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3月1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胡富君)「有些人、有些事,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銘記和致敬的!」3月11日,初春的陽光透過玻璃,輕盈地灑在工美大師徐向榮身上。素雅的絲線在她靈巧的手指間翻飛,落下最後一針,一幅精美的湘繡作品《鍾南山院士》呼之欲出。
整幅作品長100釐米、寬60釐米,以繡為媒,以針代筆,以素描的表現形式,把抗「疫」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人物像用湘繡惟妙惟肖地呈現出來。千針萬線,每一針、每一線都是一份敬畏和祝福,為患者祈禱,為醫者助力。
徐向榮精心繡制。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成為抗擊疫情的『定海神針』,令人感佩!」今年55歲的徐向榮出生於長沙,從事湘繡35年,現為長沙紫金湘繡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病毒、共度時艱的壯舉,激發了她強烈的創作欲望。
徐向榮告訴記者,雖然不能去到一線,但她仍想用自己最熟悉的繡針,縫合傷痛,助力抗「疫」。2月中旬起,她便開始構思,圖稿確定後,更是馬不停蹄地趕製。「中間沒有斷過一天,我只想儘快完工,盡我所能,表達敬意。」徐向榮說道。
完工的《鍾南山院士》湘繡作品。
巧手蘊匠心,指間抒情懷。除了《鍾南山院士》,徐向榮還鼓勵公司員工以繡針為筆譜寫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並帶領他們設計了2幅抗「疫」圖稿。
「如今,春暖花開了,相信疫情很快就能結束。」徐向榮希望,前線的逆行者能早日平安歸家,並希望有機會把這幅繡像作品送給這位「最美中國人」——鍾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