。共設兩個會場,溫州大學會場和瑞安市多彩·中德科創園會場。圍繞「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助力數字經濟發展」主題,開展授牌籤約、學術報告、項目籤約、科技展覽等活動。研討會邀請了包括房建成、劉大響、戚發軔等院士在內的諸多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高校及行業協會代表參會,共設主旨報告8場,分享了數字經濟領域智能裝備製造技術(智能化)改造、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實境等領域最新研究成果,聚焦探討領域內技術革新、行業應用、發展前景,促進交流合作,提升創新研究水平,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 發揚抗疫精神 守護百姓安康
    我會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繼續發揚抗疫精神,為南通人民服務。」當天,胸佩紅花的繆願戍笑起來格外美麗。這位被武漢患者親切稱為「向日葵女孩」的80後黨員坦言,眼下,抗疫戰鬥仍未結束,只要國家需要,她時刻準備著再上「前線」,繼續作戰。王漢文:我們永遠在路上「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萬眾一心、堅定信心,前進路上的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 人工智慧還能為人類做些什麼(一) ——AI助力抗「疫」
    這不是人工智慧技術第一次使用在防疫戰場上,除了學術文獻解讀,人工智慧在人群篩查和監控、電話防疫摸排、遠程宣傳、輔助醫學診斷、精準防疫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體溫測量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而基於AI技術研發而成的紅外體溫檢測系統,可以實現非接觸式快速監測大範圍人群的體溫,實時檢測單人通道中通行200人的體溫僅用1分鐘,大大提高了檢測和通行效率,降低了人群阻滯造成傳染的風險。
  • 用格律詩致敬戰鬥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遼寧醫務工作者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筆, 創作出一批有溫度接地氣高質量的文藝作品,助力眾志成城戰「疫」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遼寧美術館館長、遼寧畫院院長冷旭,和許多藝術家一樣,不僅用繪畫作品為抗疫助力,還飽含深情地創作了兩首格律詩致敬戰鬥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遼寧醫務工作者。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遼寧衛視《遼寧新聞》主播張明第一時間朗誦這兩首格律詩。
  • 化「疫」為「翼」:科技「武器」助力我國數字經濟騰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的應用,不僅成為抗擊疫情的「新式武器」,而且保障了人們疫情期間正常的生活需求,同時還提供了多樣化選擇。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倒逼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加快重塑經濟新模式。
  • 人工智慧還能為人類做些什麼(一)|AI助力抗「疫」
    這不是人工智慧技術第一次使用在防疫戰場上,除了學術文獻解讀,人工智慧在人群篩查和監控、電話防疫摸排、遠程宣傳、輔助醫學診斷、精準防疫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體溫測量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而基於AI技術研發而成的紅外體溫檢測系統,可以實現非接觸式快速監測大範圍人群的體溫,實時檢測單人通道中通行200人的體溫僅用1分鐘,大大提高了檢測和通行效率,降低了人群阻滯造成傳染的風險。
  • 戰「疫」行動派|三維天地快速響應多地醫療機構抗疫需求
    風雪過後,必將春暖花開抗疫前線,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逆行而上的勇者。新冠疫情自爆發肆虐以來,北京三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維天地)發揮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領域的專業優勢,憑藉自身深耕檢驗檢測行業多年的經驗,積極響應社會各界戰「疫」之所需,為戰疫前線提供多重服務與保障,助力多領域的機構與部門共同抗擊疫情。
  • 中企「黑科技」助力拉美抗疫
    達尼洛是「赤道之國」厄瓜多的一家醫院院長,他對來自中國的新冠肺炎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讚賞有加。由於缺乏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以及檢測能力有限,區分普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新冠肺炎患者一度非常困難,漂洋過海而來的這套系統對該院不啻為「及時雨」。這套由中國企業開發的輔助診療系統,整合了雲計算與人工智慧技術,內置7000例新冠肺炎及普通肺炎的醫學影像資料。一線醫生們反饋,它可以區分不同類型患者,準確率很高。
  • 智藍雲信攜手首經貿管理工程學院,助力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創新型人才...
    同時,助力企業在服務理念、行業經驗、技術創新、專業資格等多方面提升服務效果以及為行業賦能。調研期間,史彥傑總裁帶隊參觀了首經貿管理工程學院的信息實驗中心、大數據與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以及超大城市社會計算與質量發展團隊。調研會上,量化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康躍結合智能問答,框架理論以及實操案例分享了監管安全、風險防範、成果孵化的經驗,展示了富有實效的培育模式。
  • 瑞士天珺表捐贈醫療物資 助力瑞士共同抗疫
    捐贈儀式期間,瑞士伯爾尼州州長Christoph Ammann發表了講話,自瑞士發生新冠疫情以來,得到許多的關注,同時對瑞士天珺表在關鍵時刻給予瑞士伯爾尼州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並且讚揚了瑞士天珺表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共同抗疫」的精神。而捐贈期間,曾擔任瑞士國防部長的Samuel Schmid也接受了採訪,並對此批醫療物資的分配給予了充分的意見。
  • 醫藥研發領域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探討
    人工智慧(AI) 技術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是助力藥物研發,相比傳統的藥物研發耗時耗力、成功率低, AI技術的應用 可 大大縮短藥物研發時間、提高研發效率並控制研發成本。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AI)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不斷加深。AI 在醫療領域主要應用場景包括語音錄入病歷、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和個人健康大數據的智能分析等。
  • 2020肇慶關鍵詞盤點:抗疫大考
    全市抗疫大幕由此揭開。 肇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建立健全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戰時指揮體系」,先後召開81次市疫情防控形勢研判會,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