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重力計網絡搜索隱藏在地球內部的暗物質

2020-08-02 工程學習
使用重力計網絡搜索隱藏在地球內部的暗物質

「房間裡的大象」 —搜索地球內部隱藏物質的實驗裝置插圖。

來自美因茨的科學家使用重力儀網絡試圖追蹤地球內部弱相互作用的物質。

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美因茨分校(JGU)的PRISMA +卓越集群的Dmitry Budker教授和Nataniel Figueroa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尋找暗物質的新方法。他們評估了來自國際地球動力學和地球潮汐服務(IGETS)重力儀全球網絡的數據,尋找可能歸因於新物質形式的先前未知的信號。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搜索還沒有找到任何此類信號,但是他們已經計劃在項目的下一階段改進其方法,並與其他遵循類似計劃的小組一起加入。

德米特裡·布德克(Dmitry Budker)說:「儘管已經進行了各種嘗試,但仍無法發現暗物質,儘管我們知道它構成了宇宙中物質的很大一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不遺餘力,也要採用非常規的觀點並奉行不同尋常的想法。」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在《歐洲物理學報》上的最新文章中概述了一種擬議的新方案。假設被困在地球內部靠近中心的假想的「隱藏內部物體」將以特徵頻率來回振蕩。

為了說明這一點,Budker描述了一個向地球墜落的物體。假設有一條從地球表面的一側到另一側的隧道通過了地球中心,則該物體將朝中心墜落,並由於重力而不斷加速,當到達另一側時,它將移動再次朝向地球表面,在此過程中再次減速並最終回落。換句話說,它將以特定的頻率振蕩。「由於沒有重力相互作用,如果沒有一條通向大量普通物質的隧道,這種情況將是不可能的。但是相互作用非常弱的物體(例如我們正在尋找的粒子)可以在不需要隧道的情況下執行這些振蕩。」 Budker指出。

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被困物體是由少量的某種「隱藏物質」(作者稱之為「隱藏內部物體」或「 HIO」)組成的,則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如果有的話,這種情況很小,與正常物質的非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甚至導致難以捉摸的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因此可行的是,這種潛在的HIO可能是被重力限制在地球內部的暗物質粒子。

總而言之,這表明了誘人的前景。「我們的想法是,有可能通過靈敏地測量由於地球表面重力引起的加速度來檢測這種HIO的存在,」該論文的合著者和美國國家研究金計劃研究員Nataniel Figueroa解釋說。美因茨物理學院,負責協調PRISMA +卓越集群中與研究生培訓和培養年輕研究人才有關的所有活動。「我們不需要構建自己的實驗來獲取這些數據,因為它已經可用並且可以公開獲取。這些數據已由國際地球動力學和地球潮汐服務(IGETS)全球重力儀網絡收集。」 分布在地球周圍

