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繡助力抗「疫」!湖南工美大師徐向榮為鍾南山繡制繡像

2020-12-06 紅網

紅網時刻3月1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胡富君)「有些人、有些事,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銘記和致敬的!」3月11日,初春的陽光透過玻璃,輕盈地灑在工美大師徐向榮身上。素雅的絲線在她靈巧的手指間翻飛,落下最後一針,一幅精美的湘繡作品《鍾南山院士》呼之欲出。

整幅作品長100釐米、寬60釐米,以繡為媒,以針代筆,以素描的表現形式,把抗「疫」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人物像用湘繡惟妙惟肖地呈現出來。千針萬線,每一針、每一線都是一份敬畏和祝福,為患者祈禱,為醫者助力。

徐向榮精心繡制。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成為抗擊疫情的『定海神針』,令人感佩!」今年55歲的徐向榮出生於長沙,從事湘繡35年,現為長沙紫金湘繡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病毒、共度時艱的壯舉,激發了她強烈的創作欲望。

徐向榮告訴記者,雖然不能去到一線,但她仍想用自己最熟悉的繡針,縫合傷痛,助力抗「疫」。2月中旬起,她便開始構思,圖稿確定後,更是馬不停蹄地趕製。「中間沒有斷過一天,我只想儘快完工,盡我所能,表達敬意。」徐向榮說道。

完工的《鍾南山院士》湘繡作品。

巧手蘊匠心,指間抒情懷。除了《鍾南山院士》,徐向榮還鼓勵公司員工以繡針為筆譜寫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並帶領他們設計了2幅抗「疫」圖稿。

