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為槍投入戰「疫」

2020-12-05 新湖南

以筆為槍投入戰「疫」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何炎 全峻

詩以言志,歌以詠懷。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行動中,安鄉縣文化館以筆為槍投入戰「疫」,湧現出了一批鼓舞人心、凝心聚力的優秀文藝作品。

「今天的保持距離,就是為了明天的更加親密。而戰勝病毒的那一天,就是我們團聚的日期!」這是安鄉縣原創歌曲《距離》的主題!這首旋律優美的歌表現了在中國的大地上,從大年三十開始仿佛就按下了暫停鍵,每個城市每個家庭都呈現出保持距離的靜謐景象,而這種距離就是抗擊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正月十五那天,當我們看到窗外萬家燈火而親人們卻不能團聚的時候,當我們想到還有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軍人警察、環衛工人、社區基層幹部還在戰「疫」第一線時候,這首歌的震撼感就會油然而生。

「面對疫情莫慌亂,按照政府的要求辦。只要八條做得好,管教瘟神上西天!」這是縣文化館在大年初三抗疫第一時間及時推出的大鼓演唱《同舟共濟排萬難》。這是用本地群眾最喜愛的曲藝形式,將政府的抗疫要求及時地告知了群眾。

除上述的原創歌曲《距離》、大鼓演唱《同舟共濟排萬難》外,安鄉文化人還創作了歌曲《武漢加油》《我們不會倒下》《情無限·愛無邊》《兩抓兩促捷報傳》《歌唱勇士鍾南山》等等。眾多的文藝作品時效快、接地氣、感染力強,呈現了大疫關頭文化人表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