研究人員在他們目前的論文中解釋了如何使用傅立葉分析在IGETS數據集上搜索特徵光譜線,這些光譜線可以指示HIO的存在-甚至暗物質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網絡中的每個重力計將以HIO軌道的幾何形狀和重力計位置確定的特徵頻率檢測到微弱的周期性信號。在最初的分析中,研究人員無法找到任何有關HIO的證據,甚至無法發現暗物質。但是,他們認為有可能將搜索的靈敏度提高几個數量級,例如,通過更好地了解其他地面噪聲源和更高級的數據分析。另外兩個研究小組目前也正在使用類似的方法來搜索地球內部的暗物質。德米特裡·布德克(Dmitry Budker)解釋說:「我們已經與同事聯繫,討論未來的合作,因為該項目肯定會受益於我們的資源和想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將使用最先進的原子鐘尋找暗物質,這將縮小暗物質的搜索範圍
    JILA研究人員使用了最先進的原子鐘來縮小暗物質的搜索範圍。在微波頻率下工作的原子鐘以前一直在尋找暗物質,但這是第一次在較高頻率下尋找暗物質,本次測試將用於確保穩定光波的超穩定振蕩器,另外這次設置將設定更精確的界限。
  • 暗物質秘密被揭開!科學家公布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近日,科學家們首次公布了暗物質暈的內部結構,帶我們進入了暗物質的世界!根據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科學家們建立了一個簡易的宇宙模型,其中暗物質佔到了整個宇宙質量的85%,暗物質的質量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龐大!那麼,為什麼佔宇宙主要成分的暗物質最近幾十年才被發現,甚至一度被科學家認為不存在呢?
  • 暗物質是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幕後黑手」?
    地球上的生物圈每隔數千萬至數億年不等就會發生一次大滅絕事件,距離我們最近的滅絕事件為6500萬年前的恐龍覆滅,那麼這樣的周期性滅絕事件是否有其本質原因呢?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和他的研究小組對粘土層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隱藏著一些意想不到的稀有元素。
  • 隱藏在地球內部的秘密:50%熱量來源仍是未解謎團
    當放射性元素在地殼和地幔中衰變時,會釋放出「地球-中微子」。事實上,每秒地球會輻射1萬億個這樣的微粒進入太空,測量這些能量將揭曉何種物質製造它們,從而呈現地球隱藏內部結構的具體成分。地球內部主要放射來源是不穩定的鈾、釷和鉀,這是我們基於地面以下200公裡處的巖石樣本所掌握的,然而隱藏在地下更深處的放射來源尚不清楚。
  • 美迄今最大暗物質直接搜索實驗設施竣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7日報導,美國能源部近日正式確認,美國迄今旨在直接探測暗物質的最大實驗設施——LUX-ZEPLIN(LZ)竣工,研究人員目前正對其進行測試。暗物質約佔宇宙所有物質的85%。我們知道它的存在是因為探測到它對普通物質的引力作用,但我們還不知道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和軸子都被認為是暗物質候選粒子。
  • 天文學家首獲全尺度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經過多年研究攻關,來自中、德等國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採用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擬技術,首次獲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物質暈內部結構的清晰圖像。這一成果昨天(9月2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按照當前標準宇宙學模型,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其物質屬性和普通物質截然不同。這些暗物質受引力塌縮,形成的結構體則被稱為「暗暈」。根據模型推測,宇宙中最小的暗暈質量可能和地球相當。
  • 「史萊姆黴菌」到暗物質網絡,折射出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新思考
    而研究人員們對於研究手法的思考,讓它們找到了最基本的物質網絡:暗物質網絡人類的大腦神經元結構類似一個宇宙中的連接通道,更像是整個宇宙的暗物質網絡,本以為天文學家們能夠從人類的大腦中得到宇宙的結構,得到宇宙中暗物質的存在網絡。但誰能想到,現在研究的突破點竟然會是一個無腦的單細胞有機體。
  • 如何找到暗物質粒子?
    在地球上被埋了5億年的礦物質可能是解開暗物質第一個證據的關鍵。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物理學家小組提出,這些礦物質可能含有早期與暗物質碰撞留下的古代痕跡。該研究小組認為,諸如巖鹽(氯化鈉)和扎布耶石(碳酸鋰)等礦物可以輔助尖端暗物質探測器,來幫助科學家探測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
  • 超精密原子鐘網絡,用於捕捉暗物質!
    ,以搜尋暗物質。暗物質是一種無形的物質,研究人員認為它約佔宇宙所有物質的六分之五。暗物質的存在是通過它對恆星和星系運動的引力作用而被提出。主要研究作者哥白尼大學物理學家彼得亞雷Wciso ToruńNicolaus說:然而它仍是一個謎,到目前為止項目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核粒子加速器到大桶的寒冷的液態氙未能找到一絲它可能是由什麼組成。科學家們已經基本上排除了所有已知粒子作為暗物質的可能解釋。