「如今,春暖花開了,相信疫情很快就能結束。」徐向榮希望,前線的逆行者能早日平安歸家,並希望有機會把這幅繡像作品送給這位「最美中國人」——鍾南山。

相關焦點

  • 握方向盤的手拈起繡花針 吳耀存發展非遺湘繡(圖)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收藏長沙青竹湖湘繡有限公司繡制的《袁隆平肖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湘繡傳承人劉愛云為青竹湖的湘繡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做指導。老吳的夫人是湖南省湘繡研究所的高級工藝師,工作之餘開辦了一家「青竹湖湘繡」小作坊,生產出的湘繡產品精美絕倫,不少作品成為湖南湘繡的「搶手貨」。但在2003年4月,老吳的夫人突患腦幹梗塞,經過5個月的搶救治療,最終還是變成「植物人」。
  • 中國的四大名繡-湘繡(圖)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吸取了蘇繡和廣繡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早在戰國時期,湘繡就已有了較高的藝術水平和嫻熟的技藝。從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現的龍鳳圖案繡品來看,是在極細密的絲絹上運用連環針刺繡而成的,其針腳整齊、繡工精細,圖案生動活潑令人讚嘆不已。
  • 鍾南山院士為廣醫一院抗疫主題展揭幕
    據介紹,主題展現場匯集了在這場戰「疫」中上百幅紀實影像作品,及各類抗疫見證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廣醫一院和鍾南山院士團隊為國家乃至國際抗疫做出的努力。「我相信,通過抗疫人們對國家的信仰更加堅定。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我們能在這裡面對面接觸,這在很多國家是不可能的。」
  • 鍾南山2021年的最大期待:各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人共同抗疫!
    【鍾南山2021年的最大期待
  • 燕之屋向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捐款100萬元 企業總計抗「疫」捐款已達...
    燕之屋向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捐款100萬元 企業總計抗「疫」捐款已達200萬 當前,國內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廣大醫務工作者、醫學科研工作者正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第一線
  • 寫抗「疫」作文, 這些好標題/好句子/好素材不可錯過!
    寫作文表達全國眾志成城、以鍾南山為代表的國士為國為民,就可以用「三『山』齊聚克難關」做標題。 05 南山之外,還有南山 這裡的南山,指俠之大者鍾南山。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他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 九州同愾戰災疫——濱州詩詞為抗疫助力作品專輯(第三輯)
    詩友們奮筆疾書,繼續為武漢助力,為戰勝疫情加油!武漢抗疫感懷權廣慶抗疫溫情大愛真,八方助力鼓精神。箱箱妙藥丹心暖,袋袋鮮蔬友誼淳。天使鬥魔披日月,三軍衛國戴星辰。風狂浪湧何人懼,挺過嚴冬萬木春。祈盼王越是日輕輕問暖風,珞珈梅色幾時紅。愁心續挽千千結,惟有詩書祈禱中。步毛主席《送瘟神》原韻敬和並為武漢加油李林秋衢連武漢萬千條,庶眾抗疫勝舜堯。綠盾雄師通險路,白衣使者架慈橋。中樞蒞顧民心穩,區社成城志不搖。
  • 最佳「抗疫」公益歌曲《義無反顧》謳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在這場沒有逍遙的戰場上,社會各界舉力抗疫,娛樂圈不少明星捐款助力,抗疫歌曲紛紛上線,表現了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同時也表達了對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由衷敬佩和感激之情。其中,近日廣受關注的歌曲《義無反顧》更是感人至深,謳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那些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的逆行者無畏的精神,是他們給了全中國人一份安寧,為我們對生命的認知注入了無窮的動力,抒發人民群眾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的真情實感。「一路逆行風塵僕僕,披星戴月無懼險阻前路;身先士卒你義無反顧,猶如一輪絢麗的朝陽噴薄而出。」
  • 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全球抗「疫」戰中,世界各國同處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鍾南山全英文與19名外國人交流。4月15日,廣州市政府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走進廣州醫科大學,現場,鍾南山院士用嫻熟的英文與19位在廣州生活工作的外國人交流防疫經驗。
  • 湘繡《獅虎》《江南竹韻》受關注
    本報深圳訊 作為「文博會」的特邀嘉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鄔建美攜帶作品亮相,參加「文博會」特別活動「百名工藝美術大師作品聯展」,其創作的湘繡精品《獅虎》、《江南竹韻》,因其高超的技藝水準和豐富的表現力而備受關注。
  • 聯手恆大鐘南山抗疫進展神速 哈佛醫學院院長:史無前例
    鍾南山院士在會上特別感謝了許家印的支持。他表示,在二月初接到了許家印的電話,恆大要支持廣州呼研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科研攻關的順利開展,恆大作為總協調人,5年提供8億經費支持,目前首期2億已到位。
  • 以筆為槍投入戰「疫」
    以筆為槍投入戰「疫」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何炎 全峻詩以言志,歌以詠懷。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行動中,安鄉縣文化館以筆為槍投入戰「疫」,湧現出了一批鼓舞人心、凝心聚力的優秀文藝作品。「今天的保持距離,就是為了明天的更加親密。而戰勝病毒的那一天,就是我們團聚的日期!」這是安鄉縣原創歌曲《距離》的主題!
  •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
    助力抗疫填補空白,首臺國產Sanger測序儀發布!與樣本前處理系統、核酸擴增系統、核酸檢測試劑盒系列產品相結合,可以為多重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該設備已經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註冊證與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應急審批,是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的《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中「多重呼吸道病原體快速核酸檢測系統」的關鍵設備。
  • 寫抗「疫」作文,這些標題、好句、人物素材一定不能錯過!
    寫抗疫類作文,適合用來讚頌醫療工作者,並表達戰「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09 身負青囊,劍指遠方 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
  • 共同戰「疫」丨「加長版」假期 湖南體育職院學子這樣過
    三湘都市報通訊員 唐璇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讀一本好書、說一口好話、練一筆好字、寫一篇好文章、創作推廣一項好技術……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學生的「加長版」假期過得很充實。記者了解到,近日,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遵循「停課不停學」的「宅家法則」,推出了「五個好」系列活動。
  • 助力百業復甦·商貿在行動|一個企業的戰「疫」故事
    捐贈物資支援抗疫一線 積極響應全面復工復產一個企業的戰「疫」故事物資搬運疫情爆發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民加入了抗「疫」行列,前有一批批的醫護人員捨棄團圓的機會勇敢出徵,後有快遞小哥為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路上奔波
  • 化「疫」為「翼」:科技「武器」助力我國數字經濟騰飛
    數字經濟助力科技抗疫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主論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在烏鎮舉行。「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在態勢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能量。」
  • 大數據、人工智慧助力 抗「疫」攻堅戰亦是科技戰
    提要: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科技企業除了積極捐款捐物外,還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體溫檢測、疾病防控、疫苗研發等方面助力防疫。實際上,這場抗「疫」攻堅戰亦是一場技術戰,信息化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之一。
  • 線上教拳、創作抗疫主題作品……白雲非遺傳承人助力戰「疫」
    非遺傳承人踴躍創作抗疫主題作品  面帶微笑的「鍾南山」院士,熠熠生輝的「抗疫三劍俠」,躍然「石」上的「眾志成城」……除了帶領群眾強健體魄的非遺大師們,白雲區還有一批心靈手巧的非遺傳承者,近日他們足不出戶沉浸創作,把對抗疫英雄的讚美之情揉入漫塑、壁燈掛畫、篆刻等作品中。  一盞燈,一塊石,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