相關焦點

  • 以筆為槍勇擔文藝使命
    83歲的文藝老兵吳賢奇創作抗疫主題潮曲,以筆為槍勇擔文藝使命。市越柬老歸僑聯誼會會長呂瑩娜為抗疫潮曲「開腔」。MV《白衣天使大功臣》將揭陽醫護人員援鄂出徵場景納入其中。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牽動著舉國上下的心,也激蕩著文藝工作者心中的熾熱情懷。
  • 直面疫情,她們以筆做「槍」
    她深知面對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自己手中的筆就是「槍」。在袁禮碧的帶動下,新聞中心的6位女警、輔警立即投入戰「疫」工作。2月16日,一個噩耗傳來,沙坪垻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一級警長潘繼明突發心臟病犧牲在抗疫一線。強忍著戰友離去的悲痛,新聞中心民警立即前往其家中和生前工作崗位,挖掘了大量感人事跡。
  • 2020年《生態雅安》第4期來了:雅安戰「疫」全紀實
    全紀實 策劃 | 黃昆 高富華 鍾春燕 徐曉虎 上篇 | 積極應對全力戰「疫」 從1月23日,雅安市報告首例疑似病例,到1月24日全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再到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的近一年時間裡,雅安上下經歷了一次戰「疫」大考
  • 漫畫快板順口溜 浙江民間防「疫」科普「花樣百出」
    周利平女兒為媽媽畫的漫畫 安吉宣傳部提供 (抗擊新型肺炎)漫畫快板順口溜 浙江民間防「疫」科普「花樣百出」中新網湖州2月5日電(記者 施紫楠)「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浙江民眾上下一心,「漫友」們提筆上陣,以筆為槍,抗擊疫情。
  • 以筆為刃,共克石「艱」——抗疫作品集學生篇
    以筆為刃,共克石「艱」——抗疫作品集學生篇破陣子·戰「疫」病毒肆虐何兇殘,懸壺敢為天下先。世間苦難未曾少,吾輩定當衝向前。雄雞曉唱東方紅,疫情四散福瑞祥。中華大地呈異彩,華夏無恙人安康。
  • 那些走在抗「疫」前線的紅外測溫儀製造企業
    傳統的溫度計、額溫槍、點溫儀等測溫工具不僅檢查慢,還會因近距離測量帶來了很大的交叉感染風險。而新興的紅外體溫檢測儀則完美契合了瘟疫期間高效安全測溫的需求。 近日,紅外體溫檢測儀已被工信部納入疫情控制重點物資,並親自調配相關企業,協調渠道分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國內知名的紅外體溫檢測儀製造企業。
  • 馳援武漢,泰林生物汽化過氧化氫滅菌設備全面投入戰「疫」
    病毒來勢洶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療物資需求不斷增大,浙江泰林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挺身而出、緊急應援,為抗「疫」貢獻科技力量。這段時間以來,泰林生物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保衛戰當中。在滿負荷生產運行的情況下,泰林生物緊急安排數臺汽化過氧化氫滅菌設備用於支持疫區醫療機構的疫情控制。
  • 以筆為劍,不負韶華——祝2020屆嶺南美中高三學子高考旗開得勝!
    以夢為馬,以筆為劍,不負韶華不負卿!高三備戰以來,所有的歲月化成點滴。無數次經歷黎明黑夜的更替,無數次走在情緒崩潰的邊緣。2020高考的號角已吹響,願高三5班的學子們以筆為劍,所向披靡;把握現在,創造未來!——高三5班班主任 關佩珊
  • 天熱了,體溫槍可別「發燒」
    不過,體溫槍不時讓人虛驚一場,也需要引起重視。頻繁使用的體溫槍,也該在換季時做一次全面「體檢」。此前曾有體溫槍在低溫狀態下「凍」得不能正常工作,給當時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幹擾,也讓許多市民心裡嘀咕,擔心體溫檢測走過場。  這兩天,氣溫升至30攝氏度,不少人的體溫也都高上去了。市民難免擔心,體溫槍會不會隨著氣溫持續走高「發燒中暑」,進而影響公眾出行的正常秩序。
  • 一圖get額溫槍正確使用方法
    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工作人員都會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有網友說,有的工作人員測額頭,有的測手腕,也有網友反映說額溫槍總是測不準,忽高忽低。那麼額溫槍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該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呢?小編來給你解答。為什麼要用額溫槍?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而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導致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甚至一些「三無」產品利用花錢買證「洗白」,矇騙消費者。本期的e查到底就為您揭開額溫槍測不準背後的隱情。額溫槍壞了,還是人「壞」了?據北京晚報報導,3月初,市民盧先生在小區入口處,被物業測出了33℃的體溫。
  • 戰「疫」歌曲《心中有盞明亮的燈》給人力量讓人暖心
    我們為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點讚,他們年逾古稀,再上戰場,救死扶傷、捨生忘死……,我們更是見證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我們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由衷的驕傲……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為精神「食糧」、文藝「養料」的工作者們點讚,他們或以筆為「馬」,馳騁戰「疫」沙場,或如精工巧匠,採擷一朵蓮,雕出一支最美的歌的花朵,詞作家張愛勤當屬文藝工作者的「巧匠」範疇,其推出的《心中有盞明亮的燈
  • 以筆為槍!「荔枝花開」工作室抗疫在行動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共同抗疫,立聰堂時刻在行動!讓員工安心,更讓聽障人士放心!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感染人數日益增加,工廠停工、企業延遲復工,全國各地都遭受著疫情影響,一線醫生們還在進行艱苦的「抗疫戰爭」。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聽力行業在戰「疫」當前,也在為祖國人民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非典」時期啟用 17年後再次「戰疫」
    這把普通的體溫槍記錄下的,是兩段難以忘懷的「戰疫」故事。彼時,正處於春節假期期間,抗疫物資並不充裕,而一個2000多戶的小區,一個出入口起碼需要3、4把體溫槍,才不會造成人員在門口的聚集。「有居民家裡有體溫槍的也貢獻給社區了。」張波說,他突然想起來,自己家裡也有一把體溫槍是十七年前「非典」時期用過的,看現在能否找到救個急。儘管搬了好幾次家了,但出人意料,張波還是翻到了這把體溫槍,「換了新電池以後,沒想到它居然還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