  • 美國迄今最大暗物質直接搜索實驗設施竣工,目前正對其測試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7日報導,美國能源部近日正式確認,美國迄今旨在直接探測暗物質的最大實驗設施——LUX-ZEPLIN(LZ)竣工,研究人員目前正對其進行測試。暗物質約佔宇宙所有物質的85%。我們知道它的存在是因為探測到它對普通物質的引力作用,但我們還不知道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和軸子都被認為是暗物質候選粒子。
  • 地球或被暗物質包圍,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物質,能直接穿透地球
    ,他們發現那個星系距離地球大約4500萬光年,並且與它相近的位置還有一個大型星系正在接近它,正是由於這兩個星系的交互作用,其中一個星系的引力正在將另一個星系中的暗物質剝奪,即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會影響暗物質的存在。
  • 暗物質研究取得進展
    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XENON1T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地下,利用2噸重的液氙作為探測器,試圖捕捉穿行其中和原子核或電子反應的暗物質蹤跡。擁有較低的本底噪聲及噸級的靶,使XENON1T給出過世界上較領先的暗物質限制。前期研究表明,對於電子反衝信號的搜索超過本底的預期。在反衝能量低於7千電子伏特的區域,有大約53個事例超出本底的232個。
  • 尋找暗物質新思路;最小水滴只有五個水分子
    疫情隔離時:學生睡得好,上班族睡得差物理與天文1尋找暗物質新思路哈勃太空望遠鏡合成的圖片顯示了星系團中暗物質「環」。| 圖片來源:NASA暗物質瀰漫在宇宙中,佔據宇宙物質的80%以上。目前我們尚未獲知暗物質的組成粒子,然而由於引力相互作用,暗物質不斷通過影響周邊普通物質的行為來彰顯其存在。暗物質的組成粒子是什麼?由弦理論出發,科學家們認為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圖譜中存在隱藏區(hidden sector),其中包含尚未觀測到的假想粒子。加州理工學院的Kathryn Zurek教授在十幾年前首次提出隱藏區的概念,並探討暗物質由隱藏區粒子構成的可能性。
  • 佔了宇宙85%的暗物質,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強CP軸子或許是暗物質
    這種被稱為暗物質的不發光物質,仍然是當代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因為研究人員仍然不確定它是否存在,以及它是由什麼組成。雖然現在已經使用各種儀器對暗物質進行了無數次的搜索,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神秘的物質還沒有被觀測到或探測到。
  • 超重引力子,就是暗物質?暗物質重量級候選者誕生!
    根據宇宙學家的理論,宇宙25.8%是由暗物質組成,暗物質的存在基本上只能通過引力來顯示。這種物質由什麼組成仍然是個謎。波茨坦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所長赫爾曼·尼科萊和華沙大學同事Krzysztof Meissner現在提出了一個新的候選者——超重引力子。
  • 3個優先級能否找到暗物質?如果暗物質太輕怎麼辦呢?
    暗物質太輕怎麼辦?科學家呼籲進行小規模實驗以擴大搜尋範圍!以小規模探測形式,對暗物質的搜索正在擴大。雖然暗物質在宇宙中有大量存在——它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物質形式,但它也隱藏在普通的視線中。還不知道暗物質具體是由什麼構成,儘管科學家可以看到它對已知物質的引力。
  • 物理學家深入尋找暗物質
    一隻引導星系生長的隱藏之手。這些顆粒太暗,以至於它們被淹沒在地上:尋找它們有點像尋找從太陽表面照射的聚光燈。但這些是科學家必須研究的粒子,以了解我們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從地球的深處,即使是最接近的恆星也不會發光,他們正在瞥見宇宙中一些最古老,最遙遠和災難性的方面。
  • 天文學家首獲全尺度暗物質暈內部結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經過多年研究攻關,來自中、德等國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採用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擬技術,首次獲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物質暈內部結構的清晰圖像。這一成果昨天(2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按照當前標準宇宙學模型,宇宙中約85%的物質成分是暗物質,其物質屬性和普通物質截然不同。這些暗物質受引力塌縮,形成的結構體則被稱為「暗暈」。
  • 科學家探索暗物質的新手段:有史以來最為準確的原子鐘網絡
    研究人員正在使用一個由有史以來最精確的計時器組成的全球網絡去搜尋暗物質
  • 科學家義大利山下搜尋暗物質,神秘信號出現隱藏重大發現?
    儀器:XENON暗物質計劃的暗物質探測器。圖|紐約時報儘管他們並沒有宣稱自己發現了暗物質——反正至少目前還沒有。對此他們在論文中提出了三種解釋:1.這可能符合一種被稱為軸子的假想暗物質粒子的特徵;2.這些數據也可以用中微子的新特性來解釋3. 一種更普通的可能——信號來自實驗內部的汙染。